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七七事变前后

 昵称7915662 2013-07-16

佩剑将军张克侠

作者:联系我们 点击次数:1882
出处:《燕赵百提百人》
 
 
 
张克侠到广州后被任命为军政部少校科员,后又兼任陆军讲习学校教育副官及军士队队长。国民革命军北伐开始后,讲武学校军士毕业学员编为两个营,张克侠任第一营长。当他得知冯玉祥倾向革命并与北伐军取得联系后,便辞去北伐军的职务,回到北京冯玉祥部任西北军学兵团团副。1926年9月,冯玉祥绥远五原誓师,就任国民军军联总司令,宣布全军加入国民党。年底,正在苏联的李德全来信约张克侠赴苏联学习。翌年春,他在保定军校校友的资助下到莫斯科,进入莫斯科中山大学。1928年暑假学校决定他回国参加革命斗争,仍在冯玉祥西军任职。1929年赴上海经张存实和李翔梧介绍,中中央批准成为中共特别党员。开始了长期地下工作的革命生涯。同年张克侠被冯玉祥任命为张自忠的参谋长。“九一八”事变后,张克侠被29军保送进入陆军大学深造。
“七七”事变前夕,面对日军的挑畔,宋哲元军长采纳了张克侠提出的加强抗日思想教育和情报工作等项建议,以及以攻为守的作战方案。事变后,张克侠先在冯玉祥第六战区的司令部任职,后又随冯玉祥从南京到了武汉。1938年初张自忠请张克侠前去襄助,经党组织批准,张克侠到达山东滕县任59军少将参谋长。
~~~~~~~~~~~~~~~~~~~~~~~~~~~~~~~~~~~~~~~~~~~~~~~~~~~~~~~~~~~~~~~~~~~~~~~~~~~~~~~~~~~~~~~~~~~~~~~~~~~~

在西北军中从事党的地下工作的经历

  (1996)
  我自一九二三年投身于冯玉祥的部队后,除了到广州参加北伐军和赴苏联学习外,直到一九四八年在淮海前线起义,一直在西北军中工作。我从一九二九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作为特别党员 (秘密党员),不和地方党发生任何联系,只和党中央代表单线联系,在西北军中长期隐蔽,独立作战,以待时机,在关键时发挥作用。周恩来同志一九四六年在南京时曾对王冶秋同志说:“张克侠同志是我们的党员,但没有特殊情况不发生关系。”
。。。。。。

  一九三四年夏,我在陆大毕业后,仍回张自忠的三十八师任师参谋长,驻军平、津一带。不久,宋哲元调冯治安三十七师的参谋长张樾亭任二十九军参谋长,为了集团内部势力的平衡,又调任我为军的副参谋长。由于冯治安是宋的亲信,因此,张樾亭在军内大权独揽,并负有与蒋介石、何应钦联系之责,时常去南京。一九三七年四、五月间,张樾亭根据南京国民党的旨意,拟定了一个消极的、单纯防御的对日作战计划,他将华北地区从东到西划成几条战线,以当时的主力师各分担一线,面向山海关,以阻止敌人进攻。这是一个分散兵力、处处被动挨打的作战计划,其总的精神是:“必要时撤出北平,保存实力,以待全国抗战”。他拟定这个计划,未与我商量。因我反对,他答应修改,但总拖着不解决。我根据肖明同志对我讲的:党中央要二十九军不要妥协,要积极对日作战,要发动群众,支援抗战的指示精神,另行拟定了一个“以攻为守”的积极的作战计划,将二十九军十万兵力编成几个集团,根据当时部队驻扎情况,分为天津、北平、察哈尔三个战区,以保定地区作为总预备队集结地区,首先消灭区内日寇分散部署的驻屯军,然后,随战况进展,全力向山海关前进,以二十九军十万之众的优势兵力,一举消灭在华北的约两万日军。我将这两个作战计划,交肖明同志报送党的领导,党的领导批示同意我拟的作战计划。后来,肖明同志将批件原文交还给我。解放后,刘少奇同志曾命当时在北方局工作的王世英同志来找我,要我交回这个批示的原件,可惜这个文件在二十九军撤出北平时已经烧毁了。据此,我估计当时批示同意作战计划的党的领导同志,很可能就是当时北方局的书记刘少奇同志。

  “七七”事变发生后,党中央发出了《中共中央为日军进攻卢沟桥通电》,要求宋哲元立刻动员全部二十九军开赴前线应战。
~~~~~~~~~~~~~~~~~~~~~~~~~~~~~~~~~~~~~~~~~~~~~~~~~~~~~~~~~~~~~~~~~~~~~~~~~~~~~~~~~~~~~~~~~~~~~~~~~~~~
 
 
抗日斗争中的北平地下党
黄 超
2011年06月24日14:06   来源:《前线》

。。。。。。

  1931年“九一八”事变,日本帝国主义悍然发动武装侵华战争,蒋介石却电令东北军“绝对不抵抗”。此后四个月,东北全境沦陷。几十万学生、民众与东北军逃亡关内,北平地下党组织站到抗战的前列,领导了轰轰烈烈的抗日救亡运动。

  “九一八”事变后,北平抗日救亡运动日益高涨,爱国学生为抗日救国先后赴南京请愿示威。至12月中旬,先后5批共26个学校5000余名学生南下。12月17日,示威团联络各地赴南京学生共万余人举行联合总示威。示威队伍沿途张贴标语,散发各种传单,高呼抗日口号,行至珍珠桥时遭到军警拦截捕杀,当场死伤多人,被捕60余人,史称“南京珍珠桥惨案”。之后各地学生被强行赶出南京。

  1935年,日本侵略军蚕食华北,在冀东扶植成立伪政权,妄图把华北变为“伪满洲国”第二。此时的北平,成为民族抗日的前线。为反对日本侵占华北,中共发表了“八一”宣言,正确分析形势,号召一切不愿做亡国奴的同胞们,团结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旗帜下,并提出了抗日救国十大纲领。中共中央北方局积极支持和领导了学生的爱国运动。北平地下党组织领导北平15所学校发表联合宣言、民族解放先锋队成立宣言,同时还举行了一系列反日活动。

  1936年9月,中共北平市工作委员会根据北方局和河北省委的指示,成立了北平大、中学校救济会,团结广大学生,以合法的活动开展抗日救亡斗争。河北省委还将中共北平市工委改为中共北平临时市委,派省委特派员李常青担任书记,他与彭涛、周小舟等人积极领导发动北平学生的抗日救亡运动,发动了“一二·九”运动,掀起了全国抗日救亡的热潮。
~~~~~~~~~~~~~~~~~~~~~~~~~~~~~~~~~~~~~~~~~~~~~~~~~~~~~~~~~~~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