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苏州灵岩山,不眠之山!

 苏迷 2013-07-23

我是个老苏州,苏州城西郊,木渎镇旁的灵岩山,从读小学开始,至退休多年,几乎每年要去游览。小时候学校组织叫“远足”,现在,自己去爬山叫外出旅游活动。

反正,苏州人对灵岩山十分熟悉,小时候是乘客船去(从胥门码头-木渎的班船),或可以从阊门外汽车站(最先在石路小荒场对面,后来搬到爱河桥附近)乘长途汽车去,但班次极少。要去,就得准备一天的时间。

爬灵岩山是兴奋的,登山顶要经过三座亭子,还有“乌龟望太湖”诸多景点。山顶有座大庙,有大殿,有宝塔,有花园,有二口巨大的井,如果能够吃上一碗寺院里的素面,那可是当时最大的满足了。

偶然,还去后山游览,翻后山,野味十足,一路上还高唱当时苏州的儿歌:白相木渎灵岩山,前山翻后山,跪得猪头三!

昨天傍晚,晚饭后,趁夏至前,白天极长的日子,乘64路公交去灵岩山堍下车,大吃一惊!

原先,我认为,傍晚的灵岩山应该安静之极,自然风光,和风徐徐。

然而,灵岩山堍游客众多,下山者不少,上山者更众,花岗岩牌楼前二十多位当时中年妇女在音乐响声下跳街舞,虽然舞蹈的手势,步式比较生硬,但郊区妇女们锻炼身体的行动还是让人注目。周围众多的男女静坐,散步,攀谈,溜狗。热闹非凡。

然,更让我想不通的是,一丛又一丛的人群,三三二二地登山,没有中断过。真是奇怪,晚上上山,到山顶天完全黑了,灵岩寺也早关门了,如果是一对对小情侣上山找一个安静之处,那还可以理解,打工的年轻人结伴上山玩,还能勉强理解,那些四十左右的女人结伴上山,又是为了什么?呒青头?

我问了一位坐在石栏上的当地中年人,他告诉我说,现在上山的人基本上全是锻炼身体的!

原来如此。

看到上灵岩山的“御道”上众多游客人来人往,已过晚上七点,好不热闹。从山堍到山顶宽阔的登山道路旁均有路灯,远处望去,乌洞洞的巨大山体内繁星闪烁,热爱体育锻炼的人们,就在这条数百年的山道上川流不息!

嗬,苏州的灵岩山已经成为了一座不眠之山。

凌晨,苏州爱好登山锻炼的老人们,乘坐“夜3”通宵公交车到此爬灵岩山(也有的在木渎转车去爬穹窿山),夜里,当地的爱好体育锻炼的妇女们和爱生活的年轻人们,又不知疲劳地攀登灵岩山,而且像是每天做功课似地认真。

苏州西郊风景胜地灵岩山,似乎已经成为一天24小时可以利用的旅游,锻炼之山了。

我这位老苏州对苏州灵岩山的理解和认识,应该有一个脱胎换骨的变化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