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医分析脑瘫病因——中国脑瘫康复网

 老朱推拿 2013-08-20
中医分析脑瘫病因 
  (一)肾精不足
  男女交媾,“两神相搏,合而成形,是谓精”,其胎自精成。父母精血亏虚以致小儿禀赋不足,精气未充,脏气虚弱,筋骨肌肉失于濡养而成。《医宗金鉴?幼科心法》云:“小儿五迟之证,多因父母气血虚弱,先天有亏,致儿生下筋骨软弱,行步艰难,齿不速长,坐不能稳,皆肾气不足之故。”
  肝主筋,肾主骨,由于各种原因损伤肝肾之阴血,肝肾不足,则筋骨失养、痿弱不用,故患儿起、立、坐、行均迟于同龄小儿。齿为骨之余,肾虚则齿不生;肝肾同源,肾藏精,其华在发,肝藏血,发为血之余,肝肾亏损则发稀而质枯黄。肝肾亏虚较甚则水不涵木而风动,可并发痫证。
  (三)血滞心窍
  神明之体藏于脑,神明之用发于心。心脑息息相通,脑窍被阻,心亦不得用。心之声为言,舌为心之苗,心窍阻滞,故到了一定年龄而不能言语,或虽语言而不清晰。心脑共主神明,神窍不利,加之脑髓不充,故智力不发达,精神呆钝。
  (四)脾胃虚弱
  脾胃为后天之本,患儿喂养不当,或吐或泻,伤及脾胃,导致其运化功能失常。或患儿因行动不便,活动较少, 日 久势必影响胃之降浊与脾之升清功能。如此,气血生化不足,四肢肌肉不得濡养而痿弱不用。口 为脾之窍,脾虚不能收摄津液,则口开不合,舌伸口外而流涎。《保婴撮要.五软》云:“五软者,头项手足肉口是也。夫头项软者,脏腑骨脉皆虚,诸阳之气不足也。乃天柱骨弱,肾主骨,足太阴、太阳经虚也。手足软者,脾主四肢,乃中卅I;t气不足,不能营养四肢,故肉少皮宽,饮食不为肌肤也。口软者,口为脾之窍,上下龈属于手足阳明,阳明主胃,脾胃气虚,舌不能长而常舒出也。夫心主血,肝主筋,脾主肉,肺王气,肾主骨,此五者因禀五脏之气虚弱,不能滋养充达,故骨脉不强,肢体痿弱,源其要,总归于胃。
  (五)瘀阻脑络
  瘀血指体内有血液停滞,包括离经之血积存于体内,或血液运行不畅,阻滞于经脉及脏腑内。气虚、气滞、血热、血寒等原因均可致脑内血行不畅而凝滞。此外,外伤可致血液离经而为瘀。
  (六)痰浊内蒙
  气机阻滞,不能输布津液,津液聚而为痰,王孟英在谈到痰的形成时就非常重视气机的问题,曾日:“肝气不疏则郁而为火,肺气不肃则津液成痰,胃气不通则为废其容纳,脾气不达则滞其枢机,一气偶愆,即能成病。”此外,瘀血阻络,津液不得运行,亦可聚而成痰。何秀山云:“络瘀者必有痰。”
  “脑为元神之府”,“喜清而恶浊”,痰浊蒙蔽脑窍,脑窍失聪,则出现神识呆滞,言语不利,耳聪目不明等症。
  (七)外邪内侵
  风、寒、暑、湿、燥、火等外感六淫之邪,侵及人体而为病。脑瘫患儿最易感受风、寒、火、湿之邪。
  1.风邪
  风为春季主气,具有善动而不居、升发、向上、向外的特点,故风属阳邪,易袭阳位,即常伤及人体的上部(头面)、阳经和肌表。脑为诸阳之会,最易受风邪所袭,并发病急骤,变化多端。
  2.寒邪
  人身气血津液之所以能运行不息,通畅无阻,全赖一身阳和之气的温煦、推动。寒伤血脉,寒主收引。寒邪伤人,可致血脉凝滞、筋脉拘挛,故而出现活动不利之症。
  3.火邪
  火为阳邪,其性炎上,故常上炎而扰乱神明,出现烦躁易怒甚至神昏谵语之症。火热之邪易耗伤阴液,使筋脉失于滋养濡润,而出现筋脉拘挛、角弓反张、目斜等症。
  4.湿邪
  湿为阴邪,其性重浊,易阻遏气机,使营卫气血运行不利,筋脉肌肉失于濡养。湿性黏腻,夹寒或夹热侵及人体,缠绵难愈,日久成痿。
  先天因素
  (1)人禀父精母血而成,父母体质偏弱,所生之子体质亦弱。《幼幼新书》中云:“胎怯者……非育于父母之暮年,即生于产多之妇。,’《幼科发挥?胎疾》日:“胎弱者,禀受于气之不足也……如肺受之气为皮毛,肺气不足,则皮脆薄怯寒,毛发不生;受心之气为血脉,心气不足,则血不华色,面无光彩;受脾之气为肉,脾气不足,则肌肉不生,手足如削;受肝之气为筋,肝气不足,则筋不束骨,机关不利;受肾之气为骨,肾气不足,则骨软。”
  (2)孕妇怀孕期间如果患病,必然会影响胎儿,导致胎儿发育不良。
  (3)小儿在母腹之中,动静莫不随母,若母惊于外,则胎儿必感于内,其惊之时,胎气凝聚,气血运行不畅,而生瘀血痰浊,势必影响胎儿发育。
  生产因素
  生产时由于各种原因引起的难产,可致小儿脑部损伤、血络受损,瘀血痰浊阻滞小儿脑窍,“精明之府”被侵,神明失司而五脏六腑、四肢百骸不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