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学诗笔记(1

 江山携手 2013-07-14

1、诗歌起源于何时?

许多人脱口而出:诗经,事实上该观点是荒谬的,因为它基于两个错误的假设:最古老的诗就是诗的起源;史料中记载最早的就是最古老的。从根本上说,诗只是语言中一种稍微高级点的表达形式,从简单语言到高级语言的进化是渐进的,问诗起源于何时就如同问先有鸡还是先有蛋一样无趣。



2、诗歌的本质是什么?

诗歌的本质是有节奏的语言,考证史料不难发现诗歌、音乐、舞蹈本是同根生,其遗传的特质都在于节奏,音乐是纯听觉的,舞蹈是纯视觉的,诗歌兼之。


 

3、诗歌是文字游戏吗?

诗歌与文字游戏都是较为高级的语言形式,它们都可能采用各种文字技巧,区别在于诗歌的目的是兴观群怨,文字游戏的目是取悦他人或卖弄自我。大体上说,“灯谜诗”算不诗歌,只能是文字游戏,所以咏物当寄意以赋予诗性。


 

4、美的本质是什么?

诗歌有唯美的倾向,那么美的本质是什么呢?我认为是一种价值关系,主体(心)与客体(物、事、人)关系中的一种,简单地说就是物的某种属性能满足心灵的某种需要,进而在心里产生满足感。因此美的产生取决于物,也取决于心,美不是物的属性本身。诗歌是搭在心与物之间的桥梁,不论是欣赏还是创作,都应当用心去体验。


 

5、诗歌的目的是什么?

作者与读者存在如下关系:客体→作者→诗歌→读者,诗歌的作用在于将原始的客体再现于读者眼前,并将作者的感情传递给读者。总的来说,诗歌充当一种媒介,向读者传递三方面的信息,首先是原始的客体,所谓诗中有画,相当于一个相机,读者可以重现当时的景象;其次是意象,它是经过作者取舍加工而赋予感情的客体,这是诗歌内容的主体,所谓观其诗知其人,读者可以一定程度了解作者本人;最后是客体与作者的关系,传递这一信息是诗歌的终极目的,直接结果是引起读者的共鸣,也就是将客体与作者的关系转移给读者,使读者亲临其境。


 

6、直觉与理性?

要了解“直觉”的内涵,不妨从其反面“理性”去理解,简单地说就是感性、表象。由于直觉是由眼睛产生的,或者说不经深入思考产生的,作者与客体的关系简单直接,因此最容易将这种关系转移给读者而产生共鸣。相反的,“理性”是经过深入思考产生的,这种思考使得作者与客体的关系变得非直接,也就是作者与客体间的距离被大大延伸,将这种关系转移给读者的前提是读者一样理性。唐诗注重直觉,宋诗注重理性,读唐诗像赏画,看宋诗如坐禅。


 

7、隔与不隔?

王国维提出了这样一个前人未曾道破的概念,遗憾的是只有诗例却没有理由。就我的理解,隔指的是主体认识客体的障碍,有障碍则雾里看花,无障碍则语在目前,跨越这些障碍需要理性的思考。比如用典就是设置障碍,因为典故是用眼睛看不到的,必须经过大脑思考才能拨开云雾,因此“池塘生春草”是不隔的,反之“谢家池上,江淹浦畔”则是隔的。


 

8、评诗有绝对标准吗?

如前文所述,美是一种关系而不是物的属性本身,诗歌评价(类似审美)所依据的也是一种关系,即诗歌与读者的关系,绝对的好诗是不存在的,因为优劣不是诗歌本身的属性。比如一首诗大量用典,通晓出处的人食之如饴,不懂典故的人就味同嚼蜡了。一般情况下,直觉、非理性、不隔的诗易于被人认可,理性、隔的诗虽不入大众眼,但也有少数人趣在其中。诗被众人追捧自然是好,但即便只有一人接纳,那也无妨,因为这就是知己,真理总掌握在少数人手中。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