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此“画外功夫”非彼“画外功夫”

 红瓦屋图书馆 2013-09-10

此“画外功夫”非彼“画外功夫”

  □卜绍基[广东画院美术馆副馆长、广州美协理论艺委会主任]

  每天大众媒体上,铺天盖地都是演艺界明星新闻,这某种程度上也许可以代表大众的趣味。但相对于大众津津乐道百谈不厌的绯闻八卦来说,真正对明星的唱技演技的相关报道可以说少之又少,似乎大众更关心的都是明星们的“唱外功夫”、“戏外功夫”,明星们也愿意配合着提供谈资,知名度的提高胜于唱技演技的提高。所以,这种“×外功夫”的修炼仿佛也成了艺术从业者的又一门“必修课”。

  相比起来,属于“小众”所关注的画家,媒体所报道的更多还在于画家本身的专业水平、学术素养以及研究成果,所以,大家对一位画家的成就判断,依然大多落实到他的“画内功夫”之上。但随着艺术创作及其评价的日益多元化,学术标准也随之开始变得模糊,艺术个性的日趋强调,审美共性的日益消减,于是,“功夫在画外”就成为了不少画画人成名成家的“捷径”。

  一件艺术品一般来讲包含有社会性、商品性和艺术性,在不同的“标准”下,一件艺术作品的优劣人言人殊。在不同的历史时期,美术作品对这三种属性有不同的侧重点。例如,在某个时期更多地注重作品的社会性,其表现为注重在“政治性”、“思想性”的基础上再考虑艺术性,而那时的商品性则几乎完全被忽略。而当前的情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无论承认与否,现在美术作品的商品性已经显现出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商品的属性是流通,要扩大流通就要照顾到不同个体的需求,政治不再是唯一标准,甚至艺术审美本身也出现多元的趋向。而对于许多艺术鉴赏能力一般的人来说,判断画家作品的标准大多就只能看其出自何人之手,画家的身份、地位、知名度如何,作品的润格多少,以往拍卖价高低以及受众面多寡,特别是社会名流、上层人士对其认可度、拥有量等诸多“画外”因素。或许这正是造成当下画家把更多的工夫放在“画外”的根本原因。

  宋朝大诗人陆游在给他儿子传授写诗的经验时,曾留下一句“汝果欲学诗,功夫在诗外”,意指作诗时不能仅仅知道在辞藻、技巧、形式上下工夫,更应该注重内容、意境等综合修养。的确,画家要达到较高的境界,首先需要的是“为学日益”般的勤奋执著,锤炼技法,更需要“为道日损”式的虔诚专注,持之以恒,专而成家,此为“专才”;同时也需要从诗书印、文史哲等他类艺术门类中学习与吸取养分,需要有意识地提高各类艺术、人文、科学、社会等综合修养,而成学者胸怀,此为“博学”,成就此“专、博”二才方有可能成为出类拔萃的画家。有抱负有成就的画家应该也必须是“内外兼修”的。

  所以,如果把“专”视为“画内功夫”的话,那么,“博”就是真正意义上的“画外功夫”。理想很完美,但现实却很骨感。现代社会的喧嚣浮躁,以及纷纷扰扰的利益导向,使得不少画画人不甘寂寞,通过各种手段途径急急张扬表现自己,想如选秀明星般一夜成名。于是,虚假的学历头衔、职务职称,名师门人,商业炒作,拍卖托市等等的“画外功夫”层出不穷。

  古往今来,为后世所仰望之大画家,大多视绘事只为一个精神寄托、修身养性之工具,但正因为其目的之纯、用志之专,使其往往能直达艺术的本真,直至大美的高境,也就是达到了“道”。回首来路,展望将来,我们只有本着至诚之心,择善固执,真正的“内外兼修”,才能在此一方净土实现既平凡又伟大,既真实又超脱的理想境界。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