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临摹、欣赏颜体书法
2013-08-06 | 阅:  转:  |  分享 
  
中国书法源远流长,是我们民族文化的瑰宝。研习、欣赏书法,可以增加书写的美感,增进对民族文化的了解和热爱,培养高雅的审美情趣。
临摹有两个意思,一是临,一是摹。摹是在范字上直接摹写,或用透明纸压在范字上描,或在范字的红模上描(这叫做“描红”),写成的
字跟范字一样大小。临是看着帖上的字,在另外的纸上临写,写的字可以放大,也可以缩小。临和摹各有长处,也各有不足。古人
说:“临书易失古人位置,而多得古人笔意;摹书易得古人位置,而多失古人笔意。”意思是说,临容易学到笔画,可是不容易学到间架结构;摹容
易学到间架结构,可是不容易学到笔画。从难易程度来说,摹易临难。不管是临还是摹,都要以与范字“相像”为目标,从“形似”逐渐过渡到“神
似”。练习书法最好是临和摹结合起来,各扬其长,各避其短。此外,还要经常读帖,仔细观察、分析、体会,可以边读边用手“空
临”。只要功夫下得多了,读帖和写字的能力自然会增强,对书法美也体会得更深了。欣赏名家书法,是揣摩、领会名家书法的美感
形象、审美价值。凡是供临摹的名家书法都值得认真欣赏,但值得欣赏的名家书法,不一定都要求我们拿来临摹。书法是以作品中的美的点画、字形
和章法(布局)等传达书写者的功力修养、性格气质和精神境界的艺术品,欣赏时应多多品读,认真领悟。颜真卿是唐代与欧阳询、
褚遂良和柳公权齐名的四大书法家之一,颜体书法在我国书法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颜体书法点画丰厚饱满,结构阔大端正,整体上显得大气磅礴,
雄壮刚强,庄严肃穆,有人称赞它如“金刚怒目,壮士挥拳”,也有人称赞“自羲(王羲之)、献(王献之)以来,未有如公者也”,
颜体书法对后世书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颜体楷书名作有《多宝塔碑》《颜勤礼碑》《颜家庙碑》《大麻姑仙坛记》等,行书名作有《祭侄文稿》《
刘中使帖》《裴将军诗》等。下面以《颜勤礼碑》为例,来谈如何临摹颜体楷书。??结构??内外结构的字外紧内松,里
面宽松,并向外面“撑”,外缘的笔画(尤其是竖)向外凸出,给人饱满、宽博的感觉,如“国”“司”等字;上下结构的字上紧下松,重心偏于上
方,给人以崇高、挺拔的感觉,如“楚”“岭”等字。??图略笔画??颜字横画很细,竖画很粗,有的竖画粗于横画
好几倍。横画收笔处重按,非常突出;出钩时先收锋,而后上提出锋;捺笔也是先收后放。多数笔画起收要回锋,而且是圆的,棱角不分明,给人以
敦厚、深藏的感觉;只有撇捺出笔是劲利的,而且是中锋出笔。多数字的主要一笔下笔很重,沉稳有力。??图略临摹颜字
,最好是写大字,要写出“大气”来。另外,如果原碑有的字缺损得厉害,练习时可以跳过;有的笔画略有缺损,可以揣摩、推测着写。
下面我们来欣赏颜体行书《祭侄文稿》。??《祭侄文稿》是颜真卿祭奠从侄季明的文稿。季明在安史之乱中义不降贼,举家殉国。颜真卿在
老泪纵横中撰文作祭,悲愤之情读之可感。后人称之为“天下第二行书”。下面从三个方面欣赏。
献花(0)
+1
(本文系pengxq书斋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