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新年献礼

 hnhy-lxj 2013-08-23
《妆台秋思》、《汇流》,俞逊发慢慢地向笛艺的顶峰攀登,但是他好像遇到了屏障,一种想继续提升,但又看不到路径的境况摆在了俞逊发面前。“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大千世界,万事万物都是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俞逊发开始寻找新的创作灵感,他慢慢地从笛子中跳出来,“笛艺在笛外”,从别的艺术形式中来吸取精华从而丰富自己的竹笛创作,走出一条新路来。他把业余时间放到了对古典文学作品的阅读上,唐诗、宋词、楚辞等让他爱不释手。1980年,俞逊发看了南宋爱国诗人张孝祥的名篇《念奴娇?过洞庭》,这首词中,描写了曾官至宰相的张孝祥被奸臣所害,被贬途中,路过洞庭湖时,看到了“素月分辉,明河共影”的美景,想到自己一生“肝胆皆冰雪”,做人光明磊落,如今“扁舟一叶”,不禁感慨万千,哎,烦恼的事情就让它过去吧,遂以湖水为酒,以北斗星为酒杯,邀请自然界的万事万物为宾客,开怀痛饮,敲打着船舷,放声大啸,一时痛快之至,竟忘了是何年何月!这种情怀,这种超时空的意境,深深地打动了俞逊发,1981年,他与彭正元合作而成大雅之作《秋湖月夜》,这首作品被誉为“音乐的诗,有声的画”。该曲于1984年获全国民族器乐作品一等奖,那年四月,俞逊发到北京领奖,站在领奖台上,他说:“我,俞逊发,38岁了,吹了二十二年的竹笛。我没有机会跨入艺术院校的大门,我缺乏系统的理论修养。但我不甘落后,我要学习,为着民族音乐事业。哪位老师愿意收我!收下我这个38岁的学生?谁?谁要?”这是,中央音乐学院副院长、教授、著名音乐理论家吴祖强同志收下了他,并免除了他的全部学费。该曲又于1993年获“二十世纪华人经典作品奖”。如果说《汇流》使得竹笛能够描绘大自然的壮丽,那么《秋湖月夜》则让竹笛作品完成了从简单的心情描绘质变而上升到“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的自然景物与人物内心的深沉刻画。
1982年,上海民族乐团音乐会举行,同年10月14日《人民日报》发表文章《勤于耕耘勇于开拓——喜听上海民族乐团音乐会》,作者为时任中国音乐家协会主席的著名音乐家李焕之先生。文中,对俞逊发的笛子独奏专门进行了高度评价:“譬如俞逊发的笛子独奏,显然是南派笛子的性格。《秋湖月夜》这首新作,意境清新,那甘美、淳厚而婉转低回的笛音,使听众有如置身于迷人的湖光水色之中,它的美与北派笛曲迥异;同时在创作手法上,很好地运用了江南民间乐曲的旋法与曲调发展的传统特色,而不用那种“慢快慢”的简单三部曲式;笛子的低音区也运用得好,那流畅、淳厚的旋律,显出了江南竹笛艺术的魅力。俞逊发在演奏赵松庭编曲的《三五七》时,表现出演奏者很好地掌握了传统吹奏技巧,气息与气口都能运用自如。”
1983年,俞逊发创作了感人至深的排箫曲《远方的思念》,曲子的创作的背后是一个温暖人心的故事:1978年,俞逊发随上海民族音乐艺术访问团到美国明尼苏达州访问演出。有位热爱中国音乐的美国女孩露丝?哈尔盖生(Ruth Helgeson),她在连续听了两场音乐会以后,很想再听第三场,可是当时的她仅是学生,经费拮据,实在无力购票。当时,俞逊发先生辗转听闻此消息,深觉一个外国女孩如此热爱中国音乐,其精神令人感动。于是他伸出友谊之手,在一票难求情形下,仍获得一张票送给了露丝小姐,当然此举令露丝相当感动。当晚的演出,她听到俞先生精湛的演出,感动的落泪,她以望远镜望着舞台,迟迟不敢取下,害怕邻座知道她在掉泪。之后的几年间,露丝与俞先生一直保持朋友间书信往来。直到几年后1983年的一天,露丝带着她的新婚夫婿到上海探望俞先生。她深情地说,她现已结婚。但她选择丈夫的必要条件之一,就是要会说中文,因为在遥远的东方-中国,有其一位挚友,就是俞先生,她必定要来探望。在短短几天假期之后,他们将回美国。在送露丝夫妇登机之后,俞逊发先生久久不能成眠,他为她真诚的友谊所感动,当天连夜谱下了此首十分动听的五声音阶排箫曲《远方的思念》。自1983年之后,俞逊发便常在其独奏会及唱片中演奏此曲,感人肺腑。美国夏威夷排笛演奏家布雷德.怀特Brad White的网站http://www./,其个人网站内收录有俞逊发先生演奏的《远方的思念》视频,配上英文说明作曲背景,露丝看到后,才知道有这么一首为她而作的曲子,不禁潸然泪下。
《远方的思念》等笛曲的创作、《秋湖月夜》的成功以及全国媒体的赞誉,并没有让俞逊发飘飘然。一个更大的艺术命题摆在他面前:如何由抒发情感而上升到传达神韵?俞逊发无疑成为完成这一竹笛发展史上最重要一步的艺术家。故事还要从他每年端午节前到安徽采笛膜说起,他都要途经安徽滁州,那里有琅琊山,山脚下有个亭子,因为当年欧阳修与“琅琊寺的主持私人交好,这个主持看到欧阳修与朋友喝酒做诗,遇到下雨天就不太方便,就在山下给欧阳修盖了一个亭子,后称醉翁亭。”北宋大文豪欧阳修曾在那里饮酒作诗,并写下了千古名著《醉翁亭记》,“这篇文章写得非常动人,他把琅琊山一天四时和一年四季的变化描写的淋漓尽致,以及他把自己当时的心情也描绘的非常深刻。欧阳修北宋曾做到宰相,后被贬到滁州做太守。喜欢文学,爱结交朋友,饮酒作乐”。“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带着对欧阳修的敬仰,俞逊发多次登上琅琊山,“去仰慕欧阳修,看看醉翁亭,看到挺拔的树,看到幽谷清风,潺潺流水。”渐渐地,他有一个强烈的心愿:“把欧阳修的《醉翁亭记》用我的笛子把它表现出来。”1983年秋天俞逊发再次登上安徽滁州琅琊山,他把自己的想法告诉了大法师,因为大法师对于他这样的想法非常的欣赏,所以就留他住在庙里面,和一个小和尚住在藏经楼边上的一个小房间。俞逊发早上四点半,听到寺庙的钟声,来到大殿看和尚们诵经,来到群山之中感受神韵,心中默默念着《醉翁亭记》,创作完成了《琅琊神韵》。俞逊发说:“这个曲子我为什么比较喜欢呢?因为它的意境比较深。能够刻画人内心深处没有办法用语言讲出来的,也就是语言的尽头就是音乐的开始。”在曲子的最后一个部分,俞逊发“采用了一个新技巧,把口哨和笛子的音和起来,成为哨笛音。这个技巧在这个曲子里,能够把人的想往,把人的这种难以言语的心情,表现的非常透彻”。“以前的笛子独奏曲,都是由乐队或者是一个单独的笙、扬琴来伴奏”,那么在这个曲子里,俞逊发“第一个想到要表达这样的神韵”,用乐器了伴奏他已经不太满足了。他第一次尝试了用人声来作为伴奏部分。俞逊发说:“用了人声之后,就觉得它的意境更远,因为这篇散文,第一句,‘环滁皆山也’,琅琊山就是滁州所有山的一座山,它特别的美,所以我把人声,来模拟群山,那么笛声就是耸立的琅琊山。”《琅琊神韵》于1984年获上海音乐之春优秀创作奖。这个作品被中央音乐学院黎英海院长誉为“一幅清新淡雅的写意国画”。
有一次在香港,一位欧洲记者采访俞逊发:“俞先生,您为什么不举办独奏会?”俞逊发一怔:“我……会办的!”记者接着说:“在我们国家,没有举办过独奏会的音乐家是得不到承认的。也许您有什么隐衷?”俞逊发回答说:“没有,我生活得很愉快。”记者不经意的说:“那么,也许中国竹笛太原始!”面对挑衅,俞逊发克制地说:“我们会办的,等着吧!”终于,在1984年1月16日在北京民族文化宫举行了《俞逊发笛子独奏音乐会》。从严格的意义上讲,这是“当代笛子独奏音乐会的滥觞”。在此之前,蔡敬民曾在中央音乐学院礼堂举行了一次以展示改革笛子为目的的内部音乐会,但真正公开的、以演奏笛子音乐为目的的独奏音乐会,是自俞逊发开始的。当时俞逊发借住在冶金部越剧团内,长时间吃着从上海背来的方便面,健康状况很差。音乐会由中国音乐家协会和上海民族乐团联合主办,但是领队、事物、会计、勤杂工、宣传员和联络员等,到要由他来承担,俞逊发说:“我想这次全靠年轻朋友帮忙。”那次音乐会也确实表现了年轻团队的力量,吴华指挥、配器,胡锡敏撰文,李燕生题字,经费由上海民族乐器一厂和浙江海盐衬衫总厂赞助。第一次笛子独奏音乐会终于诞生了。中国广播民族乐团免费为他伴奏,彭修文团长亲自指挥,报幕是中国青年艺术剧院的出色演员冯福生。在音乐会上,俞逊发不但吹奏了传统的江南丝竹、吹奏了冯子存先生的《喜相逢》、赵松庭先生的《三五七》、演奏了标志六十年代水平的《小八路勇闯封锁线》,他还表演了新拓宽的曲目《秋湖月夜》、《汇流》,“表现了他对当时笛子音乐发展的思考,表现了他对笛子音乐的诠释”。1985年,《报告文学》第二期,王胜华、罗怀臻的文章《汇流》报导了这次音乐会。
艺术创作和表演,并没有影响俞逊发的教学工作,他1984年至1985年在中央音乐学院任教。1986年至今,为上海音乐学院外聘教授。先后培养了钱军、唐俊乔、林顺顺、毛宇龙、刘一、赵琪、潘丽丽等一大批青年笛子演奏家,同时还培养了毛云岗、夏银鲤、薛军、朱娴静、常铮等一批优秀的高等院校笛子专职教师。九八年应中央音乐学院邀请任教并进修作曲。他不但传授技艺,同时对学生的品德的培养,他曾对学生说:“如果仅把艺术当作猎取名利的谋生手段,必然气浮心躁,难有大作为,很难进入回归自然,妙然天成的最高境界。只有把艺术作为一种事业来经营,才有可能搞出成绩,给后人留下有益的珍稀。”他看到他的第一个女笛子、任教上海音乐学院以来的第一个学生唐俊乔练习笛子比较急躁,就对她说:“‘自然之中有深意’,学习任何东西都不能急于求成。”同时建议她看《庄子》、《老子》,从而提高自己对的理解。
自从第一次竹笛独奏音乐会后,俞逊发的不断获得大奖:1986年获首届上海文学艺术奖;《赤日》于1986年分别获上海音乐之春创作、演奏二等奖(一等奖空缺),《音韵》于1987年获首届海内外江南丝竹比赛创作二等奖。其中《赤日》是根据庄子的《夸父追日》写意而成,俞逊发在曲中模拟了海鸥的鸣叫和恐龙的吼叫,又表现了赤日炎炎、热浪滚滚的情形,又采用大七度的大滑音,并配合音量的强弱变化,来描绘地球的自转加速等。
1988年,俞逊发先生到内蒙采风,体验生活,赶上了那达慕大会,为大会沸腾热烈的民族风情所感染,激发了创作灵感,于是创作了《那达慕1988》,表现了大会的动人场面,赞美那美丽的大草原,赞美那牧民们的幸福生活,赞美我们那可爱的祖国!!乐曲构思巧妙,打破常态,将常位于开头的自由段落“蒙古长调”安置的中间。他没有简单的追求以旋律吸引人,而是“以意感人”,产生了良好的艺术效果,让人耳目一新,记忆深刻!此曲中,俞逊发先生创造发明的“指跳音”,即在短暂的吐音上加上快速的颤音。该技法对演奏者的“气功、指功、舌功、唇功”以及它们之间的配合都有极其严格的要求,并且要注意弹性、跳跃性和节拍的变化,高低和强弱变化自如!另外,此曲中模仿人笑声的双吐音给人以深刻的印象,表现出蒙古同胞欢快喜悦的心情和豪爽大方的情怀。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