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温中散寒的药能治哪些病?

 事不宜急缓则圆 2013-10-07
温中散寒的药也叫温里药,这些药包括附子、乌头、干姜、肉桂、高良姜、吴茱萸、丁香、小茴香、艾叶等,这些药物都是味辛、性温热的药物,因此,具有温里散寒、暖中、回阳救逆的功效。

  中医认为,里寒之证有二:其一是寒邪内侵,常见于呕吐、泄泻、腹中寒凉作痛、食欲不振、腹部胀气、喜按怕凉或月经不调、宫冷痛经、子宫出血等脏腑寒凉诸证。其二是元阳衰微、阴寒内生,临床上常见于肢体冷汗、怕凉、四肢厥凉、呕吐、泄泻、虚弱无力、脉细微弱、血压下降,面色苍白等症。对于前一种因素邪内侵而至的诸症,应采取温中散寒的方法治疗,可选用干姜、高良姜、吴茱萸、小茴香、丁香、艾叶等药。对于后一种因元阳衰微阴寒内生所至的里寒症,需选用回阳救逆的方法治疗,可选用人参、附子、肉桂等药物。还有一部份温里药具有健运脾胃和理气的功效,常用于治疗伴有腹胀、胸肋胀满等症。

  温里药多是性温味辛的药,久服或用之不当能伤阴液。凡属热证或阴虚内热症者应禁用温里药。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