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小学语文教学经验之谈

 baileej 2013-09-23

利用课余时间读了霍懋征老师所着的《小学语文教学经验谈》,感受颇多。霍老师的语文教学经验非常丰富。她的指导思想是从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一代新人出发,在小学阶段打好语文基础,大力提高语文教学质量。      
        下面谈谈读了霍老师的着作后得到的几点启示:
       一、打好基础,培养阅读和表达能力
       
小学生的智能潜力,关键在于老师的发现和开发。她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着眼于如何培养阅读和表达能力,以达到从教到用不着教的目的。她重点抓了以下几个教学环节。
      (一)重视指导学生预习。在讲课之前,让学生自己看书,挑出不认识的字、不理解的新词、不懂的成语,自己去查字典、看资料弄清楚。为了引导学生阅读时口诵心思,在预习时,引导学生独立思考,自己提出疑难问题。通过读理解课容。同时通过预习培养学生进行阅读、思考和想象的能力,从语言文字理解思想内容的能力以及良好的读书习惯。
      (二)引导学生遵循作者的思路去阅读、思考 。霍老师善于通过分段、分层次的教学活动,使学生从纷繁复杂的思维中理清文章的脉络,掌握作者的思路,引导学生按逻辑的方法去思考、阅读,大大提高了阅读的效率。她不是脱离学生实际,强加给学生什么段意、提纲、标题等,而是在理解内容的过程中使学生掌握文章的主干与支脉,详与略,发展与变化,前因与后果,促进认识的深化。
      (三)把培养分析概括能力与提高阅读能力的基本训练结合起来。在理清文章脉络的基础上,进一步概括中心思想。
      (四)多给学生发言的机会,让他们及时地、充分地表达自己思维的成果,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霍老师上课时,经常看到全班学生举手争着发言的现象。在一堂讲读课上,常常有回答问题、解释词语、归纳段意、概括中心思想、复述课文、质疑问难等。有时还引导学生展开争论,让学生从不同角度畅所欲言,对于好的发言及时予以肯定。这不仅培养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同时有利于把作者的语言、思想转化为儿童自己的精神财富。由于口头表达能力的训练普遍而有系统,因此霍老师班里的学生一般都勇于发言,语言有条理、有根据、合乎逻辑。这不仅有益于培养阅读能力,同时为作文打下基础,孩子们的精神力量也能及时发挥出来。

二、善于运用启发式,把发展智力培养理解
       
霍老师善于创设学习语文的情境,激励学生愤悱,在愤悱的情境下诱发学生的探索精神。她常说:要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把他们引到知识的海洋,让他们自己动脑、动口、动手,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她在教学中从激疑、分析、综合到判断、推理,常运用启发式提问引路。她重视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善于启发学生观察的积极性,在指导观察的过程中,把发展儿童的形象思维与逻辑思维结合起来,为学文打下良好的基础。这个过程把客观事物、思维、语言统一起来,把培养敏锐、精确、细致的观察力与培养准确、鲜明、生动的表达能力结合起来,使学生言之有物、言之有序、言之成理。同时把看图与学文联系起来,既培养了学生的观察力又提高了阅读和表达能力。
。霍老师正是通过培养学生的观察力,训练了学生敏捷有效的思维方法,把传授知识、发展智力、培养阅读和表达能力结合起来,所以在语文教学中取得显着成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