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廊桥姻缘

 梦然红豆馆 2013-09-14

廊桥姻缘

          作者:范永进 

        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
       
故事发生在上世纪50年代。岭腰乡某村一余姓青年兄弟三五个,父母因年龄大,欲寻个媳妇做饭吃。民以食为天吗。那时,人们出门唯有步行,一天也走不了多少行程。经济欠发达,不像现在人,口袋里不差钱。物资的匮乏和经济的落后是那时的基本特征,人们口袋里几乎没钱,也没东西买。为此,到稍远的地方,带上一蕱饭是常有的事。就像余氏这样,出门找媳妇的,因此有du找老婆之说。

  一般人也许停留在口头上说说而已。而余氏父子却是来真。余氏父亲果真带上儿子拎着饭蕱出门去找老婆。这里要说明一下是,何谓饭蕱 “饭蕱是那落后时期用草编制的一种装饭的工具。也许现在年轻人没见过,但一些城里的饭店还有用饭蕱装饭,以仿古为新奇,吸引顾客。

  无关的 话少叙。余氏父子带着一饭蕱饭,高高兴兴地出门,一路上说说笑笑寻媳妇去了。他们越过高山,跨过小河,大约10点时分,来到后山廊桥。脚也走酸了,人也有点累了。父亲提议,俺爷俩在这桥上歇歇脚。他看见廊桥中央观音菩萨,心想说不定观音菩萨会给俺儿子送个老婆来呢。父子俩在廊桥的条凳上坐了下来歇休。微风轻拂,吹走余氏父子的疲意,不意间看到那蕱饭,肚子已姑姑叫,出门时本就没有吃饱啊!

       真是无巧不成书,事有如此凑巧。此时下游的桥岭上走来母女俩,着装朴素,脸上挂着汗珠,脸颊泛着红晕。母亲约四十上下,盘着头发,女儿二十出头木梳着两条大辫子,正缓缓向廊桥走来。来到桥上,一边父子,一对母女,四双眼睛对视片刻,均流露出善意,他们很快就交流起来。女方母亲话匣子打开了,说:这位大哥,不怕你见笑,我是安南某村人,女儿长大,在家挨饿,想找个东家,不求荣华富贵,只要有口饭吃就好。大哥你是那里人,能否给介绍个好人家?余氏父亲听后,心里乐开了花。不慌不忙地说,看你这位妹子和小姐,我想你们也饿了。我这有一蕱饭,你俩先吃了吧。母亲接过饭包,十分感激连称谢。待母女吃了哪包饭,余氏父亲说开了:这位妹子,说来不要见笑,我是岭腰某村人,这位是我的犬子,正想出来给他找个对像,不知是否合你母女的心意。女方母亲,脸上露出笑容,说:大哥是个好心人,有这么巧的事,遇上你我女儿的福气,我把女儿 就交给你了。就这样,一对年轻人结在后山廊桥偶遇结成连理,传为佳话。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