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谈幼儿早期阅读教育
2013-10-05 | 阅:  转:  |  分享 
  
谈幼儿早期阅读教育

幼儿园教育作为一个人终生教育的起点,应着眼于幼儿的长远发展,为他们的终生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那么,我想教会幼儿怎样学习应该是最需要、最关键的。



顺应时代需求,字上世纪90年代开始,特别是在《幼儿园指导纲要(试行)》颁布实施后,我国幼教界广泛开展了“早期阅读”这一全新的教育活动。早期阅读教育活动自开展取得了许多可喜的成果,但也还存在一些问题,如:对早期阅读教育的目的的认识偏差:实施早期阅读教育方式、方法陈旧乏味等,这些问题若能解决,定能更好地促进幼儿早期阅读教育的和谐发展。



我是一名幼儿教师,是一名幼儿早期阅读教育的普通实施者,对这一门课程,也有一些浅见:



一、为什么要进行幼儿早期阅读教育?



每个幼儿都是社会中的一个人,他们回用自己的思想和感官去认识社会中的其他成员和社会中的各种事物。这些就构成了幼儿的认知经验和社会经验。对幼儿进行早期阅读教育,让幼儿识字,感受文学作品,可以提高他们对人、是、物的认知能力,看得多、认得多、学得多、想得多他们的认知经验和社会经验也就丰富起来了。如儿歌《比耳朵》“谁的耳朵长?谁的耳朵短?谁的耳朵遮着脸?兔的耳朵长,马的耳朵短,象的耳朵遮着脸。谁的耳朵尖?谁的耳朵圆?谁的耳朵听得远?猫的耳朵尖,猴的耳朵圆,狗的耳朵听得远。”不仅能让幼儿识得“比、长、短、马”等一些生活常见字,感受儿歌的音韵优美,朗朗上口,而且儿歌还高书幼儿兔子、大象、马、狗、猴、猫等动物的耳朵外形、作用等方面的特点,使幼儿对动物这一部分的了解和经验得到了丰富,也学会了事物的相对比较。



另一方面,早期阅读经验的获得又是以幼儿已有的认知经验和社会经验为基础。如儿歌《小蝌蚪》,这是一首描述蝌蚪生长过程的儿歌,如果幼儿在日常生活中有过观察蝌蚪生长的经验,理解起:“多了四条腿,少了细尾巴,脱下黑衣裳,换上绿裤褂”这些句子来就很容易,不会不知所云:怎么小蝌蚪有什么黑衣裳、绿裤褂,它怎么会换衣服呢……也绝不会把句子的顺序搞错。以幼儿的认知经验和社会经验字词的解释,他们认读起相关字词来回兴趣倍增的。可见幼儿已有的认知经验和社会经验对他们获得早期阅读经验也很有帮助。



因此我认为,幼儿的早期阅读经验和他们的认知经验、社会经验是相互影响、相互关联的。要让幼儿做个认识社会、了解社会、适应社会的人,早期阅读教育很重要。

根据《大纲》要求:“幼儿园教育要与小学教育相互衔接,并为小学教育奠定基础。”那么实施幼儿早期阅读教育更是事在必行的。因为良好的早期阅读教育可以培养幼儿对语音、汉字的兴趣和对文学作品的理解力、感受力。有了这些继续户,孩子如小学以后就会积极地去写好他们感兴趣的汉字;去练习他们喜爱的拼音;去读他们喜欢的文章……而且孩子有了这样的功底,对题目要求,应用题的意思……理解起来也能如鱼得水,轻松自如。对孩子将来培养更广泛的阅读兴趣和写作能力也有很大帮助,所以说幼儿的早期阅读能力是他们未来进入学校学习的基本条件和重要基础。幼儿早期教育是促进幼儿德、智、体、美、劳各方面协调发展,为幼儿整体素质的提高奠定坚实基础的有效途径。



综合以上观点,我觉得进行幼儿早期阅读教育的作用非常之大。但这些作用不是开展了这项活动就能发挥出来的,而需要广大教师和家长正确认识,科学实施。



二、幼儿早期阅读教育教什么?



由于对幼儿早期阅读缺乏科学的认识,许多幼儿园和家庭开展的早期阅读教育活动出现了偏差。如:把早期阅读教育等同于早期识字,提前、集中、大量地让幼儿识字,超越了幼儿的心理发展水平和认知水平,使他们一拿到书本就联系大袄枯燥、机械、乏味的认字经验,最终导致他们厌烦。而且将早期阅读的注意力主要引到识字方面,很可能忽略了学前儿童的口语学习良机。这些对今后小学的学习也形成了严重的负面影响。



还有一些人把儿童早期阅读等同于“诵经”,片面强调幼儿学会了多少儿歌、故事,掌握了多少好词好句。而对文学作品的音韵之美,潜在教育功能,启蒙功能忽略不计。殊不知,每一个好的文学作品不仅可以学念、学讲,而且蕴涵了积极的教育意义,有助于幼儿良好品德的形成。如故事《萝卜回来了》,表面上是讲一个萝卜在几只动物手中送来送去,最后又回到小兔手上的有趣故事。实际上它更多的是在教幼儿关心他人,同享快乐,培养幼儿丰富的社会情感。



也有一些人把早期阅读等同于“早期读书”,将注意力集中在如何翻书、取书、放书和读书等某些具体的阅读技能训练上。当然,学习习惯的培养固然重要,但同样重要的还有幼儿的语言能力,创造力,想象力的培养与激发。



更有甚者是一些家长和不正规的家庭幼儿园,盲目地要区幼儿学写字。根据《幼儿教育学》和《幼儿园语言教学法》上所说:“幼儿手指肌肉属于小肌肉群,发展相对迟缓,尚处于柔弱无力状态,不能很好地控制笔画和字型,不适宜写字。况且这些幼儿园和家长在让幼儿写字时,对笔顺、笔画等相关知识都不予传授,误导了幼儿的书写习惯,不利于幼儿将来接受小学老师传授相关正确知识,又易养成幼儿书写潦草的不良习惯。

也许你会问:“那到底,幼儿早期阅读教育教什么好呢?”其实幼儿早期阅读教育的内容的选择并不难,只需你客观地认识了它的目的,自然就明白幼儿早期阅读教什么。幼儿早期阅读的目的在于引发幼儿对书籍、阅读和书写的兴趣,培养幼儿的前阅读和前书写技能。而不是让幼儿认识多少字词,能书写多少字词;幼儿早期阅读的目的在于让幼儿学会“学习阅读”,掌握自主阅读的技能,为幼儿打开阅读和书写的大门。更重要的是早期阅读教育要帮助幼儿培养对语言文字的兴趣和敏感性,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注意力、记忆力、思维能力,为他们以后上小学作准备。



三、如何指导幼儿的早期阅读?



儿童的认知特点是形象、直观,他们非常乐意接受图文并茂的东西。结合《大纲》要求:幼儿园一日活动应以游戏为主。我觉得制作游戏化的图画书,对幼儿的早期阅读帮助很大。图画书是一种以图画为主,文字为辅的书本,可以选择孩子熟悉的内容,最喜欢的图案、色彩,最能触动心灵的语言,总之就是要引起他们的阅读兴趣。可以是孩子自己设计制作的,也可以是大人与孩子共同完成的。游戏化的图画书应该带有浓厚的游戏色彩,兼有图书和玩具的双重性质。图画书要强调富有创意的构思,有趣的情境,新颖的技法,和谐的版面,富有美感的造型及独特的风格。如连页图书、活页图书、糖果型图书,拎包型图书……有了这样的图书,孩子们的阅读兴趣肯定非常浓厚。棉队一幅幅生动的画面,幼儿一定会文思泉涌,迫不及待地想说,想告诉同伴和朋友自己独特的想法,这样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就激发出来了。



随着时代的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孩子的接触面更加大,信息渠道更加宽广,如多媒体,网络等等。这是孩子的知识积累横加多,接受能力也更强,为他们进行早期阅读教育创造了有利的条件,幼儿园、家庭应充分利用这些条件,将“网络”、“计算机辅助识字法”、“多媒体辅助识字法”、“字源图解、电教识字法”等应用到幼儿的识字、阅读教学中。以教学手段的优化为特征,以图象、声音、汉字形体动感为表现手段,将汉字的认知的特点和规律综合运用起来,从而激发幼儿的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使幼儿形象化地掌握汉字。而不是机械、枯燥、乏味地认读汉字。



除了教育活动中、书本中的早期阅读教育外,我认为还应当包括渗透在其它学习活动、游戏或日常生活各环节的早期阅读教育。如为幼儿选定(购)合适的读物,创设丰富的阅读环境及亲子共读。早期阅读教育还应当包括幼儿的阅读活动的随机指导,如逛街时如果孩子要求家长买些什么或去哪里玩,家长可以随机地让幼儿认一认招牌上的字,在家长每天接送孩子时经过的路上,一定有悬挂着广告条幅如:只需3980,本田公主骑回家……,既可以让幼儿识读其中的字,去理解广告语的意思,又可以让幼儿了解发生在他们身边的事,丰富他们的社会阅历。社区、街道两旁还有许多巨幅广告画,有为企业做广告的,有宣传党和国家政策的,它们都有独特的创意,生动的形象,明丽的色彩,深深地吸引着孩子们的目光,家长和教师也应当鼓励孩子去阅读它们,理解它们。再则,几乎每一位孩子都喜欢看动画片,如果在孩子看动画片时,教师和家长能有意识地让孩子认读动画片的名字,他们定能很快地记住。闲聊时,如果家长会和孩子一起说说动画片里的人、事,他们一定会滔滔不绝。也许你还未觉得这也是教育,其实,这种教育的方式恰是幼儿注意乐于接受的,它所取得的效果也是最好的。还有超市里物品的名称、新衣服的标签……都可以成为孩子们的阅读对象。寓教于生活和娱乐真是妙不可言。早期阅读教育不再以阅读和识字为重点活动,而是利用阅读材料鼓励幼儿大胆想象,创造性地运用阅读材料(包括图画)开展表演,创编故事,制作图画书等形式的游戏活动。早期阅读教育不再局限于教师发起并组织幼儿参与的阅读识字活动,还应当包括教师和幼儿共同发起由教师和幼儿共同参与的多项交流的早期阅读活动。



阅读是学习之母,是教育之本,早期阅读教育是终身教育的基础,是基础教育的灵魂。广大教师和家长要全面、客观地认识,致力于幼儿的全方位和长远发展,积极鼓励引导。要解放思想,敢于突破条条框框,勇于探索和实践,不断总结先进经验,使我国的早期阅读教育走向成熟,走向成功。让每一位孩子学会阅读,学会学习,学会做未来社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献花(0)
+1
(本文系滴水藏海3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