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新道鸿烈:《淮南子》与中国文化

 循天园 2013-10-01

内容简介

本书内容包括刘安·新道家《淮南子》、《淮南子》的主要思想、《淮南子》与中国古代政治观、《淮南子》与传统教育观、《淮南子》与道教、《淮南子》与传统军事理论等。
 
目录

一 刘安?新道家?《淮南子》

1.刘安传略

(1)家世不幸,幼年丧父

(2)天下奇才,招士著书

(3)被逼谋反,事败自杀

2.刘安所处的时代

(1)汉初皇权与封国的矛盾

(2)儒道两家思想的竞争

3.《淮南子》与新道家

(1)新道家与淮南学派

(2)《淮南子》不是杂家应为新道家

4.《淮南子》的传本、内容结构及研究

(1)《淮南子》的书名和传本

(2)《淮南子》的著书宗旨和各篇内容及结构

(3)《淮南子》的研究情况

二 《淮南子》的主要思想

1.《淮南子》的理论基础――道论

(1)道的含义

(2)道的特征

(3)道与几个概念的关系

2.《淮南子》的宇宙论

(1)宇宙形成说

(2)天人关系说

(3)地人相关说

3.《淮南子》的政治论

(1)无为论

(2)民本论

(3)君臣论

(4)新道家政治论体系

三 《淮南子》与中国古代政治观

1.《淮南子》与“霸王道杂之”

(1)汉初政治的王道、霸道并用

(2)汉武帝儒、法、道兼治

(3)霸王道杂之的影响

2.《淮南子》与无为政治

(1)盛况空前的汉初无为而治

(2)无为政治的影响

四 《淮南子》与传统教育观

1.《淮南子》与德育教育观

(1)“循性保真”、“率性而行”的道德本源论

(2)儒道结合的德育评价标准

2.《淮南子》与智育教育观

(1)“仁智统一”与“掩其聪明”的才智论

(2)“不学”与“学”的智育教学论

(3)丰富的科技教育内容及影响

3.《淮南子》与审美教育观

(1)“自然”与“和谐”的审美理想

(2)“无为诚乐”与“美善相乐”的审美教化论

五 《淮南子》与道教

1.从道家到道教的桥梁

(1)神仙出世论与道教的形成

(2)《淮南子》与道教的道术

(3)“气类相感论”与道教道法

2.《淮南子》与道教义理

(1)对“道”的崇拜与信仰

(2)崇拜鬼神

(3)崇拜方仙道

(4)事生为本,事死为末

六 《淮南子》与传统军事理论

1.义战论

(1)战争是不可避免的

(2)拥护义战,反对不义之战

(3)“用兵有术矣,而义为本”

2.政胜论

(1)兵本在政

(2)“兵之所以强者,民也”

(3)“兵失道而弱,得道而强”

3.《淮南子》的具体用兵之术

(1)将领论

(2)“以无形制有形”论

(3)因乘而迅疾论

(4)“势”、“权”、“奇”论

七 《淮南子》的历史地位和评价

1.集众家之长归之于新道家

2.对后世学术的影响

附录一 《淮南子》选译

原道训

真训

天文训

 地形训

时则训

览冥训

精神训

本经训

主术训

缪称训

齐俗训

道应训

论训

诠言训

兵略训

说山训

说林训

人间训

修务训

泰族训

要略

附录二 主要参考书目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