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世界名画100幅之五

 猎鹰个人图书馆 2013-07-31

  41、泉 安格尔 1856年 布 油彩 163×80cm 巴黎奥赛博物馆藏

    在西欧的美术史上,有很多描绘女性人体的优秀作品。安格尔所绘的《泉》又一次将美术史上关于女性人体的描绘提上了一个新的高峰。

  安格尔从1830年在意大利佛罗伦萨逗留期间就开始创作《泉》,那时《泉》还只是他的习作,而且一直没有完稿。直到1856年,安格尔已经是76岁高龄时才完成这两幅作品。据说这幅画的原名是《维纳斯》,但画家经过几十年的思考和雕琢,修改了少女脚边的小天使,也把少女整理秀发的动作改成了倾倒水瓶的动作。作为安格尔的得意之作,《泉》把古典美和女性人体的美巧妙地结合在一起,出色地表现了天真少女的青春活力。

  《泉》中的少女赤裸着身体立在一处泉水边的石头上,她的身体并不是僵硬的直立着,而是有些轻微的弯曲。少女用手举起水罐,水罐里的水从身体的左侧倾泻而下。少女的脸上没有表情,可是双眼却透出了心灵的无邪和纯真。她身后的岩石上有一些绿色植物,在她的右脚边有一棵绽放的黄色鸢尾花,与这朵鸢尾相对的,是左边石壁上的一朵春菊。泉水是清澈的,从潭泉中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少女双脚的倒影。画中的少女圆润细腻,健康柔美,好像不是来自人间,而是来自天堂。少女是安静的,而水罐里的水是流动的,这泉水给生命带来了鲜活的动力。可以说,《泉》是象征“清高绝俗和庄严肃穆的美”的代表新古典主义的杰出的作品。

  作为新古典主义者,在安格尔作品里,却再也找不到在大卫艺术中的那种刚勇的力量和民主的性质。从大卫到安格尔,法国的新古典主义美术经历了从革命古典主义到保守的学院派古典主义的转变。同时安格尔很注重研究自然,他曾不止一次地谈到:希腊人就是自然,拉斐尔之所以为拉斐尔,就是因为他比别人更了解自然。正因为安格尔是以希腊人和拉斐尔为媒介去研究自然,他才在肖像画和表现女性裸体等方面取得了独特的成就。通过在《泉》中使用自然的手法,安格尔实现了人体美与古典美的完美结合。在这里,他展示了人类普遍赞美的恬静美、抒情美和纯洁美。

  《泉》的创作完成,标志着安格尔艺术达到光辉的顶峰。西方一位评论家说:“这位少女是画家衰老的产儿,她的美是集以前安格尔笔下的所有女子的美于一身的。”而像画里这样的如此完美的女子在现实生活中是没有的。后来有人曾经想让模特拿相同的水罐,摆出和画里的少女一模一样的姿势,却发现模特的右臂在摆好姿势后总是有一些欠缺。模特右臂的肘部不能在抬到和少女肘部一样高的位置时,将手自如地放在水罐上。看来画家在画这幅画的时候,有意将少女的右臂加长了。可是画家的这种改变并不影响作品给人们带来美的享受。

  《泉》这幅作品完成后,就有5个人同时冲入安格尔的画室,抢着要买画。安格尔感到很为难,甚至想用抓阄的方式决定卖给谁。1857年,《泉》最终被迪穆泰尔伯爵买走,成为他的私人藏品。这位伯爵去世后,根据他的遗嘱,他的家人在1878年将《泉》赠给国家,现在收藏于巴黎的卢浮宫。

  安格尔的晚年是在光荣和辉煌中度过的。68岁那年安格尔获得第二共和国美术委员称号,并且成为沙龙评审委员之一,这使他在美术界享有至高无上的权威地位。70岁时安格尔又担任皇家美术学院院长一职,并且获得了元老院参议员的称号。1863年,当他83岁时,他的故乡蒙托榜市赠予他黄金花冠。 1867年,87岁高龄的安格尔去世后,被安葬在巴黎著名的拉雪兹神父公墓。
 

42、梅杜萨之筏 席里柯 1818—1819年 布面油画 491×716cm 巴黎卢浮宫 

    1816年,路易十八为从英国人手中抢夺殖民地塞内加尔,派遣远征移民的船队开赴塞内加尔,其中的旗舰“梅杜萨号”不幸陷入沙碛沉没。官员、士兵们逃到了救生船上,他们把所有水手和妇女、儿童全部转移到临时扎起的、由救生船拖曳的木筏上。可是到了晚上,救生船上的将军竟然下令,悄悄割断拖曳木筏的绳索,让木筏在海上漂流。木筏在海上漂流了13天,直到7月17日,幸存的15人被“阿古斯号”救了起来。

  150多人,最后只有十几个人幸存下来,这真是一场特大的惨剧。但是路易十八政府怕这件事张扬出去后受到舆论的谴责,只是悄悄通过军事法庭判处船长降职和服刑三年。木筏上的幸存者不服,向政府上书,却遭到了打击,被解除了公职。在忍无可忍之下,他们将这次船难的经过写成了报道,印成小册子公开发放,立刻轰动了国内外,引起舆论一片哗然。

  当时只有26岁的席里柯,走访了生还的船员,聆听了他们讲述真实的遭遇,并到医院亲自看望了受伤的船员和已经死去的船员家属。民众的痛苦和政府的腐败激发了席里柯的创作激情。席里柯把聆听幸存者的叙述作为灵感的来源,同时也对腐烂的尸体、重危的病人等进行现场写生,搜集素材。为了这幅画,席里柯委托筏上一个生还木匠制作了一个类似梅杜萨木筏的模型,他亲自在海上漂泊,获取对环境、气氛和大海风浪变幻的真实体验。他还让黄疸病人做模特儿,在木筏上摆出各种惨状。为了能够更真实地表现出海浪和天空,他也亲自去海边进行研究。席里柯用了18个月的时间终于创作出了震动法国乃至欧洲的《梅杜萨之筏》。

  《梅杜萨之筏》是浪漫主义绘画的开山之作。这幅画从构图、光线、色彩到人物的动态表情以及丰富的想象力,都是无与伦比的。画中船帆与木筏上的幸存者正好构成一个金字塔,成为画面的中心,向观众明白展现出木筏在海上飘荡的情景。天空上飘着乌云,简陋的木筏在海浪中漂浮着。木筏上有的人已经死了,有的人奄奄一息,有的人抱着亲人的尸体陷入哀痛之中……而木筏上的另一群人正振臂向前,他们正尽自己最大的努力来争取生还的希望,可是他们所剩下的力气有限,只能把最健壮的一个黑人推到最高处。为了能让远处船上的人看见自己,黑人拼命的挥舞着一块红色的碎布。顺着他们呼喊的方向,细心的读者能够在远处的浪尖上发现一个细微的船影,那就是所有生者的希望。当人们站在画作前,似乎又看到了汹涌的海浪,又看到了幸存者孤立无援的境况。《梅杜萨之筏》的画面不是在四平八稳地叙述,而是通过匠心独具的布局和触目惊心的描绘,强烈地刺激了观赏者的情感。

  《梅杜萨之筏》第一次公开展出的时候,已经到了1819年,展出时的轰动效果恐怕连画家本人也不曾料想到。由于取材于轰动一时的新闻,是波旁王朝的一个“疮疤”,波旁王朝的拥护者们恨不得将这幅画劈成碎片,以泄心头之恨。国王路易十八带病参观了这幅《梅杜萨之筏》。他注目了很久,然后对作者说:“席里柯先生,你刚刚搞了一场灾祸,不过对你来说,恐怕还不只这一件吧?”可以想见,当时的法国政府和艺术中的学院派,绝不会给这件作品和作者任何荣誉的。但是也正是由于国王的出面才使这幅画免遭厄运。在国王的授意下,《梅杜萨之筏》被捐赠给了卢浮宫美术馆,得到永久的珍藏。

 

43、干草车 康斯泰勃尔 1821年 布面油画 130×185cm 伦敦国立画廊 

    康康斯泰勃尔是第一个把荷兰风景画家优良的写实传统,推向更接近自然、更富于生气和带有普通人情感的高度的画家。他是怀着对国家和乡土的热爱来作画的。27岁那年,康斯泰勃尔曾经写到:“如今,我比任何时候都更为确信,或迟或早我必将画出一些优秀的绘画,我的绘画必将有益于子孙,尽管我自己不能从它得到什么好处。”

  19岁时康斯泰勃尔进入英国皇家美术学院学习,他勤奋地学习,掌握了英国画家革廷和荷兰画家雷斯达尔的绘画技法。对康斯泰勃尔所表现出的艺术悟性和才能,皇家美术学院院长威斯特十分喜欢,但主宰画坛评论的罗斯金却对他不屑一顾,认为康斯泰勃尔的绘画太粗俗。

  《干草车》是康斯泰勃尔的成名作,可是世人对康斯泰勃尔的认可是富有戏剧性的。1921年《干草车》在英国皇家学院展出时,并没有引起特别的反应。康斯泰勃尔有一位名叫费希尔的朋友,他在寄给康斯泰勃尔的信中写道:“我非常希望得到你的《干草车》。但是,我现在不知道这幅画的价钱。” 费希尔恳求康斯泰勃尔,在他没有筹到购画所需的钱之前,决不要把画让给别人。过了不久,有一位法国人为了办展览想买这幅《干草车》。于是,康斯泰勃尔立刻写信把这件事告诉了费希尔。费希尔回信说:“你将这幅画卖给法国人很好。”并在信中颇有深意地写道:“如果法国人把先生的画作为法国国家的财产收购,那么,对于你的杰作不做任何评论的感觉迟钝的英国民众,无论是怎样冷淡的英国国民,也一定会在这里感觉到什么。”就这样,这幅《干草车》终于被法国人用250英镑买走。

  1824年,许多外国艺术家参加了巴黎沙龙的展览,康斯泰勃尔的3幅作品也参加了展出:《汉浦斯戴特的荒地》、《英国的运河》和这幅《干草车》,这些作品轰动了整个巴黎美术界。康斯泰勃尔凭借着《干草车》,在这次展览中获得了金质奖章。法国著名画家德拉克罗瓦看了康斯泰勃尔的画后说:“康斯泰勃尔给了我一个优美的世界,他所用的各种不同对比的色彩,从远处看产生一种振动的效果。”不单单是席里柯和德拉克罗瓦这样的浪漫主义绘画大师,连作家司汤达也为之欢呼起来。

  在《干草车》中,康斯泰勃尔描绘了这样一个单纯的农村生活场景:在一个夏末的下午,一辆运干草的马车正在渡河。马车边两个押车的马车夫正在小心翼翼地驱赶着,吆喝着淌水而行的强壮的马。粗木制成的干草车上,干裂的木轮和结节都能看得清清楚楚。四个轮子上磨损的印迹,说明这辆干草车已经使用了很多年了。浅浅的河水只漫过了轮子的很小一部分,我们还能看见河里的几块石头。干草车慢慢地向前边的红顶磨坊走着,溅起了点点水花。一只狗在河边的小路上走着,忍不住望了一眼河里的马车。河边开满了野花,树木在微风中摇曳。远处的田野已经泛出了金黄色的光芒,一些树的叶子也已经变黄了。天空中不同色彩的云朵像天鹅绒似的在飘浮滚动,清澈的河水中映出美丽的天空、古树和房舍,使乡村更显得宁静。

  这幅画上的景色,被称为典型英国式的农村风景。以后的法国现实主义风景大师,卢梭、柯罗等都为康斯泰勃尔的作品所折服。米勒、库尔贝以及印象主义的启蒙者马奈等人,都从康斯泰勃尔的技巧中发现了观察自然界色彩的方法。有评论家不无讽刺意味地说:“是法国人发现了一位英国绘画大师。”
 

44、麦田,康斯泰勃尔,1826 年,143x122cm,布 油彩,伦敦国家美术馆 

    康斯泰勃尔对自己的创作是这样解释的:“我生来就是为了描绘更幸福的大地——我的古老的英格兰。”康斯泰勃尔的大批作品展示了他心中对故乡永恒的美好回忆,比如《干草车》《白马船》《斯特拉福特磨坊》《水闸》《萨尔兹伯里教堂远景》等等,都充满了对自然无限的眷念。

  在康斯泰勃尔的绘画里,郁郁葱葱的绿林、木栅围着的农舍、波光闪烁的小河、金黄色的田野,一切是那么自然真实,那么生机勃勃,亲切朴素,令人陶醉,在画里我们找不到一点儿矫揉造作。他就是用这种清新自然、充满浓厚乡土风味的风格,向当时流行的学院派古典主义挑战的。也正是康斯泰勃尔作品的这些特点,使他成为19世纪欧洲风景画真正的奠基者。

  1824年得到了巴黎沙龙颁发的金质奖章后,康斯泰勃尔所遇到的困扰就是怎样处理质感的逼真和浪漫主义的辞令。只要现实不再服从于主观性,就会产生逼真,而当浪漫主义的冲动失去了同现实的接触时,他就会从抒情诗人变成修辞学家。尽管如此,他还是创作了一些精彩的画作。《麦田》就是康斯泰勃尔在这一时期创作的一幅表现普通人平凡劳动的作品。

  《麦田》又叫《乡村小径》,是画家本人非常喜欢的一幅画。画里的情节有当地人的生活情趣:一群羊正在绿树荫荫的小路上走着,后面跟着一条牧羊犬。身穿红背心的放羊少年因为太渴了,就趴在池塘边喝水,他把帽子放在手边,这样随时都能抓起来赶路。池塘边的土坡上大树林立,杂草丛生,还夹着芳香的野花。土坡下的树影里,有一大一小两头毛驴在吃草。小路延伸的方向,是一大片等待收割的金色麦田,一个农夫正从麦田走来。天空翻滚着大朵的白云,阳光透过云层洒满大地。画家对家乡的深情充满了《麦田》中的每一个角落。

  康斯泰勃尔的作品在内容上主要是描绘田园风光,描绘普通劳动人民的生活。他的作品在艺术方面摆脱了传统构图和色彩上的窠臼,创造了一种新的描绘方法。他用调色刀把没有经过调配的色块平铺在画布上,使湿润的画面产生无穷的闪烁亮光的点子,后人称这种闪光的点子为“康斯泰勃尔的雪白”。

  康斯泰勃尔画中那光影绚烂而又质朴的真诚,唤起了人们对大自然的向往和对生活的热爱。他用纯朴的现实主义自然观,向人们展现了明净的大自然。在他的画里没有诗情的回忆,也没有理想的修饰,更没有哲理的暗示,他用笔触和色彩表现某种特定的光线、特定的时间和特定景色以及用语言传达不了的东西。康斯泰勃尔爱画春天和夏天,但是不喜欢画秋天。康斯泰勃尔认为春夏颜色新鲜、欢乐。他更加推崇光与色的变幻,而一定时辰内天气变化下的景物也是他愿意描绘的内容。

  1829年,英国美术学院迫于压力,选已经53岁的康斯泰勃尔为美术院士。可是就在同一年,他的爱妻得结核病去世了。爱妻的离世对他打击非常大,所以在这个荣誉到来时,他曾伤心地说:“太迟了。”真正能和康斯泰勃尔分享荣誉的人已经离他而去。康斯泰勃尔的生活越来越来越消沉,他再也没有兴趣去寻找新的景色了,后来他经常重画年轻时画过的东西。回到家乡后,忧郁和悲痛的情绪一直笼罩着康斯泰勃尔,但他从没有停止工作,直到1837他因心脏病突然去世。

 

45、希阿岛的屠杀 德拉克洛瓦 1824年 布面油画 417×354cm 法国巴黎卢浮宫 

    人称“浪漫主义狮子”的德拉克洛瓦,只要拿起画笔,激情就像火山一样迸发出来。他画画就像狮子吞食猎物一样,一气呵成。德拉克洛瓦非常强调自由和个性,认为艺术只有能自由地表达自己的印象和个性时,才是浪漫主义。他在艺术中遵循着三条不变的法则:忠于自然、忠于时代、忠于每种艺术所独具的个性。《希阿岛的屠杀》是德拉克洛瓦在26岁时根据当时真实的事件创作的。

  19世纪20年代,希腊人民开展了一场反抗土耳其统治、争取民族独立的战争。奥斯曼帝国不甘心失败,开始对起义军进行血腥镇压。1822年,土耳其军队在希阿岛上大肆掠夺和屠杀手无寸铁的希腊平民。他们的暴行激怒了全欧洲的进步人士,也深深地激怒了画家德拉克洛瓦,他怀着巨大的同情,以鲜明有力的构思、动人心魄的形象和雄劲奔放的构图揭露了土耳其人的残暴罪行。

  《希阿岛的屠杀》描绘的是希阿岛刚刚被土耳其人劫掠过后的情形。一个土耳其骑兵拉起了马的缰绳,准备用鞭子抽赶无辜的平民,马的后面还拖着劫掠来的女人。在这个骑兵的斜下方,手无寸铁、备受蹂躏的岛上居民们与他形成了三角形构图。一个老妇人抬起头仰望苍天,向上帝发出求助和控诉。有人认为这个老妇人的形象就是画家当时的精神形象。一群手无寸铁的男女老少,已经失去反抗的能力,他们和自己的亲人依偎在一起,神情疲惫而绝望,一个土耳其士兵拿着枪站在这群人身后的阴影里。画面右下方横躺着一个已经不醒人世的年轻母亲,她胸怀袒露,她的孩子却饥饿地爬在她尸体上寻找乳房。这一部分初稿是母亲抱着死去的孩子,定稿改成孩子爬在死去的母亲身上嗷嗷待哺。远处焚烧村落的烟火和被士兵驱赶的人群依稀可辨,天空云彩看似宁静却有压抑、沉重的感觉。为了加重这幕悲剧的色彩对比性,有些形象是以半裸的人体来表现的。

  1824年,当德拉克洛瓦将作品送去沙龙展览时,官方自然不是很欢迎。不过在把《希阿岛的屠杀》挂到墙上的时候,德拉克洛瓦看到了康斯泰勃尔的《干草车》。他发现这位英国画家在描绘繁茂的树叶时,以有气势的笔触将各种各样的绿色小片无数地排列在一起,造成了闪耀般的共鸣效果。德拉克洛瓦十分佩服,在展览会开幕之前,他又把画搬回自己的画室,对背景中的天和云做了修改,使画面具有更加宏伟瑰丽的壮阔感。

  这是一幅画家用生命激情、用愤怒与同情、用狂放的笔触和强烈的色彩塑造出来的人间悲剧场面。《希阿岛的屠杀》强烈地震动了法国画坛,连他有浪漫主义倾向的老师格罗看了都大吃一惊,脱口而出:“这不是希阿岛的屠杀,而是绘画的屠杀。” 就这幅画的艺术处理来看,画家把全部注意力放在色彩的力度上,他采用豪放的大笔触,通过明暗对比和人物的动态,将画面分为前后两个大层次,这使评论家戈蒂埃感慨陈词:“强烈的色彩,画笔的愤怒,他使得古典主义者如此不满与激动,以致他们的假发都发抖了,而年轻的画家却感到非常满意。”

  1827年德拉克洛瓦又用象征的手法创作了《米索隆基废墟上的希腊》,再次声援了希腊人民。
 

46、自由引导人民 德拉克罗瓦 法国 1830年 油画 260×325厘米 卢佛尔博物馆 

    在1979年法国发行的100面值法国的法郎上,德拉克洛瓦和他所绘的《自由引导人民》成为钞票上的主要图案。虽然现在法郎已经退出了人们的视线,但德拉克洛瓦并不会被遗忘。《自由引导人民》是德拉克洛瓦最具有影响力的代表作,这幅画将浪漫主义绘画艺术推向了顶峰。

    《自由引导人民》又称为《1830年7月28日》,是德拉克洛瓦一生中惟一以法国现实事件为题材的作品,是以法国1830年的“七月革命”为背景创作的。德拉克洛瓦本人并没有参加这次战斗,但巷战打得最激烈的地方距离他的工作室很近,所以他亲眼目睹了巴黎的工人、学生、民众联合起来,战胜国王军队的真实、悲壮的场景。德拉克洛瓦想用画表现这个场面,却为找不到画的“灵魂”而苦恼。他在翻书时无意中被作家巴比埃的诗吸引了:“这是一个胸部丰满的强壮妇女……坚定地走着。”从这句诗中,德拉克洛瓦找到了灵感,他在画稿的中央添加了一个健美的自由女神形象。

  《自由引导人民》所描绘的这幕硝烟弥漫的巷战场面,是德拉克洛瓦在自己上百幅“七月革命”街垒战的草图的基础上定稿的。造型优美的自由女神形象就是全画的主人公。自由女神半裸着上身在废墟中前进,她的头上戴着象征自由和解放的红色弗里吉亚帽,左手握枪,右手高举着象征自由、平等和博爱的三色旗,正转身号召民众向君主专制王朝冲去。三色旗随着女神的舞动飘扬。女神是全画的中心,观众注目的焦点,也是这幅三角形构图的制高点。在女神的左边,一个少年挥动双枪急急地走了过来,这个少年的原型就是小英雄阿莱尔。而在女神的右边的是一个身穿黑上衣,头戴高筒帽的知识分子,他紧握步枪,眼中闪烁着对自由的渴望,有人认为这就是画家本人。在知识分子的身后,一群工人高举战刀无畏地前进着。少女的身前,除了倒毙在瓦砾堆上的禁卫军尸首外,一名受了重伤的青年工人正抬头仰望,期待着自由的来临,他的外衣、露出来的一角衬衣和腰带所组成的蓝白红色和女神手中的三色旗呼应着。

  《自由引导人民》气势磅礴,结构也很紧凑,画面强烈的光影所形成的戏剧性效果,与丰富而炽烈的色彩和充满着动力的构图形成了一种强烈、紧张、激昂的气氛,使这幅画具有激动人心的力量。 1831年5月1日《自由引导人民》在巴黎展出时,引起了社会的热烈反响。德国大诗人海涅还为这幅画写了赞美诗。

  展出结束后,法国政府收购了《自由引导人民》,并在卢森堡宫里展出了几个月,后来因为时局的变化,又将作品还给了画家本人。17年后,法国爆发了二月革命,法国人民又要求把这幅画重新拿到卢森堡宫公开展出。同年6月,巴黎工人起义,政府当局把《自由引导人民》摘了下来,理由是这幅画太具有煽动性。直到1874年,这幅画才被送进卢浮宫。可见这幅画的感染力是超越时代的。
 

47、浴女 库尔贝 布 油彩 1853年 55.5x48cm 蒙彼利埃 法布尔美术馆藏 

    法国皇帝拿破仑三世在一次参观沙龙的美术展览时,看到一幅名为《浴女》的画,他觉得很是“粗俗”,于是便向随从的手中拿来马鞭,狠狠地抽打了这幅画。这一粗鲁的举动在当时社会引起了很大反响,同时,也让这幅油画声名远扬。

  这幅名为《浴女》的油画,就是著名法国画家库尔贝在1853年所创作的作品。库尔贝于1819年出生在法国南部小城奥尔南,20岁那年到巴黎学习法律,可却被艺术博物馆里的美术作品吸引得如同入了魔,从此改学绘画。他勤奋临摹名家名画,自学成才。他结交一些具有民主思想的进步人士。作画时,他常常以日常生活中的贫苦民众为模特儿画画,《浴女》就是以两个农妇的实际形体为模特儿而创作的作品。

  《浴女》是库尔贝表现女人体的作品中比较出色的一幅。它的技法的确是法国绘画的骄傲。在整幅作品中,背景是浓密的绿色植物,蓝色的天空出现在画中的一角,但这就像从前在照相馆里衬着假布景照相一样,都是画家有意安排的。在它的对比映衬下,女子的肌肤给人以红润、健康的感觉。

  在画面中,深绿的林中湖边,两个女子正宽衣入浴,女子的形体粗硕、健美,犹如舞蹈造型一样,互相呼应。一个正待入浴的少女,以背面形象展示出健康丰满的躯体,画家在这里想要讴歌的是旺盛的生命力与健康之美,另一个着衣妇女,则显示出劳动带来的喜悦,正待脱衣入浴。浓密的丛林与两位浴女在光影、明暗、冷暖上都形成对比,高大、健美的裸体浴女正处于视点的中心位置。

  在《浴女》这幅画中,画家将人物刻画得的十分清晰,由此而产生了颇为雅致的整体感觉的统一和与大面积背景空间自成一体的对比。这幅画的真正价值并不在于它的多重寓意,而是在于它的质朴,不加修饰的创作技巧和以现实为出发点的创作思想。而当时的法国沙龙崇尚的是像安格尔的那种典雅的裸体,扭捏作态的贵妇人肖像,对于库尔贝所画的那种体型粗壮、具有劳动者结实的肉体的村妇,人们并没有觉得具有美感。连一些著名评论家或者同时代的好友也对这幅作品不时发出挖苦与批评声。文学家梅里美更是将这幅《浴女》与新西兰的吃人肉的野人作比拟。更有甚者,当时有一部分人,竟集合起来对库尔贝的画展进行游行,高喊“打倒库尔贝”的口号。

  库尔贝虽然出生在富裕的葡萄园主家庭,但他同情在底层社会挣扎的人。在库尔贝的画里找不到高贵的人物和宏伟的历史题材,他都是取材于朴实的劳动人民,同时代的批评家认为他的画又丑又俗,可是库尔贝正是想通过《浴女》这幅作品,表现出平民朴实、坚强的生活画面,并且从中可以传达心中崇高的信念。

  1869年在德国慕尼黑的世界博览会上,库尔贝的参展作品获得了广泛好评。当年用马鞭击打他的《浴女》的法国皇帝,这时装模作样要给他颁发荣誉勋章。但是库尔贝拒绝了。他给法国分管文艺的大臣写了封公开信:“我已经50岁了,我一直是自由地生活着……当我死后,人们应该说除了自由制度外,他从未从属过任何其他制度……荣誉不在于一枚勋章。”
 

48、画室 库尔贝 油画 1855年 361×598厘米 巴黎奥尔赛博物馆 

    到19世纪的四五十年代,一些进步画家开始活跃在画坛上。库尔贝就是在这一特定的时代和环境中成长起来的。他把注意力放在了观察现实生活方面,抛弃了当时法国画坛上的时髦题材——古代的神话、中世纪的寓言、东方的英雄美人,而是选择了普通人、劳动者作为描绘的对象,描绘故乡的平民生活。

    1855年,库尔贝决心精心创作一幅大画来争取沙龙对他的承认。他用惊人的毅力在6个星期内画出了这幅巨型油画——《画室》。开始时,库尔贝给这幅画起了一个很长的题目:《我的画室——概括我七年创作生活的真实寓言》,后人嫌这个题目太长,就改成了《画室》。库尔贝用这样一幅人物众多和含义丰富的画作,来回忆他自1848年以来的艺术活动,使这幅画富有哲理性。

  在《画室》里出现的人物有33个,画面上处在靠前位置上的主要人物和真人是一样大小的。画家在给友人的信中谈到这幅画时说:“我在中间作画。右边是我的同道,我的朋友们、工人们、热爱世界和热爱艺术的人们;左边是另一个世界,日常生活的世界,人民、忧愁、贫困、财富、损害者和被损害者,还有那些生活在死亡边缘的人们。”画家在右侧画上了他所认识和交往密切的朋友,有社会学家蒲鲁东、诗人波特莱尔、文艺批评家尚弗勒里、收藏家布鲁阿、音乐家普罗马埃。以这些形象来象征他所接触的时代的哲学、诗歌、散文、音乐和绘画。他认为这些人是时代的主流,艺术的最佳代表;而在左边,画的有神父、犹太教徒、失业者、商人、妓女、乞妇、剧场丑角、猎人、掘墓人等等人物,代表了社会各个阶层的生活。除了人物以外,还有匕首、宽檐帽、吉他,以及置于画架后面的一具石膏像等。这具石膏像是垂死的殉教圣徒塞巴斯提安,他象征已经为法国艺术皇宫做出了“牺牲”的学院派美术。满屋子的人里,在看画家作画的只有两个人。一个是画家身边的裸体女子,她代表着库尔贝艺术的基本原则,就是赤裸裸的真实。另一个是小男孩,有人说他象征着画家的童年,不过认为他代表着“无邪的眼睛”更准确一些。

  画面中的所有人物排列成一个半圆形,色彩以含有各种不同颜色的棕调子为基础,画中的那幅风景画和女裸体是整幅画里的亮色。模特儿的裸体是根据照片画的,是库尔贝最成功的人体之一。朋友们的肖像是从库尔贝过去的作品中搬来的。所以,我们在这里所看到的是一幅记忆画,一件真正的幻想之作,这幅画没有体现出库尔贝的现实主义意图。画里的人物由于刻画得过分清晰了,显得是各自独立,仅仅依靠自在的气氛才得以统一在一起。

  《画室》是库尔贝为参加沙龙展览而特意赶制的,可是却在展览会的评审中落选了。这种结果对库尔尔贝的打击是可想而知的。可是库尔贝并不服输,他趁巴黎举办国际博览会之际,在美术沙龙的附近,自建了一座木棚,举行了一次“对抗性”的个人创作展览。门口挂的牌子上写着“写实主义,库尔贝,他40件作品的展览”。《画室》就挂在木棚的中心。在自己的作品目录册上,库尔贝公开表示了他的艺术主张:“像我所见到的那样,如实地表现出我那个时代的风俗、思想和它的面貌。一句话,创造活的艺术,这就是我的目的。”

 

49、拾穗者 米勒 法国 油画 83.5×111厘米 1857年 巴黎卢浮宫藏

    在西方美术史上,有一位“泥土上的英雄”,他就是法国的现实主义画家米勒。米勒以“我出自农夫,也将为农夫死”的心愿描绘着他所熟悉的世界。《拾穗者》是其最重要的代表作。

  米勒出生于农民家庭,在他眼里,大自然有着“无穷无尽的壮观景象”。他曾经因为他的“乡下佬模样”和质朴的画风被冠以“森林中的野人”的绰号。他试图把人们引入土地的深处,在开阔而又静穆的景观中去感受大地的沉重和充实,体会土地与农民相孕相生的命运。

    《拾穗者》中的三个妇女正在收割后的田地里拾麦穗,用来补充家里的食物。她们的身后是堆得像小山似的麦垛,不过好像这和她们毫不相干。三个农妇穿着粗布衣裙和沉重的旧鞋子在低头拾穗,在她们身后是一望无际的麦田。此时此刻,她们的注意力都被地下的麦穗吸引着,扎红色头巾的农妇正用左手快速地拾着,右手握着一大束麦穗的同时,还压着身前装着零散麦粒的口袋,看得出她已经小有收获;扎蓝色头巾的妇女已经被不断重复的弯腰动作累坏了,她显得疲惫不堪,将左手撑在腰后,来支撑身体的重量;戴黄色头巾的妇女,侧脸半弯着腰,手里捏着一束麦子,正仔细巡视那已经拾过一遍的麦地,看是否有漏掉的麦穗。农妇们就是如此往复地劳动着,为了全家的温饱,怀着对每粒粮食的感情,不辞辛苦地拾着麦穗。通过远处的收割场面,我们可以发现这田地并不属于这三个拾穗的妇女,远处那个骑马的人才是这田地的主人。

  在当时的法国乡村,一些贫困的妇女和儿童有到别人田里去拾穗的习俗,这是根据古希伯来人的法律而沿续下来的习俗。古希伯来人用宗教教义的形式将这些写进了经文:“你在农场收获时,不可拒绝拾穗者,应该让贫苦的孤儿寡妇去拾取落穗。主是你的神,他还会让你的田地获得丰收。”《拾穗者》呈现的就是这样一派平和而安详的秋收时的场景。

  米勒没有正面描绘她们的脸,也没有作丝毫的美化,她们就像现实中的农民一样默默地劳动着。在造型上,米勒用较明显的轮廓使形象坚实有力,很好地表现了农民特有的气质。画面的色彩沉着,加上丰富细腻的柔和调子,使作品在纯朴浑厚中,具有撼人的力量。罗曼?罗兰曾评论说:“米勒画中的三位农妇是法国的三女神。”

  1848年二月革命后,巴黎的沙龙开始不受官方检查制度的控制,米勒也常能把自己的作品送交那里展出。1857年,《拾穗者》在巴黎沙龙展出后,引起了资产阶级舆论界的广泛注意。一些评论家写文章说:画家在这里是蕴有政治意图的,画上的农民有抗议声。《费加罗报》上的一篇文章甚至耸人听闻地说:“这三个突出在阴霾的天空前的拾穗者后面,有民众暴动的刀枪和1793年的断头台。” 对有些评论家将《拾穗者》解释成政治作品,解释成对贫苦、对劳动的控诉,米勒感到十分反感,他说他从来没想过在绘画中控诉劳动,反叛劳动,他想表现的只是简单的劳动场面。

  米勒作《拾穗者》的那一年,家里穷得常常断炊。为饥寒所迫,他只能把心血凝就的杰作《拾穗者》求售于人。有一个人因为可怜他,花了七八个法郎买下了这幅画。然而米勒死后数十年,《拾穗者》开始被收藏家们追捧,纷纷出重金购买。

 

50、晚钟 米勒 1850年 布面油画 55.5×66厘米 巴黎卢浮宫藏

    米勒被人提到最多的作品除了《拾穗者》,就是《晚钟》。《晚钟》也常被人称作《晚祷》。画里描绘的是,一对在马铃薯田劳作的夫妇,站在旷野里祈祷的肃穆情景。

    《晚钟》浸润着浓郁的宗教情感,在凝重圣洁的宗教气氛里,作为宗教信徒的夫妇俩那庄严、肃穆、令人敬畏而安贫乐道的形象跃然于纸上。画面那深沉、悠远、悲壮的诗意境界,有着直指人心的精神魔力。画家如果不是一个虔诚的教徒,没有深厚的文学艺术修养,没有巨大的精神投入和高超出众的绘画技艺,是很难创作出这样的杰作的。

    太阳即将落山,暮色已经临近,在远离村庄的田野上,突然传来教堂悠扬的钟声。这钟声是为了告诉人们,祷告的时间到了。劳作了一天的农民夫妇,已经来不及回到家里,他们放下锄头,放下提篮,在田地里默默地祈祷。那个年轻的妻子两手合于胸前,头微微低下,十分虔诚。而她的丈夫,摘下头上的帽子,神态敦厚,肃穆。夕阳的余辉从男人的身后照来,两人在这朦胧的光线下变得异常的坚实有力。在远处的地平线上,教堂和村庄依稀可见。钟声还在空旷的田野上回荡,农民夫妇纯朴而虔诚。黄昏中的大地是沉默、恬静而含蓄的。这正是米勒所陶醉的时光,他曾经强调,这幅画的意境就是表现钟声。在他画《晚钟》时,曾经回想起童年时代在田间劳动的日子。那时每当晚钟响起,祖母总要一家人停止工作,为可怜的死者祈祷。

  米勒的祖母是位笃信宗教的劳动妇女。祖母的言传身教对米勒一生的影响是非常深远的。米勒在巴黎的时候,他的祖母曾经写信给他说:“切切不要去画任何污秽淫亵的东西,哪怕是国王叫你画也不行。不要看坏书,多读些圣典。”所以即使米勒曾经迷失了自我,但他还是能找到自己的方向,并一直坚定地走下去。

  《晚钟》的命运也和米勒其他作品的命运一样,有着戏剧性。在作《晚钟》的那一年,米勒的家里只剩下两三天的口粮了,偏巧他的妻子又要生孩子。他的一个朋友给他送了点救命钱,看见他正饿着肚子枯坐在箱子上,束手无策。《晚钟》还没画完的时候,米勒自信这将是一幅杰作。他狠了狠心,希望能卖出2000法郎,虽然在当时这是一个很可怜的要价。可是等《晚钟》完成以后,竟然没有一个人赏识,更没有谁肯为这幅画破费。在沙龙展出时,一个比利时人用72英镑买了下来,这个价位大大低于了米勒的期望值。

  十几年间几经辗转后,《晚钟》又被法国人史克利达买回,这时价格已经升到一万二千英镑。后来史克利达家族用公开拍卖的方式将这幅画卖了出去。那次拍卖会在巴黎如期举行,吸引了世界许多大收藏家和博物馆。这幅画的叫价一再攀升,当喊价升到45万1千法郎时,只剩下法国的官方代表和一个美国人。法国人是决心要让这幅画留在本土的,美国人也决心把这幅画带走。一直到56万法郎,美国人放弃了,《晚钟》归属于法国。当场就有人激动的高呼“法国万岁!”但是法国政府却拿不出钱来,它还是被美国人带走了。《晚钟》在美国展出了半年,引起了极大的轰动,后来卢浮宫商店的拥有者乔治以3万2千英镑的价格买了该画,这相当于80万7千法郎。乔治把它带回法国后捐赠给卢浮宫。直到这时,《晚钟》才终于回到了米勒的祖国。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