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胃热湿阻型肥胖如何调理?

 遥知雪7260 2013-09-11

从中医角度来看,胃热(即胃火),多由邪热犯胃;或因嗜酒、嗜食辛辣而助活生热;或因痰湿、食积等郁结化热、化火,体内如有一把火,愈吃冰愈渴。这样的人减肥的关键是清热,只有这样,身体的代谢功能才会恢复正常。

  适宜服用瘦身草药:

  1、决明子:决明子味苦、甘、咸,性微寒,入肝、肾、大肠经;可润肠通便,降脂明目、利水通便,有缓泻作用,可以降血压、降血脂、通便。决明子除含有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铁、锌、锰、铜、镍、钴、钼等。所含大黄素对人体有利于保肝和降压功效,并有一定抗菌、消炎作用。

  2、绿豆:绿豆味道甘甜、性寒,不仅是重要的消夏食品,而且还具有清热、消肿、滋润皮肤的功效。绿豆不宜煮得过烂,以免使有机酸和维生素遭到破坏,降低清热解毒的功效。

  减重叮嘱:少吃几口,多补充青菜、瓜果等含凉性食物。减少日晒,多做温和的运动,因为体热的人本来就阳气盛,如果在阳光下暴晒,吸收阳气,等于雪上加霜.静态运动, 例如 瑜伽 有利于调节体内器官功能,抚平情绪波动,让体内的热燥渐渐平息下来。

  治疗胃热型肥胖宜清胃泻火:

  胃热即是胃火,一种胃热是胃炎,会感到胃胀没食欲,唯一与胃寒不同的地方是胃热者会感到口苦兼有口臭。另一种胃热的情况则完全不同,患者胃口大开,好像永远吃不饱,原因是他们阳火过盛伤津,胃部过度活跃,蠕动加快,所以食欲增加,体重大增。胃热,多由邪热犯胃;或因嗜酒、嗜食辛辣、过食膏粱厚味,助火生热;或因气滞、血瘀、痰湿、食积等郁结化热、化火,均能导致胃热(胃火);肝胆之火,横逆犯胃,亦可引起胃热(胃火)。

  治胃热清胃火从药物治疗上来看,可以选用中药清胃止痛微丸,治胃病胃热最佳用药宜同时具有疏肝理气、泄热和胃、消食导滞,健脾止痛之功效。清胃止痛微丸主治胃病胃热火郁证,组方中的君药黄连除胃中积热,泻肝火以安胃,肝胃郁火得清,胃气自降,胃脘灼痛、烦燥泛酸等主症得以缓解,是清胃火的最佳的中药材之一;臣药白芍柔肝健脾,缓急止痛;佐药地榆能清除胃肠中郁火,能收敛止血,敛疮愈疡;白芨能收敛止血、消肿生肌;鸡内金善消胃中宿食停滞。五味植物类加动物类药的科学配伍,强调协同治疗作用,能够同时达到疏肝理气,泄热和胃,消食导滞,健脾止痛的疗效,方中黄连和地榆还具有杀灭幽门螺旋杆菌的功效。清胃止痛微丸在临床治疗胃病胃热火郁证等胃脘痞满隐痛,两胁撑胀疼痛,拒按,嗳气频频,心烦易怒,泛酸嘈杂,口干口苦口臭,喜冷饮,食欲减退,舌红苔薄白微黄,脉象弦数等症状取得了显著疗效,是我国到目前为止唯一治疗胃病胃脘痛胃热火郁证型兼抗幽门螺旋杆菌的纯中药新药,目前在临床广泛应用于胃热口臭的治疗取得了明显的临床疗效,安全高效预后效果好。

 阳虚内热造成体内生津不足,即体内缺乏水汽,过多热量积攒于体内,加速脂肪囤积。表现为手脚总是出汗,经常出现口干现象,即使不画彩妆也经常面色绯红。  
专家解惑:补水,加速体液循环,燃烧脂肪。

  A.营养法--补阳去热减体重

  春日养阳,在阳春之际多服用补充营养的美食,如羊肉、狗肉、鸡肉,提升体内阳气。营养法瘦身不仅仅在于吃,还要吸收阳光的“营养成分”,这样,人体吸收营养之精华,配合天地阳旺之时,改善阳虚体质,驱散内热,补足生津,以达到瘦身的目的。

  B.耳针法--“点穴”还原身材S

  耳针减肥早已被大家熟知,它也是阳虚内热体质的最佳之选。因为耳朵上分布着内分泌穴、梁门穴、渴点穴,用耳针点穴,可调节内分泌,解决体内生津不足的问题,从而提高瘦身的效果。

  胃热湿阻型体质

  这类女性食欲“大大的好”,常有饥饿感。吃得多、吸收多,排出的却很少,容易让身材变形。

  专家解惑:减轻胃热,降低食欲。食量减小,脂肪当然也会“逐渐老去”!

  A.中药法--喝出来的好身材

  中药调理必不可少--栀子、黄芩、蔻仁、黄连等中药可以纾解胃肠道,去除胃热,适当控制食欲。但每个人的个体差异导致适合的中药配方并不相同,所以要仔细咨询中医师,以得到适合自己的瘦身配方。

  B.节食法--辩证瘦身绝学

  所有的瘦身法中,节食法最不科学,最不可行。但是对于胃热湿阻型的体质,“改良版”的节食法势在必行。当饥饿感出现时,不要每次都顺应自己的食欲去享受美食,而是应当采取注意力转移法,将精力集中到另一件事儿上,以克制自己的饮食欲望。这样不仅仅可以达到瘦身的目的,对消化系统更是一种良性的缓解方法。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