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苏若兰和《璇玑图》

 hszlw 2013-10-14

苏若兰和《璇玑图》

                      苏若兰和《璇玑图》

 

 

 苏若兰和《璇玑图》

苏若兰和《璇玑图》     苏若兰和《璇玑图》    苏若兰和《璇玑图》    苏若兰和《璇玑图》苏若兰和《璇玑图》





    
    十六国前秦时期(公元352—394年),美阳城南周秦坡有一少年,姓窦名滔字连波,自幼立志向学,经常在阿育王寺院内习文练武,弱冠之年还没有择亲。
  据《晋书·列女传》记载,苏蕙是始平(今陕西兴平)人,善属文。武功苏坊有一少女,名蕙,字若兰,是陈留县令苏道质的三姑娘。约生于秦王苻坚永兴元年(公元357年)。若兰从小天资聪慧,三岁学字。五岁学诗,七岁学画,九岁学绣,十二岁学织锦。及笄之年,已是姿容美艳的书香闺秀,提亲的人络绎不绝,但所言皆属庸碌之辈,无一被苏蕙看上。
  苏蕙十六岁那年,跟随父亲游览周原名刹阿育王寺,在寺西池畔看到有位英俊少年仰身搭弓射箭,弦响箭出,飞鸟应声落地;俯身射水,水面飘出带矢游鱼,真是箭不虚发。池岸有一出鞘宝剑,寒光闪亮,压着几卷经书。若兰顿生仰慕之情,攀谈中知此一少年即是窦滔。双方父母作主,窦滔与苏蕙遂于前秦建元十四年(374)结为夫妻。
  西晋末年,朝廷昏庸,天下大乱,各族人民纷纷起义,北方各族上层分子也乘机起兵,互相争战吞并,先后建立十六个政权,阿育王寺所在的美阳县也不断易主统治,人民在兵荒马乱中过着穷苦悲惨朝不保夕的日子。拥有关陇这地的氏族贵族洪在公元350年称秦主,其于苻健于次年建都长安,第三年称帝;史称前秦。美阳县在前秦统治下渐趋安定。
  公元357年苻坚当了前奏君主,还算有些政治才略,尚能选贤任能,纳善从谏,他任用汉人王猛为录尚书事,整顿吏治,压制不法贵族,加强中央集权,注意农业生产,增加财政收入,扩充军力。荷坚巩固封建统治后,增加财政收入,扩充军力。荷坚巩固封建统治后,相继攻灭了前燕,前凉和代国,统一了北方大部分地区。
  根据《晋书·窦滔妻苏氏传》与李善少《江淹别赋》中的《织锦回文诗序》所言,可知窦滔在苻坚当政后,觉得文武才略有了施展的机会,入仕前秦,政绩显著,屡建战功,升任秦州刺使。后因被奸臣忌功嫉能,谗言陷害,被判罪徙放流沙(今新疆白龙滩沙漠一带),与妻苏蕙在阿育王寺北城门外海誓山盟,挥泪告别,苏蕙思念她的丈夫,织锦为《回文璇玑图诗》,寄赠窦滔。(《文选·别赋》李善注引《织锦回文诗序》,其说以此大同小异)。苏蕙表白了对窦滔的忠贞不渝的爱情,等他回来团圆,海枯石烂不变心,誓死不改嫁;可是窦滔到流沙后却另寻新妇(赵阳台),苏蕙得知,由思转为郁愤。花前月下,椒房灯前,吟诵成如诉如怨凄哀惋痛的情诗;织成宛转循环锦绣回文诗寄与窦滔,使夫妻关系重新合好。
  再据武周朝女皇武则天曾为织《璇玑图》写序历代刊于图前;又南宋女诗人钱唐幽栖居士朱淑贞所写《璇玑图记》,记述窦滔放逐流沙后,苏蕙二十一岁时,苻坚正在南图灭亡东晋,想到窦滔文武才略,起用他为安南将军。随其子尚书令苻丕攻占东普襄阳‘窦滔宠爱一歌舞妓赵阳台,此事被留在家乡的苏蕙得知,悲愤哀怜,月夜空帐,孤寂怨恨,吟诵成诗7,958首情丝绵绵织绣成841字的锦绣回文图,名曰《璇玑图》,寄于负心的窦滔。窦滔读到这些情意真挚悲切的诗文,良心发现,痛恨行为之不检,遣离情妇赵阳台归关中;具备车舆礼邀迎接苏蕙到襄阳,从此夫妻情好如初。为此事窦滔曾受到人们的遣责,北宋诗人黄庭坚写了《织锦璇玑图》一首诗曰:
  千诗织就回文锦,如此阳台暮雨何?
  只有英灵苏蕙子,更无悔过窦连波,
  清代诗人王士正也有为苏若兰曾被窦连波遗弃 鸣不平的诗《织锦巷》,诗句为:
  慧绝璇玑手,当如弃置何?
  怜她苏蕙子,枉嫁窦连波。
  关于窦滔是否起用镇守襄阳,历来颇有争议:一说收录《镜花缘》中武则天为《旅玑图》作《序》为伪;二证史载苻坚时镇守襄阳是梁成,无载窦滔镇襄阳这事。武序中有“题诗二百余首”语,可是在宋元间起宗道人推读回文为3,752首,明代史学家康万民(康海孙)又推读出4,206首,都比二百首多出十几倍到二十倍,若说《序》为清人伪托,想伪托者不会不知道能推算出7,958首这个数字。窦滔被苻坚从流沙解放出来重新任用,这是苻坚正在企图吞灭东晋,起用文武双全能征善战的窦滔是可能的。至于史不载窦滔镇襄阳而记梁成镇襄阳,梁成在前秦是个名望甚高举足轻重的武将,他原是王猛重要的部将,在《晋书》虽不立传,但提到他的事迹就有七次之多;而窦滔在《晋书》中只有一处提到,还是附在《苏蕙传》中,可能他在镇守襄阳时顶多不过是个副手而已。
  关于《旅玑图》制作的年代,武则天《序》中有述,窦滔将镇岐阳时苏蕙为二十一岁。这一年是苻坚攻克襄阳的前秦建元十五年(379),《璇玑图》也当织绣于此时,至今已有1,611年。历代在京城宫廷市镇店铺甚至山野乡村衣舍广为流传。上至皇帝、后妃、臣宦、诗人,下至平民百姓传抄吟诵到如今。文学界誉为文学史上杰出的佳作,艺术界视它为难得的艺术珍品,史学界认它是历史宝物;人才学家还把它的主人当作奇才。历代不少专家学者著文探讨、研究、注释、评论它和它的制作者苏蕙。文士诗人撰文颂扬赋诗赞美,就连女皇帝武则天看了也“感其绝妙”,为之作《序》,“才情之妙,超古迈今……因述若兰之才美。”南宋女诗人朱淑贞见了《璇玑图》,“坐卧观究,悟因璇玑之理,试以经纬求之,文果流畅,盖璇玑者天盘也;经纬者星辰所行之道也;中留一眼者天心也。极星不动盖运转不离一度之中……,按此规律读后,赞扬《璇玑图》:“五采相宣,莹心眩目……豆古以来所未有也。”
  从朱淑贞《玻玑图记》中还可得知《璇玑图》在金亡北宋,宋室南徙时还流落到江南。朱淑贞写道八“家君宦游浙西,好拾清玩,凡可人意者,虽重购不惜也。一日家君宴郡,衙偶于壁间见是图,偿其值,得归遣予”。爱好古董的父亲把《玻玑图》送给朱淑贞后,她爱不释手,“于是;坐卧观究”,说明了朱淑贞得观《璇玑图》的机缘。
  《玻玑图》为一块八寸见方的手帕。原图以红黄、蓝、白、黑、紫。五色丝线织绣,容纳入百四一字,分二十九行排列而成。外围与内部井字图案,是红字,四角纵横皆六字黑色。上下两方纵六横十六和左右两方纵十三横六字各为蓝色字。井字中心,上下两方纵四.横五和左右两方纵五横四以及井内中心四角纵横各三为黄色。纵横回璇反复逆顺读皆成章句,可组成三、四、五、六、七言诗,共得7,958。每首诗语句节奏明快,对仗工整,韵律和谐。如诉如怨;情真意切。读之,伤感处催人泪下,愉快处使人破涕而笑,真可谓妙手天成,怪不得窦滔读后,“心有灵犀一点通”,痛改前非,至今仍被人们传为夫妻乖离而又破镜重圆的佳话。
  根据《扶风县志》关于《璇玑图织锦诗》的读法,现将原图分为红、蓝、黑设色。红色:边围与中间井字形以及中内正方形“始平苏氏心诗璇玑图”;蓝色,井字形外围所夹的四个长方形和井字内四角与井字中心正方形与中心正方形周围;黑色:井字外围四角的小正方形与井字内四周四个长方形。四围四角红字读法自“仁”字起顺读,每首七言四句,逐字逐句逆读,俱成回文。中间井字红字读法,自“钦”字起顺读,每首七言四句;逐字逐句逆读,俱成回文;还可间一句或间二句顺读,两边分读,上下分读,均可得诗。蓝字读法;自中行各借一字,自“邵南”起,互用分读:可成多首四言十二句诗;取两边四字,可得多首四言六句诗;两边分读,可成若干首四言十二句诗;两边各连一句,或两边遥间一句,俱可成诗;两边分读,左右递退,或互分读,或虚中行左右分读,均可成多首六言六句诗或六言十二句诗,以下三段俱同;井字内自“诗用情”起顺读,回环读,可成多首五言四句诗;自“思感”起,横读、逆读,从内读出,从外读入,或从下一句间逆读,皆可成多首四言四句诗,其余三段同。黑字读法:自:嗟”字起反复读可得三言十二诗句;还可左右分读,可成多首三言十二句诗;还可半段顺读,可成三言六句诗;中间借一字可读多首四言六句诗;两边各借一字互用,也可成多首四言六句诗;中间借二字,互用分读,均可读多首五言六句诗;以下三段,读法同。井字内从“岁寒”反复读,从外读入,从内读出,或回环读,都可读出多首五言四句诗,其他两段读法同。按图琢磨,反复吟诵,诗句朗朗,诗情涌涌,妙趣丛生。

    一幅仅八寸的方锦中,用五彩丝织成八百四十一个字,安排非常巧妙,顺读、回读、横读、斜读、交互读、蛇行读、退一字读、重一字读、间一句读、左右旋读,皆成诗章。它虽不是首开回文诗之先河,但它构思最奇特、最巧妙。在苏若兰之前傅咸、温峤等人写过回文诗,又有苏伯玉之妻写过盘中诗,傅咸、温峤等人的回文诗早已失传,不能枉加评论;而盘中诗只能旋读,不能回读,严格说来,不应算作回文诗。苏若兰吸取了前人回文诗的长处,创造了一种不仅能回读,而且能左右旋转读、纵横反复读的回文诗体。织锦回文诗许多人看不懂,苏若兰笑言:“徘徊宛转,自为语言,非我佳人,莫之能解。”正因如此,它虽然是一种杂体诗,但在我国文学艺术史上却占有特殊地位,一千六百多年来,研究它的人世代不绝。  《璇玑图》的研究,是文人骚客的事。当地老百姓为了纪念苏若兰,将位于法门寺塔西侧其织锦的巷子改名织锦巷,在巷北城门上方镶嵌砖刻“西望绫坑”四个大字和“苏氏安机处”五个小字。清人李因笃题织锦台的诗,为法门寺人重文好学,人才辈出做了最好的脚注:
          织锦人何在?遗图尔自哀。
          秋风吹蔓草,野日照荒台。
          缭绕悲心极,回环妙绪开。           
          此乡多好女,重识二班才。
  (注:二班,即东汉时的班固、班超兄弟,扶风安陵人。班固,东汉著名辞赋家,著有名作《汉书》、《两都赋》等;班超,东汉名将,在西域征战三十一年,保障了西域各族的安全及「丝绸之路」的畅通。)
    前秦苻坚时,秦州城出了位女诗人苏蕙,她创作的回文诗《璇玑图》影响深远,在我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她把对丈夫的思念之情写成回文诗,用五彩丝线织在锦帕上,在秦州城沿街叫卖。这段回文诗的读法是从第一行的“夫”字开始,向右斜念下去,然后再按网状顺序念到第一行中间的“妻”字上,便成为一首十六行的七言诗:
      夫妇恩深久别离,鸳鸯枕上泪双垂。
      思量当初结发好,岂知冷淡受孤凄。
      去时嘱咐真情语,谁料至今久不归。
      本要与夫同日去,公婆年迈身靠谁 ?
      更想家中柴米贵,又思身上少寒衣。
      野鹤尚能寻伴侣,阳雀深山叫早归。
      可怜天地同日月,我夫何不早归回 ?
      织锦回文朝天子,早赦奴夫配寡妻。
     
    秦州人争购回文锦帕,回文诗广为流传。前秦皇帝苻坚是秦州人,在秦州有许多亲戚和朋友。因此,锦帕很快传到苻坚手中,他看了回文诗后很受感动,立即传旨赦免窦滔,官复秦州刺史。窦滔与苏蕙终于团圆了。
清代诗人杨芬灿有诗赞曰:“莺花古巷秦州陌,元是苏娘旧时宅。”苏蕙织锦台遗迹尚存,《天水县志》也有明确记载。清末民初,遗存有“古织锦台”和“晋窦滔里”石碑。
    武则天为苏蕙创作的回文诗取名为《璇玑图》,并亲自为其作序,评价它“才情之妙,超古迈今”。《璇玑图》为我国最著名、成就最高的回文诗,全诗共二十九行,每行二十九字,共八百四十一字。可从左右、上下、里外、交互、退一字、叠一字、半段顺逆、旋回诵读,均能成七言、六言、五言、四言、三言等多种格式的诗文盈千累万。目前最多的寻出七千九百五十八首。苏蕙的“璇玑图”轰动了那个混乱的时代,大家争相传抄,试以句读,解析诗体,然而能懂的人寥若晨星。“璇玑图”流传到后世,又不知令多少文人雅士伤透了脑筋。唐代女杰武则天,就“璇玑图”着意推求,得诗二百余首,但读法失传。宋代高僧起宗,将其分解为十图,得诗三千七百五十二首。明代学者康万民,苦研一生,撰下《“璇玑图”读法》一书,说明原图的字迹分为五色,用以区别三、五、七言诗体,后来传抄者都用墨书,无法分辨其体,给解读造成困难。康万民研究出了一套完整的阅读方法,分为正读、反读、起头读、逐步退一字读、倒数逐步退一字读、横读、斜读、四角读、中间辐射读、角读、相向读、相反读等十二种读法,可得五言、六言、七言诗四千二百零六首;每一首诗均悱恻幽怨,一往情深,真情流露,令人为之动颜。乾隆四十六年,扶风知事熊家振撰修的扶风县志,言其读诗达九千九百五十八首。至今尚无定数。
   
    苏蕙把这副锦缎命名为“璇玑图”,璇玑,原意是指天上的北斗星,之所以取名璇玑是指这副图上的文字,排列象天上的星辰一样玄妙而有致,知之者可识,不知者望之茫然。当然,其中也暗寓她对丈夫的恋情,就象星星一样深邃而不变。
  “璇玑图”织好后,苏蕙派人送往襄阳交给窦滔。旁边的人见了这图,都不知其中有何含意,可对诗文不甚通解的窦滔,捧着“璇玑图”,细细体味,竟完全读懂了妻子的一片深情,这也许就是所谓的心有灵犀一点通吧!旁人询问其故,窦滔意味深长地说:“这是我家的语言,不是我家的人,莫能解之。”当即,窦滔派遣了一批人马,到长安接来了苏蕙。自此,夫妻恩爱日深,窦滔也渐渐跟着苏蕙学习诗词,两人常常一同流连于诗词的海洋中。
  “璇玑图”这八百四十一个字排成的“文字方阵”,竟然能衍化出数以千计的各种诗体的诗来,读法更是千奇百怪。今天我们要想彻底读懂,纵使花上几年工夫,也不是人人能做到的;而当初苏蕙仅用了几个月时间,不但构思好,还要织在锦缎上,靠的除了她的一腔深情外,也绝对少不了她的绝世才情。
这里仅选择几首从“璇玑图”中整理出来的诗,以体现苏蕙情意之一斑:
     苏作兴感昭恨神,辜罪天离间旧新。
     霜冰斋洁志清纯,望谁思想怀所亲!
这是一位被“新人”取代的“旧妇”唱出的幽怨和不平,但对于远方的夫君她依然怀着“霜冰”般纯洁的一片真情。
     伤惨怀慕增忧心,堂空惟思咏和音;
     藏摧悲声发曲秦,商弦激楚流清琴。
这首诗正读、反读皆可,描述了满怀悲思的人儿,独自坐在空寂的堂上抚琴,琴声时而呜咽如泉,时而激越如风,倾诉着抚琴人翻卷涨落的心声。
     嗟叹怀所离径,遐旷路伤中情;
     家无君房帏清,华饰容朗镜明。
     葩纷光珠耀英,多思感谁为荣?
     周风兴自后妃,楚樊厉节中闱。

     长叹不能奋飞,双发歌我衮衣;
     华观冶容为谁?宫羽同声相追。
凄怆的六言诗,诉说着女主人公在空寂的“房帏”中对镜梳妆时的几多哀叹,她纵然有着“葩纷”、“耀英”的容颜,但韶光易逝,夫君难回,这如花的年华,又“治容为谁?”
    寒岁识凋松,真物知终始;
    颜衰改华容,仁贤别行士。
这首可回读的五言诗,用岁寒后凋的松柏作比,吐露了她对夫君矢志不移的贞情;倒转来读,则表现得更加激扬蓬勃,感人至深。
    谗佞奸凶,害我忠贞;
    祸因所恃,滋极骄盈。
这里又对那位夺她夫君的赵阳台进行了痛斥,喻她为“谗佞”,苏蕙之所以被丈夫抛在长安,全因了那位赵阳台谗媚进言,恃宠邀情,怎不让苏蕙愤恨至极。
一副深情玄妙的“璇玑图”的意韵,决不是一篇短文章能讲得清楚的,若想领会其中奥妙,只有自己会心品味,方能渐至佳境。它实在是中国文字深奥、古奇、优美与艺术化的最佳诠释。一副“璇玑图”使才女苏蕙名声大噪,千古称奇。虽说当时南方因天时地利,才子才女多如过江之鲫,然而北国仅以一个才貌俱佳的苏蕙,就足以使他们黯然失色,真可谓是月明中天,群星失灿。

    兹仅录组诗数首以飨读者:
    仁智怀德圣虞唐,贞妙显华重荣章。臣贤唯圣配英里,伦匹离飘浮江湘。
    钦岑幽岩峻嵯峨,深渊重涯经网罗。身苦惟艰生患多,殷忧缠情将如何?

    林阳潜曜翳英华,沉浮翼逝颓流沙。鳞凤离远旷幽遐,神经少悴愁兼加。
    岑幽岩峻嵯峨深,渊重涯经网罗林。阳潜曜翳英华沉,浮翼逝颓流砂鳞。

    邵南周风,兴自后妃。卫郑楚樊,厉节中闱。咏歌长叹,不能奋飞。 齐商双发,歌我衮衣。 曜流华观,冶容为谁? 情微宫羽,同声相追。

    诗情明显怨,怨义兴理辞;辞丽作比端,端无终始诗。

    嗟叹怀,所离经。遐旷路;伤中情。家无君,房帏清,华饰容,朗镜明。 葩粉光,珠曜英。 多思感,谁为荣?
 
    怀所离经,伤路旷遐。君房帏清,朗容饰华。光珠曜英,谁感思多?

    寒岁识凋松,贞物知始终。颜丧改华容,仁贤别行士。

    嗟叹怀所离径,遐旷路伤中情;家无君房帏清,华饰容朗镜明。葩纷光珠耀英,多思感谁为荣?

    周风兴自后妃,楚樊厉节中闲。长叹不能奋飞,双发歌我衮衣;华观冶容为谁?宫羽同声相追。 

  一副深情玄妙的“璇玑图”的意韵,决不是一篇短文章能讲得清楚的,若想领会其中奥妙,只有自己会心品味,方能渐至佳境。它实在是中国文字深奥、古奇、优美与艺术化的最佳诠释。一副“璇玑图”使才女苏蕙名声大噪,千古称奇。虽说当时南方因天时地利,才子才女多如过江之鲫,然而北国仅以一个才貌俱佳的苏蕙,就足以使他们黯然失色,真可谓是月明中天,群星失灿。

【民间传说】
  1.璇玑图的天水民间传说
  
  天水市西关务农巷东端和育生巷南端交界处,从东起南北走向的第二条小巷叫二郎巷,相传是前秦才女苏若兰织璇玑图的地方。在1949年前这个巷口还有一座牌楼,悬有内外各书“古织锦台”和“晋窦滔里”的两匾,两边则悬挂一幅对联:“莺花古巷秦州陌,云是苏娘旧时宅”。这是清代诗人杨蓉裳古风中的句子,是他凭吊这一古迹之作。可惜后来拆除门楼时,匾联全部被毁,织锦台旧址也荡然无存。
  在天水民间至今仍流传着苏若兰巧织璇玑图的传说。相传窦滔早在东晋时即任秦州刺史。苻坚攻占秦州后,闻知窦滔深为百姓拥戴,为安抚民心,便委任窦滔为秦州刺史。但窦滔毕竟是前朝之臣,苻坚总有些放心不下。几个曾被窦滔申斥过的下属便趁机联名诬告窦滔密谋造反(另一说是“忤上”),秦王苻坚下令将窦滔抄没家产,并将他发配至沙州(今敦煌)服苦役。过了七八年,窦滔依然杳无音信。苏若兰对丈夫的思念与日俱增,但也无可奈何,便将无限情思写成一首首诗文,并按一定的规律排列起来,然后用五彩丝线绣在锦帕之上:
  去日深山当量妻夫归早咐真思又
  公雀同初叫寡思回妇嘱不身情贵
  阳婆结夫配早织垂时恩上何米语
  侣发年夫与锦归去双少深柴夫谁
  好伴奴迈回要凄可寒泪中久料我
  岂赦寻文身孤本衣怜家上至别月
  早知朝能受靠野归想天今枕日离
  子天冷淡尚鹤谁更不久地同鸯鸳
  这就是迄今仍流传在天水民间的通俗《回文图诗》。诗图排列纵14行,横8行。起止二字在横首行正中。读法只能依行字斜横回环吟诵,不能倒文回读。虽然格调俗浅,但韵味凄婉,切中情理。天水妇孺皆能琅琅上口。至今,天水市的一些工艺品摊点仍然有“回文诗帕”的小工艺品出售。
  苏若兰织了一幅又一幅,托人上街叫卖,“璇玑图”遂传布开来。开始时人们茫然不解,后来有人从第一行“夫”字开始,向右下方斜着念,再按网状顺序转念下去,一左一右,一上一下,至第一行“妻”字止,居然读成了一首十六行的七言诗:
  夫妇恩深久别离,鸳鸯枕上泪双垂。
  思量当初结发好,岂知冷淡受孤凄。
  去时嘱咐真情语,谁料至今久不归。
  本要与夫同日去,公婆年迈身靠谁?
  更想家中柴米贵,又思身上少寒衣。
  野鹤尚能寻伴侣,阳雀深山早叫归。
  可怜天地同日月,我夫何不早归回?
  织锦回文朝天子,早赦奴夫配寡妻。
  诗谜解开,人人称奇,争相购买。而秦王苻坚正因窦滔被解职后,秦州政务混乱,百姓纷纷为窦滔叫屈,怀疑所谓谋反乃子虚乌有;锦帕传至长安,苻坚派人调查,真相大白,立即赦免窦滔并官复原职。苏蕙夫妇始得团聚。

  2. 璇玑图的扶风民间传说
  在苏蕙的家乡武功和窦滔的家乡扶风也有关于璇玑图的传说。
  当地老百姓传说,若兰容貌秀丽,自小聪颖过人,三岁学画,四岁作诗,五岁抚琴,九岁便学会了织锦。十岁刚过,即可描龙绣凤。十六岁时随父进香法门寺,巧遇弯弓射鸟的翩翩少年窦滔,两人一见钟情,不久结为连理。婚后相敬如宾,举案齐眉。窦滔任秦州刺史时因“忤旨”而被流放流沙。两人依依惜别。时日已久,若兰思夫心切,织锦回文,遥寄情思。
  据当地地方志等资料记载,在法门寺西北的法门镇,有一座矗立的照壁,中央是一块青石板,上刻一个纵横各29字合为841字的文字方阵。当地百姓为了纪念苏若兰,将位于法门寺塔西侧的巷子改名织锦巷。明神宗万历十八年(1590年),当地人民为了纪念苏蕙创作织锦回文诗,在巷北城门上方镶嵌上砖刻的“西望绫坑”四个大字和“苏氏安机处”五个小字,离城门约十多米处还建立了一座照壁,照壁上有砖刻“武镇秦国”四个大字和“安南将军遗址”六个小字。可惜这些遗迹解放后被毁。当地人称作洗锦池的缭绫坑,在织锦巷北城门外西侧百余米处,据说是苏蕙织锦时洗锦的地方,现在已变成一块低凹的庄稼地。
  与织锦台相关的遗迹是窦滔墓。窦滔墓位于扶风县城门外漆水河东岸周秦坡村南。这座墓解放后平整土地时被毁,清乾隆时陕西巡抚毕沅书写的“前秦安南将军窦滔墓”石碑也被埋于地下,只露碑头在地面。1983年宝鸡市政府在原地恢复了墓堆,并把石碑周围的土挖开,露出了碑身,同时在原石碑旁加立了书有“陕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窦滔墓”的水泥碑。
  窦滔苏若兰夫妇离合悲欢曲折感人的爱情故事影响十分深远。周原一带,甚至关中西部各县,男女青年结婚,女方要织许多三色以上的花手帕,赠送给新郎的亲友,用意在于警惕男方不要三心二意,爱情要专一。此事已经形成了传统的地方婚姻礼俗。现在女方已不用土法织手帕了,多购买机织巾。
  与天水民间传说相比,扶风民间传说内容更丰富,情节更生动,细节更具体,遗迹也更多。这体现了家乡人民对苏蕙的深厚感情。
  多才多艺的苏蕙还是一个多产的女诗人。有文记她除《璇玑图》诗文外。还有诗著五千多首,可惜都以散佚,无人搜集。
  地方上出了这么一位卓越的女才子是很荣幸的,后人为了纪念她,把她在法门寺住过的小巷取名为“织锦巷”“修的台取名为“织锦台”;漂洗过丝线的渠池取名为“续坑”;在她送窦滔去流沙的法.法门寺的北门外城墙上砖刻“西望续坑”四个大字和“苏氏安机处”五个小字。并以青石一方上面刻“璇玑图回文”,嵌镶在北门照壁中间,供人玩味观赏。照壁上还刻有“武镇泰国”四个大字和“安南将军遗址”六个小字。苏蕙兰的丈夫窦滔死后埋葬于家乡——今扶风县周秦坡村南(北离法门寺五公里)墓前有清乾隆时陕西巡抚毕沉题刻的“前秦安南将军窦滔墓”碑和墓为“陕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此墓是否为窦滔与苏若兰夫妇同穴葬,待考。不过他们的后裔仍存,至今周秦坡老庄还有十多户窦姓人家,过去每年清明节时,他们都要带上献祭食物和香表,团聚在窦滔墓前扫墓奠祖。窦滔苏若兰夫妇离合悲欢曲折的爱情故事影响十分深远。至今周原一带,甚至关中西部各县,男女青年结婚,女方要织许多三色以上的花手帕,赠送给新郎的亲友们,用意在于警惕男方不要三心二意,爱情要专,经常念念不忘夫妇恩情。此事已经形成了传统的地方礼俗。现在女方已不用土法织手帕了,多购买机织巾,以故扶风县毛巾厂织造的彩花小毛巾十分畅销。才华文采出众的苏若兰织锦回文诗《璇玑图》在文学上影响也是很长久的。自她以后,一千多年来,历代不少文人学士,也创制了许多回文诗词,如南朝齐的王融,唐代的藩孟阳、张荐,宋代的王安石、苏轼、李禺,明代的汤显祖、张芬,清代人张淮、邱琼山、谢默卿等,也都写过多首回文诗。但能象苏若兰的《璇玑图》能读出几千首的,目前还没有。不过,后人的回文诗词也有创新:有的诗词可随句倒读;有的词点破原句,倒读构成同体词;也有将诗句倒读后变成一诗词的,难度逐渐加深。后来的回文诗词不论有几多变新,苏若兰总是他们的启蒙老师。此举数首回文诗词如下:
  苏轼《回文七言绝句一首》,诗云:
  红笺短写空深恨, 锦句新翻如断肠。
  风叶落残惊梦蝶, 戍边回雁寄情郎。
  倒读则为:
  情郎寄雁回边戍, 蝶梦惊残落叶风。
  肠断如翻新句锦, 恨深空写短笺红。
  苏轼有首随句倒读的《菩萨蛮》,二、四、六、 八句是一、三、五、七句倒读:
  柳庭风静人眠昼, 昼眠人静风庭柳。
  香汗薄纱凉, 凉纱薄汗香。
  手红水碗藕, 藕碗水红手。
  郎笑藕丝长, 长丝藕笑郎。

    后来,历代不少有才之士纷纷想模仿“璇玑图”创作诗歌,以与苏蕙平分秋色;但最终除了作出一些“回文诗”外,仅有宋代大学士苏轼创造的一种“反复诗”,尚有一些“璇玑图”的意韵,苏轼还创造的一种“反复诗”,尚有一
些“璇玑图”的意韵,全文排列如下:

                   烟
                雨     冷
              藏    云    衬
            山             红
          远        望        花
        水   流  春   老   吟  残   蕊
          洼               远
            东             含
              隐    叉    香
                笋     吐
                   尖
“反复诗”的字排成一菱形,外圈任取一字开始,左旋右旋,读之皆可,能得五言绝句三十首;圈内十字交叉的十三个字,顺读、横读、逆读,可得七言绝句四首;以中间的“老”字为枢纽,左右上下旋读,又可得诗若干首;若将所有二十九字任取一字随意回旋,取其压韵,还能得诗若干首。据说以这二十九字反复变化,可读出七、八十首诗来,可以说是神奇巧妙,与“璇玑图”异曲同工。然而,从气势上,变化的花样和难度上,它仍与“璇玑图”难以相提并论。苏轼还有一首“反复诗”全文排列如下:
  烟
  雨 冷
  藏 云 衬
  山 红
  远 望 花
  水 流 春 老 吟 残 蕊
  洼 斗 远
  东 含
  隐 叉 香
  笋 吐
  尖
  “反复诗”的字排成一菱形,外圈任取一字开始,左旋右旋,读之皆可,能得五言绝句三十首;圈内十字交叉的十三个字,顺读、横读、逆读,可得七言绝句四首;以中间的“老”字为枢纽,左右上下旋读,又可得诗若干首;若将所有二十九字任取一字随意回旋,取其压韵,还能得诗若干首。据说以这二十九字反复变化,可读出七、八十首诗来,可以说是神奇巧妙,与“璇玑图”异曲同工。然而,从气势上,变化的花样和难度上,它仍与“璇玑图”难以相提并论。苏蕙用一腔幽情创制的“璇玑图”真能称得上千古之绝唱!

☆自初行退一字,每首七言四句,俱逐句退成回文:
智怀德圣虞唐贞,妙显华重荣章臣,
贤惟圣配英皇伦,匹离飘浮江湘津。
智怀至西林、至罗林、至玑心、至岑钦、至奸臣、至识深、至如林、至浮沉、至知麟、至恨神、至怀身、至繁殷、至始心、至苦身、至南音、至和音、至伤仁、至忧心、至唐贞。
以下十五段,读俱同前:所怀至芳琴、河隔至刚亲、清流至伤仁、妙显至梁民、生感至望纯、清志至商秦、曲发至唐贞、贤惟至长身、微悯至霜新、故感至藏音、和咏至章臣、匹离至房人、贱为至墙春、阳熙至堂心、忧增至皇伦。
☆自上横行退一字成句,逐句逐字逆读,俱成回文:
伤惨怀慕增忧心,堂空惟思咏和音,
藏摧悲声发曲秦,商弦激楚流清琴。
伤惨至乡身、至苦身、至始心、至何钦、至南音、至繁殷、至怀身、至恨神、至知麟、至浮沉、至如林、至识深、至玑心、至罗林、至奸臣、至章臣、至智仁、至唐贞、至忧心。
以下十五段读俱同前:芳兰至听亲、刚柔至河津、湘江至智仁、堂空至阳春、墙面至贱人、房幽至匹伦、皇英至忧心、藏摧至故新、霜冰至微身、长路至贤臣、章荣至和音、商弦至清纯、望谁至生民、梁山至妙贞、唐虞至曲秦。
☆自两间行退一字成句,下以递退一句成章,又纵横返复读:荒淫至生民、王怀至皇人、志笃至方春、桑榆至贞纯、方殊至志贞、贞志至桑伦、岑幽至长身、加兼至刚亲、何如至故新、阳潜至所亲、罗网至和音、凤离至清琴、苦惟至章臣、沙流至湘律、渊重至房人、遐幽至望纯、多患至清纯、浮异至墙春,峨嵯至曲秦、精少至阳春、忧缠至皇伦、华英至梁民、光流至刚亲、龙昭至霜新、当所至芳琴、荣君至所亲、乡旧至故新、所感至清琴、苍穹至湘津、西照至长身。
☆自中行退一字成句,以下迎退一句成章:南郑至遗身、奸回至旧新,遗哀至南音、旧闻至奸臣、繁华至房人、识知至清纯、浮殊至曲秦、恨昭至皇伦、诗兴至刚亲、苏作至所亲、始终至清琴、玑明至湘津、时盛至望纯、辜罪至贱人、徵流至阳春、微至至梁民。
☆角斜退一字成句,以下递退一句成章:
嗟中君容曜多钦,思伤君梦诗璇心,
氏辞怀感戚知麟,种轻粲散哀惑亲。
嗟中至贞纯、至浮沉、至遐神、至遗身、至阳林、至沙麟、至旧新,至凤麟、至加身、至基津、至桑伦、至生民、至渊深、至华沉、至廊琴、至方春、至王秦、至精神、至多殷、至奸臣、至罗林、至苦身、至南音、至基津,至图心、至妙贞、至皇伦、至恨神、至知麟、至怀身、至繁殷、至如林、至思钦、至平心、至识深、至曲秦、至堂心、至忧心、至皇伦、至微深、至徵殷、至唐贞、至多钦。
以下十五段同前:廊桃至基津、春哀至嗟仁、基自至廊琴、思伤至望纯、怀何至梁民、知戚至忧心、如怀至阳春、氏辞至霜新、图怨至长身、璇诗至和音。平端至故新、神轻至墙春、滋谦至房人、多曜至曲秦、伤好至清纯。
☆自中心诗兴起,各项字倒换互旋,八面分读:
诗兴感远殊浮沉,时盛意丽哀遗身,
始终曜观华繁殷,徵流商歌郑南音。
始终至遗身、玑明至旧新、苏作至奸臣。
四正左旋读:诗兴至旧闻、苏作至南音、始终至识深、玑明至浮沉。
四正右旋读:诗兴至奸臣、玑明至南音、始终至旧新、苏作至遗身。
四隅左旋读:璇诗至廊琴、平端至春亲、氏辞至基津、图怨至嗟仁。
四隅右旋读:璇诗至基津、图怨至春亲、氏辞至廊琴、平端至嗟仁。
双句左旋读:诗兴至春亲、氏辞至旧闻、苏作至廊琴、平端至南音。始终至嗟仁、璇诗至奸臣、玑明至基津、图怨至遗身。
双句右旋读:诗兴至基津、图怨至奸臣、玑明至嗟仁、璇诗至南音。始终至廊琴、平端至旧新、苏作至春亲、氏辞至遗身。
☆各行退一字,于八面各取一句,左旋颠倒回文:
南郑歌商流徵殷,廊桃燕水好伤身,
旧闻离天罪辜神,春哀散粲轻神麟。
廊桃至时沉、旧闻至滋林、春哀至微深、遗哀至多钦、基自至徵殷、奸臣至伤身、嗟中至辜神。
八面右旋读:南郑学滋林、嗟中至时沉、奸臣至神麟、基自至辜神、遗衷至伤身、春哀至徵殷、旧闻至多钦、廊桃至微深。

☆各行退一字,四正面各取一句,左旋读:
南郑歌商流徵殷,旧闻离天罪辜神,
遗哀丽意盛时沉,奸因女嬖至微深。
旧闻至微殷、遗哀至辜神、奸因至时沉,
四正右旋读:南郑至辜神、奸因至徵殷、遗哀至微深、旧闻至时沉。
四隅左旋读:嗟中至滋林、廊桃至多钦、春哀至伤身、基自至神麟。
四隅右旋读:嗟中至伤身,基自至多钦、春哀至滋林、廊桃至神麟。

☆四围四角红书读法
自仁字起顺读,每首七言四句;逐字逐句逆读,俱成回文:
仁智怀德圣虞唐,贞妙显华重荣章,
臣贤惟圣配英皇,伦匹离飘浮江湘。
仁智至惨伤、贞志至虞唐、钦所至穹苍,钦所至荣章、贞妙至山梁、臣贤至路长、
臣贤至流光、伦匹至幽房、伦匹至榆桑。伦匹由臣贤、由贞妙,至虞唐。余仿此。
湘江由皇英、由章荣,至智仁。余仿此。
以下三段读俱同前:津河至柔刚、亲所至兰芳,琴清至惨伤。
中间井栏式红书读法
自钦字起顺读,每首七言四句:
钦岑幽岩峻嵯峨,深渊重涯经网罗,林阳潜曜翳英华,沉浮异逝颓流沙。
深渊至幽遐、林阳至兼加、沉浮至患多、麟凤至如何、神精至嵯峨、身苦至网罗、
殷忧至英华。
自沉字起,逐句逆读,回文。余仿此:
沉浮异逝颓流沙,林阳潜曜翳英华,深渊重涯经网罗,钦岑幽岩峻嵯峨。
自沙字起,逐字逆读,回文:
沙流颓逝异浮沉,华英翳曜潜阳林,罗网经涯重渊深,峨嵯峻岩幽岑钦。
间一句,间二句顺读,或两边分读,上下分读,俱可。
自初行退一字成句:
岑幽岩峻嵯峨深,渊重涯经网罗林,阳潜曜翳英华沉,浮异逝颓流沙麟。
渊重至遐神、阳潜至加身、浮异至多殷、凤离至何钦、精少至峨深、苦惟至罗林、
忧缠至华沉。

☆黑书读法
自嗟字起,反复读,三言十二句:
嗟叹怀,所离经;遐旷路,伤中情;家无君,房帏清;
华饰容,朗镜明;葩纷光,珠曜英;多思感,谁为荣?
荣为至叹嗟、经离至思多、多思至离经。
左右分读:
怀叹嗟,所离经;路旷遐,伤中情;君无家,房帏清;
容饰华,朗镜明;光纷葩,珠曜英;感思多,谁为荣。
谁为至叹嗟、所离至思多、感思至离经。
半段回环读,三言六句:
嗟叹怀,伤中情;家无君,朗镜明;葩纷光,谁为荣?
荣为至叹嗟、经离至思多、多思至离经。
半段顺读:
怀叹嗟,伤中情;君无家,朗镜明;光纷葩,谁为荣?
谁为至叹嗟、所离至思多、感思至离经。
以下三段,读俱同前:游西至摧伤、凶顽至为基、神明争雁归。
左右间一句,罗文分读:
嗟叹怀,路旷遐;家无君,容饰华;葩纷光,感思多。
荣为争离经、经离至为荣、多思至叹嗟。
从中间一句,罗文分读:
怀叹嗟,路旷遐;君无家,容饰华;光纷葩,感思多。
所离至为荣、谁为至离经、感思至叹嗟。
中间借一字,四言六句:
怀所离经,伤路旷遐;君房帏清,
朗容饰华;光珠曜英,谁感思多?
谁感至离经、所怀至为荣、感谁至叹嗟。
两分各借一字互用:
怀所离经,踏伤中情;君房帏清,容朗镜明;光珠曜英,感谁为荣?
谁感至叹嗟、所怀至思多、感谁至离经。
中间借二字,五言六句:
叹怀所离经,中伤路旷遐;无君房帏清,
镜朗容饰华;纷光珠曜英,为谁感思多?
为谁至离经、离所至为荣、思感至叹嗟。
两分各借二字,互用分读:
叹怀所离经,旷路伤中情;无君房帏清,饰容朗镜明;纷先珠曜英,思感谁为荣?
为难至叹嗟,离所至思多、思感至离经。
以下三段,读俱同前,阶西至摧伤,漫顽至为基、通明至雁归。

☆蓝书读法
自中行各借一字,互用分读,四言十二句:
邵南周风,兴自后妃;卫郑楚樊,厉节中闱;
咏歌长叹,不能奋飞;齐商双发,歌我兖衣;
曜流华观,冶容为谁?情徵宫羽,同声相追。
情徵至后妃、周南至情悲、官徵至淑姿。
取两边四字成句,四言六句:
兴自后妃,厉节中闱;不能奋飞,歌我兖衣;冶容为谁?同声相追。
同声至后妃,窈窕至情悲、感我至淑姿。
两边分读,四言十二句:
兴自后妃,窈窕淑姿;厉节中闱,河广思归;
不能奋飞,遐路逶迤;歌我兖衣,硕人其颀;
冶容为谁?翠粲藏蕤;同声相追,感我情悲。
同声至淑姿、窈窕至相追、感我至后妃。
两边各连一句,或两边遥间一句,俱可读。
以下三段,读俱同前:惟时至成辞、佞好至防萌、何辜至惟新。
两边分读,左右递退,六言六句:
周风兴自后妃,卫女河广思归;
长叹不能奋飞,齐兴硕人其颀;
华观冶容为谁?情伤感我情悲。
宫羽至淑姿、邵伯至相追、情伤至后妃。
以下三段,读俱同前:年殊至成辞、谗人至防萌、愆殃至惟新。
互用分读:
周风兴自后妃,楚樊厉节中闱;长叹不能奋飞,
双发歌我兖衣;华观冶容为谁?宫羽同声相追。
宫羽至后妃、邵伯至情悲、情伤至淑姿。
虚中行左右分读,六言十二句:
周风兴自后妃,邵伯窈窕淑姿;楚樊厉节中闱,
卫女河广思归;长叹不能备飞,咏志遐路逶迤;
双发歌我兖衣,齐兴硕人其颀;华观冶容为谁?
曜荣翠粲葳蕤;官羽同声相追,情伤感我情悲。
情伤至后妃、邵伯至相追、宫羽至淑姿。
左右连一句亦可读。
以下三段,读俱同前:年殊至成辞、谗人至防萌、愆殃至惟新。

☆紫书读法
自岁寒反覆读,五言四句:
寒岁识凋松,贞物知终始;颜丧改华容,仁贤别行士。
士行至岁寒、松凋至贤仁、仁贤至凋松。
自寒字蛇行读:
寒岁识凋松,始终知物贞;颜丧改华容,士行列贤仁。
仁贤至岁寒、松凋至行士、士行至凋松。
从外读入:寒岁识凋松,仁贤别行士;颜丧改华容,贞物知终始。
仁贤至华容、松凋至物贞、士行至丧颜。
从内读出:
贞物知终始,颜丧改华容;仁贤别行士,寒岁识凋松。
颜丧至行士、始终至岁寒、容华至贤仁。
以下一段,读俱同前:诗风至微元。
自龙字起顺读,五言四句:
龙虎繁文藻,旗凋华曜荣;容饰观壮丽,衣绣曜颜充。
从外读入:
藻文繁虎龙,充颜曜绣衣;丽壮观饰容,荣曜华凋旗。
充颜至饰容。
从内读出:
荣曜华凋旗,丽壮观饰容;充颜曜绣衣,藻文繁虎龙。
丽壮至绣衣。
以下一段,读俱同前:衰年至异世。
回环读:
龙虎繁文藻,荣曜华凋旗;容饰观壮丽,充颜曜绣衣。
衣绣至虎龙。
顺读:
藻文繁虎龙,荣曜华凋旗;丽壮观饰容,充颜曜绣衣。
充颜至虎龙。
以下一段,读俱同前:衰年至奇颜。

☆黄书读法
自诗情起,五言四句:
诗情明显怨,怨义兴理辞;辞丽作比端,端无终始诗。
诗始至情诗、辞丽至理辞、辞理至丽辞、端比至无端、怨显至义怨、端无至比端、
怨义至显怨。
自思感起,四言四句:
思感自宁,孜孜伤情,时在君侧,梦想劳形。
形劳至感思。
顺读:
宁自感思,孜孜伤情;侧君在时,梦想劳形。
梦想至惑思。
以下三段,读俱同前:愆旧至何如、婴是至何冤、怀伤至者谁。
从外读入:
宁自感思,梦想劳形;侧君在时,孜孜伤情。
梦想至在时。
从内读出:
孜孜伤情,侧君在时;梦想劳形,宁自感思。
侧君至劳形。
从下一句间逆读:
孜孜伤情,宁自感思,梦想劳形,侧君在时。
侧君至伤情。
以下三段,读俱同前:念是至独居、怀忧至漫漫、悼思至感悲。
自诗情起,四言四句:
诗情明显,怨义兴理;辞丽作比,端无终始。
始终至情诗、辞丽至兴理、理兴至丽辞、情明至始诗、丽作至理辞、无终至比端、
义兴至显怨、显明至义怨、比作至无端。
余如始终无端,显明情诗,回环读,仍是四言四句八首。


  汤显祖在杂剧《邯郸记》中,描写崔氏人宫为奴,织锦时思念文夫卢生,织回文词《菩萨蛮》感 悟皇帝,词日:
  梅题远色春归得,迟乡瘴岭过愁客。孤影雁回斜,峰寒逼翠纱。窗残抛锦室,织急还催织。锦官当夕情啼断望河明。自居部点破原句,仍然构成内容相同的《菩萨蛮》:
  明河望断啼情夕,当官织锦催还急,织室锦抛 ‘残,窗纱翠逼寒。 峰斜回雁影,孤客愁过岭。瘴乡迟得归,春色 远题梅。
  
    张芬以《寄怀素宙陆姊》一首七律,点破原句倒读变成了意思相同的《虞美人》词。诗云:
  明窗半掩小庭幽, 夜静灯残未得留。
  风冷结阴寒落叶, 别离长望依高楼。
  迟迟月影移斜竹, 叠叠诗余赋旅愁。
  将欲断肠随断梦, 雁飞连阵几声秋。
  倒读构成《虞美人》词一首:
  秋声几度连飞雁, 梦断随肠断。
  欲将愁旅赋余诗, 叠叠竹斜称影月迟迟。
  楼高依望长离别, 叶落寒阴结。
  冷风留得未残灯, 静夜幽庭小掩半窗明。
 
   回文诗范围扩大到词,又进入了对联领域,而且有不少趣闻。清代北京有座“天然居”酒楼,楼上高悬一副五言回文短联,文日:
  客上天然居,居然天上客。
  乾隆皇帝把这副对联回文成上半副对联,征邀下半副对联,文日:
  客上天然居,居然天上客。
  纪晓岚对上了下联,文日:
  人过大佛寺,寺佛大过人。
  有个无名的穷书生不服气,也对上了下联,文日:
  僧游云隐寺, 寺隐云游僧。
  两则下联可同称佳妙,为人仰慕,流传于世,从此回文对联逐渐多了起来,至今仍然盛行。人们一谈到回文诗、词、对联的时候,很自然地就想起了一千年前创始回文织锦《璇玑图》的才女苏若兰。
  附: 织锦回文记
  唐武则天
  前秦荷坚时,秦州刺史,扶风窦滔妻苏氏,陈留令武功道质第三女也。名慧,字若兰。识知精明,仪容秀丽。谦默自守,不为显场。年十六归于窦氏,滔甚爱之;然苏性近于急颇伤嫉妨。滔字连波,右将军于真之孙朗之第二子也。风神秀伟,精通经史,允文允武,时论尚之,苻坚委以心普之任,备历显职,皆有政闻,迁秦州刺史。件旨,谪戍敦煌。会坚克晋襄阳,虑有危逼,藉滔才略,乃拜安南将军,留镇襄阳。初,滔有宠姬赵阳台,歌舞之妙,无出其右,滔置之别所。苏氏知之,求而获焉,苦加捶辱,滔深以为憾。阳台又专苏氏之短,谗毁交至,益恨焉。苏氏时年二十一,滔将镇襄阳,邀苏同往,苏氏忿之,不与偕行。滔携阳台之任,绝苏音问。苏氏悔恨自伤。因织锦为回文,五彩相宣,莹心耀目,纵横八寸,题诗二百余首,计八百余言,纵横反复皆成文章,其文点画无缺,才情之妙,超古迈今,名曰《璇玑图》。然读者不能悉通。苏氏笑曰:徘徊宛转,自成于章。非我佳人莫之能解,遂发苍头,至襄阳焉。滔省览锦云,感其妙绝,因渝阳台令谢怒;而具车徒,感礼邀迎苏氏,归于汉南,恩好愈重。苏氏著文词五千余言,属隋季丧乱,文章散落,追求不获,而锦字回文盛见传写,是近代闺怨之宗旨。属文之土,咸龟镜焉。联听政之暇,留心坟典,散帐之次,偶见斯图,因述若兰之多才,复美连波之悔过,遂制此记,以示将来也。
  苏蕙另著有文词五千余言,后经隋末丧乱,全部散落。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