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图文】当心:“汉字听写大赛”走火入魔!

 huangnan35 2013-10-12

当心:“汉字听写大赛”走火入魔!


文图、潇洒周郎

 

 

 

    曾几何时,在中华大地上突然兴起了一股“汉字听写”的热潮,大到中央电视台,小到省市电视台,再小到县级电视台,还有各个大中小学校,也都在赶潮流似地忙着搞汉字听写大赛,争先恐后似忙着选拔“汉字英雄”,似乎,谁掌握的汉字多、谁掌握的难字多、谁写的精准,谁就是“民族英雄”,谁就会受到顶礼膜拜。但以笔者愚见,我们在提倡重视汉字书写的同时,也应避免一窝蜂、一股风、赶时髦、走极端。

 

    善于学习,善于借鉴好像是国人的一个传统。想当年,中苏蜜月时期,全国大小学堂教的都是俄语,大街小巷充斥的都是“普理无也特(您好)”和“达斯维达尼亚(再见)”,大众科普读物是《森林报》,最流行的小说是《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最喜爱的英雄是保尔.柯察金、马什科夫和卓雅,甚至很多姑娘能以与异国联姻的“爱情天使”而自豪。但是,忽然一夜之间,中苏关系破裂,两国政党论战,苏联专家撤走,随之,俄语便销声匿迹。若干年后,我上高中的英语老师便是原来的俄语老师“转行”过来的,但他的英语里老是带着“乌拉乌拉”的俄语语音。

 

    时光推进到改革开放之初,英语便席卷全国。让大家伤脑筋的是,无论干什么都要“考”英语。初中高中要考英语,上大学要考英语,上研究生要过4级6级,工作招聘要过英语,职称评审要考英语,出国更要考“托福”“雅思”,似乎,英语不好寸步难行。其实,有些岗位一辈子都不需要说英语,但也必须考,真是“一张英语卷,满是辛酸泪”啊!我老师曾经给我们介绍过他儿子的故事:

 

    79年参加高考,英语吃了个鸭蛋,但当年的英语只是参考分,本来无关紧要,可不巧的是他的总分差5分不够分数线。

    第二年再战,虽然各科成绩还算不错,可是英语按30%计入总分,他又差了5分。

    第三年他大力补习英语,结果考了30多分,但是,英语已经提高到了50%,结果又是铩羽而归。

    第四年,他的英语提高到了50分,而英语总分也已经涨到了70%,再次败下阵来。

    他听说第五年英语要占一百分,便知难而退,便在开封橡胶厂干起了临时工。

 

    学英语,过洋节,崇洋媚外,数典忘祖,已经成为时髦,在这样的情境之下,终于有人举起了“保卫春节”“保卫汉字”的大旗。因此上,把“五一”长假分割给了清明节和端午节,并加长了春节假期,对于圣诞节、万圣节、复活节也不再大张旗鼓地宣传了。因此上,各家电视台也纷纷开始举办“汉字听写大赛”了。似乎,东风要压倒西风了,这应该是件好事,应该值得提倡,但是,国人干什么事往往会“矫枉过正”,容易走极端。这不,“汉字听写大赛”才刚刚兴起,就有点走火入魔了。

 

    就以10月8日中央台进行的“汉字听写大赛”决赛为例,其难度之大,远远超出了中小学生应知应会的范围,严重超纲,长此以往,汉字听写必然会走入偏、难、怪的误区。各位看官,请听题,看你能写对几个:

 

    暓(MAO)儒、欸(AI)乃、清癯(QU)、匏(PAO)瓜、鞣(ROU)制、怨怼、芫荽(YANSUI)、撷英、胶柱鼓瑟、绾(WAN)发、颉颃、戆直、戳脊梁骨、饥肠辘辘、徽号、虹鳟鱼、蟊贼、合卺、醍醐灌顶、歃血为盟、旱魃、铁蒺藜、酬酢、悭吝、倥侗、芝罘、粜米、碌碡、骶骨、罅隙、保墒、嫘祖、伏羲、楞严经、誊录、鲥鱼、得鱼忘筌、窨井、荦荦大端、薅草、凼肥、纡尊降贵、符箓、袼褙、斑蝥、年高德劭、牛蒡、转捩点、擤鼻涕、、飨宴、寤寐……

 

    当然,还有我用拼音打不上来的几个词,试想,如此偏僻古怪的词,平时根本就用不到,但即使用得到,就目前的互联网时代,用五笔、拼音、联想随便一个输入法,就可以解决问题,干嘛还要学生们死记硬背呢?可怜莘莘学子,起得比鸡早,睡的比狗晚,吃的比猪差,干的比驴多,整日满负荷运转,还要忍受家长、老师的数落和唠叨,精神压力比谁都大,任务比谁都重,“素质教育”仍然还停留在空喊口号上,“减负”也一直没有减下来,英语还没有取消或者弱化的情况下,我们又来要求他们开始大面积地、无边际地记忆生僻单词,是不是太残忍了点呢!

 

    在高科技发展的时代,我们不需要这样的“汉字英雄”!

 

    2013-10-10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