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漫笔:多情的秋天

 迷茫灰太狼 2013-09-16
  窗外下着淅淅沥沥的小雨,雨点打在窗户上,滴滴哒哒。一阵阵的微风拂面而来,开始感觉到有一点点的凉意。二十四节气中的白露即将到来,它告诉人们:燥热的夏天快要过去,迎来的将是四季中——多情的秋天。

    来 到深圳将近有五年的时间了,它是中国南部海滨城市,中国第一个经济特区。毗邻香港,枕山面海,风光秀丽,经济发达,文化繁荣。可是对于深圳的秋天,我还没 有仔细地打量过。脑海里一直认为,它应该是那种典型的南方之秋:气候干燥,少雨,万物开始静悄悄地,放慢自己的生长节凑。尽管这样想,可深圳的秋,绿色的 生命,在这个城市里,还依然比较强劲,装饰着公路、花园,以及忙碌的人们。只是绿中泛着一点点的微黄,没有夏天那么鲜彩夺目,吸引人的眼球。

    而 在我看来,深圳却缺少一条真正意义上的河流。会出于这样的一种想法,是因为秋的景象和韵味,在我的印象当中,大抵与河流的关系密切。一直在河边长大的我, 对于河流的四季变迁是那么地熟悉。小时候会经常在河里游泳,而每每到了秋天,河里的水便会缓慢下来,水草与一些水生植物也只能依稀可见了。这预示着秋天来 临,降雨不再如从前那么多了,河水自然也就少了。

    南方的秋,一直延伸到一望无际的淮河平原,都能找到些许的影子,因为那里有河流。 在淮河平原上,人们世世代代种植着麦穗,而秋天的淮河开始宁静下来。麦子将要成熟,你看那一片金黄,如“满城尽带黄金甲”,漂亮极了。一眼望过去,没有尽 头。可秋天还是那么美,美得大气,美得自然。在那里,果实丰硕,丰收在望。更因为淮河,在这片辽阔的土地上流淌,给这里的秋天,注入了流动的生命,才使得 这片土地,有如秋的喜悦,秋的浑厚,秋的庄重。

    感慨之余,我对于秋天的理解,似乎又更深了一层。我与秋天的距离,也靠得更近。走进秋天,走进我所熟悉的,最丰硕的那个季节,冥冥之中,在心底划出一丝丝的感动。

这 让我不禁又回到了在北方度过的秋天。北方的秋,一般来得比较早。跟南方相比,那是再明显不过了。干燥是不分地域的所有秋天之共性。只是在北方的这个时候, 树叶,开始零零散散地,随风飘落下来。有时候,一个晚上的时间,就会一片一片地,飘满一层。枯黄枯黄的,那是真正的秋的颜色。

    树叶少了,落地了,秋天的生命自然显得有些萎蘼。你更可以亲身地感受到,鸟儿们也在这个时候,开始忙碌起来,那是候鸟在迁徒。向苍茫的天空望过去,弥漫的是成群结队的各种鸟儿。它们要飞向南方,寻觅食物。

    北方的秋天,显得厚重,这一点源自于泥土的气味。淡然而毫无生气,呆滞而充满混沌。而相对北方的秋而然,南方的秋,似乎要晚半个季节。你如果不仔细地去体会,怕是要到冬天来临,方才觉悟出秋天已经过去,宛然没有什么声息。

    其实我更钟情于北方的秋。因为在我身临其境的日子里,它永远都是那么地苍凉,像是一位古老的哲学家,在翻开历史的画页,一章一章地陈述开来,深远而又凝重。更像是一位西方的牧师,穿上时间的外套,在给人们讲述着《圣经》的故事。

    行走在北方的秋天中,你的眼界刹那间变得宽阔。人生的路口,一无遮掩地,在这里一个又一个地打开,让你不会错过方向,知道人生的岔路在哪里。

    与其说秋天是一个丰收的季节,不如说,秋天是一个多情的季节。进入到秋天,人的精神面貌,往往因为气候原因,萎萎不振,昏昏欲睡。人也陷入多愁善感,对于人生的感悟,比以往时候,也多了起来。秋天是寂寞的,孤独的。

    唐朝诗人王维曾写下一首宫宛诗《秋夜曲》:

桂魄初生秋露微,

轻罗已薄未更衣。

银筝夜久殷勤弄,

心怯空房不忍归。

    诗中写道:秋露初生,秋风习习,更深夜阑宫女心中孤寂,不想独守空房,还在殷勤地拨弄银筝。这是一首婉转含蓄的闺怨诗,写初秋月夜少妇的怨思之情,表达出女主人公独自孤僻的衰怨,以及清冷寂寥的心情。

    每当秋之渐近,空气稀薄,万物凋零,大地沧桑。让人寄情于自然,托物言志,悲欢纵横,有感而发。而就文人而言,更是有一种“一叶知一秋”的情怀。

    秋 天,无论带上怎样的心情,跋涉到什么地方,都会有一种直面生命的衰伤。生与死,长与衰,兴与亡,前进与后退,无不是人之常情。花开花落,岁月往复无常。只 是在秋天,人的灵魂,更加地触景生情。对于万事万物,想得也是更加地深沉,这本应该就是秋天之常态,顺其自然,方可超然。

    秋之多 情,有时候含蓄得如一位深闺少女,故事缠缠绵绵,却始终没有结局;有时凄美得如一株想思树,故事婉转反复,瑰丽感人,令人瞠目结舌,为之赞叹;有时候壮观 得如一场兵枪之战,成与败,即在那一瞬间。而每个岁月的秋,一定是写满了故事,甚至是一首首的朦胧诗,美妙而又略显沉重。

    我带着秋之微凉,带上秋天的柔重,从山脚出发,奔向山颠,领略着秋天的浑然。

    我带着秋之缠绵,带上秋天的零散,从林园出发,找寻终点,企盼着秋天的再次探访。

    我带着秋之萧条,带上秋天的凌乱,从前沿出发,历经滩途,回味着秋天的朴厚。

    我带着秋之惆怅,带上秋天的多情,从这里出发,驶向彼岸。像蒲公英的种子,随风飘远,播下来年的春天和希望。

 文章出处:http://www./article/Art6447.html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