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揣摩型作风”批得跑吗?

 专家视点 2013-10-16

“揣摩型作风”批得跑吗?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孙子兵法》的这个观点,闪烁着辩论法的光芒。从心理学的角度看,这个论断也很有见地。知己,需要和自己对话。和自己对话的前提是了解自己。了解自己,需要了解自己的需求,自己的兴趣,然后权衡自己的需求是否合理。知彼同样需要懂得他人的心理,只有感知到他人是怎么想的,才能推测他会这么做。所以,管理工作是门学问,在我看来首先是门心理学的学问。其实,早已不乏认识并付诸实践的实务工作者,把管理工作首先上升到研究、揣摩对手的心理高度上。

  10月9日至10日,山东省委常委班子用两天时间召开专题民主生活会,认真查摆解决“四风”问题,切实改进工作作风,努力提高促进发展、服务人民群众的本领。有的同志谈到,有时抓工作、办事情,往往是关心领导喜欢什么,内心深处没有真正把群众摆在最高位置。(齐鲁网10月11日报道)

  揣摩领导的心思,依据领导的喜好说话做事,以讨上级的欢心。这样的现象,在我国各级党政机关应该具有一定普遍性。笔者将这种工作方式称作“揣摩型作风”。现在山东省委班子把这个问题公开出来,别看只是几句批评性的话语,敢于向外界公开承认,并自我检讨,显然需要不小的勇气。问题在于,公开承认的问题,曾经自我检讨的东西,最终能彻底避免的事例又占多大比例,这才是最值得我们思考的。

  北京、河北等地的雾霾天气,暂时最好的治理方式是靠一场大风把它吹走。静态的雾霾,不能靠自己的力量把它驱散,只能借助于流动的风力。同样,党政机关揣摩领导心思、靠讨好领导行事的工作作风,存在多年,显然属于“静态”的东西。群众路线活动,领导班子批评下属甚至是自己的这种毛病,相信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改变这种状况。笔者担忧的是,这种批评和自我批评,是不是新的“揣摩型作风”的变种,也不是无端的猜测吧。既然这样,捡中纪委工作组爱听的话侃几句,风声过后依旧喜欢被下属揣摩,自己也乐于揣摩自己的上级。如此一来,“揣摩型作风”如雾霾一样,不愿自行消失,实际意义又有多大呢?

  民意是最好的风力。早在“诗经时代”,“以讽造风”的传统就已经形成。民意表达,把多少人的愿望和对政府部门的评价表达出来,形成真正的舆论,迫使社会管理部门以民意为镜,惟恐自己得罪民众,进而失去自己工作的合法性。这样一来,揣摩民意,顺应民意,最终让社会良性发展。相反,在权本位当道的地方,权力是官员利益的来源,研究领导的心思,揣摩领导的想法,让领导高兴就是最高的工作原则。看来,不改变权本位思维,以民为本的执政理念不成为政府工作的实际行动,“揣摩型作风”单靠政府官员的批评和自我批评,单靠一场群众路线运动,想批跑这样的工作作风,显然不大现实。不信,我们可以拭目以待。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