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汗是一种正常的生理现象,具有调节人体体温的作用,特别是在炎热的夏天,出汗可散热降温、减少中
暑。中医认为,汗是人体津液受阳气作用蒸发从毛孔排出的液体。生理性
多汗见于炎热的天气、过高的室温、过厚的衣褥或精神紧张等情况。如果出汗的方式或
汗液的量、色和气味发生改变,则可能是某些疾病的一种提示,应引起重视。以下是中医对一些常见的异常出汗现象所作的解释:
顾名思义,这种多汗乃因体虚所致,它既可以单独出现,也可发生于多种疾病过程中。多见于儿童,有些儿童入睡后出汗不止,间或身体冰凉,这便是医学上所说的“出虚汗”。有些儿童因为身体虚弱、
感冒发烧或患肝炎等炎症使用大量
抗生素(或其它药物)后,导致出虚汗。成人也会出虚汗,一些体质虚弱的人在安静情况下,或无原因而全身或局部出汗,甚至大汗淋漓,这也是“虚汗”。某些患急慢性疾病者或产后妇女体质特别虚弱,往往也会出虚汗。
中医辩证
中医学认为,汗为心之液。若病人出汗太多或自汗、盗汗的病程持续时间过久,将导致
精气耗伤,出现精神倦怠、脸色苍白、四肢乏力、不思饮食、容易感冒、睡眠多梦等
阴阳失调的症状,损害人体的身心健康,甚至诱发其他疾病。对儿童患者的影响尤其明显。
现代医学研究表明,出汗过多会导致体内必需的
微量元素流失和
电解质失衡,影响孩子的健康成长。常出虚汗的孩子,会导致
记忆力下降,智力发育迟缓。重型盗汗病人,时间久了会使病情恶化,向“脱症”发展,严重威胁患者的健康与生命安全。
治疗虚汗症,首先应找出导致虚汗的原因,如果是因疾病引起,应在止汗的同时积极治疗疾病;如果是病后体虚,则应在止汗的同时加强调养,适量活动,以增强自身的抗病能力。对于原因不明的虚汗,最好请医生帮助找到原因。
由于虚汗症由来已久,中国民间总结出了大量药食两用的止汗方。如用
太子参8-10克,红枣6颗,加一大碗水煮开后小火煎10分钟,稍微当茶喝,每天一次;挑未成熟的干果名
碧桃干,有止
盗汗、虚汗的功效。根据中医“
虚则补之”的法则,精选
煅牡蛎、黄芪、
浮小麦、糯稻根、大枣等诸味药材科学组方和配伍,达到
益气养阴、固表止汗的目的,尤其对
气虚或
气阴两虚引起的
自汗、
盗汗效果显著。现代医学研究证实,该药在止汗的同时还具有
提高人体免疫力、补钙、调节植物神经的功能。
出汗本是一种正常的生理现象,它具有调节体温,调整体液。排泄机体内废物的作用。出汗可以使皮肤表面保持酸性,以防止一些细菌对人体的侵袭。特别是炎热的夏天,出汗还可以散热降温,减少中暑等症的发生.小儿由于是纯阳之体,加之活泼好动,所以容易出汗,即使在入睡时也常微微出汗,这是正常生活的生理状态。若排除了天气酷热,衣着过多,感冒发烧等情况,在安静的状态下如静坐或熟睡时,小儿全身或身体的某一部分出汗较多,则是病理状态了。中医任为,这种出汗都是因虚而起,故称为虚汗,出虚汗对小儿的影响与危害尤大,因为儿童脏腑娇嫩,形体未充,所以出虚汗更容易导致
肺气虚,
脾气虚脾肺两虚。
现代医学研究证明,出汗多会导致机体
微量元素流失和
电解质失衡.常出虚汗的孩子不仅食欲下降,睡眠不稳,夜间啼哭,大便秘结,严重时还会导致
记忆力下降,智力发育迟缓,所以,家长对出虚汗的孩子应积极地调理,决不要掉以轻心。
冬冬白天,夜晚经常出汗,稍一活动就加重,这种情况为虚汗中的自汗。多因
阳虚引起。自汗的宝宝常容易感冒,身体疲倦,面色苍白或怕冷.此时治疗以
益气固表止汗为大法。
西医解释
多汗症是出汗过多的一个医学术语,就是人体出汗异常多,有的患者还
低热或怕风。尽管有些全身性疾病,如
甲亢、肥胖、糖尿病、
结核病等,可以引起
多汗,但大部分多汗是
植物神经紊乱引起的,其发病机制主要是交感神经异常兴奋所引起。
食疗
1,取
山药材10克,百合6克,莲子6克,大米适量,煮粥食用即可。
2,取山药15克,板栗20克,大枣5克,瘦猪肉50克,炖汤调味后,喝汤,吃栗子,大枣与猪肉。每日一次,连服15日。
3,取小麦12克,莲子6克,大红枣6克,桂圆肉6克,甘草3克,水煎.喝汤,吃枣与桂圆肉。
实例:悦悦在清醒或活动的时候出汗不算多,可一睡觉就会大汗很多,尤其是头部出汗更多,头发象水洗过似的,枕巾也湿漉漉的。因为她爱出汗,妈妈每晚都要醒两三次,她担心悦悦出汗后踢被子会着了风寒。悦悦这种情况属于虚汗中的盗汗.盗汗多是
阴虚所致。盗汗的宝宝除睡觉时出汗外,还会表现为手脚心热,
口干易渴。盗汗以
滋阴降火为主要治疗。
推荐食疗方
1,取百合15克,银耳10克,小麦仁15克,雪梨2片,加水适量,用文火炖烂后,吃梨,喝汤.每日一次,10天为一个疗程。
2,取沙参4克,黄精6克,
麦冬3克,小麦仁10克,雪梨2片,加水适量共炖15分钟,吃梨喝汤。每日一次,10天为一个疗程。
护理
出虚汗孩子的护理
小儿出虚汗一般在初睡时最多,父母可等孩子熟睡后适当减去孩子身上的盖被。发现出汗较多时,可用柔软的毛巾将头发、面部、身上的
汗液拭干,并帮孩子侧翻身,防止身下存汗。关闭窗子,防止对流风直吹孩子身上而着凉。
身体无疑是改善小儿体虚的重要手段,父母最好利用早晚时间,带孩子外出散步及活动,逐渐增加散步的时间,延长散步的距离,增加活动强度。也可分配给孩子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完成后给予一些小小奖励,或鼓励孩子参与同伴游戏。随着
运动量的加强,身体内部的调节能力就会充分地发挥出来,使各项机能恢复正常,改变小儿出虚汗的症候。
另外每天早午晚各踮脚30下能有效治疗虚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