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味”是语文教学的灵魂。因为,语文课既要重视工具性又要重视人文性。新课程改革以来,各种教学模式纷纷登台,的确令人耳目一新,但课堂上随之也出现了一些非语文的现象。比如,脱离文本,架空分析;挑出一点,随意拓展;大谈做人之道;仅传授科学知识;把写景散文欣赏课上成自然风光展示课;将经典小说鉴赏课上成电影欣赏课;等等。这样的课型设计挤掉了美读、深悟和细品,挤掉了体验、发现和探究,语文课的实质性内容全被掏空了,“语文味”自然也就没了。语文课不能种别人的地荒自己的田。不读,不悟,不品,不深入体验和发掘,语文教学还是语文的教学吗? 既“嚼”且“品” 语文课如果缺乏必要的咬文嚼字和品味鉴赏,难免会因缺乏对关键点的开掘与深挖而显得浮华与浅薄。因此,教学中教师应重视引导学生对文本精妙处的深入推敲和潜心品悟,咀嚼出语言文字所承载的幽微深邃的情意与思想。 现举孙犁《亡人逸事》中的两例加以说明。《亡人逸事》第二部分有两处细节描写:一处是“姑姑的话还没有说完,我看见站在板凳中间的那个姑娘,用力盯了我一眼,从板凳上跳下来,走到罩棚外面,钻进了一辆轿车”;另一处是“她礼教观念很重。结婚已经好多年,有一次我路过她家,想叫她跟我一同回家去。她严肃地说:'你明天叫车来接我吧,我不能这样跟着你走。’”。这两处文字看了不仅让人忍俊不禁,而且还会让人眼前浮现出一个羞涩娇嗔却又不失纯真的女子形象。这都得益于孙犁的两处用词——“用力盯”和“严肃”。“盯”前以“用力”修饰,可谓绝妙。在完全没有心理准备的情况下,与她订婚的那个男人突然出现时,她会是怎样的情形呢?好奇心应是克制不住的,忍不住看一下相貌也在情理之中,只是出于姑娘家的羞涩,再加上有很重的礼教观念,肯定是不敢长时间地看。“盯”有仔细看的意思,配以修饰词“用力”就更强化了此意。仔细的一眼足以看清对方的相貌,而“用力”一词则把一个受礼教束缚的姑娘的那种羞涩、娇嗔而又多情的情态刻画得淋漓尽致。如把“用力盯”三字替换为“看”“望”“瞟”等动词,则情韵顿失,趣味全无。同样,“严肃”一词也有异曲同工之妙。孙犁路过丈人家想叫妻子同回却遭妻子“严肃”拒绝。“严肃”有一本正经之味,用于此更添一层幽默。结婚已多年,夫妻相处变得随意且不拘礼节也是常理。孙犁的妻子却摆出一本正经的样子要丈夫用车来接,应是因为丈夫只是“路过”而顺便来接显然诚意不足或礼节上的尊重不够吧。孙犁仅用“严肃”一词,就印证并凸显出妻子“礼教观念很重”。不过,“很重”的礼教观念点缀在妻子的性格里却更增添了几分纯真、率朴。事实上,孙犁写这一生活细节并非出于埋怨和责怪,也不是想批判什么礼教思想的毒害,只是想表达他对亡妻温情、真挚、浓厚的思念。可以说,孙犁笔下的文字是灵动的,孙犁笔下的妻子形象更是生动、活泼的。由此可见,教学中若能引导学生对这两处文字既“嚼”且“品”,就一定能于细微之处咂摸出文字内在的神韵、情韵和意蕴,进而上出语文课的“语文味”来。 品“文”悟“道”归统一 “文”,指文字、语言、课文、文本,强调的是“工具性”的东西;“道”,指思想、情感、道德、人格等人文素养,强调的是“人文性”的东西。“文”与“道”是可以统一的——好的文本呈现好的人文,好的人文依托好的语言。“文”是外显的,“道”是内蕴的,只有“品”出文字的内涵才能“悟”出文字背后的“道”。语文教学必须“文”“道”统一地进行,必须充分认识教读课文的实质就是先深入语言内容去感受思想、情感、道德、人格等人文因素,然后再反观语言是怎样入情入理、恰到好处地表现或表达这些人文因素的。通俗地讲,就是所谓的“带着学生从文章里走个来回”。 冷静地审视时下的语文教学,我们会很轻易地发现有时候我们往往会在不经意间就犯下架空“文本”讲“人文”的错误。例如,教学《品质》有些教师就不是引导学生认真研习文本,深入到鞋匠格斯拉的生活和灵魂深处去挖掘他身上体现出的品质,而是让学生匆匆读完课文、梳理完故事梗概后就开始给人物定位,问学生格斯拉有什么品质,急着给格斯拉贴上“敬业”“诚信”“执著”等标签,之后再讴歌美好的人性,并将其拓展和延伸到具体的实例,还把这一教学程式美其名曰为加强人文熏陶。显然,这样的语文课“语文味”已经荡然无存,甚至与主题班会课无异。其实,这样的语文课失落的不仅是“语文味”。因为,语文课一旦缺乏对文本的深度“品读”,文本中的人文内蕴叩击学生心灵的程度势必会大大减弱,学生的“悟道”也就成了雾中花、水中月。教学《品质》时,教师如果能重点突出地引导学生对格斯拉的语言、神态、动作、肖像等细节进行精读,并对鞋店的环境及社会环境进行研读,学生就会更近距离地观照格斯拉,也更容易走进格斯拉的生活和内心世界,并用自己的心灵去体悟格斯拉及其所处的社会。这样,学生对格斯拉身上特有的那种在社会普遍缺失诚信、生活艰难的情形下依然固执淡定地坚守诚信的职业操守,以及宁可饿死也不改初衷的人性之美,都会有一个更形象、更到位、更有深度的发自内心的感悟。这才是“文道统一”应该追求的教学效果——“工具性”和“人文性”高度相融,教文与立人相辅相成。 不幸的是,文道不统一的课堂教学仍旧是当下中学语文教学的主流。“工具性”和“人文性”应是统一的,语文教师一定要通过合理设计课堂教学,努力让学生真正走进文本生活和生活情理,真正在灵魂深处有所撼动,有所感悟,进而既能“悟”到思想、情感、道德、人格等人文因素的美好,又能“品”出语言艺术的高妙。惟其如此,语文课的“语文味”才会更醇厚。 以“读”带“写”两相宜 语文课应该是提升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语文课。《语文课程标准》已经把提升学生的阅读鉴赏能力与表达交流能力放到了突出的地位。对高中生而言,听说能力的训练已非语文教学的重点。教学中,教师在重视文本阅读教学的同时,应该积极创造各种适合学生发展和课堂教学的言语实践活动,如设计各种形式的写作活动(尽可能从课文中找例子),引导学生关注课文,将阅读成果转化成文字成果,把阅读体验转变成生动的语言,把读到的例子扩展成对社会的思考与感悟。譬如,指导学生为教材中自己最喜欢的课文写精短的推荐语就是一种很好的方式。请看学生为《前方》写的推荐语: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梦想,前方就是梦想的栖息地。品读《前方》,让心底的梦想再多些憧憬与希望吧! 另外,指导学生以“描述+评价”的形式为文本中的优秀人物写颁奖词也是一种很好的方式。请看学生为屈原写的颁奖词: “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是他对百姓的深切同情;“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是他对理想的执著追求。尘世的污浊浸蚀不了他高洁的心志;世道的黑暗阻止不了他拳拳的爱国心。微风起,尘叶落,他纵身一跃的弧线,在历史的天空中铸就了一道最美的风景。他的风景或许只处在汨罗江畔,但他的形象却永远屹立在后人的心中。 阅读教学中,教师不仅可以引导学生进行片段性的写作训练,还可以指导学生在研读与赏析不同文体的文本中渗透写作各种文体的文章的指导。比如,教学《拿来主义》,教师就可以将之作为写议论文的范例,指导学生掌握由“破”到“立”的论证结构,以及如何运用举例、类比、比喻、因果等多种论证方法深入分析事理与论证观点的方法。陈建伟先生认为:“现代语文教学是不能像古代读文教学那样只教课文而不教阅读的,因为现代语文教学的任务已经不再是令学生饱读经书以求得'满腹经纶’,而是像叶圣陶先生说的那样,把教材当做一个例子,举一反三,令学生从中积累语言,学会阅读乃至掌握写作,最终达到'不需要教’的目的。”陈建伟先生说得很在理。的确,语文课不仅应该是阅读课,而且还应该是写作指导课,将阅读与写作结合起来是其他学科无法实现的教学境界,更是语文课独具的韵味。 总之,“语文味”源于文本,发于课堂。语文教师一定要把教材当例子教,一定要把语文当语文教,一定要用语文的方法教语文,这样才能让语文教学回归本色的语文课堂,进而让学生在阅读中获得对文字的敏感,在阅读中获得思想的滋养,在阅读中产生情感的共鸣,在阅读中舒展生命的活力,在阅读中开掘写作的潜能,在阅读中发展表达的能力……
(浙江诸暨中学暨阳分校 周丽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