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看名人如何幽默仿射

 连砍三刀不过瘾 2013-09-17

看名人如何幽默仿射

 

20世纪30年代初,陈诚将军曾去日本考察军事。一次观看日军出操时,一军官出言不逊道:“你这么年轻就当上了将军,中国的将军一定很容易当吧?”面对这一公然的嘲笑,陈诚当即反唇相讥:“你们天皇也很年轻啊!是不是日本的天皇也很容易当呢?”此语一出,那个日本军官顿时哑口无言。

“中国的将军一定很容易当”一语中,显然含有轻视之意,而缘由则仅仅是因为“年轻”;敏锐地捕捉到此中逻辑的荒谬之后,陈诚随即“仿拟其人之言,还治其人之身”。由于此语不仅与对方之语外在形式相似,而且内在逻辑相同;因此,它也就有了一种无可辩驳的强大力量——试想,誓死为天皇效忠的日本军官又怎敢认同“天皇也很容易当”之说呢?

陈诚的说话技巧,即是“仿射”之术。它是指在言语交际中,面对对方发射过来的“臭弹”,说话人凭借类比思维、运用仿拟手法,再将其回射到对方身上的一种言语技巧;简言之便是:仿拟对方说过的话语,用以反击、反驳、反讥或反戏对方,亦即“仿(仿拟)”其人之言,“射(反击等)”其人之身。由于此术既仿拟了对方的话语形式,又仿用了内在逻辑(隐含着一种类比推理),对方如再加以反驳,即意味着自己打自己的嘴巴;因此,这种蕴含着“形似”之美、“质同”之智的“仿射”术,不仅能给人以惊奇、惊叹进而形成一种幽默效应,而且更有着一种无往而不胜的巨大“杀伤力”。请看:

 

对那些不怀好意者,可仿而“击”之

 

英国诗人乔治?莫瑞的父亲是一个木匠,虽然,当时的社会风气非常讲究出身和门第,但诗人却从不隐讳此事。某次聚会中,一个纨绔子弟由于嫉妒诗人的成就和名声,于是就想通过攻击其出身来让乔治当众出丑。“对不起,请问阁下的父亲是木匠吗?”见对方彬彬有礼,诗人便含笑应答:“是的。”“那他怎么没把你培养成木匠呢?”听出了对方的不怀好意后,诗人随即反问:“对不起,请问阁下的父亲是绅士吗?”“是的。”纨绔子弟一脸骄傲道。“那他怎么没把你培养成绅士呢?”面对这重重一击,那家伙再也没了刚才的傲气。

较之于其他,此例有些特殊:因为纨绔子弟有两次发问(后一次才见其不怀好意——攻击诗人出身低下),故而乔治也就有两次仿拟(前一次仅仅是“仿”,后一次才可称之为“射”——对其言之荒谬、其人之粗鄙进行反击,是诗人目的之所在)。就诗人两次仿拟关系来看,前者是为后者在做准备——如没有前一次“仿拟”,后一次“仿射”就会给人以突兀之感,也就很难取得置纨绔子弟于无言以对的反击效果。

 

对那些存心刁难者,可仿而“驳”之

 

20世纪20年代,在浙江省的一次县长考试中,面对陪考轮番发问,朱懋祺均对答如流;见此,担任主考的的省民政厅厅长朱家骅便抛开原定题目,出了这样一道怪题:“‘总理遗嘱’,朝会、纪念周都要诵读,无不烂熟,请你回答它一共有多少字?”闻此,回答不出的朱懋祺便想:主考出怪题刁难,录取肯定无望;如此,自不必中规中矩。于是他大胆反问:“主考官的尊姓大名,天天目睹手写,想必早已烂熟,请问它共有几笔?”此语一出,朱家骅愣了一下后,便含笑宣布考试完毕;结果,朱懋祺被朱家骅亲批录用为奉化县县长。

朱家骅问题中隐含的逻辑是:因为“‘总理遗嘱’,朝会、纪念周都要诵读,无不烂熟”;所以,你应该知道“它一共有多少字”。朱懋祺的反问亦隐含着一个类似的推理:因为“主考官的尊姓大名,天天目睹手写”“早已烂熟”;所以您也应该知道“它共有几笔”。正是借助于这种相同,朱懋祺的反问也就具备了合理性:您问我的这个类似问题,您自己应该答得出来吧?如果你自己都回答不出,我不能回答岂不很是正常?

 

对那些语含嘲讽者,可仿而“讥”之

 

隋朝时,有个生于中国的外籍法师,不仅学问精湛,而且善辩能言。某年四月八日设坛讲法时,前来听讲的朝廷官员、高僧大儒以及普通的善男信女多达几千人;在与法师辩论中,很多人都被他驳得哑口无言。最后,身材矮小的侯白(笑话集《启颜录》作者)来到台上,泰然坐定后即高声问道:“偶读经文,见有‘狐作阇(shé)梨’之说,敢问法师出自何典?”法师无法作答后便顾左右而言他:“这位公子,声高而身小,何不以声补身?”“法师眼深而鼻长,何不截鼻补眼?”此语一出,听众均起立大笑,法师自然是尴尬无比。

外籍法师因回答不了侯白“‘狐作阇梨’出自何处”这个难题,竟以嘲讽对方身体缺陷的方式来掩饰自己的难堪;对这样的说辩“高手”,自然不必“口”下留情。此中,反应敏捷的侯白面对法师的讥讽,随即也抓住对方的身体缺陷(当时人认为“眼深鼻长”是一种缺陷)“仿”而“射”之,不仅使对方陷入无言以对之尴尬境地,而且还为在场的国人赢得了脸面;有此,听众均起立大笑也就是一种必然了!

 

对那些善意玩笑者,可仿而“戏”之

 

19929月,著名作家贾平凹创办了《美文》杂志,并担任主编。由于事务繁多影响到创作,他便通过各种关系将老朋友穆涛从河北调至西安,担任副主编之职。一天,二人外出公干路过秦岭时,穆涛突然感叹道:“你们陕西人真会命名啊!”“此话怎讲?”贾平凹自然是不明就里。“这么大个一座山,竟然不称‘山’偏叫‘岭’!”听出了对方的玩笑之意后,贾平凹随即说:“这可比不上你们河北人。”就在穆涛一脸疑惑时,贾平凹又补说道:“石家庄那么大个一座城,居然不称‘城’却叫‘庄’!”闻言,穆涛禁不住乐而开怀。

过秦岭穆涛突发奇想,以秦岭称“”而不“山”来对贾平凹“发难”——你们陕西人不会命名。听出了这一戏谑之意后,贾平凹随即拿穆涛的籍贯石家庄说事,仿拟其话语形式和逻辑,以反穆涛——你们河北人更不会命名。如此这般的“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自能令对方心服口服。由此可见,这一“仿射”而成的高级玩笑,不仅雅致精巧,而且幽默智慧,确实能给人带来一种美的享受。

最后,还想特别指出的是,要想使“仿射”取得预期的效果,则需要注意这样两点:第一,仿拟之言与对方之语不仅在形式上要相似(句式结构相同,字数大致相等),而且在内容上要有一定的关联;第二,运用时要看对象——凡居心不良、心术不正之人,运用此法可谓正得其时;亲朋之间,似只能用于说理戏谑,否则,便有可能弄巧成拙,给对方造成不必要的伤害。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