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古史地研究:<山海经>中的"息壤"到底是啥?

 永生道人的附館 2013-08-22

古史地研究:<山海经>中的"息壤"到底是啥?

(2013-06-30 18:25:18)
标签:

文化

分类: 历史地理考古
古史地研究:<山海经>中的"息壤"到底是啥?
经文:洪水滔天。鲧窃帝之息壤以堙洪水,不待帝命。帝命祝融杀鲧于羽郊。鲧复生禹。帝乃命禹卒布土以定九州。
一般都把息壤当成神话中的神物来看,说是一种能自己生长、永不耗减的土壤。
这段经文中的人和事件是可信的,但将物神化显然不可信,是出于后世学者的曲解而已.同样,鲧复生禹,这句也被歪解神话了,说是鲧死了从其腹部生下了禹,男人生男人,又生的这么荒诞.本来正二八经的史实,将人和物都神化了后世许多人就真的以为只是神话而不信了.还原之路,任重道远啊.
这里单说息壤,那这息壤到底是啥东西呢?
本人经过思考认为:息壤当与上古原始的农业生产技术--轮休耕作有关,这是世界上各个农业以至牧业民族历史上直到现在都必然存在的.草原牧区轮休放牧更为突出,现在连在大海都不得不实行轮渔了,是一种很好的资源管理利用制度.
上古原始的农业,还没有大规模高效力人工造肥施肥的技术,受土地自然肥力的限制,农业只能是轮休耕作,一块地种几年肥力就不行了,就得将这块地休耕几年等待其肥力自然(也许会有些人工但应该很少)恢复才能再来耕作,这几年中就得去耕作其它新地或已经过休耕恢复了肥力的旧地.至于轮休的时间,各处条件不一的土地也会有所长短不同,也许三四年,也许七八年.
本人认为这正在轮休的土地,就是这经文中的息壤.
对于这正在轮休的农地---息壤,由于关系到未来的农业收成问题,上古圣明的统治者---古帝们(如黄帝/尧/舜/禹等)当然也会有严格的管理保护制度,绝不许随便利用破坏.
弄清了息壤的真正意义,再来解释这段经文就感觉很是合理合实了.
尧时一度洪水滔天,命鲧负责防汛抗洪,鲧组织人力物力,建堤筑坝,防阻洪水漫延,可能是在自感非常紧急的情况下,或者也可能是不知情,总之是没有向帝尧申请就大量挖掘使用了极为重视农业的帝尧非常重视的几块正在轮休的农地---息壤来防洪抗洪.如果鲧的这次抗洪告大成功了,估计尧也就不追究鲧的违命擅命了,舜等也会为其求情,以功补过吧.但偏偏鲧的治水成效并不很大,很好的几块轮休的农地---息壤也被破坏,得不偿失,功难补过,帝尧等也就只好杀鲧以谢天下了.又命鲧子禹继续治水抗洪,禹吸取了其父的经验教训,少用建堤筑坝防堵洪水的方法,多用清淤疏导的方法,这种方法也少破坏使用轮休农地---息壤,就算万不得已时必须使用一些,禹也是先向尧舜打使用申请报告.结果就是既做到了君臣关系和谐融洽,又做到了治水大成功,又扩大了五帝族团的影响力和控制统治范围,怪不得禹做了帝位继承人,众望所归啊,禹崩后,子启尚能受其荫,建夏,废选举禅让制为家天下制.
现河北平原尚有几处名为"鲧堤"的遗迹,关于鲧禹治水的地望,本人以为就主要是在太行山地到河北平原至海这一带.至少开始是在这一带,因为这里是炎黄五帝统治的中心地区,只是后来随着治水经验的总结传播,工程扩散到各地,五帝族团的政治经济军事影响也随之扩散,华夏文明在抗洪磨难中得到提升发展,特别是向西追溯洪水源头越过太行山进入控制山西,终于在晋中南诞生了夏朝.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