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经方故事——中医是这样治病的 民间中医网强力推荐

 中医馆163 2013-09-17
摘要: 整理者:秋千妈(网名),转自黄煌经方沙龙网“经方故事”一栏 第一部分:前言 前言 为了应付女儿的发烧,在网上寻求良方时,无意中结识了中医民间网,利用中医民间网介绍的简单方法在家治好了小女的发烧,从此 ...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wangzhi50022011/6/24 15:07
  • 我心里很高兴,以为疗效很好,可原来每天晚上还能吃一小碗粥,自从吃了你那个药以后,我昨天晚上连这一碗粥也给节约了,我说你再说一遍,她说“我昨天晚上胀得更厉害了,吃了你的药,原来我还能吃一碗粥,结果昨天晚上连这一碗粥也不能吃了,你说的挺好,说我是什么虚中夹实,怎么用起方来不是这么一回事?我说我用方没有问题,怎么会症状更加重呢?我说我去问问我的老师吧?那个时候刚毕业很年轻,也不怕别人笑话,她说你快请教请教老大夫,看这是怎么回事?我就拿着这个病历,拿着我开的方子,去请教胡希恕老师。
    胡老那个时候也是我们东直门医院特别善于用经方的一个老前辈,我想在坐的有好多人都知道他,胡希恕老师,我去问他的时候,他一看我这个病历介绍,他呵呵笑了,他说你的辨证很对,可你的药方子,药也很对,但药量没有把握好,我说:老师,我怎么药量没有把握好呀?他说你还记得《伤寒论》原来的那个厚姜半甘参汤的药物的药量吗?我说老师我不记得了,能记住药物的组成,我自己觉得很满足了,老师说:“厚朴半斤姜半斤,一参二草也须分,半夏半升善除满,脾虚腹胀此方真,”其实在这之前我根本不会背这个方歌。我说老师你说慢点,我记下来,从那儿我就把这个方歌记下来了。厚朴半斤,姜半斤,量很重,一参二草也须分,人参只有一份,而厚朴、生姜却是8 份,剂量比例不是显而易见吗?
    我把剂量比例给颠倒过来了,补气的药党参用了20 克,甘草用了6 克,
    而厚朴、生姜只用了6 克。胡老说你怎么用这么少的生姜、厚朴?我说,
    老师呀,我如果开厚朴 10 克,开上 10 克药,药房的老师傅特心疼这个厚朴,怕我不会用,所以他说没有,不给我拿药。他说,来,我给你签字,咱们厚朴用到 20 克,胡老签字药房的师傅就给。那真是这样,那个时候我可知道,药房的师傅怕年轻人不会用这个药,给浪费掉,当然也可以说他有点势利眼。我说生姜用多少?胡老说生姜用 15 克,我说会不会太辣?胡老也是这么说,你是给她做饭,你是给她配药?所以生姜用15 克,党参改成 6 克,把甘草改成 6 克,半夏用了 15 克,就这么一个方子。我说我现在请教了胡老师了,给这个病人说,还是我这 5 个药,剂量调了调,这个病人将信将疑,那就吃吧,第一天没有明显的效果,第二天、第三天肚子越来越不胀,肚子胀的程度越来越来轻,吃了 7 付药,晚上肚子就不胀了,她特别高兴,她说我肚子不胀了,那我要出院了。她那个时候是四五十岁,我那个时候二十来岁,她把我当成小孩儿,她说郝大夫,还要好好向胡大夫学习。所以这个剂量的比例给我极深的印象,而这个病人也给我极深的印象,我现在还记得她的名字,记的她的样子,所以厚姜半甘参汤是治疗脾虚痰湿阻滞,虚中夹实腹满的一张很好的方子。我们在使用它的时候,要特别注意它的剂量比例

    hzmddyy2011/6/22 17:05
  • 重要的还是要吃透伤寒论的条文,领会其精神,这样才能在临床上辨证准确,效如桴鼓。

    丁元江2011/6/21 14:04
  • 故事很精彩 不知有没有全本?

    日出草木香2011/6/21 13:57
  • 谢谢,很好,买了郝老师的伤寒论讲稿,还没有能力看,等将圆运动的古中医学看完后,准备看伤寒,谢谢你的故事,很好。

    stoneganda2011/6/19 21:44
  • 郝万山讲伤寒论,已经看了一遍, 正在看第二遍,讲的确实好,上面的故事很好,尤其是刘老救治工厂中毒的议案,第一次读时很震撼,第二次读还是震撼。不知道用什么词语形容正确中医治疗的重要。

    紫地丁2011/6/19 10:46
  • 把郝老师讲《伤寒论》中的治病故事罗列起来阐述真是太好了,花大半年时间看过讲课课件,但有了这样的提练,收获更多。感谢楼主!

    杏林一客2011/6/17 11:03
  • 古老的中医令人向往的地方。

    柳叶儿2011/6/16 16:39
  • 抓住主要症状,辩证施治,经典!

    wc20002011/6/15 23:54
  • 巧了,正在看郝老师的教学视频。

    xiexieacheng2011/6/15 15:31
  • 重温故事,老师的教诲令人难忘。多谢整理,收藏备考

    东营易和堂2011/6/15 12:52
  • 急性黄疸性肝炎,又是大夏天,敞着胸,那个黄的颜色,鲜黄如橘子色,你只要看上一次你会终生不忘,那种黄就是黄如蜡染。对于一个传染病我总是胆怯。
    刘老师说你摸摸脉,摸摸脉。我就大着胆子摸摸脉。膜完脉了,回到医生办公室,老师说脉怎么样啊。
    我说这脉有点浮,那脉浮怎么办呀?我说他现在是黄疸性肝炎,湿热在里,没有表证,你说他身上痒不痒呀。我说他身上痒。他说身痒、脉浮,这就是表证,我想他是黄疸性肝炎,胆盐沉积在皮肤,刺激那个神经末梢,他当然身上痒了。可老师就把这种身上痒就把这种脉浮当作了表证来看待。那么我说老师怎么治疗?他说你会治疗啊。我说我会了,用麻黄连翘赤小豆汤。老师说,啊,这才学会,所以我学会用麻黄连轺赤小豆汤用三遍,老师经常说,你的悟性够差的。其实这么个人,也就是用这张方子发了 7 天汗,从此黄疸指数一天比一天低,一天比一天低。当时那个病人是北京园林局的一个干部,据说这个人前几年还在世。  
        所以脉浮主表在临床上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我们不要认为只是感冒才叫表。皮肤病、皮肤的过敏、身上瘙痒,甚至包括一些牛皮癣,我们都可以,只要脉浮,都可以用解表的方法来治疗。
    故事六七没有药方,所以没有列出.

    zhhdr2011/6/14 16:24
  • 郝老师讲的很好,都是临床的真实故事,对提高伤寒论临床很有帮助,感谢整理!

    xiaolan90112011/6/14 14:50
  • 能遇到这样好的中医,真是福气啊。期待后面的故事。

    茶山一人2011/6/14 11:58
  • 这些故事看过的,但很快就忘记了,谢谢今天有机会重温

    lemon20132011/6/13 21:42
  • 正在拜读郝老师的伤寒论讲稿。

    酒大黄2007/10/21 14:03
  • 中医学内容丰富多采,若欲全面精通,非朝夕易事。现在假中医也不少,现在还能找到这样的好中医吗,我想还有的。

    春春秋秋2007/10/21 13:07
  • 现在还能找到这样的好中医吗

    龙一2007/9/6 00:48
  • 很感人,老感人了。

    山青青2007/9/5 18:36
  • 感谢楼主讲这么好的故事,寓教于内,令人频有收获!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