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天水八千年

 放歌渔者 2013-08-05

1000年看北京

  3000年看西安

  5000年看郑州

 8000年看天水

 

  大地湾文化 见证8000年文明

 

  天水是中华文明的多源生发地之一,距今7800年前的大地湾文化遗址所展示的天水远古文明,时间跨度约3000,内容异常丰富。其在原始建筑、艺术、农业起源、文字和宗教等多方面,均是中华文明悠久、博大和先进的典型代表,是中华文明火花的最初闪现,故而被称之为“大地湾文化”。

  大地湾遗址位于秦安县五营乡邵店村,距天水市区102公里,1988年被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大地湾是甘肃省秦安县东部邵店村边的一个普通的小河湾。很早以前,这里的村民在自家的房前屋后或山坡上经常看到一些破旧陶片,偶尔也能捡到一两个比较完整的陶盆陶罐。

  大地湾遗址,是甘肃省东部地区保存较完好的一处原始社会新石器时代古文化遗存,1958年一经发现,就被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1958年全国第一次文物普查时,发现这是一处历史遗址。在大搞农田基本建设时受到严重损毁的情况下,1978年不得不采取抢救性发掘,结果发现这是一处距今7800年至4800年的新石器时期历史遗址。如今,这个遗址大部分已经回填,仅剩几座房址。

  1978年至1984,这里竟然发现是一处总面积有着275万平方米新石器时代大型古人类文化遗址,3000年文化的延续,其规模之大,内涵之丰富,在我国考古史上亦属罕见。

  大地湾遗址是一处规模较大的新石器时代遗址,总面积32万平方米。截止1984,共揭露面积13700平方米,出土房址238,灰坑357,墓葬79,38,灶台106,防护和排水用的壕沟8,各种骨、石、蚌、陶器、装饰器和生活器物共计8034件。大地湾遗址最早距今8300,最晚距今4800,3000年文化的延续,其规模之大、内涵之丰富,在我国考古史上亦属罕见。如编号为F901的大房子遗址,距今6000多年,总面积达420平方米,由主室、东西侧室、后室、门前附属建筑四部分组成。其中主室131平方米,地面是料礓石泥和人造陶粒轻骨料制成的混凝土,硬度相当于100号水泥。F411号房子地面还绘有一幅非常生动的地画,是我国目前最早的原始地画,为研究我国古代天水史提供了极为珍贵的资料。

  在大地湾一期灰坑中,采集到已碳化的禾本科的黍和十字花科的油菜籽是我国同类作物中时代最早的标本。说明陇原大地最早的垦荒者至少在7000多年以前就成功地将野生黍培养成裁培黍,纠正了国际农史界通行多年的中国黍源于国外的谬误,进而确立了中国黍源于陇西黄土高原的说法,证明了以大地湾遗址为中心的清水河谷是中国最早的粮食和油料作物的种植地,也是中国旱作农业黍、稷的发祥地。

  由于大地湾一期文化早于中原仰韶文化的典型代表半坡文化千年以上,两者在文化原貌上又有延袭承传的密切关系,因而,她上开中原仰韶文化之先河,下启陇右马家窑,齐家文化之滥觞,对探索中华文明的线索和原生面貌,揭示陇右与天水绘画的考古编年和文化序列,都具有极为重要的价值。

  大地湾遗址、师赵村遗址发掘出最早的房屋遗址是距今70008000年间的深穴窝棚式建筑,标志着人类的居住方式从穴居向半穴居迈进的新起点;晚期遗址中有我国目前为止年代最早,规模最大最具中国建筑风格的“宫殿式建筑”,代表了仰韶建筑的最高成就,是富有中华文化特色的宫殿建筑雏形,而且开创了后世我国传统木结构建筑的先河,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据考证,大地湾遗址大致可分为五期文化:前仰韶文化、仰韶文化早、中、晚期和常山下层文化。其中,距今7800年的一期文化是我国西北地区迄今为止考古发现中最早的新石器文化,跨越了新石器时代的早、中、晚期。

  天水史前遗址出土的陶器,不仅是我国目前发现最早的陶器,而且陶器口沿上多绘有红色宽彩带,是我国最原始的彩绘图案。以这一独特风格为标志的大地湾一期遗址,在考古学上被称为“大地湾文化”。大地湾遗址的彩陶是中国目前已知最古老的彩陶之一,由此说明包括甘肃东部、南部的渭河、西汉水等是我国彩陶的故乡。大地湾晚期遗址中的大型地画,距今5000,更是迄今我国最早且保存完整的绘画作品,对研究中国绘画的起源和原始社会的绘画艺术有重要学术价值。

  主持考古发掘报告的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郎树德副研究考古之最,它对研究黄河流域新石器时代文明的历史进程,乃至华夏文明的起源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其一是中国最早的旱作农作物标本。大地湾出土的炭化稷标本,将我国北方旱作农业的起源时间上推了1000年。

  其二是中国最早的彩陶。大地湾出土的三足钵等200多件彩陶,是我国迄今为止发现的时间最早的一批彩陶。

  其三是中国文字最早的雏形。大地湾一期出土的陶器上共发现了十几种彩绘符号,这些符号比过去国内最早发现的西安半坡陶器刻划符号时间早了1000多年。

  其四是中国最早的宫殿式建筑。距今5000年的大地湾四期文化发掘出一座编号为“F901”的建筑,是目前所见我国最高的房屋建筑。

其五是中国最早的“混凝土”地面。 

其六是中国最早的绘画。

 

天水的中国之最

 

公元416年,秦州地震有地声,这是史籍所载最早有地声的地震。
  公元427年,匈奴贵族赫连勃勃建立我国历史上的大夏国,自统万(陕西横山县)迁都上圭城。上圭两度成为大夏国都。
  公元485年,秦州人北魏李冲首创中国封建基层统治方式三长制”(邻、里、党三长)
  麦积山石窟中的北魏127窟壁画《西方净土变》,是我国最早的经变壁画。
  麦积山石窟中北魏《法生造像碑》拓本为国内孤本。
  北周秦州刺史尉迟迥在武山拉稍寺敬造释迦牟尼佛摩崖大浮雕,高达40余米,为世界浮雕之最。
  北周秦州大都督李允信在麦积山造修七佛阁,这是我国石窟中最大的宫殿式洞窟
  秦州人创作的歌颂陇上壮士陈安的《壮士歌》与《项羽吟》一起,成为南北朝时期京师闾里相为演唱的名曲。
  公元617年,隋末将军薛举再建我国历史上的西秦国,年号秦兴,并迁都上圭。
  公元618年,李渊(成纪人,李虎之孙),建立中国历史上的唐朝,都长安(今西安)。
  平阳公主(成纪人,李渊第三女)在隋末战争中,组成军队达7万人,并组建我国历史上的第一支娘子军
  公元641年,文成公主(成纪人,唐宗室女)至吐蕃与王子松赞干布成亲,开我国和亲之先。
  盛唐时期,李隆基(唐玄宗)对《婆罗门曲》改编并作词,首创我国著名古乐《霓裳羽衣曲》。
  唐代著名画家李思训(成纪人)、李昭道父子,开创以宫室、楼台建筑为题材、界笔直尺划线技法即界画的先河;又是我国工笔山水画鼻祖。
  公元701年,李白(祖籍成纪人)出生,后成为中国文学史上最杰出的浪漫主义诗人,号称诗仙。
  公元759年,中国文学史上最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称诗史)寓居秦州,写下了一百余首光辉诗篇。
  唐代时开凿于甘谷大像山的大佛(高23.3米,肩宽9.5米)与同期修凿的四川乐山大佛、莫高窟北大佛等并称我国最大的大佛之一。
  出土于甘谷县的唐三彩头壶,是我国出土的最精美的凤头壶之一。
  出土于秦安杨家沟的唐三彩武士俑(高1.6米),是我国出土的最大的唐三彩人物俑。

 

天水三国文化:木门道访古

 

木门道,单从字眼上看,绝对要比以富贵为象征的牡丹乡而著名的多。顾名思意,木门道就是通过峡门运送木头的路。巧合的是,现在的陇南礼县和天水的秦州都有木门道这个一代名将张郃战死的地方。礼县盐官镇附近的罗堡村与牡丹乡木道相连一线,所属地理位置和史书上记载的木门古道基本吻合。也就是说木门古道地域范围较广,天水和礼县各占一半。存在争议的也就只剩下魏明帝倚其为国之柱石的大将张郃确切的身亡地点了。

去年,我在历史文化名城天水大地漫游了半月有余,和兰州晨报社《西部地理》栏目的一帮文人分别去了秦安的陇城、张家川的龙山、麦积区的甘泉、武山的滩歌等地考察采访。早就知道木门道有三国古战场遗迹,听说天水境内的牡丹乡的木门村新修建了武候祠,却一直不得拜谒的机缘。今年春天,从天水驱车约六十余公里,过牡丹乡新阳村就上了罗牡公路(礼县罗堡到秦州牡丹乡),下个大缓坡就到了声名在外的木门道。

木门道位于秦州区西南牡丹乡木门村,东西两面雄山对峙,壁立千仞,空谷一线,状若天然门户。木门村的东侧为王家梁山和张家坪,西侧为旋帽梁。峡谷中稠泥河自北向南涣涣流入西汉水,峡谷窄处仅有一小道可通。大有一将当关,万夫莫开的气概。这样的一个得天独厚的地方,绝对适合古代的战争条件。

木门道地名的来历,在当地有两种说法。一说为这里古时森林茂密,木材资源丰富,时有飞禽猛兽出没,当地人将其砍伐的木材贩运进城必经此路,故名木门道。另一说为东汉建宁二年,羌众溃,东奔,复聚射虎谷,分兵守诸谷上下门。颖规一举灭之,不欲复令散走,乃遣千人于西县,结为木栅,广二十步,长四十里,遮之……,可见《后汉书·段颖传》。

木门村名周边地势险要,怪石嶙峋,至今都能让人感受到古战场的气势之所在。木门道自古是街亭、上絡(天水古称)南入祁山的重要通道。一千七百多年前,蜀相诸葛亮在这里运筹帷幄、挥洒自如地指挥蜀军作战,在马谡痛失街亭之后于撤退途中从容而激越地大败魏兵,射杀魏国名将张郃于木门道。一场败军逃亡之路击溃胜追之师的精彩战事。因此,一个原本名不见经传的小地方随着当地旅游文化的开发逐渐在人们的视线中声名大噪了起来。

在木门村边,远远就能看见花木丛中的武侯祠若隐若现。从山下拾级而上,仰头便是半拱红门,左右两侧是砖雕长联。进得青砖仿古山门,整个建筑庄严肃穆,周围山体绿树成阴,鸟鸣啁啁,庭院遍植花草树木,显得幽雅而静谧。新落成不久的武侯祠一院三进,第一进为照壁过厅;第二进为武侯祠,正殿塑诸葛亮像,东西厢房塑文臣武将像;第三进为先主殿,塑刘备像。先主殿有联:破黄巾,救青州,丹心力扶汉鼎;逆乌浪,伐碧眼,白帝空余蜀魂。对刘备一生作了形象概括。

 

伏羲庙古槐:留住一棵古树 留住一卷历史

 
伏羲庙门口,有一颗唐代古柏,经历上千年的风霜洗礼,目前这棵古柏因树根浮空,树枝腐朽,急需复壮。为此,市博物馆请来了我国著名古树名木保护专家来伏羲庙给古槐把脉。
  记者:我们看到的这个唐代槐树由于年代非常久远,而且在早先经历过一场火灾,所以树干内部已经空了,现在当务之急就是将树根进行加固,专家运用了钢筋混泥土的方式,来加固树根。
  著名古树名木保护专家丛生说:这个里面整个是空的了,我们用隔离的措施把根和土壤保护起来了,这个管子是为了透气,不影响树木的生长,氧气在这里透出来。
  记者:由于这棵古树距今已经有1300多年的历史了,所以树的主干因为各种原因,面临着解体的危险,所以专家们通过除皮、防腐等各种手段,对树干进行保护。
  著名古树名木保护专家丛生说:咱们这个古树有1000多年,在树木的生物学年龄来讲,是处于青少年时期,但为什么衰亡了,主要是缺少人类的科学保护。
  丛生说,在他从事古树保护的40余年中,天水的古树资源能和城市历史相媲美,可因为早年各个时代的战乱和乱砍乱伐,加之保护古树名木意识较为淡薄,因此古树的整体生长情况不是太很好。此次他们对伏羲庙古槐的复壮工作要历时一多月。
  著名古树名木保护专家丛生说:古树保护有连续性,有点像老人,我们要给老人好的生存环境,不是吃一顿好饭就不管了,它要有个连续的过程,房屋塌了可以重建,树木如果死了,那需要数十代的人培养栽培,才能出来一颗唐槐,所以非常宝贵。
 

清水——秦人城邑、天下首县

 

清水县位于甘肃省的东南、天水市西北,历史上是通关中过陇山的必经要道。清水也是轩辕黄帝的故里,秦文化的发祥地。
  秦人的历史悠久,秦文化源远流长 。秦人崛起于陇右,据司马迁《史记·秦本纪》记载,秦的先世出自颛顼,到商代晚期的中潏,已经在西戎,保西垂。西周中叶,非子居于犬丘,因为周孝王养马有功,得为附庸,封邑于秦。《史记正义》引《括地志》云:秦州清水县本名秦,嬴姓邑。十三州志云秦亭,秦谷是也。《水经注》则更明确指出,秦水汇流的秦川是秦仲封地育故亭,以别于清水上游东亭川先有的秦亭。而清水县秦谷正在县城东北40多里,今秦亭镇秦乐山下秦亭河谷地的秦亭铺村,即秦祖非子的封地秦邑所在地。秦人由此开始不断发展强大,进而东进中原,实现全国大一统,建立封建集权的秦人大帝国。 

关于秦人故地特别是秦非子牧马之地,麦积区、张川县、清水县、甚至礼县都有许多传说,但以命名并保留到目前的乡镇只有清水县秦亭镇。从秦非子到秦庄公、秦人先后有五代首领以”(天水一带)为根据地,致力于农牧业的强盛和发展。秦亭就是秦时分封的级行政区。真正秦亭故址在秦子铺村东北马套里秦亭河西岸,考古遗址分布在山脚河谷4500平方米左右的地域。附近的山称为乐亭山、秦乐山、河谷称为秦谷、河水称秦亭河等。
  为了印证史书的记载,搞清秦人早期的发展过程,2005年开始,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会同陕西省考古研究所、中国国家博物馆、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和西北大学文博学院,组成一支早期秦文化联合考古队,在清水、张川、礼县、天水等地进行系统调查。重点了解当地早期秦文化的分布,以及戎人寺洼文化并存的状况,当然包括封邑所在地调查。排除了其它地区作为秦城邑的可能,将调查的重点转移到清水县境内。
  考古队从牛头河上游秦亭镇开始至红堡段,在40多公里牛头河两岸逐地逐台阶展开拉网式调查,重点对地表遗存的陶片、断崖处暴露出大量灰坑、红烧土及被盗墓葬等进行资料搜集、整理。对南道河、樊河、后川河、白驼河及林家河等各大支流也进行了认真调查。这次普查历时两个月,普查文物点60余处,先秦文化28处,周代遗址主要有李崖、庙崖、秦子铺、泰山庙、柳树塬、下陈村、峡口村等。秦亭这一带地势狭窄,溪流两岸并没有发育较好的台地,只发现较少早期的陶片和文化堆积,设立秦邑的可能性不大。但此地气候湿润,水草丰茂,作为当时的牧马区也是理想场所,应为牧马区。也可能是秦时在交通要道上设置的驿站,于是秦文化课题组将目标锁定在李崖遗址上。
  李崖遗址位于县城西北牛头河与樊河的交汇处,西临滴水崖沟,北依邽山,台地发育良好,符合城邑的自然条件。面积100万平方米,文化层深厚,遗存十分丰富。即将被公布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山顶古城塬残存城墙长50余米,高1——2米,地表采集到大量西周、汉魏时代的陶片,器形有鬲、甗、瓮、盆等。东、南侧所在区域相当一部分为居民区,从断崖处看,遗存更为丰富,地势更开阔,惜以占用,无法考察。只能从遗址北侧着手勘探发掘。北侧全是农业耕作区,地表有大量陶片,包括史前、商周、汉魏等时期的,断崖处有大量盗洞及灰坑。
  200920102011年,秦文化联合考古队开始大面积钻探,发掘历时6个多月,发掘面积数千平方米,解剖城址20余米,清理墓葬近30座,出土陶鬲、陶罐、等150余件,灰坑120个,各类标本10000多件。从墓葬出土器物判断,墓葬属于西周中期,于秦非子牧马封邑时代相符;从葬形制看,除4座明清墓葬外,其余15座均头西向,并带腰坑,具有典型秦人葬俗特点。但由于天气原因,野外发掘暂告结束。目前,已进入室内资料整理阶段。据考古队领队、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原副院长赵化成教授讲,确定李崖遗址就是秦非子封邑所在地。当然李崖遗址发掘考古工作还未结束,我们也相信随着考古工作的广泛展开,秦人早期在清水的活动、秦人的迁徙壮大等历史渊源会得到全面的揭示。
  清水是我国历史上最早建县之地。《史记.秦本记》云:“(秦武公)十年(公元前688年),伐邽、冀,初县之。据《水经注.渭水》记载:藉河即洋水也,北有蒙水注焉,水出县西北邽山,翼带众流,积以成溪,东流南屈径上邽县古城西侧,城南出。上邽故城戎国也秦公武十年伐邽县之,归天水郡治,濛水应为牛头河,其流向大体与记载相符。邽山即今李崖遗址及以北山系,遗址内有古城遗址,当地人称上邽故城。清水县历史上原有上邽乡,后与永清镇合二为一。著名学者、史学家、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专家、原湖南省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所长何光岳说:清水县实为我国最为古老的县治,堪称天下之首县。
  秦的都邑于牛头河流域是《史记》、《汉书·地理志》、《水经注·渭水注》等史书均记载的,也是大多数学者认可的。秦亭、李崖等先秦文化遗址也是我县最大的文化资源,保护、研究、利用好这一历史文化遗产是一件长期、艰苦的工作,任重道远;同时,也能增强全县人民的凝聚力和自豪感,将以更大热情投身于清水经济建设。

秦人身世与秦祖踪迹(一)

 

历史经常会和人们开玩笑,建立起中国封建历史上第一个王朝的大秦帝国,竟然只存在了39年之久,真正是一个短促的王朝。它像一面镜子,不断提醒着此后2000多年间的各个封建王朝的统治者,不要轻视人民的力量,揭竿而起的陈胜吴广之辈,也可以推翻强大的秦王朝。秦王朝虽然是一个短促的王朝,但秦人的先祖们却为之奋斗拼搏了五、六百年并为之付出了多少代人的艰辛努力。秦的先祖们--商奄之民,被周天子从东海之滨发配到大西北的朱圉,在戎人夹缝中求生存;到了秦非子手里,才被周封为附庸,邑子秦。公元前688年,秦武公在冀(甘谷),邽(清水)“初县之。冀为秦人最初的落脚之地,邽为秦先人发迹之处。这两个地方,以后都成了秦人最为巩固的根据地。
  甘肃天水无疑是秦人的发祥地。秦人正是从这里称霸西戎,走向中原,统一全国的。2004年以来,早期秦文化联合考古队在礼县确认或发现了西山、大堡子山、和山坪等文化遗址,以及此前大批古墓的被盗掘,大批文物出土就是证明。但这三个地方并不是秦人先祖--商奄之民最早的立身之处。关于秦人的身世,史书上也有记载。司马迁《史记》中是从秦襄公开始算起的,直到二世胡亥为止。具体在位执政时间如下:襄公在位十二年,文公在位五十年,宪公在位十二年,出子在位六年,武公在位二十年,德公在位二年,定公在位十二年,成公在位四年,穆公在位三十九年,康公在位十二年,共公在位五年,桓公在位二十七年,景公在位四十年,毕公在位三十六年,惠公在位十年,悼公在位十五年,剌龚公在位三十四年,躁公在位十四年,怀公在位四年,肃灵公在位十年,简公在位十五年,惠公在位十三年,出公在位二年,献公在位二十三年,孝公在位二十四年,惠文王在位二十七年,悼武王在位四年,昭襄王在位五十六年,孝文王在位一年,庄襄王在位三年,始皇在位三十七年,二世皇帝在位三年。按《史记》的说法,秦襄公至二世六百一十年。”(但据今人考证,从秦襄公到二世胡亥,即从公元前770年秦襄公以兵护送平王东迁洛阳开始到公元前207年赵高杀二世,算来应为563年。)
  司马迁为什么从秦襄公开始计算秦人的身世呢?想来也是封建的正统宗法观念在起作用吧!因为秦人是从秦襄公开始被周天子封为诸侯的。其实,这样的计算方法显然是不客观的。论秦人的身世、我们应该对秦襄公的父亲秦庄公,秦庄公的父亲秦仲,以及秦仲的曾祖父秦非子,都要给予正确的评价。正因为有非子、秦仲、秦庄公等五代人的努力,才给秦襄公的封侯打下了基础。
  我们知道,公元前872年秦人首领大骆的次子非子,周孝王让他牧马于汧渭之间,马蕃息,乃封之于秦。秦到底在何处,清水民国县志在上邽故城治(即李崖遗址)条下说:初周孝王十三年封非子为附庸而邑之秦,注又说:如唐李吉甫所称为周孝王邑非子于秦亭考是也。康熙乾隆版清水县志在上邽故城条下说:封秦非子时所筑,在北二里原上(即李崖遗址)。秦文化联合考古队在201111月也确定李崖遗址就是秦非子封邑所在地。
  但清水县秦亭和秦仲封地育故亭,则有待今后深入发掘发现。清水县秦亭镇之秦亭与后川河交汇处育故亭也与秦人牧马有关,是确定无疑的了。
  非子之后,又经过秦侯、公伯,到了秦仲,公元前841(秦仲四年),周宣王封秦仲为大夫,公元前824年,秦仲伐西戎,为戎所杀。再经过秦仲的儿子庄公领兵七千,再伐西戎,庄公不仅大获全胜打败了西戎,而且还夺回了大骆一族丢失的宗邑犬丘。被封为西垂大夫。秦庄公执政四十三年,很有政绩。庄公下传襄公,襄公因护送周平王东迁有功而晋封诸侯。那么,秦先祖的历史还要再加上非子、秦侯、公伯、秦仲、庄公,才能接上襄公,再加101年,秦人的历史就应该是712年了。
  在这700多年间,秦人的祖先出现了众多的英雄。有畜牧专家非子,有被周宣王封为秦地首领的大夫秦仲,有领兵7000,大败西戎的勇士秦仲的儿子庄公,有护送周平王东迁因护驾有功而晋封诸侯,平王赐岐以西之地的襄公;有岐以西之地被戎重占,又攻败戎而重占岐地,并将岐以东之地献给周王朝的秦文公,有秦伐邽冀戎,初县之的秦武公,有伐戎王,益国十二,开地千里,遂霸西戎周天子给予霸主地位的秦穆公,有鼎力改革的秦孝公,有在秦人历史上第一个称王的秦惠文王,有任用大将白起败韩、魏联军而斩首二十四万而魏献地四百里,韩献地二百里,又任用白起攻赵、伐楚,取楚郢都,秦救韩,而大败魏赵联军于华阳,斩首十五万。于长平坑赵降卒四十五万而于公元前256年灭西周的秦昭王。上述秦人的祖先,在早期秦人的地盘上,至今被尊为山神爷而香火兴盛。山神爷一般多以木案画像为多,也有塑像;有飘冉长须的文像,也有威武戎装像;有单人神像,也有三人、五人的多神像。供奉的神像因地域不同而异。特别是秦始皇更是大名鼎鼎,妇幼皆知,自不必多说。按说秦人的历史,从非子开始,至二世结束,也该画上圆满的句号了吧!其实,还不能这么说。秦先人的家谱还可以再往上延续。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