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质增生性疾病,属于祖国医学痹症(骨痹)等范畴,根据临床调查统计,46岁以上的人均有不同程度的增生现象,有的还出现椎间盘退性改变。常见于颈椎、腰椎,其次是跟骨、肘关节、肩关节等。特别是农村强体力劳动和城内从事脑力劳动久坐不活动者发病率相对偏高。笔者从2000年2月开始采用补肾活血祛风汤口服结合祛瘀外敷散外敷治疗骨质增生性疾病842例,经临床观察,疗效满意,现总结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观察病例为2000年2月~2011年3月十年间在本卫生站门诊就诊的患者,共842例。男412例,女430例; 年龄最大79岁,最小32岁。平均年龄(50.10士6.73}岁;颈椎增生296例,腰椎增生354例,跟骨增生85例,膝关节增生62例,肘关节增生45例。病程最短的3个月,最长者18年。全部病例均作X光拍片检查,报告为不同程度的骨质增生现象。 1.2 诊断标准 根据《中医病征诊断疗效标准》中的诊断标准订;①多见于中老年人,发病缓慢,病程长,反复发作的特点;②具有典型的临床症状:麻木、疼痛、甚则活动受限;③病位在颈椎有长期头晕头痛、颈肩背疼痛,转侧不利,双手麻木,X线摄片中可见颈椎生理弯曲变直,椎体骨质增生,椎间孔狭窄;在腰椎有长期腰痛,伴有双下肢至大腿后部至腘窝,小腿外侧至足跟部外侧牵扯样疼痛,X线摄片可见腰椎骨质增生及腰椎间盘突出;在膝关节有长期膝关节疼痛变形、行走、伸屈不利,X线摄片中可见膝关节骨质增生。 2.治疗方法 采用补肾活血祛风汤口服结合祛瘀外敷散外敷治疗。每天1次,治疗一个月为1疗程,共3疗程。前一疗程结束后间隔3天再进行后面疗程,疗程结束后进行疗效评价,3个月后统计复发情况。 2.1补肾活血祛风汤,药物组成及用法:川芎、赤芍、桃仁、红花、当归、三七各10g;蜂房、全虫、蜈蚣、细辛各3g;杜仲、碎补、巴戟各15g病变在颈椎加葛根30g;羌活10g;病变在腰、膝加牛膝20g,狗脊20g,在膝关节加松节30g,痛甚加徐长卿10g。一日一剂,水煎服,妇女月经期暂停服。 2.2祛瘀外敷散 药物组成及用法: 赤芍100g,丹参100g,三七60g,桃仁100 g,防风100 g,苍术100g,五加皮100g,细辛50g,川芎100g,制乳香 100g,制没药100g,制川乌50g。病位在颈椎加羌活100g,葛根100g;在腰、膝加牛膝100g,狗脊100g,独活100g,如有热者加冰片50 g,用粉碎机反复3次打成细末备用。如病位在颈椎、膝关节则缝制1个长4寸、宽3寸纯棉布袋;病位在腰椎则缝制1个长8寸、宽4寸布袋均能封其口,然后每晚睡前将备用的药粉适量;颈椎约120 g,腰椎约200 g,以白酒调至不稀不干为度,然后装入缝制好的布袋密封其口,敷于患处,以绳物固定,次日早晨取出,至晚上如法调敷,以敷三天,休息三天为宜,每取一份药可反复调敷5次。夏天以醋调为宜,以免皮肤过敏。如过敏者以外涂肤轻松软膏3~4日即愈,以后继续敷用。皮肤特别过敏者不宜,经期及皮肤有破损者暂停敷用,治疗期间不能从事体力劳动及长久站立。 3. 疗效标准与治疗结果 3、1疗效标准 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1994年发布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疗效标准拟定:临床症状消失,无任何不适,感觉如常人者,评为治愈;主要症状明显好转或消失,尚有一些次要症状存在者评为显效;症状有所改善,至少有两个症状减轻一个级差者评为有效;症状无改善者评为无效。 3.2治疗结果 842例病例,治疗3疗程后,治愈385例,显效256例,有效157例,无效44例,治愈率45.72%,总有效率94.77% ,3个月后随访无复发。 4. 典型病例 例2:患者 男,56岁,于2001年3月20日以腰痛行走困难,不能劳动2个月,前来就诊,诉:腰痛不能转侧,行走困难,双下肢麻木并放射至大腿后部至腘窝小腿外侧牵扯足跟部疼痛,经X线摄片为腰椎骨质增生伴椎间盘突出,曾多方推拿、按摩,花钱甚多无效且越来越加严重。证见:形体消瘦,行走极度困难,双手扶腰呻吟不已,舌紫、苔白腻、脉弦涩。证属肾俞经络阻滞,气滞血瘀,肾不主骨,治以活血化瘀,舒筋活络,散寒祛湿,补肾壮骨,口服补肾活血祛风汤:蜂房12g,全虫8g(研末冲服),蜈蚣2条(研末冲服),川芎15g,赤芍15g,桃仁12g,红花12g,杜仲15g,碎补20g,细辛8g,三七12g,当归15g,牛膝20g,狗脊20g,二日一剂,外敷祛瘀外敷散,经2个疗程治疗后诸症减轻。再经1个疗程治疗后,腰腿痛消失,行走自如,每天能参加劳动,能背、挑100多斤重实物,嘱每天自用手背做腰椎上、下左右按摩运动,至今随访未复发。 例3:女,59岁,于2005年11月12日以膝关节疼痛、伸屈行走不利,不能劳动,前来就诊,诉:左膝关节疼痛,行走困难,伸屈不利。经X线摄片见左膝关节骨质增生,证见:走路极度困难一瘸一拐,左膝关节畸形,舌紫苔白腻,脉弦涩。证属下肢寒湿入侵,经络阻滞,气滞血瘀,肾不主骨,治以活血化瘀,舒筋活络,散寒祛湿,补肾壮骨,口服补肾活血祛风汤:蜂房12g,全虫8g(研末冲服),蜈蚣2条(研末冲服),川芎15g,赤芍15g,三七12g,桃仁12g,红花12g,杜仲15g,碎补20g,牛膝15g,细辛12g,狗脊20g,松节30g,当归15g,二日一剂,水煎服,外敷祛瘀外敷散,经2个疗程以后,疼痛大减,已能行走,再经1个疗程治疗后行走自如,疼痛消失,能从事家务劳动,嘱每天做双足并拢,双腿微曲,双手捧膝,做膝关节左右旋转,左右各9次运动,每日1~2次,随访情况很好。 5. 体会 骨质增生性疾病临床上发病率很高,尤其是腰椎的活动范围仅次于颈椎,也是脊柱活动非常平凡的节段,同时它承受着人体自身大约60%的重量的压力,借助于它本身特殊的解剖学结构,在正常的情况下能够胜任自如地完成使命,如它受到外伤或扭挫,就会变得活动不灵、伸屈不利。腰椎的扭伤是经常性的,扭伤时除了软组织的损伤之外,腰椎关节错缝都将同时发生,小关节错位破坏了腰椎间的力平衡,时间久了就长出骨刺,即骨质增生,常累及周围组织结构压迫神经,如神经根、脊髓、椎动脉、交感神经等引发的一系列症状和体征。临床表现其增生的部位不同,各有差异,但共同点是:疼痛、麻木、活动不便、伸屈不利,病程长,反复发作。祖国医学认为这一类疾病属于“痹症”、“骨痹”、“眩晕”“腰痛”的范围。常因感受风、寒、湿、热外伤、劳损致颈、腰椎、膝关节增生改变,压迫神经根,闭阻经络,致气血运行不畅、气滞血瘀。“穷必及肾”久则肾虚精血不足,不能主骨,致髓海空虚骨府失养,从而出现一系列症状。如阻滞于颈椎部位,气血上行受阻致脑海失养,故见头晕头痛,语言迟钝,走路不稳,阻碍气血傍行则头颈转侧不利,上肢麻木;阻于腰椎部位则见腰痛不能转侧,并沿经络下行放射至下肢大腿后部至腘窝小腿外侧至足跟部疼痛,阻滞于膝关节则见膝关节疼痛变形,伸屈行走不利等。再因本地雨水多环境潮湿,地气卑湿,故本病多与风、寒、湿夹杂阻滞经络所致。治以活血化瘀、舒经活络,祛风散寒除湿,补肾强筋壮骨。补肾活血祛风汤川芎、赤芍、桃仁、红花、当归、三七活血化瘀;蜂房、全虫、蜈蚣、细辛舒筋通络,散寒祛风除湿止痛,据现代药理研究,蜈蚣、全虫具有很强的通微血管即孙络的作用;杜仲、碎补、当归补肾养血,强筋壮骨,如病位在颈部加葛根引药上行至颈椎;如在腰、膝则加牛膝、狗脊、松节引药下行入腰、膝关节,且能补肾强筋壮骨,祛瘀外敷散中大量赤芍、丹参、三七、制乳香、制没药,桃仁、川芎亦起活血化瘀,通经活络之功;防风、苍术、五加皮、碎补、制川乌、细辛亦凑散寒除湿,祛风止痛之效。葛根、羌活、牛膝、狗脊、独活亦为引经上下行之药且能固肾壮骨,亦有散寒除湿之功。如有热者加冰片辛香走窜以散热。综内外合治,使脉络疏通,气血通畅,陈寒宿风祛除,湿无居处,肾能主骨,则“骨赘” 软化故诸症消除。 对骨质增生性疾病的治疗,早期以疏通脉络,减轻疼痛,缓解肌肉痉挛为主,中后期应以补肾强筋壮骨恢复功能为主。患者必须避风寒,配合自我功能锻炼,有利提高疗效及巩固疗效,使病程大大缩短。本研究结果表明,采用补肾活血祛风汤口服结合祛瘀外敷散外敷的方法治疗肩周炎,适宜于任何时期,疗效明显,如能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治愈更快。值得临床推广。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