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老上海影集#之杨树浦(1)

 关福 2013-10-07

#老上海影集#之杨树浦(1)

#老上海影集#之杨树浦(1)
1:同治十年(1871年),租界工部局从惠民路沿黄浦江滩地继续往东筑路,因筑至杨树浦港,即以港名作路名。杨树浦路西起惠民路,东迄黎平路。上海最早的大型自来水厂、发电厂亦建在这条路旁。图为1910年杨树浦街景。

#老上海影集#之杨树浦(1)
2:1908年3月24日,英商上海电车公司开通从白渡桥至杨树浦路勒克诺路(今宁武路)的有轨电车。同年12月11日,南端延伸至上海总会(今广东路外滩)。初称2路电车,后称3路,1912年8月改称8路,与法商联营合驶至十六辅。

#老上海影集#之杨树浦(1)
3:1863年,杨树浦路太和街始见商贩肩挑步担或设摊叫卖。1900年,太和街商场(今太和里菜场)建成,东西两厢设有茶馆、浴室、饭店、烟杂商店,形成区境最初商业街市。图为杨树浦路街景。

#老上海影集#之杨树浦(1)
#老上海影集#之杨树浦(1)

4:上海杨树浦发电厂,位于杨树浦路2800号。1911年由公共租界工部局电气处筹建,1913年建成发电,容量4000千瓦,至1923年增至12.1万千瓦,成为当时远东最大的火力发电厂。1929年售给美国电气债券股份有限公司,改称上海电力公司。网友华弓:“运行了一百多年的杨树浦电厂现在已停止了运行,已被更大效率更高的60万千瓦超临界机组外高桥电厂所取代。”建议不要拆除大烟囱,让其成为城市地标景观。图1:美商上海电力公司杨树浦发电厂;图2:杨树浦发电厂;图3:杨树浦发电厂内景。
#老上海影集#之杨树浦(1)

5:杨树浦水厂,位于杨树浦路830号,前身为由立德尔、邱裕记等4人投银3万两,购地115亩于1875年建成的水厂,1881年售给英商上海自来水股份有限公司。经英商几度翻、扩建,至1935年成为当时远东最大的自来水厂。图1:1883年建成投产的杨树浦自来水厂;图2:杨树浦水厂大水池;图3:杨树浦水厂内景;图4:1881年始建的英商上海自来水公司;图5:创建于1880年的英商上海自来水公司,即上海最早的自来水公司;图6:1933年的上海自来水公司杨树浦水厂。
#老上海影集#之杨树浦(1)

6:杨树浦一带地处黄浦江下游,沿江大量滩地售价低廉。工部局沿江已建有杨树浦路,与租界中心区相通,交通便利。于是从清光绪二十八年至民国26年(1902~1937年)外商相继涌入境内办厂。图1:正在建造中的棉纺织厂;图2:沿江设立的工厂;图3:临青路一带工人居住的棚户住宅;图4:搬运间隙,码头工人买水喝。
#老上海影集#之杨树浦(1)

7:1914年,一战爆发,民族资本趁机兴起,日商也乘虚而入。除了棉纺外,毛纺、针织、印染、丝织、巾被等行业也有了发展。至1937年8月,纺织厂增加到204家。其中外资14家,而日商的11家占绝对优势,仅日商上海纺织株式会社,就有6家工厂。图1:日占期间工人出入码头;图2:日伪时期杨树浦警察署;图3:1932年日军侵占杨树浦。“八一三”之后,日本在上海军事、经济侵略并重,在纺织业渗透尤甚。
#老上海影集#之杨树浦(1)

8:在杨浦波阳路400号有一家老牌绒线厂,即英商密丰绒线厂,建于民国21年,民国23年投产。垄断世界绒线业名牌的“蜜蜂”绒线生产落巢上海,成立了英商蜜丰绒线厂中国分厂。该厂建筑由英人普伦设计,马海洋行承建,1959年由政府作价购买。后更名上海第十七毛纺厂。原英商密丰绒线厂(此为《上海地方志》上名称,又有称蜜蜂绒线厂,“蜜蜂”为英绒线名牌,后在上海生产的绒线用“三蜂”牌商标,质量决不逊色于原产地的“蜜蜂”绒线)在沪还遗留下三处人居住宅,分别为英国老板住宅、领班住宅和高级职员住宅建筑。这些建筑定为“上海市优秀历史建筑”。
#老上海影集#之杨树浦(1)

9:上海机器织布局(图1),筹建于清光绪四年(1878年),十六年建成投产,地处杨树浦路87号,即今上海电站辅机厂西厂和上海第四碾米厂所在地。这是上海乃至全国第一家官督商办的机器纺织厂。大门设在今宁国路口;西侧为帐房、幕友、司事等办公地;东侧是主厂房。当时有美国制纺纱锭3500枚,英国制织布机530台,规模甚大。清光绪十九年十月十九日因遭火灾,全厂焚毁。同年十一月,盛宣怀与聂缉椝负责建新厂。二十年九月十七日开工,改名华盛纺织总厂,计有纺纱锭6500枚,织布机600台。华盛纺织总厂以后又先后改名为集成纱厂、又新纱厂和三新纱厂。民国20年成为荣氏产业,迁至澳门路150号,建造新厂房,并更名申新纺织第九厂(今上棉二十二厂)。图1:上海机器织布局;图2:申新九厂粗纱车间;图3:申新九厂南厂细纱间;图4:申新九厂织布车间。
#老上海影集#之杨树浦(1)

10:杨浦区境内最早的近代纺织工业,源于清末兴起的洋务运动,至清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建有官督商办的包括上海机器织布局在内的棉纺厂4家,共有纱锭112392枚,占全市5家棉纺厂的80%和纱锭数的83%。另有缫丝厂4家,其中外资厂2家。图1:杨树浦纱厂上班的女工;图2:纱厂女工坐独轮车上班;图3:1930年代上海棉纺业生产工艺流程自上自左起并条、粗纺、疏棉、细纱、摇纱、浆纱、整经;图4:.纺织厂内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