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转载]茶之精,品之妙--- 普洱老师品茶长篇纪实

 陕西西安熊先生 2013-09-14

 


请大家品尝(80年代小黄印)

黄印简介:
70年代黄印七子饼开启了勐海茶厂生产七子饼的时代,七子饼并在往后二十年间,掌起了普洱茶的巨旗,将勐海茶厂的知名度,传遍了港、澳、台东南亚各地。
所谓(黄印)是港台茶人给的名称。
早先指饼茶外包装纸中央的(茶)字是黄色的,一般市面上将这种勐海茶厂制作,外包装纸印黄色茶字的饼茶,通称为(黄印七子饼)。因为勐海茶厂的饼茶包装,在时序上曾有过红色的(红印),绿色的(绿印)或称(蓝印)所以黄印七子饼在茶品的生产上有延续性的意义。
目前市面能有的(黄印七子饼),在普洱茶界已视为传说。。。。。。

[转载]茶之精,品之妙--- <wbr>吾普洱老师品茶长篇纪实(转载自品茗易思)

[转载]茶之精,品之妙--- <wbr>吾普洱老师品茶长篇纪实(转载自品茗易思)

大大黄印

[转载]茶之精,品之妙--- <wbr>吾普洱老师品茶长篇纪实(转载自品茗易思)

红印

[转载]茶之精,品之妙--- <wbr>吾普洱老师品茶长篇纪实(转载自品茗易思)

绿印或蓝印

[转载]茶之精,品之妙--- <wbr>吾普洱老师品茶长篇纪实(转载自品茗易思)

小黄印

请各位壶友在玩壶之际
玩玩茶品品80年代小黄印
请喝茶
[转载]茶之精,品之妙--- <wbr>吾普洱老师品茶长篇纪实(转载自品茗易思)

选茶(80年代小黄印)30年纯干仓
[转载]茶之精,品之妙--- <wbr>吾普洱老师品茶长篇纪实(转载自品茗易思)
近看陈化颜色已生茶变成熟茶了
[转载]茶之精,品之妙--- <wbr>吾普洱老师品茶长篇纪实(转载自品茗易思)
撬茶(顺茶丝而撬)

[转载]茶之精,品之妙--- <wbr>吾普洱老师品茶长篇纪实(转载自品茗易思)

估计15克


[转载]茶之精,品之妙--- <wbr>吾普洱老师品茶长篇纪实(转载自品茗易思)
 
放茶入壶,茶壶容量300CC
[转载]茶之精,品之妙--- <wbr>吾普洱老师品茶长篇纪实(转载自品茗易思)

入水洗茶
[转载]茶之精,品之妙--- <wbr>吾普洱老师品茶长篇纪实(转载自品茗易思)

第一洗出汤(要快)
[转载]茶之精,品之妙--- <wbr>吾普洱老师品茶长篇纪实(转载自品茗易思)

大约15秒(平原地区适当减少时间),汤色多漂亮
[转载]茶之精,品之妙--- <wbr>吾普洱老师品茶长篇纪实(转载自品茗易思)

千万不能喝,只能养壶不能洗杯
[转载]茶之精,品之妙--- <wbr>吾普洱老师品茶长篇纪实(转载自品茗易思)

老茶汤养壶,效果极佳
[转载]茶之精,品之妙--- <wbr>吾普洱老师品茶长篇纪实(转载自品茗易思)
第二泡(也不能喝)
[转载]茶之精,品之妙--- <wbr>吾普洱老师品茶长篇纪实(转载自品茗易思)

出汤(10秒平原地区适当减少时间)
[转载]茶之精,品之妙--- <wbr>吾普洱老师品茶长篇纪实(转载自品茗易思)

看汤色变化

[转载]茶之精,品之妙--- <wbr>吾普洱老师品茶长篇纪实(转载自品茗易思)

继续养壶
[转载]茶之精,品之妙--- <wbr>吾普洱老师品茶长篇纪实(转载自品茗易思)

老茶汤挂壶
[转载]茶之精,品之妙--- <wbr>吾普洱老师品茶长篇纪实(转载自品茗易思)

第三泡还不能喝(5秒)
[转载]茶之精,品之妙--- <wbr>吾普洱老师品茶长篇纪实(转载自品茗易思)

第三泡茶汤深栗红透亮(有别熟茶汤)杯沿茶汤挂杯,红中透金黄(熟茶汤是没有这种效果的)

[转载]茶之精,品之妙--- <wbr>吾普洱老师品茶长篇纪实(转载自品茗易思)
还是不能喝,可以用来洗杯了,因为存放时间太长多洗几次入口极佳!(还有一个原因是卫生问题)
[转载]茶之精,品之妙--- <wbr>吾普洱老师品茶长篇纪实(转载自品茗易思)

用玻璃杯(千万不能用紫砂杯或其它不透明的茶具,主要是便于壶友们观察与欣赏)可以进一步的观察老生茶的茶汤,汤色应该是深栗代金黄色,且有金黄色的光圈,这样的生茶质量好,且年代相对久。。。。。。 

[转载]茶之精,品之妙--- <wbr>吾普洱老师品茶长篇纪实(转载自品茗易思)

第四泡
[转载]茶之精,品之妙--- <wbr>吾普洱老师品茶长篇纪实(转载自品茗易思)

迅速出汤

[转载]茶之精,品之妙--- <wbr>吾普洱老师品茶长篇纪实(转载自品茗易思)

分茶吧


[转载]茶之精,品之妙--- <wbr>吾普洱老师品茶长篇纪实(转载自品茗易思)

[转载]茶之精,品之妙--- <wbr>吾普洱老师品茶长篇纪实(转载自品茗易思)

多干净、多透亮
[转载]茶之精,品之妙--- <wbr>吾普洱老师品茶长篇纪实(转载自品茗易思)
终于可以品尝了

[转载]茶之精,品之妙--- <wbr>吾普洱老师品茶长篇纪实(转载自品茗易思)
请喝茶。。。。。。

[转载]茶之精,品之妙--- <wbr>吾普洱老师品茶长篇纪实(转载自品茗易思)

[转载]茶之精,品之妙--- <wbr>吾普洱老师品茶长篇纪实(转载自品茗易思)

老生茶的茶底与熟茶比较,大家一看就明白了。不用再说什么。
没人喝了,留下明天还能喝,先洗一次就行了。就当成渥堆发发酵一夜吧。

 

 

                                                  全文完整转载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