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田秋信老师北京中医药大学讲座笔录

 一句话读懂 2013-08-11
田秋信老师北京中医药大学讲座笔录
2008-10-09 12:45
太极拳是一种武术,武术是由人作载体,所以我们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特点和特长。这个特点和特长就是每个人的脾气、秉性,自己的身高、力量各个方面,有很多很多。我们学武术就是通过武术,用那种方法来强化自己的特点,而不能淡化。因为我现在每天早上在小树林有很多朋友,我经常讲这一点,到中医药大学我还必须得讲,武术我们如果练的话如虎添翼,原来我是一只虎,他的特点是什么?扑、拿、打,他添翼加上翅膀以后它会更灵活,他会威风更大,而不能淡化自己的虎威,即为加上这个翅膀。所以说我们学武术就是用武术的方法强化自己的特点和特长。为什么这样讲?有人说太极拳那不是健身的吗?确实是健身的,但是它根本是什么?皮之不存毛将焉附?我们武术为什么用太极拳来健身呀?因为它符合人的生理移动规律,所以它就合适。你比如快慢相间、刚柔相济,我在练太极拳的时候我提出了几点,其中一点我坚决不同意那种神的东西、玄的东西,越说越没有办法检验的东西,也没办法操作的东西。因为人这个整体来说,有的东西不是一定能够表现出来的,存在的不一定有表现形式,存在的不一定有感觉。就尤如你的血管,它每天在流动,它不流动是什么?不流动就完了,他在血管流动的时候。我在中医药大学将这些东西有点班门弄斧,但是我不得不说,你在血管流动你能体会到吗?心脏你也体会不到,他只有吓一跳他才感觉扑腾扑腾,平时你能感觉到心脏在跳吗?感觉不到。血管的流动它一秒钟也不停止,但是你并没有感觉到从哪到哪。所以存在不一定有感觉,存在不一定有表现形式,不能说血管正从哪往哪流呢,你不能有感觉,也不一定有表现形式。所以我们在练太极拳的时候,我只应该科学地讲,所谓科学,就是符合人的骨骼折叠规律。从支点,脚下到手上落点,在实战当中脚下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到对方身上。我们不断优化自己的中间环节,求得是最佳值。所谓最佳值,也就是说你的力量和你的速度达到一个最佳,这个最佳它因为合理的。这个合理的运动有益于健康,因此你的锻炼身体、健康身体和技击,它并不矛盾,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不能说强调这一点去忽略另一点,或者是排斥另一点,这应该说是科学的。我再强调一遍,很重要的一点,武术是从支点到落点,练的是中间环节,求得是最佳值。
今年4月份,在武术学校,可能我们这里有人参加了,那次比赛。当时我是仲裁,武术院院长跟我坐在一起谈到说你不像那些练武术的,你是哪个大学的?我说我哪个大学都不是,我哪个大学又都是,因为很多大学都去过。我经常教课的地方,清华和北大,这两个学校比较多,这边第一次来。所以到那里跟大学里这些精英们讲,你只能科学的、理性的、求实的,而不能弄虚的玄的,没谱的东西没法检验的东西没法落实的,如果我教一个东西,你没有可操作性,你怎么学呀?例如我做一个动作,我感觉气沉丹田从哪个经络怎么走到哪个穴位,你的感觉不会有啊,你不可能有。所以我们应该科学的、理性的求东西,而不能盲目的崇拜什么和接受什么,对任何问题都要问个为什么。今天的课题很好--“还太极拳一股清泉”,过去有很多好的理论,几大家也好,中国129个拳种,理论繁多。这些理论由于历史的局限性,好多东西它就展现了它当时对宇宙的认识,对世纪的认识。例如我多次讲过,在清华、北大讲座的时候都强调这一点,月食过去叫天狗吃月亮,到那天敲锣的打鼓的把天狗吓走了,把月亮吐出来了。那时对天体就是这样认识,那候的这些理论到现在它还合适吗?当然月球上我没去过,可能你们也没去过,就是说人类有人到,到火星那个地方,现在对天体的认识达到这种程度。还回到过去的那种认识方法是不行的,所以我们过去学的东西它或多或少掺杂一些封建的迷信的不可知的玄的东西,我把这看作是污泥浊水。水本来很清,由于掺杂这些东西就变成了浊水。我们一起肩负的任务应该是把污泥浊水,不符合太极拳生理移动规律的东西,不理性的东西清除掉,给后人留一股清泉。不要我接受的是污泥浊水,我给我的后代依然是污泥浊水,甚至是为了标榜自己再加上一些玄的东西,那样对不起后代。前人给我们开造了一个很好的头,那我们后边随着科学的发展应该通过自己练习,哪些是正确的哪些是非正确的,通过咀嚼反复练习,把清楚的好的东西留给后人,不要把那些不科学不理性不求实的东西也传给后人。它有时候这些东西传下去有好的东西掺杂一些病毒。我吃一个馒头我能饱,但是里边很不卫生很脏,你吃饱了病毒也进去了,这样不好,应该讲究个卫生。太极拳也要讲究个卫生,而不能说我师傅说了气沉丹田,丹田在哪呢?有人说你敢不承认丹田?我不承认怎么样呀?我就不承认。有没有其实就是一种认识,上丹田两宇之间,中丹田两乳之间,下丹田在哪?肚脐往哪边?右边三尺?那是盲肠呀。我相信咱们中医药大学的学生你们可能早就实习,请问问你们的导师,什么时候做手术的时候把丹田拿来我看看什么样,没有。我说就是有,有就是一种意识,就是气往下沉,气沉头要正,你压它下去就是一种心境,不要把它想象成一种东西,更不要说我天目都开了,你开什么了?上边开不了,打通气就完了所以我们说应该讲究点实际的。

  • 1楼
  • 2010-06-22 19:15
吧友114.241.129.*

今年年初,在中国农业大学讲座的时候,人家问我意是什么?你不讲究意吗?他总在问我意,我只能告诉他,拳无拳意无意,有意无意是真意,是先贤说的不是我说的,但我相信这句话。有意无意是真意,无意之中是真意,它本能的条件反射的做出的东西是真的,如果我打这个拳,我们这些人之中有很多人打过拳,有熟面孔。例如我做这个动作,我说这意,那么我想我师傅,怎么才像呢?越像你的表现形式越浓重,你就把你自己的特点特长给淡化了,最后你出不来。你的意在哪呢?意在表现,意在表演。这像我师爷,这个动作是我师傅的,你自己哪去了呢?我这留一股清泉就是说把你自己的特点特长表现出来,如何让武术来强化你自己的特点和特长。我记得在电视上看过,过去我也听说过,齐白石有句话:“学我者生,像我者死”就是像我者死,似我者死,也就是你的目的就是为了像。你看我这动作比谁都像,那你比谁都没出息。你没有一点发展,你跟你的老师个子是不是合适?力量是不是合适?理解和文化程度、你的经历是否合适?不合适,你从表面形式上只是模仿了,你内在东西一点都没得到。真正的武术大家,每一代,你看光盘、照片表现形式都不一样。学拳学什么?练什么?求得是劲儿,劲儿练出来是劲劲儿成招。要是表现形式求像,那最后你什么也得不到。学拳学招,我教你一招,教你八招,那是骗你。你学了招以后,今天早上我教你十几招,用吧,找找皆空。我在讲什么,我在讲武术。武术是什么?武术它能健康身体,不要把它对立起来,它应该是相辅相成的,不能也不应该把锻炼身体和武术矛盾起来。有人说我想跟您学太极拳我不想打谁,我也没想打谁。北京大学有个同学站起来提问,先介绍一下自己,我要求提问题先介绍自己,他说我是北京大学博士后,请问我练多少年我能打流氓?我一愣,你多少年打流氓?结果我怎么回答?那就要看你打多大的流氓了。我们武术不是打架斗狠,不是打打杀杀,但是遇到情况我能自卫,我这个动作要符合人的生理移动规律。它既健康了身体又达到了自卫的效果。可观性,一看它好看,谁看谁别扭,都替你难受,那绝对不是正确的。可观性、实战性、健身性,有机的结合起来。我练得是陈氏太极拳,大家都知道,前年我在武术院,吴斌老师请我去给这些国家一级教练员和一级裁判员给他们讲座。讲了以后,吴斌说,大家都是专家,因为他们是各大学的武术教师,都是体育大学毕业的,国家一级教练员和国家级教练员,讲完以后,考试他们就升一层,成国际级裁判员。我就徒讲吧,你们都有学问,我没有,只有点实践,只不过也就练过五十来年拳吧,就是有点经验,是不是符合你们的课程我就不知道了。所以我们在讲的时候从技术知识如何向实践知识转换,这是我们的任务。
中医药大学,我特别想来,咱们在上学的时候,导师传给你们经验,传给你们自己看的书,你得到了,你知道了这叫技术知识。如何把技术知识到临床上变成自己的实践知识,这是我们当前的任务,也是一生中应该加强这一点。这句话我觉得不光在武术,在我们医学方面也应该是这样。你比如我跟黄山说,我这腿骑摩托车特别疼,要查书第多少页写着呢,你的实践经验呢?它那是泛指,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特点,它这个方法是不是得当?头疼,引起头疼的原因多了,反正我就吃头疼片让我先不疼了,它的根本是什么?所以我说从技术知识——这是好东西啊,我知道,我听说,我做到,最后你没落实到身上,都停留在技术知识这个范畴。没有达到,没有做到,也没有想到,也就是说你没得到实践知识。为什么老中医,望闻问切,一搭脉就知道个大概。为什么?他的经验。你技术知识在多,看了多少本书,往脉上一搁就不知怎么回事了。
昨天开的北京市武术协会武式太极拳换届大会,我去了。我们做一块聊,大家听说过吧?在北京电视台教陈氏太极拳,那是我师侄女。她说:“师叔,您的胃有点火太大。”我说我昨天吃枣多了。为什么呢?她这么一看,也许是经验吧,也许是瞎说吧。反正我说你着说得不准,我说明天我就去北京中医药大学,我的讲台下边都是大夫,经来好多名医都出在这里头。我要强调得什么呀?技术知识和实践知识的转换,就是由导师导,有自己练,体会,感觉,落实。所以我说一句最简单的话,知道叫知识,做到才叫本事。而不能是我知道了就是本事,在网上你说不过我就是本事大。如果我碰到一个坏人走黑道,我就开始讲我这本事,他就跑了。我想这不可能啊。躺在地上,我出了多少光盘,我写多少书,那行了你挣钱多都给我吧,所以说我们只有落实到身上才是真的。

  • 2楼
  • 2010-06-22 19:15
吧友114.241.129.*
我再举个例子,我在小树林里讲课,什么叫知道啊?有的人就完全高兴自己钱多,钱多到什么程度?你在哪住?我说我在工商银行住,啊!有钱!我在中央银行住,有钱,全国的钱都归我管。你只不过在旁边住,那钱都不是你的。我在中国银行当保安,你看点钱哪张是你的?一分钱都没你的。就说你看到了,你知道了,没变成你自己的本钱。所以我们中医药大学的这些精英们,我们学是为了知道。到临床的时候我们通过经验有机的结合起来变成你自己的东西,那你才叫真正有知识,这个知识叫实践知识。所以光是沾沾自喜,从陈王庭我就知道,陈长青我也知道,你都知道就是不知道你自己。不知道什么呢?有的人在谈论时侃侃而谈,他书也写了,光盘也出了,现在你看谁的光盘最多那肯定是假的,要想打假,太极拳的最多。这学校里博导多,教太极拳的误导多,大家应该充分认识这一点。那天,我的有个清华大学毕业的学生在美国,他就说推手如何如何。后来有我一个师侄在网上也说,“哎呀,投师如投胎呀!”老师什么样这很重要。就是说明白,你们给我写得有点不敢当,关于写的这个有名的名和明白的明不是一个概念。现在通过各种手段宣传,把自己搞得红得发紫的很多,那个“名”它能骗你,我争取到这个“明”,这么写我也不能飘飘然。我还每天不断的求自己让自己明白,不要糊里糊涂的。我自己明白,争取自己明白以后才对得起大家,跟我学拳的人也落个明白。有很多人讲的东西很多,那口才特别棒,铁嘴。但是一练拳,讲得跟做得差得太多,讲你够明家,做得算什么家呢?算懵家。这就看打的拳,我一看就知道,那边打拳我扫一眼就知道他在什么水平上,他一举一动,一抬手一投足,就能看出来。有时候你跟我在在跟前打,你打拳我一看你眼神就知道针对你做的这个动作,你真理解假理解呀?从神上就可以看出来,眼神。神的标志在眼,眼睛是心灵的窗口,是内在质量的外在表现。你不是望闻问切吗?这太极拳也有望闻问切,这需要经验。你说我望闻问切,我看太极拳,那不行,那不是你的领域。我之所以敢站在这,是在我的领域里讲话,你们的领域我也不去,去了我也是零。你给我讲,给我当老师,我当学生不够资格。太极拳我练多了,到我的领域里我才敢讲。中医药大学给我提供了这么好条件的一个平台,让我能够好好地把自己内心的东西讲一讲,发挥发挥,我很憋呀,我没地方讲呀。不是那样呀,不憋,因为我好多大学讲座很多,就是说我愿意让更多的人知道什么是太极拳,什么是清楚地还它以本来面目,慢不是太极拳主要特点,更不是它的全部内容,快要极快。在清华大学一个散打队的,他说太极拳能打人吗,那么慢?我说你看的是晨练族,你没见过真正的太极拳,那么怎么叫真正的?我说咱们打一个试试,你打一拳需要零点几秒,我需要零点几秒。北京大学也是,我发拳的速度和力度是他们想象不到的。前年,有一个美国的,二十几岁,中国通,中国话说的特别好,他就说跟我试试吧。我说可以呀,怎么试呀?你二十多,我不到七十,我比你大几倍了。我说咱们这样吧,沾着为止,别真打,武术是不能比赛的,比赛就出人命了。比赛就有规则,有规则就有限制。一刀切下来的规则也许限制你多了,也许限制他多了,出去玩命指不定谁横,那就不一样了。所以我跟这人就说只要沾着一下,沾着一下就算了。我说你鼻子大,我就沾你鼻子一下吧,他或可以呀。我低着头,我说,我跟你打我就不用抬头,我看你干吗,说打你哪就打你哪,他拳击棒。我就低着头,低着头找什么呢?其实我看他脚的移动,速度和力度都源于足下的角度和距离,没有距离感,没有角度感,你不可能摸着。他的鼻子虽然大,它也不是榨菜做得。所以我们在实战当中,我低着头,我眼看他的脚,足跟一落脚掌没落得时候并且距离角度,合着合着,我一抬头,“打你哪了?”“鼻子。”我连看都不用看,脚下的距离和角度告诉我,我该出手了,我告诉他了,哦!原来这样。我们打赌是一件背心。我说,赌点什么呢?如果我输了,我背心给你,你输了把背心脱给我。他就脱了,我说你穿着吧,你赤膊着回去太不像样了。第二天,他洗干净熨平了,给我拿过来了,嗨!我要你背心干吗呀?我的都穿不过来。我刚才讲的就是一个经验,那就是脚下的角度、距离和他的运行速度。太极拳主要特点,十六个字——快慢相间,刚柔相济,螺旋缠绕,松活弹抖,好多这些字里头,全体现在动作里边,把这十六个字用在身上,那就打得相当不错了。螺旋缠绕,是太极拳特别是陈式太极拳的主要特点,它符合骨骼折叠规律。比如在讲课时,作一单边,作一懒扎衣,我不管怎么做,太极拳是一乱环运动,太极拳是肢体放长运动,通过多次作肢体放长,不断增强每个骨骼衔接处的运动弹性,这最后才能打出裂劲来,速度才能快。

  • 3楼
  • 2010-06-22 19:15
吧友114.241.129.*
我中心的意思就是理性,理性是根本。所谓理性就是求实,求是,书上东西要看,看完以后要落实一下。哪些能落实,哪些不能落实,不能落实的就是属于污泥浊水。不是光我不能落实,而是根本不能落实,能留下的就是还太极拳一股清泉。现在我们互动起来,我尽量以我自己的经验和体会,争取使大家满意。
提问:“现在有好多人对站桩、抖杆子、拧棒子都不是很提倡,是因为它不符合这种快节凑的生活还是真的就不实用呢?”
回答:这是一个比较实质性的问题。今天早上我埋两桩子,我要求靠桩子、抖杆子、拧棒子、扔袋子,现在做了两项了。现在我每天在沙河的一个小树林,非常好的一个地方。那个地方埋个桩子,站桩。你说的都是基本功,我们练武术本身就是最大的基本功,我们缺了什么就补什么,不能够随便说哪个不好,要说好你得说出道理来。站桩是外静求内动,内动催外形,不要否定站桩,也不要过分的夸张它。站桩是一个好方法,不是对每个人都适合。站桩是一个好方法,它不是唯一的方法。有很多拳种也不站桩,你能说它不是武术?能说它就差吗?也出很多大家,所以过分强调任何一点都是错误的。你看,美国的拳击,巴西的揉术,泰国的泰拳,都很厉害人家也没站桩,也没说经络,也没说气。怎么样?你打打试试,也不那么好打。任何一个东西都要有一个度,超过这个度就是错的。例如太极拳,快慢相间,不是越快越好,也有个度,也不是越慢越好,越慢越僵。应该快慢符合骨骼折叠规律,符合实战要求。你打我一拳,我比你快多了,拳没到,转三圈,那叫无效劳动,你是电扇。在拦截的时候,三圈快吧?很快。这刚过去,砰挨一拳,你这三圈转的多冤呀。所以我们连任何东西要抓住它的特点,看练什么,我需要什么,这个东西是否符合我。站桩时间长了也不好,站桩是好东西,但说我能站三个钟头,小心静脉曲张,所以站桩不能傻站,要有正确明白的老师指导。所以很多好方法,要有明白老师指导才能练,因为它是一代一代的经验。
提问:“老师,我之前学过查拳,大家看我打太极的时候还有查拳的感觉,请问老师我应该怎么练?”
回答:查全是明拳,是一种非常好的拳。关键是练拳要有个明白老师指导你,都一样的,不要认为我练这个好还是那个好,哪个都好。你练好,有名师都好。北大有个人提出,“我现在练吴式太极拳,同时学这个,我还想学形意”。我这么回答他的,我说偏执成功概率高,朝三暮四不可教,要想学得真功在,心到功到任逍遥。都好,但同时练不见得好。一个武术协会请我去,“您是常委”。我说:“什么常委呀?”他说:“武术协会常委呀”。“我常理你我老有事,不理你我就不没事吗?”“不是那意思,我想让您教陈杨吴孙四十八式,您能不能教?”让我教四十八式?陈杨吴孙都有,我就会练陈式太极拳,为什么就会练一样呀?偏执成功概率高。跟我同年练拳的人,都没成功。因为什么都想练,而每个拳术的要求不同,它可能要互相影响一点。我举了个例子,吃饭的时候喝一杯啤酒,吃完饭以后我想喝一杯浓茶。“是呀,这跟练拳有什么关系?”我说,“倒在一块我不喝了”。好东西加好东西不见得就是好东西,所以我们练东西的时候本着一门,偏值成功概率高。人参好,灵芝也好,全搁一块烧死我,它不行。所以我们练拳,本着一门,只要有个好老师教你,轻易的不要改变。因为我是教太极拳的,“你练什么拳呀?那不好,跟我学吧”。凡是碰到这种老师不要跟他学,他不是明白的老师,他就是一个不成熟的老师。他不成熟,今天我想打这个,明天想打那个,谁有名打谁去,他根本就不成熟。真成熟的,太极拳,任何武术都有它的文化品味。武以文为本,文以武延伸,他应该学到品味。真到大家不会随便跟人打,谁伤谁也不好,人家练了那么多年很出名了,你把他名字打掉,你予心何忍呀?人家很不容易呀,所以轻易的不要交手,任何拳种都是好的,不分优略,学哪个就踏踏实实,潜心学就是了。
提问:“请问老师站桩和抖杆子、拧棒子和练拳有个先后顺序吗?可以穿插着练习吗?”
回答:可以穿插着练习。比如抖,有时候一僵,我们练拳的过程就是解锁的过程。每人身上,每一个关节都有一把锁,这个是必须啊,在练拳的时候它是僵的。我要练送,比如我打一拳,较劲,处处是锁。我很放松,一打,中间不间留,从脚下作出力量传到手的稍节,每通过一个关节,通过螺旋缠绕,力在递增。如果每个关节都有一把锁,力在不断的递,。所以我们连任何东西都有相辅相成,相补充的一个作用。我讲可就是从一开始,每一动,规范动作是什么,它的技击含义是什么,在实战当中散打应该怎么做,擒拿怎么做,推手应该怎么做,我同时进行,不会我教了五年了学生只会切西瓜分两半,学的时候和实战有机的结合,我是这么讲的。拳就是技击,练好了,健康身体。所以不管什么东西,只要认识它,别把这些东西当成累赘,而是和自己的拳术有机的结合起来。例如,打一个裂劲,我们练过二路的,有人说像铁锨扔土,有人说像泼一盆子水,这些都是错的。这一抖,周身的力浑身没一处不走。抖击,一瞬间打出来的劲,我在拧棒子、抖杆子的时候也是这个劲,抖杆子和拧棒子就是把周身的关节的锁解开,你才能释放能量。闭锁的能量和释放的能量是不一样的,没练之前是闭锁能量,通过练习解开更多的锁以后,才能变成释放能量,我们练任何东西都是想最好、最大限度的调整出来释放出去。比如,有人打沙袋,当的一拳打过去,那沙袋转呀转。去年,教一个日本团,十几人,我去的时候看他们正在打沙袋。我说,“你们的不行,打得袋子来回悠,力量大也不是这么打得”。我打沙袋一拳,这沙袋是稍微颤一下,动贵短,劲贵长,意贵远,这就是从抖杆子、拧棒子里边炼出来的,包括练拳。我打这一拳,沙袋稍微颤了一下但是透,你那是推送的含量大,我是击透的含量大,这就是不同。抖杆子、拧棒子、扔袋子,这都有好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