分享

西拉沐沦

 笑熬浆糊糊 2013-07-12

  西拉沐沦,意思是黄色的大河,这是一条古老的河,发源于克什克腾西南的潢源,千万年来她流过了沙漠、山峡、草原和农田,它孕育了中国史前文明的红山诸文化,孕育了草原民族,它是契丹的摇篮,它还是席慕蓉外婆的故乡,是让席慕蓉魂牵梦绕,在她的诗歌、散文中一再出现,她一遍一遍地和我们讲述那些故事,故事之中总有那一条河。

  12月31日的清晨,我们从经棚出发前往乌兰布统,我们就要跨过西拉沐沦河。这一天的行程让我最费思量,红山军马场的住宿无法订到,暴雪封路的消息不断传来,但我还是不愿错过冬季的乌兰布统,不愿错过桦木沟、蛤蟆坝、小河头、白家窝铺……,我们换上越野车执意前行。

  站在经乌线黑水桥旁的高岗上,可以俯瞰到西拉沐沦河,整片河谷尽收眼底,但此际弯曲蜿蜒的河水已经完全冻住,看不到湍急的流水,看不到青葱的芳草,看不到大雁从南边飞来。天空微亮,却酝酿着阴霾,四周山峦起伏,连绵不断。路边的榆树都掉光了叶子,雪粒从道路的一边吹到另一边,寒风凛冽。

  车子一直在爬坡,翻过一个又一个的山岭,终于,在“小局子梁”一带无法前行了,几乎看不到车辙。只有放弃,后面的几辆车,也都跟着掉了头。回程中,我们遇到一支挂豫车牌的车队,浩浩荡荡迎面而来,但后来我们在网上看到,这支24辆四驱越野车组成的自驾游车队,在“局子”和桦木沟之间被雪所困,发微博求助,十个小时后方脱离险境。

  既然计划取消了,这天的行程也就变得从容,可以多看看路上的景致。乌兰布统是摄影的天堂,这个天堂在人们的印象中似乎只有秋季,但冬日也有冬日的美,尽管如是严酷。我们可以看到农舍缭绕的炊烟,透着温暖,我们可以看到路边的牛只,缓缓走动,我们可以望到山巅的敖包,可以望到坡上的马群,黑色的马,白色的雪,这样分明,这样娴静,它们似乎动也不动,它们专心致志地埋头拱着积雪,啃食着雪下的草梗。

  我们又回到黑水桥旁的高岗,再次眺望西拉沐伦,席慕蓉把它叫作希喇穆伦,她自己说,慕蓉就是穆伦的谐音。在《那一条河》里她写道:我的祖先们发现这一块地方的时候,大概正是春初,草已经开始绿了,一大片一大片地向四围蔓延着。这一条刚解了冻的河正喧哗地流过平原,它发出来的明畅欢快的声音,熔化了这些刚与寒冬奋斗过来的硬汉们的心。祖先们就在这里终止了他们疲倦的行程,流浪的人终于有了一个家。

  阳光慢慢驱散了阴霾,雪野变得明亮。牧羊人赶着羊群走上山坡,他横着长长的木杆压在最后,一小片桦树林在阳光下把树影投在雪地上,显得光影斑驳,林外几匹小马在一段溪流中饮水,不知为何,这段没有完全冻住,它们还在雪里打滚玩乐。冬意正浓,但这里是生生不息。

  我们回到经棚吃午饭,羊杂汤、荞麦面条和烙馅饼。午后,我们沿省际大通道东行,随着西拉沐伦河谷又走了好一段,然后向北拐向青山园区。青山上有规模宏大的岩臼群,但进入冬季就不能上山了,尽管如此,单单沿路仰望那些峰林地貌就已经非常壮美,奇特的是这些雄壮的山体居然不附积雪,裸露在斜阳之下,染成了土红的颜色,看起来就象身处金秋。这与乌兰布统就仿似两个世界,但不管雪多雪少,我们总可以看到牛群,看到牧羊,看到村舍和炊烟。

  黑水桥边的西拉沐伦河日落是引人遐想的,说是有九曲十八弯,但我不忍让司机再反复来回了,还是等到冰雪融化,河水明快奔流的时候再来吧。席慕蓉写道:春去秋来,他们的孩子越来越强壮,他们的妇女越来越姣好,而马匹驰骋在大草原上,山岗上的羊群像雪堆、像海浪……

克什克腾旗旅游攻略图片

克什克腾旗自助游图片

克什克腾旗图片

克什克腾旗景点图片

克什克腾旗旅游攻略图片

克什克腾旗自助游图片

克什克腾旗图片

克什克腾旗景点图片

克什克腾旗旅游攻略图片

克什克腾旗自助游图片

克什克腾旗图片

克什克腾旗景点图片

克什克腾旗旅游攻略图片

克什克腾旗自助游图片

克什克腾旗图片

克什克腾旗景点图片

克什克腾旗旅游攻略图片

克什克腾旗自助游图片

克什克腾旗图片

克什克腾旗景点图片

克什克腾旗旅游攻略图片

克什克腾旗自助游图片

克什克腾旗图片

克什克腾旗景点图片

克什克腾旗旅游攻略图片

克什克腾旗自助游图片

克什克腾旗图片

克什克腾旗景点图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