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老年感悟]:(869)二篇关于生老病死的短文

 陋室书屋2 2013-10-01

[老年感悟]:(869)二篇关于生老病死的短文

 

(869)二篇关于生老病死的短文 

 

 

 

 

 

 

 

    同学在信箱里看到关于生老病死的短文,现在摘出来(这些观点不一定全对,只供参考):

 
 
    老了,我们已经老了!只不过我们现在身体还好,头脑清醒,所以还没有“老”的紧迫感。老了,指望谁!要分几个阶段,几种情况来谈。
    第一种情况,退休以后六十岁到七十岁,身体比较好,条件也许可。喜欢吃就吃一点,喜欢穿就穿一点,喜欢玩就玩一点。不要再刻薄自己,这种时日不多了,要把握住。钱把住一些,房子留住一点,把自己的后路退路都安排好。不要出现了突然状况一切全乱。孩子经济好是孩子的,孩子孝顺是孩子的好品质。我们不拒绝他们的资助,不拒绝他们的孝敬。但还是要立足依靠自己,安排好自己为好,这样只会锦上添花不会被动难受。 
    第二种情况,七十岁过了没灾没病的,生活还能自理,这没有太大的问题,但要知道这是真老了,慢慢地体力精力都会不行的,反应也会越来越差,吃饭要慢——防噎,走路要慢——防跌。不能再逞强,要照顾自己啦,不要再去管这管那,管儿管女,有的还去管第三代,管了一辈子,该自私一点管管自己啦!一切都要悠着点,有条件的就用个人,帮助打扫打扫卫生,买买菜做个饭,洗洗弄弄也就那么点事。把自己的健康的状态保持得尽量的长一点。给自己能够自主生活的时间尽量的长一些,不求人的日子总好过。 
    第三种情况。身体不好了,要求人啦!这一定要有所准备,绝大多数人都逃不过这一关。心情要调整好,要适应。这和退休调整心态是一回事,从一种生活方式转变为另一种生活方式。没办法的生老病死人生常态坦然对待。这是人生最后一段没有什么好怕,早有准备就不会太难过。或是进养老院,或是用人居家养老,量力而行,酌情而办,总会有办法,原则就是不要磨子女,给子女心理,家务,包括经济添加沉重的负担。自己多克服一些,我们这一代人什么苦什么难都经过,相信我们人生最后的旅程也会坦然度过。 
    第四种情况,自己头脑清醒,身体疾病缠身无法治愈生活质量极差时,要敢于面对死亡自我决断,坚决不要家人再抢救,不要亲友做无谓的浪费。如果是痛苦不堪、毫无尊严而言的话,要坚决选择离开。 
    第五种情况,自己全然无法掌握自己的命运那只好听天由命。 
    这就是我的“老了”的思想和物质准备,指望谁?自己,自己,还是自己。 

 

                                            

 

 

                                                                                          (作者不详)

 

 

           生老病死爱别离

 

 

 

    每年的黄帝故里拜祖大典,都是最累人的时刻,特别是拜祖前的一周,每天的感觉只有一个字“累”。终于盼到了假期,尽管不是太长,但已足以。

    忙碌的脚步突然停了下来,却有些不知所措,不知道要干嘛。最近两天都是在街上闲逛。看或匆匆或悠闲的行人,看小雨淅沥,看蓝天白云......想着一些奇怪的想法。特别是今天早上,儿子的两句话让我心里荡起阵阵涟漪。儿子说:“妈妈,是不是人都会变老,都会死?”我回答道:“是啊,人都会老,最后都会死”。我的简单的一句回答,却让儿子哇哇大哭,用充盈着泪水的眼睛看着我,反复的说“我不让你老,不让你死,啥时候都不死。”听完儿子非常认真的表达,我的内心里一下子变软了,对儿子非常认真地说:“妈妈不会老,永远都不死。”一个三四岁的孩子也开始慢慢思考生老病死这个永恒的主题了。

    佛曰:人生有八苦,生、老、病、死、爱别离、怨长久、求不得、放不下。人的一生苍桑变换,有觞筹交措时的喧嚣扰嚷,也有曲终人散后的孤独落寞。有生的疼痛,有老的哀伤,有病的愁苦,有死的悲恸。爱别离,就会怨长久。求不得,所以放不下。
    生老病死是自然规律,我们每个人都要经历,因而只能以坦然的心情去接受。乐观,不畏惧。生活便会美好许多。 
    爱别离,也有不得以而为之的苦恼。爱着便会希望在一起,不能在一起,当然会是一件苦心的事,亲人的别离,爱人的别离,友人的别离,都是苦闷的事情。可是我们要努力,要让分别变为相聚。这其间的过程应该是一个美丽而有意义的过程。 
    怨,不是一件好事情,是苦。怨的时间长,便更苦。因而无论人生变得如何的不顺意,都要放开心胸,不要有太长的报怨。怨是一块坚硬的石头,横埂在心间,不放下,你会发现,因为这怨恨,自己的人生便处处有绊脚的石头。 
    求,本是一件好事,求学,求财,求事业,求姻缘,求……求的事情越多,说明人的欲望也就越大,但我们无论求什么,都要有一个度,不要超过这个度,超过了就会与预想的结果背道而驰。求得越多,人会变得渐渐不满足,总是不满足,人便会有贪念,贪得无厌便为大祸了。其实每个人都有对生活的需求,只是大小和多少不同而已,我喜欢那些淡泊名利地位和金钱的人,他们不是无所求,只是不贪婪,不虚妄,活得自然而潇洒,隐隐透露出侠者风,雄筋傲骨,处世泰然。这样的人是最值得敬重的人。 
    放,许多人都很难做到,会有不舍,有留恋,有依赖,有惦念,有长长岁月里曾经鼓荡荡的激越豪情。你的放不下,我的放不下,我们的放不下,也正是世人的放不下。其实,人世有代谢,就像花儿有枯萎,什么东西都是身外之物,生不带来,死不带去。只是人有一样太珍贵的东西,就是感情。这虚幻的事物,让人终身纠结,一切都缘于此,有大智者,必已早看明白这尘世,所以,不苦也不恼,索性顺着这世界。求不得便不求,放不下,便不放。反正,总有世事清明和悦自由的一天。
    我爱在这尘世上轻漫地走,远远地端祥,像隔着有雾的花朵。生活并不完美,但也并不悲惨,调整好自己的心态,更开心、更纵情地投入生活吧!

 

                                                 (作者不详)

 

 
 

                     [老年感悟]:(869)二篇关于生老病死的短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