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禧太后:最霸道的戏迷 清朝自顺治帝入关定鼎北京以来,沿袭明制,吸收融合汉文化,皇家均爱听戏并盛行于宫中。雍正、乾隆年间,国势强盛,文化繁荣,宫廷戏曲演出频繁。虽道咸以来,国势下滑,但国衰而戏不衰。同光两朝,很多王公贵族都痴迷京剧,掌握实权的慈禧太后更是个嗜戏如命的“戏迷”。她为了满足自己的私欲享乐,不顾国家命运,竟动用海军军费修建了颐和园,并在园子里建造了能与畅音阁相媲美的德和园大戏台。甲午年(1894)十月初十,是慈禧太后60岁万寿庆典,单用在戏剧方面的投资即占整个庆典资金的五分之一,这足见“老佛爷”对戏剧的痴迷程度了。 看戏是慈禧宫中消闲生活的一大乐事,为此她专门让太监组织了科班――“普天同庆科班”,并奉为宫中一宝。但时间一长,不免觉得乏味,内班水平太差,演技平平。于是她传旨召外班进宫演戏。清宫档案留下了不少如杨小楼、谭鑫培、钱金福、金秀山、王楞仙、陈德霖、杨小朵等外班名伶进宫演戏的记载。别以为进宫唱戏是多大的荣耀,会获得丰厚的赏赐,尤其给老佛爷唱戏,得万分小心,她可不是一个好伺候的主儿。 慈禧太后不仅是个“日必看戏”的戏迷,而且她还很内行,精通曲律、熟悉唱词,甚至能粉墨登场。据说她看完戏能“过目不忘”,记下情节与程式,到晚上便关起门来,在后宫与太监们化装串演。慈禧看戏时,手里总是拿着“贯串”(即有关这出戏的唱念做打、脸谱、砌末以及曲牌锣鼓经等全部详细记载),边看戏边对照,一旦发现演员表演与“贯串”有误,便立即指责演员乃至降罪,所以演员表演必须聚精会神,不能有半点儿偷懒。 慈禧太后看戏很霸道,只要看演员动作不合乎“规范”就责令将其换掉。宫中演出《长生殿》中一场,唐明皇与杨贵妃唱到“天淡云闲,列长空数行新雁”一段,因为演员惧怕西太后威严,不敢抬头正视,更不敢伸手做些舒展的动作。可按剧情要求,要有配合动作。结果演员只唱了一句,慈禧太后就发怒了,叫人把两位演员拉下台去;再换两人上场,结果与前者下场一样。第三次换人,他们冒着被杖责的危险,按戏剧发展,先抬头唱“天淡云闲”,然后再用手指向前方唱“列长空数行新雁”,这才使慈禧太后长出一口气,脸上露出了笑容。 慈禧太后看戏,容易兴奋激动,甚至心血来潮地大肆修改不如意的地方,如她下旨要求唱戏上场的演员“以后上角不准大岔档,站住小八字,如有不遵旨者,拉下台杖责”。慈禧太后自诩为皮黄内行,即兴修改上演剧目,更属家常便饭。有一次宫中上演《清风亭》,这是一出谴责知恩不报的戏。演出中慈禧忽然灵机一动,要演员在剧中增加“雷公”、“雷婆”两个角色,让舞台上雷电交加,把那个忤逆不孝的张继保打得七窍流血。她认为这样才符合情理。后来再看此戏,又让增加“雨师”、“风伯”,这样可以充分发挥宫廷戏台三层楼的优势,台上电闪雷鸣,狂风暴雨大作,把忘恩负义的张继保打得灵魂出窍,以“教育后人”。 慈禧嗜戏如命,却不尊重演员,常拿演员寻开心。有一次,名伶郎德山上演《金钱豹》一剧的猪八戒,她明知郎德山是回民,却让他学猪叫。郎德山知道是耍弄自己,不但不学猪叫,反而学了一声羊叫,倒把慈禧逗乐了。又有一次,唱黑头的穆麻子演《双钉记》中的包拯,唱得正起劲,慈禧突然大怒,命戏立即停演,传旨:杖责穆麻子八十竹竿子,即刻逐出宫外。周围陪她看戏的人都惊得目瞪口呆。后来才知道,原来唱词中有一句“最毒不过妇人心”。这又表现了慈禧作为女人的专横。 慈禧在看戏时还不忘为自己涂脂抹粉,以标榜自己是“有道明君”。晚清有个擅演“奸雄”的演员叫李逯子,他扮演大奸雄曹操、欧阳芳等人物堪称一绝。一天慈禧特意点了《下河东》一剧,这可是李逯子的拿手戏。他唱做俱佳,“奸相”毕露,等演到欧阳芳竟在君前拔剑要杀呼延将军时,慈禧突然传下懿旨:命太监把“欧阳芳”摁倒台上重赏四十大板。李逯子被打得直嚷,旁人也实在有些莫名其妙。随后听太后慢启朱唇说道:“前朝奸相,朕尚能责打,倘若本朝有为臣不忠,胆敢藐视君上者,问他有几个脑袋?”旁边的王公大臣,惊吓得一身冷汗,连连叩头。李逯子这才明白是借他开刀。可怜扮唱俱佳的演员,被打得吃了哑巴亏,还不敢说什么,只得认命吧。 内廷供奉演员,还要时刻注意老佛爷的忌讳:戏中不能有半个“羊”字。慈禧生于1835年,属羊,故而“羊”是宫廷的忌字。她“垂帘”四十余载,颇爱看戏。不仅戏中不许带“羊”字,就连剧名中有“羊”的剧目,也禁止在宫内演出。像《苏武牧羊》《牧羊卷》《洪洋洞》等戏,是不能在宫内演的。有一次,唱青衣的孙怡云进宫唱《玉堂春》,出场散板有一句“羊入虎口有去无还”,这可捅了马蜂窝,太后怒火中烧,喝令停演。孙怡云吓得体如筛糠,不知错在何处。慈禧属羊,“羊入虎口”,那还不被吃了?犯了“圣讳”的孙怡云立刻被逐出宫,并下旨永不准他再唱戏。著名演员陈德霖就要比孙怡云幸运多了,原因是他十分注意慈禧的“圣讳”。有一次他也演《玉堂春》的苏三,当唱到“羊入虎口有去无还”一句时,灵机一动,临时把这一句改为“鱼儿落网有去无还”,文字更迭,词义不变。当时陈德霖的这一举措,不仅赢得了慈禧太后的无比欢心,也深受同行的夸赞,戏剧界还尊他为“老夫子”,这句被改的唱词,后一直流传下来,沿用至今。 被誉为“小叫天”的谭鑫培也是绝顶聪明之人。有一年正值未年(未属羊),“老佛爷”生日,老谭演《捉放曹》于内廷,演到陈宫与曹操对白“那老丈一片好心,杀猪宰羊,款待你我,不要多疑”时,忽然将“杀猪宰羊”改为“杀猪宰牛”。后来不明者问起缘由,老谭道:“一只羊就够杀头的啦!何况今年是三羊(阳)开泰。”原来慈禧太后与李莲英都是属羊,时逢羊年,还不是“三羊开泰”吗?这是要绝对忌讳说“羊”的。老谭演技高超,而又心细机警,能成大名不是偶然的。 “国家是非谁管得,满城争说叫天儿”,谭鑫培在晚清艺动九城,被授予六品顶戴,身价之高,有“谭贝勒”之称。这里有个典故,一次慈禧太后钦点老谭的《失空斩》,碰巧那时正全国雷厉风行地禁烟。老谭有阿芙蓉癖好,连王公大臣都不敢违旨,触犯国法,何况一个优伶呢。他戒烟时闹了痢疾,根本不能唱戏。没有办法只得派人奏明不能应差的理由,自认罚俸处分。没有想到慈禧太后听罢大笑,说道这事只是吓唬小百姓,遮遮洋人耳目,怎么金福(谭鑫培)他也这样认真了呢。忙传旨“恩准他吸烟”。老谭几筒烟下来,精神百倍,一出《失空斩》轻松演下来,博得太后满心欢喜,并获得厚赏。老谭晚年名震京门,“奉旨吸烟”更使他红得发紫。但不管名伶技艺多高,他也是“戏子”,也是召之即来挥之即去的奴才。庚子乱后,慈禧从西安回到北京,要在颐和园演戏三天,以示庆贺。一天,她问:“今天金福要孝敬一出什么戏?”总管说金福病了,还没有销假哪。太后大怒道:“金福究竟是什么病?这些日子,还不来见朕,简直太没有心肝。今天无论如何,非押着他前来不可!”太后一发怒,老谭吓坏了,赶紧套车进宫。进门先着人搀着,快到御座前,就让儿子谭小培背负着他,走到太后面前,跪在地上,除了磕头流涕,连头都不敢抬。 慈禧太后对京剧的“痴迷”和特别的爱好,虽主观上是为她愉悦享乐的目的,但客观上对当时的京剧发展却起到了一定的作用。而且对清升平署宫廷内监艺人的苦心培养,召“外学”聆人入宫演戏,从京剧的发展繁荣来看,的确还是有贡献的。 原文地址:http://www./4/view-1625529.htm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