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我对虚实寒热的一点思考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昆山同德堂邹羿 2013-08-21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0 发表于: 昨天 18:30
— 本帖被 zhiban 从 经方故事 移动到本区(2013-08-21) —
      我是一名西医儿科医生,长期以来学习和实践用中医诊治疾病,临床效果较好,但是自觉还是有很多未知。通过观察和实践,我发现很多病症的失治在于对虚实寒热标本的辨别出现了问题所致,      
       其实很多用了麻黄汤或桂枝汤类方后,人的阳气复盛,与寒邪相争会有化热的暂时之象,若是痰湿排泄之路通畅,无需用清热之药,继续用阳药,寒湿自化。目前社会看多数人的身体阳常不足,外邪多为阴邪,虚化、寒化多见,即使小儿也多如此,这可能与目前小儿饮食不忌寒凉,经常打点滴有关。
        人应该是纯阳之体,但由于七情六欲导致外邪侵袭,再加上先后天的一些因果原因,纯阳之体只是个理想状态。但是所有的外邪和进入身体后导致阴阳气血失和而产生一些滞留在身体内不去的毒素垃圾统统为阴性的属性。这些阴性属性的东西就像是垃圾腐败捂着发酵,在身体内会产生热,源于正气虚和驱邪的路不通。同时人的阳气与此邪争也有产热,前者是邪热,后者是阳气胜邪但邪还未去的表现。若是见了热像就清热,很可能是把人的阳气抑制住了。虚实也是如此,很多实相掩盖了虚的本,实相只是邪实,人的正气越实越好。可以说凡是实相背后一定有其虚之本。尤其是寒热虚实夹杂的病症,千万要分清敌我,寒热的标本,正气的虚实。万不可把邪气之盛当做本气,把本气之盛当做邪气治了。否则病情就会缠绵不愈。
       以上是个人在长期临床中经过了很多的失败和成功的病例之后的一点体悟,说的外行了请各位老师不要见笑。说出来也是希望有老师指点斧正,或有益于一些困于此的初学同道。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