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时评:诚实与宽容离我们有多远?

 灵魂出窍KKK 2013-07-30

诚实与宽容离我们有多远?

    长沙11岁男孩刘一凡骑车不小心撞伤一辆私家车,留下了道歉纸条,主动要求赔偿,车主被一凡的真诚所打动,拒绝了赔偿,并成为忘年交。你有过如此经历吗?如果你是车主,你是什么态度呢?如果是你碰坏了别人的车,会留下道歉信吗?
    男孩的诚实与车主的宽容,都彰显了精神美德,令人感动,值得称赞。自己上中学的时候,帮拿化学实验用具,不小心打破一件,便赶快报告老师并主动要求赔偿。后来,老师肯定了我为集体服务的积极性,还作出不用我赔偿的决定。这对我对大家都是一种教育。在生活中,诚实得到呵护会发扬光大,宽容运用恰当会更具力量。
 

    人们常说,人心换人心,正是男孩的诚实,换来了车主的谅解,一场矛盾就这样化解了。如果人与人之间多一些诚实与宽容,我们的社会就会变得更加和谐。
 

    刘一凡小朋友的做法值得称赞,他给我们这些成年人也作出了榜样,我们应该反思,如果是自己,会不会有勇于承担的勇气,还是心存侥幸不去担当。人人多一些诚信,多一些爱,世界将变得更美好。
 

    天真无邪的小朋友的诚信之举值得称道的同时,成年人应该深思,小一凡认为应该的事情为什么会广为传颂?学校教育对学生的影响为什么在步入社会后会改变?如何改善社会这个大染缸?如何才能让人人成为小一凡、大一凡?
 

    诚实和宽容应该建立在公平与正义之上,从诚实与宽容衍生的思考如果走向了公民素质,只能说我们至今提倡的依旧是忍文化,其实更应该关注的是我们为何远离了诚实与宽容。
 

    对一个人来说,“诚实守信”既是一种道德品质和道德信念,也是每个公民的道德责任,更是一种崇高的“人格力量”。我相信,如果我遇到这样的事儿,也会留下便条的,一个00后已经给我们这些成人做出了榜样。
 

    在无任何监督的情况下,无意间做错了事,坦诚面对还是有意逃避,成为考验一个人善与恶的标尺。诚实的担当,大都会迎来宽容和理解;侥幸的逃避,往往招来的是怒骂与官司。社会是个大家庭,人人应该以善为本,和谐相处。小一帆和车主的行为,为我们树立了榜样。
 

    人们常说孩子就像一张白纸,毫无疑问,家长和车主给孩子接触社会的第一张图画上描绘的是诚实与宽容,更是人与人之间的信任与理解。一张贴在车上的纸条之所以感动人,不仅仅是孩子的诚实更是车主的宽容。与人玫瑰,手有余香。
 

    我从来没遇到过像小男孩这么有诚意的留条人。车被莫名刮擦、碰伤,而找不到事主,当时心中燃起的无名之火,没有车的人是体会不到的。同样,我碰擦到无主车时,也是迅速溜之大吉。不敢留道歉信,害怕对方会无端将事情搞大,惹上麻烦。其实,人与人之间的诚实和宽容只在一念之间,那就是彼此的信任。
 

    我们常常在抱怨人心不古世风日下,可身边发生的一件件小事正在触动着我们的心灵。我也有过类似刮蹭别人车的经历,留下纸条表示歉意并愿意担责,对方很快就回复没关系,自己就可以去维修。一来一往,坦诚相对,问题就解决了。所以,诚信社会的建立需要我们放弃抱怨,减少猜忌,需要每个人都行动起来。  燕都微博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