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转载】湘鄂情餐饮成功经营秘籍:“情”字解读

 悟道修行慧能 2013-08-02

湘鄂情成功经营秘籍:“情”字解读 - 唯独丢了自己 - 餐饮经营管理之家

  ——湘鄂情

  孟凯湖北人,妻子是湖南人。

  这几乎是一个奇迹,无论是在北京还是深圳,

  湘鄂情开出每一间连锁店,都是食客如云,而且经常需要排队等位。

  湘鄂情的传奇不止是“情”字,流传的故事,

更多的是讲述一个打工仔15年卧薪尝胆,打造餐饮连锁的神话。

  创造神话的人就是不知明天为何物的孟凯。

留住员工 餐饮HR年终奖发放策略 - 唯独丢了自己 - 餐饮经营管理之家

  一个打工仔用10多年时间,将昔日一个仅有40平方米的大排档做成餐饮连锁上市企业。他寡言、干练、重感情、懂得取舍……他就是北京湘鄂情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孟凯。孟凯脸上始终流淌着亲和和自信,虽然他自己表示没有读过几本书,但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却思路开阔,侃侃而谈。“情聚四海,义满天下。”这是孟凯常说的一句话。而在湘鄂情酒店,亲情、乡情、友情,也在企业长期的发展中逐渐沉淀下来,形成了独有湘鄂情特色的“情义”企业文化。很多人认为孟凯是一个善于应变,善于抓住机遇的人,但他自己在总结湘鄂情今天的成功时,却将功劳归结于一个“情”字。

湘鄂情成功经营秘籍:“情”字解读 - 唯独丢了自己 - 餐饮经营管理之家

  开店朋友凑来2万元

  故事的开始要追溯到1987年,那一年孟凯18岁,从湖北电力技工学校毕业后,顶父亲的职到武汉重型机床厂当了名车间工人。“车间里有一位老师傅,每天上班都看见他,一想到几十年后自己可能和他一样,我不能接受这个现实。”孟凯说。于是,在1988年,孟凯南下深圳,落脚武汉人聚集的蛇口。尽管在新岗位能拿到4000股原始股、还可以有房分,但孟凯依然觉得,身边的班长可能就是他的未来。于是,他再次放弃一切,离开国营企业。“我打听到外资企业只看能力不论资历,就找到了南海粮食公司。”在那里工作了二年,孟凯由一名普通工人做到了监督员。做到监督员的职位以后,没有大学文凭的孟凯意识到自己已经没有太大的升职空间。“这已经是一个工人能做到的最高职务,再往上升,必须有文凭和职称,我没有,于是决定辞职单干。”1994年,做点小买卖、炒点股票的孟凯,依旧没折腾出个名堂来。此间,他与湖南妹子周长玲相恋结婚。按说,老婆孩子热炕头,一般人混到这个份上,也就没什么前途了。但与一般人不同的是,孟凯的骨子里总是涌动着不安分。有一次孟凯陪妻子回长沙探亲,想起蛇口的湖南、湖北人多,口味重,经常听到他们抱怨吃不到合口的饭菜,如果到那里开一家湘菜馆应该有生意。1995年,孟凯开始寻找门面,他拿出仅有的2万元积蓄,又从朋友处凑来2万元,在蛇口开起了一家名为“湘湘菜馆”的,只有四张桌子的街边店。

湘鄂情成功经营秘籍:“情”字解读 - 唯独丢了自己 - 餐饮经营管理之家

  湘鄂情董事长孟凯(左)与总经理訚肃(右)

留住员工 餐饮HR年终奖发放策略 - 唯独丢了自己 - 餐饮经营管理之家

  朋友带朋友 生意变红火

  出人意料的是,原来计划中的火爆场面并没有出现。“当时我们只有四张台,炉子是自己砌的,空调买的二手货,我这个老板兼服务员、采购员和收银员。”餐馆开张半年后,因为生意不好,朋友要撤资。无奈之下孟凯只有打白条,称半年后归还。孟凯一个人继续独力支撑:“我那时候有一辆车跑运输,就靠跑车挣来的钱补贴餐馆。”在创业初期,创始人孟凯只抓了一件事就是品质,紧紧围绕着品质两个字做文章。慢慢地,在他的努力下,“湘湘菜馆”的名气一天天大起来,这家只有几十平方米的小店后来成为当地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每天到了吃饭的时候,门口全是排队的,隔壁的店也逐步被并购过来。“真是没想到,朋友撤资后,半年内酒店却火了,生意起来了,我就把周围杂货铺、服装厂的门面都兼并了,从4张桌子达到了32张桌子,整整翻了8倍。”孟凯回忆当时情景,感触很深。不到半年,他就归还了朋友的2万元投资本金。看到餐馆生意这么好,朋友当时都后悔死了。不久,蛇口石云路一个居民区有一家废品回收站要转让。孟凯听说后跑去一看,乐坏了,这个地方位置好。于是,他盘下了这个260多平米的废品回收站,改造成餐馆,空调仍是用的旧货。孟凯个性豪爽,爱交朋友,菜的口味也不错,朋友带朋友,他的餐馆慢慢变成了湖南、湖北人在蛇口聚会的“根据地”。

湘鄂情成功经营秘籍:“情”字解读 - 唯独丢了自己 - 餐饮经营管理之家

1997年,正式打出“湘鄂情的名号

留住员工 餐饮HR年终奖发放策略 - 唯独丢了自己 - 餐饮经营管理之家

  借来免费粤厨

  1997年,孟凯的餐厅在原址扩建为1000平米的酒楼,正式打出了“湘鄂情”的名号。第二年,掘得第一桶金的孟凯趁热打铁,在蛇口东滨路又开了一家可同时容纳千人的大餐厅。在生意越来越好时,孟凯开始有意识地建立自己的品牌,逐步稳定以湘菜和鄂菜为主打菜系,并在餐厅装修中突出荆楚文化元素的特色。第一家“湘鄂情”火了,孟凯就想到了开第二家店。1998年孟凯投资50万,在深圳蛇口东滨路开了第二家“湘鄂情”,占地500平方米。刚开始时,“湘鄂情”只有一二十道菜,主要以湘菜、鄂菜为主。当时深圳粤菜很火,有人建议,引入粤菜。但当时一个粤菜师傅月工资要数千元,而且湘鄂情以湘鄂菜系为主,孟凯担心引进粤菜会影响两大菜系产品销售。这时在一家大酒店工作的一位朋友把自己的粤菜师傅免费借给“湘鄂情”用两个月。出人意料,“湘鄂情”粤菜一下就火了,孟凯也开始着手打造湘鄂情粤菜厨师团队。“粤菜一度卖得很火,每天自己都要弄车子去拖海鲜。”孟凯回忆称,引入粤菜后,湘鄂情以湘菜、鄂菜、粤菜三大菜系为主的复合菜系雏形逐步形成。在发展初期孟凯坚持不做广告。“过去有一个说法叫做口口相传,湘鄂情怀。因为像我们这样的餐桌型企业,广告难以产生相对应的效应。最好的宣传方式就是通过顾客对企业的认可度来进行口口相传。”孟凯说。

湘鄂情成功经营秘籍:“情”字解读 - 唯独丢了自己 - 餐饮经营管理之家

  一品养生汤

留住员工 餐饮HR年终奖发放策略 - 唯独丢了自己 - 餐饮经营管理之家

  一顿饭下决心闯北京

  “在做每个店的时候,我总是在想着三个月、半年之后,又该怎么样。”从小生活在九省通衢、活跃开放的武汉,孟凯比一般生意人具备更开阔的视野,深圳的成功让他信心百倍地出击北方市场。1999年,孟凯到青岛、济南、大连、沈阳等北方城市考察。他发现,北京饮食业竞争虽然也达到白热化地步,但一味地追求海鲜粤菜的高档做法也让相当一部分消费者不接受。作为文化和政治中心的北京城在餐饮业上有一个空白:那就是缺少中高档次的装修、地道的口味、贴身的服务,而收费维持在中档水平的餐馆。但让他最终下定决心投资北京的是一个饭局。

  孟凯考察完回到北京,一位朋友在人民大会堂请他吃了一顿饭,孟凯很受感动。这也让他下决心要在北京开店。1999年北京湘鄂情酒楼有限公司成立,投资1千万元在海淀区定慧寺一个不太起眼的路边开业,在原来的湘菜、鄂菜出品优势上再加上粤菜海鲜,并揉合其他菜系,在许多人不看好的情况下试业一个月后,近干平方米的大厅天天爆满。三个月后30间豪华包房正式营业,同样是天天客满。2000年孟凯在北京再开两家分店,北京湘鄂情逐渐成为许多海内外的政府要员、知名公司总裁宴请的场所。“刚开始我们的海鲜每天只能卖8000元,后来每天能卖到8万元。”孟凯说。

 湘鄂情成功经营秘籍:“情”字解读 - 唯独丢了自己 - 餐饮经营管理之家

  湘鄂情和北新路桥新股挂牌上市仪式现场 

留住员工 餐饮HR年终奖发放策略 - 唯独丢了自己 - 餐饮经营管理之家

  走资本路线

  湘鄂情的生意越来越好,不过,当时横亘在孟凯前面的是资金问题。“说起来,你们不信,我那时的房子和车子都是做按揭。”脑瓜灵活的孟凯想到了资本市场,2008年经人介绍,他认识了金健米业的董事长,两人一谈之下颇为投缘:“金健米业过去在固定资产投入比较大,它需要有快速业绩回报项目;而湘鄂情需要大资本支持来扩人品牌和市场占有率。”此次,金健米业增资的2000万元主要用于建设北京三里河店和深圳南山店。孟凯丝毫不敢松懈:“上市公司的钱不是打水漂来的,要有良好回报,责任很大。”孟凯强调,他不是将股权卖给上市公司,而是与上市公司共同增资,他个人还要拿出真金白银700万来补充投资资本。“其实,我背负的何止是2000万,我把自己绑在湘鄂情的发展事业中。在当时的情况下,只有湘鄂情盈利了,我才有钱来还我的房子、汽车的按揭款,可以说我与湘,鄂情是同命运、共生存。”与金健米业的合作只是湘鄂情涉足资本市场的开端。

  为配合在国内大城市开设连锁店计划,孟凯已在长沙建立起了人才、物流基地,他想通过湘鄂情努力让湘菜超越川、粤、沪,在出品、规模以及经营上都能做饮食业的龙头老大。孟凯还想让湘鄂情走向海外。“如果不靠拢资本市场,再开十年店,我也永远只是个小老板,湘鄂情也难做成一个永久的品牌。”孟凯说,在他熟悉的食品行业,只要有大笔钱进来,就有很多事可做。他举例说,最简单的是微波食品,“下一代自己会做饭的人能有多少?我们就可以把湘鄂情的菜式搭配好,做成半成品进入超市,让‘湘鄂情’走进家庭”。2003年4月,公司股东再次签订了公司增资合同,决定各股东向公司追加投资6100万元。其中,孟凯追加投资3100万元,金健米业追加投资3000万元。然而,正当孟凯欲在全国市场大展拳脚之际,2005年5月,大股东金健米业却要撤出,为了继续获得经营主权,孟凯必需购回这些股份。但哪里来这么多钱啊!在前所未有的危机面前,孟凯为了购回金健米业的股份,迅速将高端店菁英汇、华侨村店和唯楚物业忍痛出售。虽然当时损失了一些门店,但之后,孟凯以回购金健米业时数倍的价格出售部分股权给了众多小股东,获得了资金支持。

湘鄂情成功经营秘籍:“情”字解读 - 唯独丢了自己 - 餐饮经营管理之家

  玉米水晶包

留住员工 餐饮HR年终奖发放策略 - 唯独丢了自己 - 餐饮经营管理之家

  情系故里

  2005年底,湘鄂情以年租金480万,拿下武昌洪山体育馆大院内原体育用品展览中心近1万平方米的面积开始建店,2006年3月19日开业。当时的武汉,最早熟悉湘鄂情的只是一部分常出差北京的企事业单位人员,某餐饮界人士透露,湘鄂情也曾考虑过武汉其他地段,最终选择体育馆路,瞄准的就是水果湖的宴请市场。湘鄂情洪山店开业后的半个月内,邀请了一干“目标客户”,每天自己请客自己买单。半个月后,开始接受预定,第一个月就实现盈利。孟凯表示,湘鄂情发展到2005年,才到武汉开店,是有考虑的。在这之前,武汉餐饮竞争激烈,打价格战,按照湘鄂情的管理成本,是不可能去做的。2005年左右,武汉各方面条件都比较成熟了,湘鄂情回武汉开店,不是来尝试,既然来了就是有准备的,一定要站住脚的。据介绍,目前除了湘鄂情洪山店,湘鄂情在汉口三阳路的新店也已开门迎客,湘鄂情晶殿宴会厅新业态也是首选武汉进行推广。

湘鄂情成功经营秘籍:“情”字解读 - 唯独丢了自己 - 餐饮经营管理之家

  湘鄂情上市一周年庆典文艺晚会

留住员工 餐饮HR年终奖发放策略 - 唯独丢了自己 - 餐饮经营管理之家

  和员工打成一片

  2009年11月11日,北京湘鄂情股份有限公司在深圳证券交易所正式挂牌上市。上市后最大的投入是培训,学习。建设了原材料基地和培训基地。为此,上市后的第一年孟凯花费了一千多万用于管理人员培训,送到其他同行、各种不同的学校去接受系统的知识学习。“我们聘请专业公司,对湘鄂情的历史、文化进行进一步的梳理和总结,总结出了湘鄂情的思想价值体系。通过这种梳理,加强企业员工的凝聚力。”孟凯的管理简单直接,在湘鄂情,上到公司高层,下到厨师、 服务员,只要是做错事,被训的“狗血淋头”是常有的事。孟凯曾解释过“粗暴”管理的原因,因“湘鄂情”的员工大多读书不多,社会习性较重,简单粗暴式管理最为见效,湘鄂情的高执行力也得益于此。值得一提的是,“粗暴” 管理之外,孟凯也平易近人,在各种员工联欢会上, 他常常和员工打成一片。“我经常对员工说,明年我们要开10家分店,需要10个老总,20个副总。但我们现在总共只有8个,这就是你们的机会,你为什么不争取呢?”孟凯说。湘鄂情高管不少都是和孟凯一起创业的战友,有的超过了20多年的感情。由于孟凯是湖北人,而夫人则来自湖南,在湘鄂情公司里面,两湖员工占了六成以上。

湘鄂情成功经营秘籍:“情”字解读 - 唯独丢了自己 - 餐饮经营管理之家

   湘鄂情荣获最具活力新锐上市公司奖

留住员工 餐饮HR年终奖发放策略 - 唯独丢了自己 - 餐饮经营管理之家

  塑造“情义”文化

  湘鄂情的餐饮文化和很多企业不一样,有企业自己的特点。湘鄂情在经营发展中突出“情义”,这种“情义”贯穿在公司的酒令文化、菜品文化、饮食文化、饮食礼仪中。中国人好客,在酒席上发挥得是淋漓尽致,感情的交流往往也在敬酒时得到升华。敬酒是向客人表示敬意的极好机会,也是很具有亲和力、很融洽的方式。湘鄂情的敬酒礼仪很有特色,有很多客人对此印象深刻。他们的服务人员会在合适的时候出现,帮宴请者挡酒。挡也是有艺术的,大家一起敬酒,而且有很多的说法,比如像戴眼镜的同志,每个人不一样,他们的服务人员会说“眼镜一戴属你最帅、眼镜一推好运一堆”;见到女同志,送一朵玫瑰花,“高贵典雅人人夸”。敬酒的时候,大家一起用这种词语,就拉近了彼此之间的距离,而且客人感觉非常满意。这种敬酒方式是湘鄂情比较独有的,而且非常受客人欢迎。但是他们的服务人员敬酒根据每个人的酒量,掌握分寸,适可而止,绝不让客人多喝。

  湘鄂情的“个性化感动服务”也让客人们很满意,有的客人能记好几年。他们曾经接待过一位贵宾,客人在湘鄂情就餐期间说过年要去海南旅游,服务员听见了,就在客人离开时给他包了一个大苹果,有一斤重。客人很纳闷,说给我一个苹果干什么?服务人员说祝你们在海南旅游期间平平安安。这都是湘鄂情特色餐饮文化的一种体现。企业文化让湘鄂情人有了一套共同的行为标准和企业价值观,也让整个团队的凝聚力变得更加强大。孟凯希望通过公司“情义”企业文化的建设,把湘鄂情打造成为充满亲和力,工作、生活都非常愉悦的和谐企业。公司的全体员工可以和企业荣辱与共。在湘鄂情这个平台上,员工可以充分的施展自己的才华,实现自己的人生抱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