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近几年来,罗斯年年都是呼声最高的文学奖候选人之一,但次次败下阵来。不过,美国人乃至全球文坛都相信:这世界欠罗斯一个诺贝尔奖。
菲利普?罗斯 图片来自网络 菲利普?罗斯80岁了,到目前为止,这似乎是整个美国文坛2013年最为重要的一件事。 为了向他致敬,《纽约》杂志采访了包括萨尔曼?拉什迪在内的30位作家,邀请他们评价和总结罗斯的文学成就。《纽约客》等主流杂志则纷纷推出罗斯专题。而在罗斯的家乡纽瓦克,慕名前来的游客可乘坐观光巴士,途经罗斯以前的高中,停车萨米特大道与科尔大道交汇路口这里如今被命名为“菲利普?罗斯广场”。 考虑到罗斯一生极少愿意在镜头前露面,最值得一提的当然还是美国公共电视台(PBS)推出的九十分钟纪录片《菲利普?罗斯:撕下面具》,该片自3月13日已开始在纽约电影论坛上映了一周。 罗斯这次罕见地接受了PBS的请求,让一名记者花了10天时间对他进行跟踪采访,从纽约上西区的公寓到他在康涅狄格州乡下的18世纪农舍。这部传记纪录片长达90分钟,在片中罗斯畅谈了他的艺术人生,此前他从来没有对外提起过:他在新泽西纽瓦克的成长岁月,他的写作岁月,他的心理分析,那些著名小说人物的灵感,以及那些历史性作品《我嫁给了共产党员》和《反美阴谋》的写作过程。 对今天的美国一无所知 去年11月,罗斯宣布封笔的消息震撼世界文坛,他在接受法国杂志《摇滚怪客周刊》采访时宣告:“过去三年我一个字没写,我想说的都已经说完了。”他表示写作对他而言,是一种每天都要面对的挫败,“我再也不能面对写了五页纸,然后把它们全部撕掉的日子……如果继续写,可能写出失败的作品,有谁喜欢平庸的东西呢?” 在宣布封笔之后,罗斯在上西区家中的电脑上贴了一张即时帖,上面写着:“与写作的战斗结束了!”“我每天都会看看这张便签”。他说,“它给了我不少力量。” 这句话同时也提醒他,自己已经80岁了。多年来他一直享受着作为美国文学界最负盛名的文人带来的赞誉和生命力如此长的文学事业带给他的乐趣。他现在可以退休了,他从1959年起已经完成了31部作品,其中包括27部小说,是美国最长盛不衰的作家之一。即便跨过了70岁的年龄,他依然保持着一年出版一本书的速度,虽然书开始变薄了。 令人惊奇的是,封笔后,罗斯放下键盘,却拿起了iPhone,“这是他刚刚买的”。为什么要摆弄它?他说:“因为现在我自由了。每天早晨我都会学习一章《iPhone傻瓜指南》,现在我已经精通了。我不再读书了,我要玩我的iPhone。” 在被问到怎样看待今日的美国时,他说:“我对今天的美国一无所知。我在电视上看得到它,可我对它已经没感觉了。” 世界欠他一个诺贝尔奖 1933年,菲利普?罗斯生于美国新泽西州第一大港口城市纽瓦克,是一个犹太中产阶级家庭的第二个孩子。从处女作《再见,哥伦布》,到2010年出版的《复仇女神》,纽瓦克也成为罗斯小说的主要场景。出于对名小说家的尊崇,纽瓦克还保留了罗斯童年时代的旧宅。 大学时代,罗斯才想到当小说家。据罗斯自述,刚开始时,他写了很多感伤的短篇小说,但“写得很糟糕”。慢慢地,他才找到感觉。1959年,罗斯出版小说集《再见,哥伦布》,那一年,他才26岁。小说出版前,罗斯预知了小说辛辣、露骨、背德的描写定会引起争议,特地请了父母吃饭“打预防针”,让他们做好准备迎接即将到来的口水战。后来,罗斯的父亲回忆说,罗斯的母亲一上出租车就嚎啕大哭,说自己的儿子真是一个“自大狂”。但谁也没想到,《再见,哥伦布》拿了美国国家图书奖。 2010年,罗斯接受CBS电视台采访时说,尽管他以后的作品一直在变化,但是有一个中心主题却一直没有变。 如今,罗斯终结了自己的写作生涯,他80岁了,几乎得到了一切荣耀,除了诺贝尔奖犹太信仰。罗斯本人并非宗教信徒,在他看来,这个世界上并没有上帝。他之所以老是写犹太人,可能跟他自己是犹太人也没啥关系,而是因为地域性:在纽瓦克,大多数居民都是犹太人,“如果我生活在明尼阿波利斯,就会写当地人了”。 1969年,长篇小说《波多里诺的怨诉》出版,让罗斯的声誉更上一层楼,也奠定了他“不很暴力但非常黄”的大师地位。2001年出版的《垂死的肉身》也是这方面的代表作:一名年过六旬的美国教授与自己二十四岁的古巴学生展开了一段真正的肉体上的狂爱。“堕落的不是性而是其他”,《垂死的肉身》中的美国教授如是说。 一个如此大胆挑战美国人神经承受极限的作家,为何还能受到如此尊崇?答案可能就在于罗斯对于美国道德的反叛。如今,这个反叛者亲自终结了自己的写作生涯,他80岁了,几乎得到了一切荣耀,除了诺贝尔奖。近几年来,罗斯年年都是呼声最高的文学奖候选人之一,但次次败下阵来。不过,美国人乃至全球文坛都相信:这世界欠罗斯一个诺贝尔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