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近苏州方志:苏州地方志新编 盛世修志,志载盛世。在改革开放的新时期,苏州积极传承方志文化优良传统,努力推动方志文化建设。1981年,建立了苏州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及办公室,开始筹划修编新的地方志。
1982年,新中国成立后首部《苏州市志》编纂正式启动,经过编纂者群体14年的笔耕,于1995年出版发行。《苏州市志》按照贯通古今、略古详今的原则,上限自1912年并作适当追溯,下限至1985年(大事记延至1992年)。全志采用卷章节目体例,记述形式有图、述、表、传、录等。内容记述横分门类,按类记事,按建置、自然环境、城市建设、经济、政治、文化的顺序排列,共设54卷。志前有地图、照片、序和凡例,卷前有总述和大事记。新编的《苏州市志》,既体现了苏州方志文化的历史传统,又充分尊重地方志书编纂的体例规范,全面记载了苏州的历史沿革、地理地貌、经济政治、文化民俗、城市建设和社会生活的历史发展,重点记述了新中国成立至改革开放初期苏州各方面的建设发展变化和至1985年的情况,是一部了解和研究苏州历史的权威资料。此志书荣获全国优秀地方志书一等奖。 2005年10月,我市启动第二轮地方志编纂,续编《苏州市志》,上限是1986年,下限至2005年(大事记延至2012年)。1986年至2005年的20年,是苏州历史上经济社会发展最快最好的黄金时期。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指导下,苏州市委市政府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改革开放为强大动力,坚持解放思想,抢抓发展机遇,经济社会发展不断取得新成就,各项事业全面繁荣发展,城乡面貌深刻变化,人民群众生活水平显著提高,率先实现了全面小康目标。续编《苏州市志》,客观记载和全面反映了这20年来苏州各方面的改革发展和变化,无论是存史还是启迪苏州未来发展,都意义重大。 续编的《苏州市志》采用条目体结构,按照志书分类的基本要求,按卷、类、目、子目层次排列。全志内容按照地方志编纂基本要求,承前志横分门类、分类记事传统,按建置、自然环境、经济、政治、文化的顺序以纲目结构记述,卷首设“综述”“大事记”,篇末设“志余”,共分为47卷311类,类下领目、实目撰写。续志正确处理了“补”与“创”的关系,一方面对前志所记门类进行补充、订改,按续志要求,续前志所有,补前志所无,并对前志进行辨正纠误;另一方面注重创新,更加彰显苏州特色和时代特点,新设了开放型经济和开发区、精神文明建设、新闻传媒、园林、风景名胜、历史文化遗产、文博、艺文等卷,以此来凸显苏州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开放型经济发展的领先优势、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成就,更加彰显苏州历史文化名城的人文特色和苏州园林之胜。续编的《苏州市志》2012年完成总纂,2013年4月通过省级终审,成为全省第二轮地方志编纂中第一部通过省级终审的市志,今年将在通过省级验收后出版。 列入苏州市首轮和第二轮地方志编纂计划的市(县)区志,部门志、乡镇志和专业志编纂,同样取得了重要成果。《常熟市志》、《沙洲县志》、《昆山县志》、《太仓县志》、《吴县志》、《吴江县志》和《平江区志》、《沧浪区志》、《金阊区志》、《苏州郊区志》、《苏州高新区志》、《苏州工业园区志》、《吴中区志》先后出版。到2012年,全市已编纂出版部门志128部、乡镇志136部,还编纂出版了《苏州老街志》、《苏州山水志》等多部专业志。这些志书,更加凸显了地方区域特色和专业特色,成为《苏州市志》的重要组成部分。 |
|
来自: 苏迷 > 《苏州方志、笔记、史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