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女儿学二胡

 家的温度1 2013-10-14
    刚看到一篇文章《女儿拉二胡》,与作者有同感。

       女儿小学的时候,许多同事的孩子要么学书法,要么学钢琴,要么学画画,女儿性格散漫,对什么似乎都不感兴趣。我们有点失落,有点恐慌,和她谈了一次,女儿选择了拉二胡,主要原因是我们邻居有个她拉二胡的同学。目标有点勉强,也没有多大的目的。

        开始学二胡是很枯燥的,暑假班有十几个孩子,一进屋就像掉进了蛤蟆窝。不说孩子是什么心情了,我心里打鼓了,这与我们想象中的相差太远了,像琵琶,扬琴,萨克斯,钢琴,那声音多美呀,而二胡的曲子给人一种悲凉的感觉,孩子能坚持下来吗?

       为了支持女儿,几乎每个星期六和星期天,我都坚持陪女儿。一个小时对于不懂音乐的人来说是一种煎熬,耳边还伴随着女儿不熟练的二胡声。每次下课后我都问女儿拉得感觉怎么样?能学会吗?她好像漫不经心地说,还行。样子谈不上喜欢还是不喜欢,我想既然选择了那就坚持吧,学二胡的目的是想让女儿能多个一技之长,总不是光学习吧,有个发泄情感的去处,我们没有想让女儿成为第二位刘天华和朗朗。

       说起来女儿是一个听话的孩子,周末学二胡时,不让她去还有些着急,说老师安排的这次要学什么曲子啦,晚去不行。冬天是冷,没暖气,三伏天4-5平米的屋子只有一个小风扇,一个小时下来女儿裤子都湿透了,还起了痱子,心疼是一定的了,既然选择了只有坚持,没办法,我们只有去鼓励。期间还出了个笑话,简谱1234567按顺序我会念,单个挑出来就不知道了,一次老师布置作业时5(sao)/3(mi)弦,我对女儿说:这个wu/san弦好拉不?女儿大笑,什么wu/san弦呀?你怎么什么也不懂啊!虽然自己受到讽刺,但我感觉到女儿好像还有些自豪。虽然不懂乐谱,每次陪练也能听出来女儿和老师拉得不同之处,在家练习时还能给女儿指出来。不知不觉我喜欢上了二胡,自己还下载一些二胡曲欣赏,越听感觉每个二胡名曲把情感流露得淋漓尽致。兴趣是培养的一点也不假。

       小学毕业时女儿二胡已经拿到了六级证书,初中三年学习越来越紧,没办法,二胡的学习断断续续。初三时准备参加八级考试,为了考入重点高中也放弃了。

        高中三年众所周知,更没时间练二胡了。今年高考女儿如愿考上了大学,我提到学二胡的事情,也许间隔的太久了,女儿一直不愿碰二胡,只练了两次就作罢了,我想是不是伤透心了。我告诉女儿,大学里活动要多,不像高中,学习之余拉拉二胡,有机会表演一下也不是不可以的,我们不是光顾学习的书呆子,让自己自信一点不好吗?无论怎么劝,开学时女儿最终也没把二胡带走。

       开学后的第一天晚上,女儿打来电话:妈妈,你把赛马和良宵二胡曲下载后给我传过来,班上让我出节目。我感到很兴奋,十几年的辛苦差点被女儿丢弃了,又是老师激起了她的兴趣。

       二胡让不太自信的女儿又多了一次和同学交流的机会。让女儿多一份自信,生活阳光一点,现在感觉这也没有违背我们让女儿学二胡的初衷。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