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生命的智慧—§1静心

 云方健康设计室 2013-08-21

──看大师如何将永恒的真理带入生活

Dr. Wayne W. Dyer

Shane M. Hartley

 

§1静心

 

  学习静下来

  让你宁静的心

  倾听和吸收。

─毕达哥拉斯(580 B.C.~ 500 B.C.)

    ※Pythagoras, 希腊哲学家和数学家。毕达哥拉斯对数学与度量衡及音乐理论关系的研究有特别的兴趣。

 

  人类所有的不幸

  来自于不能在房间里

  单独安静的坐着。

    ─帕斯卡尔(1623 ~ 1662)

    ※Blaise Pascal, 法国哲学家、科学家、数学家和作家,并在水力学和纯粹几何学有专门论着。

 

 本篇是在这次伟大的选集里头,同一主题一次出现两位作家。我选了两位相隔有二千年之久,但却都在他们的时代里,同被视为在数学和科学理性领域里最有学识的人。

 毕达哥拉斯,其写作影响了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的思想,是数学和西方理性哲学发展的主要贡献者。比毕达哥拉斯晚了二十二个世纪的帕斯卡尔,则是著名的法国数学家、物理学家和宗教哲学家,且被视为科学心智的先驱之一;有了他,才有注射器、液压机和第一个数字计算器的发明。直到今日,全世界的科学教育都还在教导帕斯卡尔的压力定律。

 注意这二位科学家虽有科学的左脑倾向,但请重读一下他们的引述。帕斯卡尔:“人类所有的不幸来自于不能在房间里单独安静的坐着。”毕达哥拉斯:“学习静下来,让你宁静的心倾听和吸收。”他们二位都谈到静下来的重要,和在生活中静心的价值,而不管你是个会计师还是个阿梵达(avatar)。他们捎给我们一个非常有价值的讯息,而这种生存方式在我们的文化中尚未普遍受到鼓励——创造一个你生活中独处的宁静时光将有莫大的价值;如果想摆脱你的不幸,就学着在房里单独安静地坐着和静心。

 曾经有人估算过,平常的人每天约有六千个不同的念头生起。问题是,我们今天的六千个念头和昨天的一样,而明天也会重复着同样的念头。我们朝夕都充斥着同样的心理噪音,而学着安静和静心则是要想办法进入念头之间的空间─我称它为“空隙”。在这念头之间空然而宁静的空隙中,你可以发现非平常所知范畴内的一种平静感;在此,所有的分别妄想都粉碎了。不过,如果你一天有六千个念头的话,那就真的没有进入念头空隙的时间了─因为都被塞满了嘛!

 我们大部份人的心都在日夜奔驰,我们的念头像个大杂烩,喋喋不休地谈论着行程、金钱的忧虑、性幻想、杂货清单、窗帘的问题、担心孩子们、假期的规划等等……没完没了,像个永不停止的旋转木马。这六千个念头通常都跟日常琐事有关,并形成无法留有宁静空间的心智习性(mental pattern)

 这样的习性增强了我们所被培育出来的一种信念─在谈话中的空隙(宁静)需要赶快填补起来才行。对很多人来说,安静无语代表着尴尬和社交上的缺陷;因此我们学着赶快跳进去填补这些空隙,而不管我们是不是真的有话要说。在车上或餐宴时的沉默,被感知成尴尬的时刻;而健谈的人则懂得用些声音来填补这些空隙。

 我们自身的情形也是如此。我们没有训练过,所以视宁静为既呆滞又令人迷惑,也因此让内心像外在的对话一样,让它不断持续的进行。但古代的毕达哥拉斯大师所谓“让我们安静的心倾听和吸收”的地方,正是在那使迷惑消失、让开悟指引到来的宁静。静心也影响着我们非宁静时的行为质量;每日的静心是生命中唯一能让我感受到更大的幸福、能量增加、在更觉知的层次上有更高的创造力、更满意的关系,以及让与神的联系感觉更加贴近的事。

 心就像一池水,水面上你看到所有的扰动,但水面只是池水的一部分。在水面下不动的深处,才得以知晓水池和你心智的真实本质。从表面下深入,你就到达进入念头空隙的空间。这空隙是完全的空然和宁静,而且无法切割;不论你将它对切多少次,它还是宁静。这就是“当下”一词的意义,也许这正是神的本质,无法从同一性中分开来。

 这二位现今大学里都还被提起的先驱科学家,都在研究宇宙的本性,他们致力于研究能量、压力、数学、空间、时间,以及普遍真理的神秘中。他们给我们在此的人一个相当简单的讯息——如果你想了解宇宙或你自身的宇宙到底是如何运作的,那么静下来,面对坐在房里独处的恐惧,并深入你自己的心灵层。

 造就音乐的,是两个音符之间的空白空间。少了这份空白和宁静,就无法形成音乐,只有噪音。在你的中心处,也只是被形相包裹起来的宁静空白空间。为了打破形相,并发现在你中心处的创造本性,你必须每天找个时间静下来,进入那念头之间的空间─而这空间能令人获得至乐。任何我所写的有关每日静心的价值都无法说服你,你永远无法知道这项练习的价值,除非你下定决心去做。

 我写这篇静心价值的短文,目的不是要告诉你怎么静心,好的静心的课程、手册、有声指导书其实已有很多。我的目的是在强调,静心的练习不是只有那些不管世事、消磨生命和时间在沉思默想的灵性追求者才做的事;嚼数字的人、科学定理提出者、帕斯卡尔定律的崇信者等,这些依着理性信念而生活的人也都提倡静心。你或许也能同样感受到帕斯卡尔写下这段话时的感觉:“这无尽空间的永恒宁静使我敬畏。”

 以下是克服你的害怕,学着单独在房里能静下心来的一些建议:

 

 ◎练习留意你呼吸的出入息,把它当作你向内走入宁静自我时的进展方式。你可以在会议、谈话,甚至是在派对的中途做这样的练习。要留意并跟随你的呼吸一段时间,在一天中练习多次。

 ◎就在今天给自己一点时间,只要单独地在房间里坐着就好;观察你的心,留意念头的来跟去,以及它接到下一个念头的轨迹。你对自心狂躁行为的觉知,将能助你超越念头的狂乱。

 ◎读一本有关静心的书,学习静心应该如何起步,或加入静心团体,许多老师和当地的组织都能帮你走到这条道路上。我的同侪兼好友迪帕克·乔波拉(Deepak Chopra)在加州拉贺亚所负责的乔波拉学院(The Chopra Center for Well-Being)就把静心的教学作为众多的服务项目之一。

 ◎有许多CD和录音带可以在静心上指导你,找一个吸引你的来使用。我有出版“彰显静心法”(Meditation for Manifesting),里头教导称为“佳帕”(JAPA)的特殊静心,早上和晚间用我的声音引导你,帮你重复着神圣的声音。该版税所得悉数捐给慈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