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伦森效应 |
2011-5-16 张祎/文 |
阿伦森效应是指人们最喜欢那些对自己的喜欢、奖励、赞扬不断增加的人或物,最不喜欢那些显得不断减少的人或物。 阿伦森是一位著名的心理学家,他认为,人们大都喜欢对自己表示不断增加的赞赏的态度或行为,而反感上述态度或行为不断减少的人或事。为什么呢?其实主要是挫折感在作怪。从倍加褒奖到小的赞赏乃至不再赞扬,这种递减会导致一定的挫折心理,但一次小的挫折一般人都能比较平静地加以承受。然而,继之不被褒奖反被贬低,挫折感会陡然增大,这就不大被一般人所接受了。递增的挫折感是很容易引起人的不悦及心理反感的。 阿伦森效应的实验:将实验人分4组,对某一人给予不同的评价,借以观察某人对哪一组最具好感。第一组始终对之褒扬有加,第二组始终对之贬损否定,第三组先褒后贬,第四组先贬后褒。 此实验对数十人进行过后发现:绝大部分人对第四组最具好感,而对第三组最为反感。 阿伦森效应的启示: 阿伦森效应提醒人们,在日常工作与生活中,应该尽力避免由于自己的表现不当所造成的他人对自己印象不良方向的逆转。同样,它也提醒我们,在形成对别人的印象过程中,要避免受它的影响而形成错误的态度。 阿伦森效应的举例: ·有效利用 在宿舍楼的后面,停放着一部烂汽车,大院里的孩子们每当晚上7点时,便攀上车厢蹦跳,大人们越管,众孩童蹦得越欢,见者无奈。这天,一个人对孩子们说:“小朋友们,今我们比赛,蹦得最响的奖一支玩具手枪。”众童呜呼雀跃,争相蹦跳,优者果然得奖。 次日,这位朋友又来到车前,说:“今天继续比赛,奖品为两粒奶糖。”众童见奖品直线下跌,纷纷不悦,无人卖力蹦跳,声音疏稀而弱小。第三天,朋友又对孩子们言:“今日奖品为花生米二粒。”众童纷纷跳下汽车,皆说:“不蹦了,不蹦了,真没意思,回家看电视了。” 分析:“正面难攻”的情况下,采用“奖励递减法”可起到奇妙心理效应。 ·反例 于是,他每天提前到单位打水扫地,节假日主动要求加班,领导布置的任务有些他明明有很大的困难,也硬着头皮一概承揽下来。本来,刚刚走上工作岗位的青年人积极表现一下是无可厚议的,但问题是小刚的此时表现与其真正的思想觉悟、为人处世的态度和行为模式相差甚远,夹杂着 “过分表演”的成分。因而就难以有长久的坚持性。没过多久,小刚水也不打了,地也不拖了,还经常迟到,对领导布置的任务更是挑肥拣瘦。 结果,领导和同事们对他的印象由好转坏,甚至比那些刚开始来的时候表现不佳的青年所持的印象还不好。因为大家对他已有了一个“高期待、高标准”,另外,大家认为他刚开始的积极表现是“装假”,而“诚实”是我们社会评定一个人所运用的“核心品质”。 实际上,“阿伦森效应”在我们生活中也是常见的。比如新进入一所学校,各方面表现的都非常好,经常受到老师的表扬,同学们也很喜爱他。但日子一长,渐渐地熟悉了,老师与同学的赞赏少了,他会感到不自在,感到自己可有可无,产生挫折心理,所以学习的积极性大受影响,没有初来时的那股干劲了。孰不知,这种由勤到不勤的转变,对老师和同学而言,同样会产生:“褒奖递减”作用,形成“阿伦森效应”,会令大家感到失望。这会进一步加剧该同学的挫折感,使其更加懒散,进而大家更没有好印象。这种恶性循环会使这位同学越来越陷入一种非常失败的关系之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