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孔子世家谱》介绍

 曹国书馆 2013-09-13
《孔子世家谱》是专门记录孔子家族繁衍脉络的谱牒,从孔子时代至今已经传承2500多年,跨越80多个代次。2005年,英国吉尼斯世界记录有限公司在法兰克福宣布,中国的《孔子世家谱》被认定为目前世界上最长的家谱。 

《孔子世家谱》原为手抄本,北宋元丰三年(公元1080年)首次刻版印刷。明朝时,《孔子世家谱》形成“六十年一大修,三十年一小修”之约定。然而由于种种原因,历史上只大修过四次,分别在明朝天启年间、清朝康熙年间、乾隆年间,最近一次是在1937年民国时期,收录近60万人。家谱历代编修,皆有衍圣公主持,孔氏杰出代表参与,如康熙谱就由《桃花扇》作者、清代著名戏曲家孔尚任担任主修。

关于本书:唐代之前,孔氏家谱皆为官修,且只录承袭爵位者一人,宋代始走入民间。家谱曾有《阙里孔氏谱系列》和《孔氏族谱》等名称。清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衍圣公孔毓圻委托孔尚任,修撰族谱,始定名为《孔子世家谱》,系根据《史记·孔子世家》而来,后皆沿用此名。明清之际所修族谱只收录留居曲阜之六十户,民国二十六年(1937)大修家谱时,第一次将流寓全国各地支派收入谱内,人数已达56万余人。本次续修在民国谱基础上接续,并发现许多民国谱中未能收入的支派,还将流寓港、澳、台及海外的孔子后裔一并收入,是历史上最大的一次续修活动。

本次续修工作,于1996年发起,历经十三年,由时任中国孔子基金会名誉会长的谷牧先生提议,经流寓台北的大成至圣先师奉祀官孔德成首肯,委托其堂弟孔德墉,共搜集140多万孔子后裔资料,再合民国谱所录后裔,新谱的总人数约计达200万,约计2500余万字。本次续修有三大创新:一是跨越性别、民族与地域,收入女性、少数民族、港澳台及海外孔子后裔;二是增加个人信息;三是建立数据库。作为孔圣人家谱的《孔子世家谱》,对研究孔氏家族的人口、分布、变迁及孔氏家族在不同历史时期的社会地位有重要作用。全谱共分卷首和五集:初集为始祖孔子至分六十户;二集为四十三代孔仁玉之后外迁支派;三集为孔仁玉之前外迁支派;四集为待考支;五集为海外支,共80册。

该谱自孔子始,上下传承2500 余年共80余代,以其延时之长、族系之明、纂辑之广、核查之实、体例之备、保存之全,堪称存世谱牒之冠,极具研究价值。

如何来形容新版《孔子世家谱》信息量之大?据孔子世家谱续修工作协会新近透露,最新续修而成的《孔子世家谱》共80册,摞在一起高2.4米左右,总重超过120公斤。

     据孔子世家谱续修工作协会透露,新版《孔子世家谱》是按民国版总谱进行接续的,包括卷首又五集。初集为曲阜60户,二集为中兴祖后外迁共51个支派(中兴祖为孔子43代孙孔仁玉),三集为中兴祖前外迁共12个派,四集为按待考后裔所居省区排列的待考支,五集为这次续修新增的海外支派即韩国高丽派。全谱共80册,4.3万页,2000余万字,录入总人数约200万人。据了解,新版世家谱首次出版共印总谱430部,抽印各支谱16980部。

     孔子世家谱续修工作协会会长、孔子第77代孙孔德墉说,《孔子世家谱》上次修谱是1937年,收录人数为56万,这次接续后新谱增加了如配偶、生卒年、文化程度、职称、职务等信息。成书后,80册摞在一起高2.4米左右,总重超过120公斤。
          新家谱头一次把女性族人纳入,这是对旧时代男尊女卑观念的一次标志性颠覆,而且还把因为通婚等因素变为回族、苗族、水族、哈尼族、藏族等多个少数民族的孔子后裔和旅居海外的近4万孔子后人头一次纳入家谱,这更是对多年来我国民族团结融合和更多国人走向世界创业发展的见证。

     值得一提的是,新家谱找到了早年失去联系的分布在台湾屏东、龙潭、桃园等地二百多年的九百多名孔子后裔,以及失散在山西和河南超过千年的两支族人,这一次全都录入新谱了。
O(∩_∩)O哈哈~ 本人孔令娟 土生土长的孔子故里曲阜人 本家族在本次的家谱中 引以为豪
有兴趣收藏09版家谱的可以联系我 正版 每页都有水印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