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涵文夜语
表达技巧是诗人塑造形象、创设意境、表达情感、阐述观点所采用的特殊手法。它包括四个层面的内容:结构特点、表达方式、修辞手法、表现手法。对表达技巧的鉴赏,就是辨识诗歌中所使用的表达方式、修辞手法、表现手法或艺术构思,分析其本身的艺术效果,评价其对表现诗人的思想感情所起的作用。
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在高考试题中往往综合出现,很少孤立地命题。从近几年高考试题来看,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是指准确判断诗词中所运用的手法技巧,并赏析其表达效果。全国18套高考语文试卷中,2009年高考,仅6套未直接设置这个考点的题目,2010年仅4套没有涉及该考点。或从具体诗句角度命题,或从全诗角度命题。侧重考查修辞技巧的有江苏卷、重庆卷等,侧重考查描写技巧的有湖北卷等,侧重考查抒情技巧的有安徽卷、福建卷、浙江卷、辽宁卷、江西卷和四川卷等,侧重考查构思技巧的有湖南卷等。
【常见的表达技巧】
1、比喻:用一种事物或情景来比作另一种事物或情景。可分为明喻、暗喻、借喻。有突出事物特征,把抽象的事物形象化的作用,更加生动感人。
2、借代:借用相关的事物来代替所要表达的事物。借代可用部分代表全体,具体代替抽象,用特征代替人。借代的运用使语言简练、含蓄。
3、夸张:对事物的形象、特征、作用、程度等作扩大或缩小的描述。有更突出、更鲜明地表达事物的作用。
4、对偶:用结构相同、字数相同的一对句子或短语来表达两个相对或相近的意思。从形式看,语言简练,整齐对称;从内容看,意义集中含蓄。
5、比拟:就是根据想象把物当作人来写,或把人当作物来写。比拟有促使读者产生联想,使描写的人、物、事表现得更形象、生动的作用。
6、对比:把两种对立的事物或者同一事物的两个不同方面放在一起,相互比较。运用对比,或使对立事物的矛盾鲜明突出,揭示本质,给人深刻启示;或使事物对立的两个方面互相映衬,相得益彰,给人深刻印象。
注:请务必注意对比与反衬的区别:衬托有主次之分,陪衬事物是说明被陪衬事物的,是用来突出被陪衬事物的。对比是表明对立现象的,两种对立的事物并无主次之分,而是相互并列的。
反衬这一表达的技巧中,“以动衬静”“以乐景衬哀情”运用得比较多。
7、设问:先提出问题,接着自己把看法说出。问题引入,带动全篇,中间设问,承上启下,结尾设问,深化主题,令人回味。
8、反问:用疑问的形式表达确定的意思。用来加强语气,表达强烈感情。
9、双关:利用语音或语义条件,有意使语句同时兼有两种意思,表面上说这个意思,实际上是说另外一个意思,这另外一个意思才是说话的真意所在。
双关可以分为谐音双关和语意双关两大类。在诗歌中常见的是谐音双关。
10、记叙:记叙人物的经历或事情的发生、发展、变化的过程。
11、议论:对作品中的人和事物的好坏、是非、价值、特点、作用等直接阐述观点、表明态度。
12、描写: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对人物、事件、环境所作的具体描绘和刻画。
从描写的角度看:正面描写、侧面描写、视觉、听觉、嗅觉、由远及近、由近及远、俯视、仰视等。 从描写的方法看:①五觉结合。②动静结合。③声色结合。④俯视与仰视结合。⑤正面与侧面结合。⑥实写与虚写结合。⑦远近结合。⑧点面结合。
(1)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结合:对描写的事物形象特征更加鲜明突出。
(2)虚实结合:是指现实的景、事与想象的景、事互相映衬,交织一起表达同一种的情感。在诗歌欣赏中,虚与实是相对的,如书上所言,有者为实,无者为虚;有据为实,假托为虚;客观为实,主观为虚;具体为实,隐者为虚;有行为实,徒言为虚;当前为实,未来是虚;已知为实,未知为虚等等。
(3)动静结合就是指对事物或景物作动态或静态的描写,两者互相映衬,构成一种情趣。
注:动与静的关系有相当一部分体现在“以动衬静”这一手法上。
(4)细节描写:塑造人物形象时,多侧重刻画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等细节,从而使人物形象更加丰满、鲜明、生动。
(5)白描:用最朴素、最简练的笔墨,不事雕饰,不加烘托,抓住描写对象的特征,如实地勾勒出人物、事件、景物的情态面貌。
(6)衬托:利用事物间近似或对立的条件,以一些事物为陪衬来突出某些事物的艺术手法。衬托是由两部分构成:一部分是被衬托的事物,叫做主体;一部分是衬托的事物,叫做衬体。也就是说衬托必须有主体事物和陪衬事物。有正衬和反衬。正衬:也叫旁衬,是利用同主体事物相类似的事物作陪衬。反衬:是利用同主体事物相反或相异的事物作陪衬。(反衬的运用见上)
正衬:即运用同类相近或相似的事物从正面来陪衬,以正衬正,以反衬反,以美衬美,以丑衬丑,以恶衬恶,以喜衬喜。我们在鉴賞古诗时,多是以景物衬心情,即以美景衬喜情,以衰景衬愁感。
(7)渲染:对环境、景物作多方面的描写形容,以突出形象,加强艺术效果。
(8)烘托:通过特定的环境气氛的描写,以突出人物某种心绪或实现刻画人物形象的写法。
注:渲染、烘托、衬托的区别
渲染:通过(环境)景物描写来渲染气氛 烘托:通过(景物)环境描写来烘托心情 衬托:通过这件事或人来衬托那一件事或人,那件事高于这件事,突出的是那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