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词解释: 1.玛斯塔巴:早在公元前四千纪,除了宽大的地下墓室之外,还在地上创造了祭祀的厅堂。仿照在上埃及比较流行的住宅。想略有收分的长方形台子。在一端有入口。
2.巴西利卡:古罗马一种用作法庭,交易所,会场大厅型综合建筑。平面一般为长方形。两端或一端有半圆形龛。大厅常被两排或四排柱子纵分为3或5部分。当中部分宽而且高,称中厅。两侧窄而低,称侧廊。侧廊上常有夹层。对后来的基督教堂有较大影响。
3.罗马五柱式:塔斯干柱式、复合柱式、多利克柱式、爱奥尼柱式、科斯林柱式。
4.券柱式:券加柱,为了解决柱子与券的矛盾,使柱墩不至于太强壮。柱子不承重。只是为了装饰立面构图。
5.建筑十书:本书由维特鲁威编写,分十卷。主要有建筑师的修养和教育。建筑构图的一般法则、柱式、城市规划原理、市政设施、庙宇、公共建筑住宅设计原理等。 成就:1、奠定了欧洲建筑科学基础体条。2、系统总结了希腊和早期罗马建筑的实践经验。3、全面建立了城市规划和建筑设计基本原则。4、理性和直观感受结合起来,把理想化的美好生活中的美结合起来。
6.拉丁十字平面:拉丁十字,不等臂十字。为基督教会崇尚的建筑形制。常用拉丁十字同巴西利卡结合成教堂,中央的大厅仍是以一个穹隆为主体。但大厅往四周各伸出一个矮矮的“翼廊”。且基长于其他三臂。东西向德本堂和南北向德轴廊垂直相交。犹如十字架,故得名“拉丁十字”。
7.十字拱:公元一世纪开始使用的一种拱券形式。即相交的筒形拱。它覆盖在方形的间上,只需要四角有柱子,而不必要连续的承重墙。建筑内部空间得到释放。而且便于开侧窗。有利于大型建筑的采光。是拱券技术极有意义的进步。
8.希腊十字平面:原为基督十字架的一种形式。其十字的四臂相等。指集中式教堂形式的一种。主要见于拜占庭这种教堂。中央的穹顶和它四面筒形拱成等臂十字。故称希腊十字。他的内部在中央穹顶的统治下,形成集中式的纪念性空间。
9.飞附壁:飞附壁是扶持墙壁的意思。就是为了平衡拱券对外墙的推力。而在外墙上附加的墙或其它结构。书面解释是由侧厅外的柱墩发券平衡中厅的侧推力,为了增强稳定性常在柱墩砌尖塔。
10.寝殿造:中央正屋,两侧有配屋,其间连以游廊。 11.草庵风茶室:草庵风茶室一般都很小,若以榻榻米为度量单位,茶室大多是四席半,最小的只有两席。它们小而求变,内外都避免对称,也有床和棚。常用木柱、草顶、泥壁和纸格扇。为了渲染天然,常用不加斧凿的毛石做踏步或架茶炉,用圆竹做窗棂或搁板,用粗糙的苇席做障屏。茶室的墙壁和门板是白色的或者是半透明的,为的是让地面的反射光透进来,在如此深的屋檐下,地面的反光是采光的主要来源。地板上铺着席子,家具只是狭窄的架子和陈列主要艺术品的凹龛。艺术品可能是一幅油画、一只碗或一瓶插花,或者只是一套茶具。
12.枯山水:盆景式园林,淡泊弃世、表现永恒。设计手法 :1、范围不大。2、不植高大树木,多植灌木。3、以石组表现峰峦沟壑。寓意大山、瀑布等等4、以白砂耙成平行曲线象征千重浪。代表大川、海洋、云雾。
13.银匠式风格:西班牙独特的建筑装饰风格。做工精密繁巧、朴素与繁密对比、厚重与轻灵对比、沉着中见奔放、浑朴中见细密。追求伊斯兰装饰与文艺复兴柱式的细部结合。 14.都铎风格:中世纪向文艺复兴的过渡时期风格。室外:红砖立面、白石细部、形体起伏、柱式自由、方额窗口、四圆心券;室内:贴深色木板、浅灰色抹灰、曲直线格子相交、垂钟乳状装饰
15.新建筑五点:1926年,柯布西耶提出“新建筑五点”:独立基础的柱子架空底层;平屋顶花园;自由平面,墙无需支撑上层楼板;横向的长窗于两柱之间展开;自由立面,可以独立于主结构。 简洁的来说是:底层架空;屋顶花园;自由平面;横向长窗;自由立面。
16.少就是多:密斯的设计思想。简化结构体系,精简结构构件;净化建筑形式,精确施工
17.流动空间:利用隔墙或家具分隔的流动的,贯通的,隔而不离的空间 简答题:
1.吉萨金字塔群主要是由那些内容所组成?它的艺术特色? 艺术特色:他们脚下的祭祀厅堂和其他附属建筑物相对很小,塔的形体因此不受障碍地充分表现出来;其所有厅堂和围墙等附属建筑物不再模仿木柱和芦苇的建筑形象,采用完全适合石材特点的简洁几何形体,方正平直,交接简捷同金字塔本身的风格完全统一。其构思也反映着古埃及的自然和社会特色。
2.古埃及建筑的成就及艺术特点? 成就: (1)、形象逼人 (2)、掌握了突出建筑纪念性的基本构图原则 规模宏大气势雄伟 体形简单 明确的轴线对称处理 纵深构图 严肃永恒压抑和神秘 (3)、利用大自然来加强建筑艺术表现力 (4)、大量应用雕塑 (5)、明确了建筑作为统治和镇压的精神力量 (6)、柱式的雏形 艺术特点: (1)、金字塔的艺术表现力主要在于外部形象 (2)、金字塔高大、稳定、沉重、简洁的形象以及方锥形在沙漠环境里得到充分体现 (3)、金字塔的艺术构思反映着古埃及的自然和社会特色 (4)、艺术思维是直觉的、原始的 金字塔带着强烈的原始性。 3、古西亚建筑的成就? (1)、创造了以土为基本原料的结构体系和装饰手法。夯土墙――土坯砖和烧砖、面砖、彩色玻璃。 (2).、拱的发明,叠涩拱和真拱。
4.雅典卫城建筑群的空间序列和布局特点。 序列: 陶区广场――向南经卫城西侧,绕过西南角――基墙――山门――雅典娜铜像――右前方,帕提农神庙――左偏转,伊瑞克先翁神庙 特点: (1) 利用地形,高低错落 (2)两种柱式混用 (3)照顾各个观赏角度 (4)按照祭祀路线组织空间 (5)建筑和雕塑胶体成为构图中心 (6)主次分明,对比和谐 (7)体现了建筑设计的时空观。
5.概述古希腊柱式 。 希腊三柱式:多立克 爱奥尼 科林斯 多立克――刚劲雄健,比例粗壮1:5.5-5.75,开间小约1.2-1.5柱径,檐部重(高为柱子高的1|3)柱头为倒立的圆锥台,柱身凹槽为棱角20个; 爱奥尼――清秀柔美,比例修长1:9―10,开间宽(2柱径)檐部轻(高为柱高1|4)柱头为精巧涡卷,柱身凹槽为圆角24个,又复杂柱础复杂线脚; 科林斯――柱头为忍冬草的叶片组成,其余部分为爱奥尼式。
6.试述古希腊建筑的特点。 (1)、创造了影响深远的古希腊柱式 (2)、应用视觉校正手段 水平线凸起 柱子有侧角 开间尽量小 角柱加粗 柱子有收分 (3)、单体平面简单多朝东向 (4)、墙体不用砂浆 (5)、装饰线角十分精确 (6)、外部空间丰富,内部空间不发达 (7)、把建筑作为雕塑来处理 (8)、石柱-梁柱体系成熟
7.为什么说古希腊建筑是放大的雕塑? 希腊建筑和希腊雕塑是紧紧结合在一起的。可以说,希腊建筑就是用石材雕刻出来的艺术品。从爱奥尼柱式柱头上的施涡,科林斯柱头上的忍冬草叶片组成的花篮,到各山墙檐口上的雕像,都是精美的雕刻。古希腊建筑外部空间丰富,内部不发达,雕刻创造了完美的古希腊建筑艺术。因此说古希腊建筑是放大的雕塑。
8.画出古希腊神庙的几种平面形式。
比较古罗马和古希腊建筑
9.比较古罗马共和时期和帝国时期广场异同。 相同:周围都有巴西利卡,为加强皇权。 不同点: 罗马共和时期的广场是城市的政治、社会和经济活动中心、周围的建筑零乱没有统一规划,每栋建筑都是独立的。 帝国时期纯为歌功颂德定下了封闭的轴线对称的以一个宇宙为主体的广场新形制。各个建筑物失去了独立性被统一在一个构图形势中,掌握了建筑和室外院落空间统一构图的技巧。 共和时期: 公众的公共活动中心。例如罗曼努姆广场 特点:广场没有中心,陆续建筑 无规则 帝国时期: 成为帝王崇拜的场所。例如图拉真广场 帝国初期中心开始出现,以庙宇为中心,有统一规划,轴线对称 后期布局严谨对称,规模大,主题建筑一般是神庙
10.圣、索菲亚教堂的主要成就? 是拜占庭建筑最光辉的代表。是最早的大型纪念物。第一个成就是它的结构体系。关系明确,层次井然。第二个成就是他的既集中统一又曲折多变的内部空间。圣索菲亚大教堂的延展的,复合的空间,比起古罗马万神庙单一的、封闭的空间来,是结构上重大的大进步。接着便引发建筑空间组合的重大进步,对世界都有贡献。第三个成就就是教堂内部灿烂夺目的色彩效果。(P94)
11.拜占庭建筑的主要特点? 1、继承了古西亚的砖石拱券和古罗马的穹顶建筑。 2、继承了古罗马的柱式,柱头有变化 3、继承了古罗马的宏伟规模 4、小砖厚灰缝的砌筑方法使建筑形式灵活多样 5、创立了帆拱技术 6、发展了集中式构图 7、内部装饰: 玻璃马赛克和粉画、石雕
12.分别以法、英、德、意的一个哥特教堂为例简述其各自特点。
法国 法国平面是拉丁十字形,横翼突出很少。西面是正门入口,东头环殿内有环廊,许多小礼拜室成放射状排列。内部高耸,有大片细高彩色玻璃窗。其外观上特点是有许多尖塔和尖顶,平面十字交叉处的屋顶上有一座很高的尖塔,整个教堂向上的动势很强,雕刻极其丰富。 西立面是建筑的重点,典型构图是:两边一对高高的钟楼,下面由横向券廊水平联系,三座大门由层层后退的尖券组成透视门,券面满布雕像。正门上面有一个大圆窗,称为玫瑰窗,雕刻精巧华丽。 1)巴黎圣母院
英国 1)往往位于乡村环境中,比较低矮,沿水平方向伸展。不重视结构技术,但装饰更自由多样。 2)中厅较矮较深,两侧各有一侧厅,横翼突出较多,教堂的正面也在西边。东头多以方厅结束,很少用环殿。 3)在平面十字交叉处的尖塔很高,成为构图中心,西面的钟塔退居次要地位,飞扶壁显著 4)后期的哥特式建筑装饰华美,多以曲线,火焰形线条修饰
德国 特点:中厅和侧厅高度相同,既无高侧窗,也无飞扶壁,完全靠侧厅外墙瘦高的窗户采光。拱顶上面再加一层整体的陡坡屋面,内部是一个多柱大厅。 代表建筑: 1)科隆教堂 2)乌尔姆主教堂
意大利 地方特色强、艺术水平高 主要影响于北部地区。没有真正接受哥特式建筑的结构体系和造型原则,只是把它作为一种装饰风格。 代表建筑:米兰主教堂 佛罗伦萨主教堂(1296-1470年)威尼斯总督府(1309-1424年)
13.简述中世纪哥特教堂的结构及内、外部空间特征,并绘简图说明。 结构特征: 1、使用骨架券作为拱顶的承重构件 2、使用独立的飞扶壁 3、使用两个圆心的尖券和尖拱 内部空间: 拱券尖尖,骨架券从柱头上散射出来,有很强的向上和向前的动势 外部空间: 外部向上的动势也很强,所有建筑局部和细部的上端也是尖尖的。外部富有装饰。
14.欧洲中世纪教堂的三种平面形式(集中式、巴西利卡、十字式)的简图,并说明特点。 集中式:平面为圆形或多边形,中央有穹窿 十字式:平面为等壁长的希腊十字,中央有穹窿 巴西利卡式:平面一般为长方形,两端或一端有半圆形龛。大厅堂常被两排或四排柱子纵分为三或五部分,中间部分宽二高,成为中厅,两侧部分狭而低,称为侧廊。
15.泰姬-马哈尔陵的主要成就? 三大成就: 1建筑群体的完美布局 2肃穆明朗的建筑形象 3对立统一的构图规律
16.文艺复兴各时期的代表建筑师及其著作、作品? 早期: 伯鲁内列斯基: 早期文艺复兴的先锋。 – 佛罗伦萨主教堂穹顶、育婴院、巴齐礼拜堂 阿尔伯蒂: 早期文艺复兴的理论家 写的《论建筑》是第二本《建筑十书》 中期:米开朗基罗 建筑层次丰富,雕塑感强 晚期: 帕拉蒂奥:著有《建筑四书》 维尼奥拉:著有《五种柱式规范》 尤利亚三世别墅
17.巴洛克建筑特征? 1)追求动态效果: a)平面:曲线的动态。 b)空间:凹凸分明,有强烈的动感。 c)外形:断开的山花、柱子排列疏密相间,有起伏变化,富有运动感。 2)光的利用: 利用光作为建筑的表现手段,产生虚幻效果 3)艺术与建筑结合。 4)非理性,不顾结构逻辑。 5)细部装饰丰富。 6)柱式的变化应用: 7)建筑内部的家具与建筑相配,和谐统一 8)运用透视原理。 9)西方城市规划的历史从巴洛克时期开始 10)趋向于自然,自然植物装饰,促进园林发展。
18.圣马克广场的空间特色? 空间处理手法(变化丰富) a) 对比手法:狭小的城市空间和宽大的广场空间大小对比、高低、水平垂直等 b)透视手法:梯形广场透视感强烈,加强纵深感 c)虚界定手法:空间完整 d)借景手法:
19.法国古典主义建筑特点及代表建筑? 建筑特点: (1)强调几何结构和数学关系,强调比例。 (2)崇尚柱式。 (3)强调构图中的主从关系,突出轴线,讲求配称。 (4)倡导理性,反对感性,反对装饰。 (5)提倡横三段、竖五段的构图法则。 代表建筑:规模巨大、造型雄伟的宫廷建筑和纪念性的广场建筑群。 卢浮宫东立面:层次丰富、简洁洗练、对立统一 维贡府邸:对称布局,几何园林 凡尔赛宫:欧洲最宏伟辉煌的宫殿,总体布局对欧洲城市规划有较大影响 瓦恩立德新教堂:外型简洁、庄严和谐、装饰简约
20.洛可可装饰风格特点? 洛可可原意:岩石和贝壳,主要表现其自然特征。例如树叶、海洋式(贝壳、海浪、涡卷、C形、S形),多用在室内装饰上。 特点—新颖别致、亲切温雅、工巧精细 风格—柔美温软、细腻琐碎、娇弱豪华 21.古典复兴、浪漫主义、折衷主义建筑分别发生于那些国家?有何特征?代表作有哪些? 古典复兴建筑: 1)法国、美国—罗马复兴: 以罗马样式为主,最终发展为帝国风格。 帝国风格:主要是拿破仑为了颂扬军队对外作战的胜利,建造了许多大型纪念建筑物,形成的一种建筑风格。 代表作:巴黎万神庙、星型广场凯旋门、巴黎军功庙、美国国会大厦 2)英国、德国—希腊复兴、以希腊样式为主 代表作:不列颠博物馆、柏林宫廷剧院、爱丁堡大学、维也纳议会大厦 浪漫主义: 1)先浪漫主义: 18世纪60年代至19世纪30年代 是第一阶段。在建筑上的表现一是出现了模仿中世纪城堡式的府邸,另外一个就是出现了东方式的建筑小品。 代表建筑:封蒂尔修道院府邸 2)哥特复兴: 19世纪30~70年代是浪漫主义建筑的第二阶段,表现个人,表现激情,反对权威和教条。追求中世纪的哥特式建筑风格,又称为哥特复兴建筑。主要集中于英国。 代表建筑:英国国会大厦、维也纳虔信教堂 折中主义: 特点: 1)造型: (1)不同性质的建筑采取不同的形式。 (2)把多种形式集中到一栋建筑上。 2)平面: 讲究轴线、对称、空间序列 代表建筑: 巴黎歌剧院(2)巴黎圣心教堂(3)罗马伊曼纽尔二世纪念碑(祖国祭坛) 思考题: 1、博览会建筑产生于哪个年代?代表作有哪些? 博览会建筑产生于19世纪中叶。代表作:英国国际博览会的水晶宫 。 法国国际博览会的埃菲尔铁塔和机械馆
2、城市规划方面的探索有哪些?简单介绍其做法及代表人物。 一)巴黎的改建(对旧城改造有某些可借鉴的内容) (二)“新协和村”(书p23 图1-4-4) 和欧文提出“新协和村“的同时,还有傅立叶(1772-1837年)的“法郎吉”、卡贝的“依卡利亚”共产主义移民区等。但这些理想社会主义城市在资本主义社会中是不可能存在的,所以先后均告失败。 (三)“田园城市”(书p24-26 图1-4-5、1-4-6) 19世纪末,英国社会活动家霍华德(1850-1925年)关于城市规划的设想提出了“田园城市”的概念,这是一种兼有城市和乡村优点的理想城市,实际上就是城市和乡村的结合体。 田园城市理论对现代城市规划思想起了重要的启蒙作用,对后来出现的一些城市规划理论,如“有机疏散”论、卫星城镇理论都颇有影响。40年代以后,在一些重要的城市规划方案和城市规划法规中也反映了霍华德的思想。 (四)“工业城市” 1898年,法国青年建筑师加尼埃(1869-1948年)提出“工业城市”规划方案(见书 p27 页)。 (五)“带形城市”(Linear City) 一种主张城市平面布局呈狭长带状发展的规划理论,最早是西班牙工程师索里亚.伊.马塔(1844-1920年)在1882年提出的。 他认为有轨运输系统最为经济、便利和迅速,因此城市应沿着交通线绵延地建设。 “带形城市”的规划原则是以交通干线作为城市布局的主脊骨骼;六)美国的方格形城市 美国城市的开发和建设,是由地产投机商和律师委托测量工程师,对全国各类不同性质不同地形的城市,作机械的方格形道路划分。
3、新建筑运动产生的时代背景? 1)工业革命后科技的应用: ①、电力的广泛应用; ②、内燃机的创制推动了石油工业的产生; ③、电讯事业的发展; ④、建立了新兴的化学工业。 2)城市急剧膨胀: 必须建造各类功能实用,建造快捷的建筑
4.工艺美术运动发生于何年代?主要代表作和建筑风格是什么? 19世纪50年代; 代表作品:魏布设计的 “红屋”; 工艺美术运动建筑特征: 1、强调手工艺,明确反对机械化的生产 2、在装饰上反对维多利亚风格和各种古典的复兴风格 3、提倡中世纪时哥特风格,讲究简单、朴实、功能 4、主张设计的诚实,反对设计上的华而不实的趋势 5、装饰上推崇自然主义,东方装饰和东方艺术的特点。
5、新艺术运动发生于什么年代?各国的特点?代表作有那些? 19世纪80年代; 1)、比利时: 特点:完全放弃传统装饰风格,完全走向自然,强调自然中不存在直线和完全的平面,在装饰上突出表现曲线、有机形态,用铁来作装饰。 代表建筑:布鲁塞尔都灵路12号住宅 2)、德国:称为青年风格派 特点:大门周围布满植物图案的装饰 代表人物:贝伦斯 代表作:路德维希展览馆 3)、英国: 代表人物;麦金托市 代表作:格拉斯哥艺术学校 4)、西班牙: 特点:塑性艺术渗透到建筑的三度空间内,具有神秘的传奇的色彩 代表人物:高迪 主要设计作品:圣家族教堂 ,巴塞罗那米拉公寓
6、通用电气公司透平机车间和法古斯工厂是谁的作品,主要风格是什么? 分别是贝伦斯,格罗皮乌斯; 建筑应当真实,必须同工业结合。反对装饰,表现结构,发展符合功能与结构特征的建筑。
7、芝加哥学派的风格?主要代表人物是谁?代表作有哪些?提出什么口号? 主要特点及成就: a)采用金属框架结构 b) 外观简洁 c) 创造了高层金属框架和箱型基础的技术 d)强调功能的重要性 代表人物:沙里文 观点:形式追随功能 高层建筑设计原则: a)功能方面:设备房在地下室,一二层为商业用房,二层以上是办公,最上面是水箱间。 b)外立面处理:三段式 布法罗大厦,马凯特大厦,CPS百货公司,里莱斯大厦,马歇尔百货商店,莱特尔大厦
|
|
来自: 昵称13544037 > 《建筑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