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杨志智漫谈二十四节气养生寒露:由凉渐寒硕果金秋

 219ln 2013-09-17
 
 
        在每年的10月8日、9日前后,为寒露节气。《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说:“九月节,露气寒冷,将凝结也。”在寒露节气时,气温比白露时更低,地面的露水更冷,快要凝结成霜了。作为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一个带“寒”字的节气,寒露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而这个节气也标志着气候从凉爽即将过渡到寒冷了,人们要开始着手防寒过冬了。
  ●大雁南飞菊花遍开 深秋始来硕果收获
  我国古代将寒露节气分为三候:“一候鸿雁来宾;二候雀入大水为蛤;三候菊有黄华。”意思就是,此节气中鸿雁排成一字或人字形的队列大举南迁;深秋天寒,雀鸟都不见了,古人看到海边突然出现很多蛤蜊,并且贝壳的条纹及颜色与雀鸟很相似,所以便以为是雀鸟变成的;第三候的“菊始黄华”是说在此时菊花已普遍开放。
  寒露时节,我国的广大地区均已进入深秋,而东北和西北地区大多已进入或即将进入冬季。北京地区在这个时节大概可以看到初霜了,而东北和新疆北部的一些地区一般已开始降雪。寒露以后,最明显的变化是虽多见晴空万里,但早晚温差极大,人们在用自来水洗手的时候,会开始有冻手的感觉了。
  寒露的气候一般来说,对于秋收十分有利。而此时也是金秋正当时,粮食、水果、蔬菜等作物几乎全部收获了。
  ●万物萧瑟阴阳转变 由表及里应对秋燥
  “露气寒冷,将凝结也。”由于寒露的到来,气候由凉转寒,万物随寒气增长,逐渐萧落,这是热与冷交替的季节。自然界中阴阳之气的转变,应作为人体生理活动改变的参照,以确保体内的阴阳平衡与外界环境相适应。
  金秋虽硕果累累,但同样是秋燥最厉害的时候。燥邪最容易伤肺、伤胃、伤津、伤阴气。此时节,人们汗液蒸发较快,因而常出现皮肤干燥、皱纹增多、口干舌燥、干咳少痰、鼻干鼻燥,甚至会毛发脱落和大便秘结等。年轻人脸上很容易痤疮,老年人则很容易出现脂溢性皮炎。所以养生的重点是养阴防燥、润肺益胃,同时避免因剧烈运动、过渡劳累等耗散精气津液。
  这样的问题可以从表和里两方面来应对。于表,可选择涂抹适当的护肤品,以保证皮肤的滋润、防止干裂,同时保证室内的湿度环境。于里,最好的方法就是从饮食入手,少吃辛辣刺激、熏烤、油炸等食品,宜多吃些滋阴润燥的食物,比如梨、芝麻、核桃、银耳、萝卜、番茄、莲藕、牛奶、百合、沙参等食品。
  ●老年人更应重保暖 年轻人可冷水擦身
  天气既然由凉变寒,那么穿衣方面就要更加重视了。俗话说:“吃过寒露饭,不见单衣汉。”说明此时节后,天气渐渐寒冷,路上几乎没有穿着单衣出来的人。而这个时候,老年人更不能再坚持所谓的春捂秋冻了,受到寒凉之后的后果会很严重。“老慢支”患者、哮喘病患者、骨关节病患者一定要万般小心,都说寒从脚上来,腿部和脚部的保暖要做好。
  对于年轻人来说,保暖确实也很重要,但也不用一下子捂上很厚的冬衣。一些想锻炼自己意志,想尝试培养冷水澡习惯的人,可以从寒露之后,开始试着用冷水擦身。杨志智表示,冷水擦身一定要在屋子里没有过堂风的地方进行,比如封闭的卫生间里。擦冷水澡不要一下子冲到冷水喷头下洗澡,而是要注重“擦”的过程,用毛巾沾冷水,反复擦身子,直到把身上擦热为止,这样才达到锻炼自己御寒能力、增强体质的效果。
  除此之外,身体好、有冬泳习惯的人,也可以从寒露开始,尝试冬泳。健康的冬泳运动并不是指在冰冷的水里游个把小时,而是先做好充分的准备活动,用冷水擦身后再下水,大约游50米就赶紧上岸,裹上大衣等待身体变暖。若您没游过瘾,同时身体还能负荷,那就等暖和过来后,再来一整遍刚刚的程序,做准备活动、冷水擦身、下水游50米立即上岸。这样的过程至多两次,不要再多了,杨志智说,冬泳的目的也是在于提高身体对严寒的抵抗力、抗病能力,让身体在寒冷的环境中能加快血液循环、迅速回暖。只要这个目的达到了,就可以了,长时间泡在冷水里只能让身体严重持续失温,对身体有害无益。
  ●螃蟹好吃性偏寒凉 解馋即可多吃伤身
  秋季吃蟹是中国人的传统,民谚中说:“秋风起,蟹脚痒;菊花开,闻蟹来。”与此同时,还有这样的说法:“九月团脐十月尖,持蟹饮酒菊花天。”可见,经过悠久的历史,我国大大小小的吃客们早已总结出了一系列吃蟹的规矩、窍门,蟹文化也是我国美食历史上最值得众人津津乐道的其中一种。
  螃蟹可蒸、可煮、可炒、可炸,甚至可以做调料,它营养丰富,除了富含大量维生素,还含有钙、磷、铁等微量元素。蟹同时也是一味中药材,它性寒、味咸,泻诸热,散血结,续伤断,通经脉,滋阴,生津添髓,和胃消食,强壮筋骨。螃蟹虽然好吃,但每次一两只解馋足矣,切不可贪嘴吃得过多。杨志智也提醒,吃螃蟹是一定不能离开中和螃蟹寒性的姜醋。
  民间总有这样的说法:螃蟹勾老病。这句话的意思就是,如果您有慢性病,就不要吃螃蟹,这样的说法杨志智表示赞同。他说,过敏体质的人要慎吃螃蟹,脾胃虚寒、有慢性肠炎、有皮肤病的人都不宜吃螃蟹,而一些“老慢支”患者、类风湿关节炎及风湿病患者、心脏病患者最好不要吃螃蟹。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