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秋访“传德堂”

 苏迷 2013-10-14

 

秋访鈥湸绿免 传德堂的鸟瞰图

        早就听说山塘街上的“鲍传德庄祠”在修缮了。

 

近日又闻:不仅修好了,而且九月底就要以苏州私家园林“传德堂”的名义,在上海公开拍卖了,底价达四千万元。这则消息在报纸上公布后,在全国古建界引起不小的轰动,不少网站争相转载、跟踪报道,一时间竟成了业内一个热点新闻。

 

笔者平时也颇爱苏州园林古建。窃想:拍卖了以后,此宅园就是买主的私家宅邸。不能擅闯私宅随意进去参观了。不由灵机一动,立即打电话给苏州吴都学会的副秘书长老王,央求他打个招呼,让我进去一睹为快。

 

因为我知道,此宅园是苏州吴都古建公司修缮的。而吴都学会与吴都古建公司是共建单位,学会的几位古建、园林专家都是吴都古建公司的顾问,他们之间是甲级关系,搭得够。

 

老王非常爽气,说:“你要看,一句话!理当奉陪。”于是讲好星期天上午八时,骑电瓶车在山塘桥上碰头后一起去。

 

 

一、山塘街影

 

历史上的山塘街,是从苏州城去虎丘游玩的必经之路,游虎丘必先游山塘。山塘街上商贸繁华、风景优美、历史古迹众多。既是阊门石路商市的延续,又是虎丘风景名胜的序曲。

 

苏州评弹《三笑》里面有这么一段唱词:“姑苏城外有山塘,果是人间极乐场。沽酒店开蜂亦醉,卖花人去路亦香。”

 

山塘街与山塘河是河街并行的。山塘桥在山塘河的最东端。旧时的山塘街和山塘河上,原来有“横七、竖八”各具风格的十五座桥梁。现在已有几座桥,因河道填塞被拆毁了。

 

秋访鈥湸绿免

山塘河 

 

目前的山塘街是苏州五个历史文化街区中,保护和利用最好的一条街。特别是已修复整治过的首期工程,山塘桥至新民桥路段,已成为苏州古城传统风貌旅游的热门景点。早上八点才过,虽然时间还早,就已有好几个旅游团队在观赏通贵桥、古戏台和商会历史展馆了。

 

山塘街号称“七里山塘”,有近七里长,路面全部是由花岗石板铺设。旧时的石板有一米多长,年代久了表面走得很光滑。石板底下就是排水道。所以有“山塘石板街,雨后着花鞋”的美谈。意思说:石板路上不积水、容易干,大雨刚过,女人们就可以穿着绣花布鞋上街了。

 

山塘街又称“七狸山塘”,是因为明朝的刘伯温为了镇水驱邪,曾在山塘河畔竖立了七头青石雕制的石狸。

 

新民桥西,街道两面的店铺大都是风味小吃、茶食糕点、杂货土产、生活用品。到了星桥农贸市场附近,街旁平添了不少肩挑手提的流动菜贩。那更是熙熙攘攘、前堵后拥了。

 

过了普济桥,街南临河就基本上没有房舍了,形成街、河亲密相邻的格局。山塘河面也突然变开阔了,两岸柳树成荫,间或还有几处亭、榭、牌坊等景观建筑。河对岸以前大都是农田、茶圃、乡舍、花房,一派田园风光。现在已各式民房,星罗棋布了。

 

秋访鈥湸绿免

山塘河上普济桥 

 

才过青山桥,又到绿水桥。这两座桥外形、结构相同,都是单孔、条石板梁、石柱、清水砖砌的桥栏。两座桥相距不到百步,名称又连贯对偶,就像一对孪生姐妹啊!

 

绿水桥西堍的山塘街788号,就是我们要看的苏州私家园林“传德堂”了。

绿水桥往西,道路比较宽敞,过去约一百多米是虎阜大桥。汽车可从桥边转弯上虎阜路。再往西几百米就是吴中胜景虎丘山景区了。

 

秋访鈥湸绿免

绿水桥 

 

二、门 

 

“传德堂”原称“鲍传德庄祠”,建于民国初年。

 

原有四进建筑,门前立一架冲天式两柱石牌坊。坊额上镌刻有“宗仁主义”四个大字,并刻有“中华民国八年三月”和“大总统题”等小字。宗仁主义意为以仁义为宗旨,当时民国大总统徐世昌,为表彰众议院议员鲍宗汉置田赡族,创建鲍氏传德义庄而题赠的。牌坊柱身还刻有“鹿车世泽钟人杰,虎阜清芬挹地灵”的楹联一对。

 

老王说,这架石坊还保存着,待房屋全部修竣,再选择适当的位置竖起来。现在“传德堂”占地二千多平米,规划建筑面积一千多平米,其中约五百平米是古建筑。

 

只见绿水桥畔的“传德堂”,粉墙黛瓦,座北朝南,三路五开间。东、西两路各是一开间,前檐临街。中路三间缩进数米,形成一块不大的门前场坪。

 

场坪的中间是长方形的花岗石板铺地,两边是黄道砖侧砌人字纹图案的铺地,砖地的中央各植有一株垂槐。

 

第一进的三间屋顶上有小瓦哺鸡脊,两边有“三山屏风”的马头墙。

 

门扇安装在正中一间的脊檩之下。隔出来的门前半间称“门堂”,门后半间为“门厅”。

 

秋访鈥湸绿免

 传德堂正门

 

厚实的酱红色的双扇板门上,镶有一对庄严的黄铜门钹。门槛有齐膝高。门框的两边威武地竖立着一对青石园抱鼓砷石。民间信其能避邪,俗称“门当”。

 

门框上槛的两枚门簪上,搁着一块黑底金字的门匾,上是建华先生书写的“山塘会馆”四个隶体大字。门簪亦称“户对”,圆形的为文官,方形的为武官。清代依官位品级,可二枚、四枚或六枚。

 

秋访鈥湸绿免“山塘会馆”匾牌
   

古代礼制根据宅主的身份、等级,对宅第门堂的进深、宽窄、高低以及台阶、门簪,都有相应的“门第”标准规定。所以旧时攀亲讲究“门当户对”。

 

门匾右下方还有一块不大的蓝底白字搪瓷牌,那是苏州市人民政府颁发的第181号“控制保护建筑”证牌。

  

门堂两侧的砖细墙垛头(又称墀头)上有砖雕图案,为三只蝙蝠围着二枚古钱,四周有吉祥流云。蝙蝠有“福”,古钱含“前”,钱中有“眼”。喻“福在眼前”、“福从天降”、像流云一样绵延不断。

 

第一进两旁两间房朝南的外墙,是全覆盖的砖细贴面、砖雕吉祥图案。贴面的四角浮雕是蝙蝠图案,中部有圆形的透雕图案,东墙是双鹿,西墙为松鹤。寓意“福”、“鹿”、“寿”三样全有。

 

秋访鈥湸绿免

砖细贴面和三山屏风 

 

第一进东路是两层楼,南面临街,紧挨着绿水桥。下层有一临街边门,楼上有一排临街花格短窗。东面墙壁沿河而立,楼阁参差,立面别有幽趣。

 

秋访鈥湸绿免

传德堂临河侧景

 

西路为平房,有一排临街花格短窗。再西面有扇大铁门,是宅园的汽车通道。门里面有停车场,可停放六、七辆汽车。

 

还是熟人熟路好办事。守门的师傅一见是王秘书长驾到,马上热情地为我们打开正门,请我们进去。

 

跨过高高的门槛,大门里面是门厅。门厅是主人迎来送往,以及守门人工作的地方。这个门厅比较宽敞,看来过去还是停放轿子和轿夫歇息的场所呢。

 

 

三、正 

 

门厅北面有一个一百多平米的庭院。庭园的北面是正厅。庭院的四周有一圈遮阳避雨的逥廊,环通门厅、正厅和东、西两路的厅室。

 

庭院的中间的地坪是长方形的花岗石板铺地,正中放有一个蓝釉荷花缸。缸里的小叶莲已开出了几朵粉红色的莲花。庭院的两边是小块花圃,植有桂树、盘槐和一些花草。

 

正厅有三开间,屋宇高大、气势轩昂。屋面是小瓦、纵头脊。屋脊中央有三尊寓意“福”、“禄“、“寿”的泥塑圣像。屋面两边是“五山屏风”的马头墙。

 

秋访鈥湸绿免

正厅屋面上的五山屏风

 

厅堂前檐下一字排开九对花格长窗门。长窗门的上半部是衬有木花格图案的双层玻璃窗;门的下半部裙板上雕刻着梅、兰、竹、菊等四时花草。

 

秋访鈥湸绿免

传德堂正厅

 

厅堂大约有一百平米,青方砖铺地。四根粗壮的黑漆步柱,立在四个圆圆的花岗石鼓礅上。大梁雕花,前后翻轩,显示着厅堂的庄严和等级。

 

踏进厅堂,迎面隔断上方悬挂着一块白底黑字的堂匾。匾额上书有“传德堂”三个大字。

 

隔断是六扇白善屏门组成,正中挂的一幅中堂“高士图”。图中,在几株古柳之下,菊花石旁,一位高士正在向两位学童传授技艺。中堂两边的条幅是著名的弘一法师书写的,上联是“光明照耀靡不灭”,下联为“智慧增长无有边”。

 

厅堂里陈设着案桌、八仙桌、太师椅、方几等,旧时客厅的一整套摆设。案桌上右面放的是帽筒,左面放的是苏绣。两边墙上挂的是镶有花纹大理石的“天圆地方”。

 

隔断屏门的后面,是出“传德堂”正厅的北门。

 

秋访鈥湸绿免

 传德堂内景

 

四、偏 

 

正厅前逥廊的棚顶是船蓬轩式的,边沿垂有细木花格挂落。逥廊边沿有一圈砖细矮栏。逥廊环绕中心庭院,外侧有多扇门通往各个偏厅和附房。

 

门厅北走廊的东端有一扇小门,是东廊南起第一扇门。砖细门额上有“兰馨”二字。

 

入“兰馨”门,是一个楼梯间。南拐有一个小天井。过天井是边门的门房间。边门外就是绿水桥的西桥堍。边门过去主要是内部的“员工通道”,和零碎杂物进出之门。门里一般是“陪弄”,也就是内部通道。

 

楼上有南北两间。两间都有花格短窗,东窗面临绿水桥下的山塘河支河。南间的南窗面临山塘街。

 

推开南窗,可见街南宽阔的山塘河。河岸两边成片的柳树、合欢树。窗前的合欢树上开着粉红和粉白相间的针球状的花朵。对岸的树丛中有座古老的三节石栏平板桥。此桥名“引善桥”,由早年的慈善福利院在附近而得名。

 

秋访鈥湸绿免

绿水桥与引善桥

 

眼观此景,遥想当年对岸还是一片农田、花房、农屋、茅舍,牧归的老牛从桥上踱过。无怪旧时许多文人墨客喜欢在此,吟诗、作画。清代诗人任兆麟有《过绿水桥》诗云:花事晴暄绿水桥,画楼红袖倚吹箫;春风不管离人恨,依旧青青到柳条。还有其它诗人的 幻出阎浮色界天,青山绿水两桥边诗情画景登时集,烟雨垂杨绿水桥等佳句,不胜枚举。

 

别看现时这段街面上人迹稀少。旧时从普济桥到虎丘望山桥这段河面上,可是白天“花船”、夜晚“灯船”,画舫、戏船云集,“关快”、“沙飞船”穿梭。船上的老爷、公子品着美味的苏帮船菜,伴着歌妓、舞女,享受着人间天堂的快乐。特别是遇到节庆庙会,有赛龙舟、“打招”(两船比赛快速旋转技巧)、“出会”(流动表演)。锣鼓喧天,热闹非凡。岸边观者如云,摩肩接踵。

 

此楼南窗竟是太太、小姐们的最佳观景之地。只是要躲在珠帘之后观看,小心被西门庆之辈看见哦!

 

楼上此两间,现在可是作棋牌室,休闲玩耍的好地方。

 

庭院东廊第二扇门,在紧靠正厅南走廊的东端。砖细门额上为“暗香”二字。

 

入“暗香”门,右拐是一廊一天井。廊东有扇小门,有石阶水踏通小河,旧时交通运输多靠水路,此水码头既供船只上下水,又为河中洗涮之用。廊南有一卫生间。此是凡人生活之必须,竟也与“暗香”巧合。

 

“暗香”门北,过“高节”门,是一间二米多寛、十多米长的廊庑。东墙是临河一排十几扇花格长窗。西墙壁下一字排列七、八张红木圈椅和茶几。真是品茶聊天的雅座。

 

此廊庑有西侧门“甘池”连通正厅,还有北门通往后花园。

 

秋访鈥湸绿免

临河廊庑雅座

 

庭院西廊南起第一扇门,在紧靠门厅北走廊的西端。砖细门额上有“柳烟”二字。

 

入“柳烟”门,是一廊一天井。天井里植有翠竹、花石。廊南是一间约五十平米的偏房,三面有窗。窗外竹影扶苏,可作二、三十人的会议室。

 

秋访鈥湸绿免

逥廊与花篮厅门景    

 

“柳烟”门北的西廊下,有一排六扇花格长窗隔扇门面朝庭院。隔扇门内是花篮厅。花篮厅的屋架、梁柱上都有雕花。特别是西二架上的短垂柱下端,有两支漂亮的雕花篮,故名“花篮厅”。

 

秋访鈥湸绿免

花篮厅梁雕

 

隔扇门北,紧靠正厅南走廊的西端,是庭院西廊第二扇门。砖细门额上为“幽通”二字。

 

入“幽通”门,右转有廊和天井。天井里植有翠竹、芭蕉。廊西有一茶水房,廊北有小门通一偏厅。偏厅窗明几净,一张会议桌,十来张椅子,正适合作一个小型会议室。

 

会议室有东侧门“风柫”通往正厅。

 

秋访鈥湸绿免

 敞亮的小会议室

 

五、砖雕门楼

 

砖雕门楼,是林住宅重要的标志性建州民就有“无雕不成屋,有刻斯贵”的说法。

 

“传德堂”的砖雕门楼就是正厅的北门。在里面看正厅的北门,只是一般的“石箍门”,门框由花岗石条围箍。木门扇上一对黄铜门环,很普通。

 

走出正厅的北门,到外面回过头来一看。嗬!黛灰色的砖雕门楼高高耸立于一大片粉墙之中,真有点鹤立鸡群的味道

 

门楼顶部两边的戗角威武地向两边扬起,大有“刺破青天锷未残”的架势。后面衬托着正厅屋顶的纵头脊和两边的五山屏风马头墙。门楼规模之大、气势之宏伟,图案之丰富,形态之逼真,技兿之精湛,无不令人为之惊叹。

 秋访鈥湸绿免

 “修德进业”砖雕门楼

 

门楼的顶部是青小瓦铺的屋面。屋脊的两端是闭口哺鸡泥塑,俗称哺鸡脊。

 

屋脊中央有泥塑“三狮戏球”。一公一母分踞两侧,中间上面还有一只头朝下的小狮子,围着中间的那个绣球。那雄狮口中喷出的几道气须婉转飞扬,特别醒目。

 

屋顶两边有两尊泥塑是“和合二仙”。

 

秋访鈥湸绿免砖雕门楼的顶面

传说古时候有“寒山”和“拾得”两人,虽为异姓,但亲逾兄弟。不料两人同时爱上了一邻家女孩,又互不知情。及至寒山临婚,始知拾得亦爱恋其女。于是寒山断然舍女弃家出走,行至苏州枫桥,结庐修行。拾得知悉此情后,亦舍女弃家追寻寒山。一路忍饥露宿、辗转颠簸、终于寻到寒山庐前,乃折一支荷花前往礼见。寒山见拾得远道寻来,喜出望外,恐其饥馁,急捧一食盒出迎。前嫌尽弃,好不亲密。于是二人俱削发为僧,开山立庙,始有“寒山寺”。民间以为二人后来修炼成仙,借“荷”、“盒”二字谐“和”、“合”二音,寓“和谐合好”之意。

 

你看那屋顶上的二仙,一人袒胸露腹、蓬首笑面、手持“荷花”;一人身着褴衫、手捧“圆盒”、笑脸相迎。

 

 “和合二仙”塑像两边的戗角脊上,有两盆泥塑仙果。左桃、右石榴,象征着多寿多子福满堂。

 

屋檐口是带有图案的花边盖瓦和滴水瓦,下面有砖细出檐椽和飞椽。

 

该门楼的砖雕自上而下可分为五个层面。

 

第一层面是檐拱。

 

屋檐下一字排列六套砖细仿木斗拱。正面的四套是一斗六升二昂头,两边角的是一斗六升六昂头。

 

二十支砖细昂头向外挑起,像一群野象扬起长长的象牙,真有些耀武扬威的气势。再看那一支支昂头,似蛇、似龟,伸长着脖子,正勃起待发。老王说这是凤头,叫“凤头昂”。

 

秋访鈥湸绿免

砖雕“凤头昂” 

 

每支斗拱的后面有仙花瑶树相衬。斗拱之间镶嵌着砖细花格屏障。

 

第二层面是上额枋。

 

上额枋的正面是透雕通景“竹林七贤”图。

 

秋访鈥湸绿免

砖雕“竹林七贤” 

 

“竹林七贤”指的是晋代的七位名士。他们是当时玄学的代表人物。

 

魏晋之交,战乱频仍。统治者对文人政治迫害,使文人不得不借酒浇愁,以酒避祸。“竹林七贤”经常相聚在竹林里喝酒、纵歌,以酒后狂言发泄对时政的不满。

 

他们在生活上不拘礼法,崇尚清静无为;热衷于清谈玄学,空灵之道;讲究怡悦情性、“自我陶冶洗心养身自喻适志等情操。诗文多以比兴、寄托、象征等手法,隐晦曲折地揭露统治集团的罪恶,讽刺虚伪的礼法。表现作者在政治恐怖下的苦闷情绪和向往理想社会的心情。

 

图案上的七位名士,在竹林中、树荫下,或坐、或卧,或饮酒、作诗,或对弈、放歌,好不悠闲。

 

透雕通景“竹林七贤图”的两侧饰有垂花柱。

 

垂柱上端是莲花座将军板。将军板下的垂柱上,悬挂着一套砖细透雕的“三狮戏球”。你看有大、中、小三头狮子。中狮子在最下边,四足蹬立在一束云纹如意结上,仰头顶着一枚比它的头还大的镂空绣球。倒挂的大狮子雄踞在上,满头卷发,威武雄壮。大雄狮的背上还驮着一头活泼可爱的小狮子。

 

秋访鈥湸绿免

砖雕“三狮戏球”

 

上额枋的两侧面方框,是浅浮雕如意祥云。

 

上额枋的底部朝下饰有一圈砖细花格挂落,垂到第三层面。

 

第三层面是中额枋。

 

中额枋的正面是透雕通景“吉祥三宝”图。

 

秋访鈥湸绿免

砖雕“吉祥三宝”

 

“吉祥三宝”雕的是三组吉祥动物:鹿、象、羊。每组三头,或跑、或卧,或进食、或嬉戏。分别象征着“长寿快乐(鹿)”、“万象更新”、“三阳开泰”。

 

中额枋的两侧面方框比较简单,以留白为主,饰以少量花纹。

 

第四层面是字碑枋。

 

字碑枋的正面中部是字碑匾额,两边和两侧都是透雕方框(苏州民俗称“兜肚”)。

 

该字碑匾额为鲍氏后裔士钤先生题的“修德进业”四个篆体大字。

 

秋访鈥湸绿免

 “修德进业”砖雕匾额

 

砖雕门楼的字碑文字,一般选择励志格言或吉祥成语。字碑文字不仅对砖雕门楼和整座筑起着的作用,还反映主的思想情操和理想抱负。

 

“修德”是要修养品德,“进业”是发展事业。两个方面相互依赖、相互促进,代表着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两个建设要一起抓。和“传德堂”的堂名相互呼应,很贴切。

 

秋访鈥湸绿免

修德进业”门楼上的砖雕

 

字碑匾额两侧有四块透雕方框,这是一组四幅,反映“忠”、“孝”、“节”、“义”的图案。

 

东侧的一幅透雕方框为“岳母刺字”。大家知道,刺的是“尽忠报国”四个字,反映一个“忠”字。

 

秋访鈥湸绿免

砖雕“岳母刺字”

 

西侧的一幅透雕方框为“尝粪忧心”。是古代“二十四孝”中的一节,反映一个”字

 

秋访鈥湸绿免

砖雕“尝粪忧心” 

 

东边的一幅透雕方框为“代父从军”。画的是花木兰女扮男装代父从军,反映一个“节”字

 

秋访鈥湸绿免

砖雕“代父从军” 

 

西边的一幅透雕方框为“桃园结义”。刘备、关羽和张飞三位在桃园义结弟兄,互相帮助、出生入死,好一个“义”字

 

秋访鈥湸绿免

砖雕“桃园结义” 

 

字碑枋的底部挑出,朝上饰有一圈砖细花格矮栏;朝下饰有一圈砖细花格挂落,垂到第五层面。

 

第五层面是下额枋。

 

下额枋透雕通景是一组四幅传扬美德的图案。

 

从东数起,第一幅是二十四孝中的“煮粥焚鬚”。为姊煮粥, 自己的胡须也被火烧了。比喻手足情深。

秋访鈥湸绿免

砖雕“煮粥焚须”

 

第二幅是诚实守信的“韩康卖药”。汉韩康,卖药长安,口不二价,三十余年,童叟无欺。于是民间有“韩康卖药不二价”之说。

 

秋访鈥湸绿免

砖雕“韩康卖药”

 

第三幅是鼓励改业归田的“卖剑买牛”。原指放下武器,从事耕种。后比喻改业务农或坏人改恶从善。

 

秋访鈥湸绿免

砖雕“卖剑买牛”

 

第四幅是赞扬热情帮助的“雪中送炭”。在下雪天给人送炭取暖。比喻在别人急需时给以物质上或精神上的帮助。

 

秋访鈥湸绿免

砖雕“雪中送炭” 

 

下额枋的两侧面方框是花格和葡萄。葡萄也是象征多子多孙的祥果。

 

下额枋的下面就是外门框和门洞了。

 

秋访鈥湸绿免

 修德进业砖雕门楼

 

外门框和门洞的墙面都是细方砖贴面。八字形的门洞,进深有七十多公分,使门扇打开时不受日晒雨淋。门内有横门闩。粗大的横门闩隠藏在侧方墙洞里,拉动很灵活。

 

可以明显地看到,砖雕门楼大小图案和历史掌故的内容精神,都围绕着“传德”二字,处处闪烁着地文化和民的灿烂光芒。

 

秋访鈥湸绿免

后花园 

 

砖雕门楼的北面,还有一片上千平米的空地。这里以前应该有第三进的建筑。现在将重新规划。

 

老王对我说:现在这儿是后花园和生活用房区域。已有初步规划,待买主确定后,征求业主意见后再实施。初步规划:这儿是亭榭、那边是曲廊,当中的池塘上有一座小石桥,四周有大半圈湖石,围墙边竖一座峰石,北面是四面厅,西面是住宿和用餐区。建好以后将和“双塔影园”和“葑湄草堂”一样,成为一个典型的苏式传统园宅。

 

秋访鈥湸绿免

生活区与花园

 

看罢“传德堂”古宅,感到吴都古建公司在修缮上确实做到了保持传统古建风貌,做工也很细致。今后作为私家会馆,使用功能上的局部调整也是必要的。

 

我想,将来谁能做得“传德堂”的堂主,那真是身价立升,风光传世呀。

 

                                          二〇〇八年中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