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趣赏荷联

 江湖一芦苇 2013-09-17
古今文人雅士乐于赏荷、赞荷,以荷喻志,抒发情怀,留下了大量脍炙人口的咏荷佳联,品赏起来如饮甘醇,趣味无穷。
   荷花,又名莲花、芙蓉、芙蕖、菡萏,是一种水生草本花卉。它生于碧水之中,花开于盛夏之时,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亭亭玉立,清香四溢,为世人所钟爱。“莲出污泥心洁白,兰居杂草气幽香。”“开几朵花羞碧水,持一把柄问青天。”“艳丽更无花得似,暗香惟有月明知。”这些对联皆赞美了荷花高洁、清雅的“君子”之风,是比较有名的言志联。
   我们知道,荷花气质最美,情操最高,不像浮萍那样随波逐流,也不像有些花草那样离群索居、孤芳自赏;它不为污浊尘俗玷污,也不为邪恶势力胁从;它不以天生丽质诱人,也不畏炎夏、不惧秋霜。而是以根深自养,严妆自持,始终如一地直立着,盛开着,散发芳馨。
   古往今来,凡有荷花的名胜之地,必有以荷为题的名联佳作。济南大明湖小沧浪亭内有一名联:“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绝妙地概括了大明湖的湖光景色,有“人在荷中游”之感。郭沫若曾为大明湖题写一联:“杨柳春风,万方极乐;芙蕖秋月,一片大明。”不失为咏荷佳作。此外苏州闲吟亭联:“千朵红莲三尺水,一弯明月半亭风。”杭州西湖三潭印月联:“三面湖光四周山色,一帘翠松十里荷花。”南京莫愁湖湖心亭联:“我非好弈也登楼,看六朝胜局残棋,青山送尽英雄骨;客为消闲来打浆,喜千里平湖浩月,荷花照出美人魂。”湖南岳阳楼联:“千里波涛一天湖水,万朵芙蓉三湘琼楼。”美景、名联相得益彰,赏景之余,细细品味荷联,别有一番情趣。
   除了名胜联、言志联外,咏荷联里还有许多谐趣联。这些对联,有的匠心独运,绘色绘神,颇有意趣;有的则用诙谐之语,演绎大义,捧腹之余可得其精微。据传古有才子程敏政,自幼聪慧,人称“神童”。宰相李资爱其文才,召至京城,意欲将女儿许配给他。一日,李资宴请程敏政,当着满堂宾客出一上联:“因荷而得藕。”程从容对答:“有杏不须梅。”起初客人们不以为然,认为此对一般,后经程解释,始而领悟,不禁佩服。原来此为谐音荷联,且语音双关,实际意思是“因何而得偶,有幸不须媒。”再看一例。一日,乾隆皇帝巡视江南,见池中荷花含苞待放,似握拳一般,忽然心动,咏一上联:“池中莲苞攥红拳,打谁?”命从臣纪晓岚续对。纪晓岚抬眼一看,见池边一株剑麻,叶如巴掌,便凑趣对道:“岸上麻叶伸绿掌,要啥?”上联出句先设喻,后拟人,把池塘中荷花含苞待放的娇态,描绘得楚楚动人,文意颇为俏皮。对句触景生情,以岸边剑麻翠叶为题,也以比喻拟人手法,反问不答,形象同样逼真传神。上下联相对成趣,天衣无缝。
   (作者系禾川中学退休教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