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故宫遗址地下的五大秘密

 昵称535885 2013-10-05


 
 

故宫遗址地下的五大秘密 - 海阔山遥 - .


       600年前,南京的紫禁城高大的围墙,巍峨的皇宫,宽阔的马路……现在,只剩下了苍凉。

故宫遗址地下的五大秘密 - 海阔山遥 - .

为再现当年紫禁城的恢宏气魄,“建设明皇宫遗址公园”被列入南京“十二五”文物重点工程。但,要把一个已经消失的“宫”复活,何其难!这就必须借助于地下考古。“多少年来,明故宫附近的考古发掘几乎是救火式的,与其这样,还不如主动发掘。”现在,对明故宫遗址公园的考古发掘正在向国家文物局申报中。

当年壮丽的皇宫,是不是被活生生埋在了地下?未来的考古,会带给大家哪些惊喜?

故宫遗址地下的五大秘密 - 海阔山遥 - .

 惊喜一:

会找到“填湖造宫”的证据?

“人们都误以为那座茶楼是明故宫的建筑,其实不是。对人们造成了一种误导。”南京市文物局文物处副处长丁波说。未来的方案中,借助考古的成果,要对部分遗址进行恢复展示。比如:把考古发掘的三大殿台基展示给大家观看。

丁波说的三大殿,是指奉天、华盖、谨身三殿,这三大殿也是当年紫禁城的核心区域。600年前的奉天殿是宫城殿宇建筑中的核心建筑,三大殿的主体,是皇帝举行重大典礼和接受文物百官朝贺的地方。在相关记载中,奉天殿上盖琉璃金瓦,雕梁画栋,朱漆描金雕花的门窗,在阳光下非常耀眼,被俗称为金銮殿。华盖殿在奉天殿正北,是平面方形亭子式的建筑,四面出檐,渗金圆顶,殿顶上还缀有硕大的金球一颗,是皇帝前往奉天殿之前小憩的地方。谨身殿位于华盖殿正北,规模仅次于奉天殿,是一座双重飞檐的大殿。这个地方,是皇帝自省、赐宴的地方。

只是,经过600年的烟雨,三大殿早已不在,变成了现在的明故宫遗址公园。现在,文物部门申请的,正是对这个公园内的主动性考古发掘。专家说,肯定会找到当年的石柱础、琉璃构建,或许还能找到华盖殿上的那颗金球。最最期待的是,可以再次揭开当年填湖造宫的秘密。明故宫选址在燕雀湖的一片低洼湖水中,这恐怕是中国古代建宫唯一低洼之所的特例。

而早在1997年,当时江苏大剧院被规划建在明故宫遗址公园上,为配合建设,南京博物院的考古专家们已经对这里进行了一些调查、勘探和发掘。在三大殿的核心区域,他们选择性地发掘了610平方米,发现了一个有趣现象。他们从地层剖面上发现,每隔20厘米就有一层黄土和碎石块相隔的堆积,这种堆积一共有20组,非常有规律。

这种黄土加碎石的堆积模式,在2007年再次被发现。由于地铁二号线从明故宫地下穿过,南京市博物馆的考古人员对明故宫遗址公园和午朝门公园中间的马路进行了发掘。考古人员发现,明代文化层有垫土现象,是一层黄土一层碎瓦砾……这种垫土,应当就是“三山”的土,恰好证明,明故宫真的是填湖建宫的。

这次,如果启动对南京明故宫遗址公园进行考古,应该还会再次“遭遇”一层黄土,一层碎石的特殊景观。

故宫遗址地下的五大秘密 - 海阔山遥 - .

 惊喜二

:会找到建文帝出逃的地下御河?

公元1399年,明建文元年,因不满建文帝朱允炆的削藩政策,坐镇北平的燕王朱棣起兵反抗,以“靖难”的名义挥师南下。1402年,朱棣攻破京城,建文帝下落不明,成为明史第一谜案。

“宫中火起,帝不知所终”,建文帝是烧死了还是出逃了?自明中后期以来,一直传说不断。有一种观点认为,建文帝通过地下御河和管闸,带领一帮人逃出皇宫,逃出皇城,顺利地逃出了南京城。明故宫遗址的地下,是不是真的有错综复杂的水系,或者有庞大的排水系统来支撑?

200626,考古人员在玄津桥以南不到100的地方,挖出了一条3多深的长沟,经发掘,发现里面是一个宽约1.5、高近2的方形甬道,上下左右都有巨型条石砌成,考古人员初步推断,是明代的暗沟。而且,皇城内有大大小小的明渠、暗沟相通,水系复杂,这主要是方便大内生活的需要。据有关人员研究,明渠主要是内金水河和它的支流。内金水河是宫城内用水的主要源泉,不但本身宽而深,并且还应有不少支渠向宫城各处延伸,以构成皇宫内的明渠水系。不过,这些明渠支流史料已经无法考证,只有待考古去发现。

暗沟也主要是用来排水。在明故宫午门以北,内金水桥之前有一座高2.22、宽1.1、厚0.18的石碑,上面记录了明万历年间通渠事宜。从碑的内容来看,主要是通过建地下排水暗沟连接皇宫内的明渠,从而形成一个遍布每个角落的排水网络。

未来的考古,或许有希望揭开明代紫禁城水系之谜,找到那些复杂的水系,也就揭开了当年建文帝在皇宫出逃的路线图。

故宫遗址地下的五大秘密 - 海阔山遥 - .

 惊喜三

:会揭开明故宫“梅花桩地钉”的秘密?

虽然明紫禁城的消失也不过只有百余年,但由于地面建筑几乎消失了,人们连当年紫禁城的地基是什么样子的,也无法知晓。未来的明故宫考古,不仅可以知道当年皇宫的营造方法,还可以揭开皇城地基的奥秘。

1949年开始,明故宫地区的考古发掘拉开序幕;60多年过去,当年的皇宫所在,已进行过几十次的考古发掘,虽然每一次考古面积并不是很大,但通过一次又一次的考古,可以大致勾勒出当年明故宫的地下“旧影”。

明故宫的地基,应该用无数根木桩支撑,这些梅花桩,被俗称为“地钉”。9年前,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综合办公大楼建设,考古人员进驻,试掘了太庙遗址,在100平方米内,清理出各种琉璃、石质构件、木桩、青花瓷片等。当时,考古人员发现太庙基础十分讲究,基础底部是密集的、长度在23的木桩,这些“地钉”就像梅花桩一样,看上去规模很宏大。“地钉”上填有数层碎石和黄土层,碎石和黄土层的上面是厚达4的纯净黄土。黄土经过层层夯打,形成多达十多层的夯层。那些夯土都是用直径30厘米左右的木头,一点点夯打而成。

“一般地钉都是上下一样粗的,但是明故宫的地钉有两种,有的被削成上下一样粗,而有的上面被削成尖尖的。”这些尖头朝上的木头,让人感觉一股杀气。2007年,考古人员曾经在明故宫12号营院内发现了这种尖头朝上的木桩。一位考古人员介绍说,那些木桩都是尖尖的,看上去很尖锐、锋利。这种“地钉”干啥用的?考古专家说,它们不仅是承重,可能还有军事防御的作用。

惊喜四:皇宫大道会展露真容?

明代的紫禁城,高墙大院是肯定的,戏剧性的是,当年垒砌这些高墙大院的砖头曾经被大规模地搬走。考古人员在明故宫地区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这么多年的考古,发现用来营建皇宫的砖头很少,其中的一处考古工地,还可以看到当年垒砖用的石灰石痕迹,但就是不见砖头踪影。这些砖头去了哪里?“应该是被有组织、大规模地运走了。印证了清代,太平天国对明故宫的破坏。”

不过,明故宫的地下也不是一块砖头都不剩了,考古人员曾经多次发现明紫禁城内的皇宫大道。皇宫内的大道是啥样子的?两旁种了一些什么树呢?1700年前的六朝皇宫内,当时的皇宫大道用砖块竖砌,最大的一条路面宽20多米,宫内种了橘树和垂柳;而明代的皇宫内,让人遗憾的是,几乎没有发现当年行道树的踪迹。不过,专家推测,宫内种的是橘树和银杏。尤其是银杏树,当时皇宫内大量种植。

皇宫内戒备森严,庭院多多,妃子、丫鬟、太监、厨子、御林军们分别住什么地方,都有严格的规定,考古人员曾经出土了两个600年前的“胸牌”。一个是皇城厨子的,一个是校尉的,这些“胸牌”都是铜质的,上面写着“皇城四门不用”字样。这些带“胸牌”的厨子们走的皇宫大道也是用砖砌的宽敞大马路。

故宫遗址地下的五大秘密 - 海阔山遥 - .

 惊喜五

:会发现价值惊人的明宫廷瓷?

在明故宫的四周,当年皇宫内的御河依然环绕四周。这些水系里,考古人员曾经收获明代的青花瓷。

1995年,黄埔路东侧的原玉河机械厂西北部在兴建黄埔广场的工程中,发现了一处水井遗迹,在这口明代水井内,考古专家们发现了很多珍贵的瓷器。其中一件白釉梅瓶上,用铁红色的釉写着“赏赐”两字,这个梅瓶现在已经是国宝级的文物了。南京博物院陶瓷鉴定专家张浦生对这些出土瓷器进行了鉴定,发现它们都是景德镇珠山御窑厂烧造的。其中,白釉“赏赐”梅瓶是洪武早期的,应该是朱元璋早期命人烧造的,都是皇家之物。

一个曾经规模浩大的皇宫,即便消失了,也总会留下些蛛丝马迹。

专家猜测,如果对明故宫地下进行发掘,还会有各种宫廷生活的见证品,比如马娘娘用的日用品是什么样的,或许这些秘密可以揭开。

故宫遗址地下的五大秘密 - 海阔山遥 - .

故宫遗址地下的五大秘密 - 海阔山遥 - .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