虢国博物馆
虢国博物馆(一) 2007年10月23日至25日,中央电视台“国宝档案”栏目摄制组来到三门峡市,拍摄“ 国宝档案”系列专题节目。 虢国博物馆(二)
2006-12-31 18:52 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前1046-前1043)灭商,大规模分封同姓诸侯国.武王的叔父/文王的弟弟姬仲/姬叔是立国灭商时的宗亲重臣,分封为东虢(guo)和西虢,以国为姓,称虢仲/ 虢叔.(" 虢仲封东虢,制是也; 虢叔封西虢,制公是也."--<<左传>>) 东虢所属之制又名虎牢(今郑州xing阳虎牢关一带),是成周的东大门,东都洛邑周围八关之一;西虢原封宝鸡(今陕西宝鸡市东南),是国都丰镐的西大门,附近有交通要塞函谷关/黄河要津茅津渡.二虢皆属军事要塞,紧裹成周/宗周的外围,起到护卫周王室/助天子统辖全国的重要作用. 虢guo字右边是虎, 虢国就是以猛虎为族徽,崇尚武勇. 虢公多在周王朝中作卿士,辅佐周王征战,参与大事决策,对周王朝的兴起/发展和衰落都有重大影响.(" 虢仲/虢叔,王季之穆也,为文王卿士,勋大王室,藏于盟府."--<<左传>> "文王敬友二虢......及其即位时,沟于八虞,而咨二虢."--<<国语.晋语>> "夷王衰弱,荒服不朝,乃命虢公率六师伐太,克之戎,至于俞泉,获马千匹."--<<后汉书.西羌传>>) 焦国是西周初年分封于三门峡地区的姬姓诸侯国.周幽王(前781-前771)七年(公元前775年) 虢国国君虢公石父为拓展疆域,发动灭焦战役,占领了焦国都城,迁虢都于上阳(今三门峡市区李家窑一带).对虢国的长远发展是一次极为重要的战略行动.("陕,古虢国.有焦城,故焦国.北虢在大阳,东虢在xing阳,西虢在雍州."--<<汉书.地理志.弘农郡>>) 公元前770年周平王(前770-前720)东迁后,朝政一度由晋郑把持,特别是郑国专横擅权,挟天子以令诸侯.为遏郑,平王欲分政于虢,致使同郑交恶,相互质子为信.至公元前715年周桓王(前719-前697)时, 虢公忌父重新成为周之卿士,再次成为维护周王朝统治的有力支柱. 公元前655年周惠王(前675-前655)末年, 虢国被晋国灭亡,著名的"假虞灭国(假途伐 虢)""唇亡齿寒"的成语典故即此事. 虢国灭亡后,其后人取虢的谐音改姓郭.三门峡就成为世界郭姓的衍源地之一. 虢的疆域略大于今三门峡辖区,贵族墓地位于今市区上村岭上. 虢国墓地是我国迄今为止发现的唯一一处规模宏大/等级齐全/排列有序/保存完好的西周晚期--春秋早期的邦国公墓,总面积32.45万平方米,自1956年发现至今,已探明各类墓葬遗址800余处,出土文物近3万件.尤其是上世纪九十年代发掘的虢仲/ 虢季两座国君大墓最著名. 虢季组墓葬是以虢国国君 虢季墓和夫人梁姬墓为主的一组墓葬群,共有30座,位于虢国墓地国君兆域区的西部. 虢季氏是虢国贵族中的一个显赫家族, 虢季组墓葬再现了虢季氏聚族而葬排列有序的情景.对西周严格的墓葬等级制度及宗法制度有了更直观的了解. 虢国墓地的发现和发掘拉开了3000年前古虢国之谜的序幕.现遗址上已建立了虢国博物馆. 晋国灭虢后,有关虢国贵族的下落有这样一些说法:亡国之日,那个曾被神医扁鹊救治而起死回生的虢国太子虽然得以幸免,没当俘虏,但走投无路的他只好更名改姓找扁鹊学医。到后来,为了救病人,太子爬上悬崖去采“灵芝”,不幸一脚踩空,掉下悬崖摔死了。虢公丑到京师洛阳投奔周王室,周天子就在焦作一带给他划了一块领地。但因为不是封国,虢公丑也不再是国君,就称作西虢乡。如今在焦作孟州市,还有西虢镇这个地方。 据考古报告《上村岭虢国墓》介绍,虢国墓出土的鬲等器物上明确记载着虢国与苏国(现在的温县、孟州一带)通婚的情况。这样,很多事情便可以理解了———公元前655年,当晋国灭掉虢国后,虢国望族逃到了自己的岳父那里。 专家们认为,虢与郭音同,亡国后,虢国遗民便转而姓郭了。 据说,几十年前,山西汾阳县一位老人挖到一块石碑,碑文上记载说,晋国“假途灭虢”后,将虢、虞两国贵族迁往汾阳,强迫他们筑城。汾阳县至今有大虢村、小虢村、虢城、虞城等地名。那位老人就是在虢城挖到石碑的。 在唐代中叶,郭姓后裔郭子仪被封为汾阳王。他不但中兴了唐王朝,也中兴了郭姓家族。后来,郭姓人多以“汾阳”为家族的共同标志。 但汾阳郭姓人的根在哪里?全世界郭姓人的根在哪里? 一个目前普遍被接受的观点是———全世界郭姓人的根在三门峡。三门峡虢国墓地及虢国都城上阳古城的发掘,为这个观点提供了最有力的证据。实际上,还有一个很有说服力的证据,那就是由唐代大书法家颜真卿书写的《郭氏家庙碑铭及序》。 唐代宗广德二年(公元764年)郭子仪为其父建立家庙时,请颜真卿书写了《郭氏家庙碑铭及序》。这篇文章讲述了郭姓的来源:“其先盖出周之虢叔,虢或为郭,因而氏焉。代为太原著姓,汉有光禄大夫广意,生梦儒,为冯诩(今陕西大荔)太守,子孙始自太原家焉,后转徙于华山之下,故一族今为华州郑县人。” 文中的“虢叔”就是西周周文王的叔父,以能征善战著称。虢叔即是天下郭姓的始祖。 春秋战国时期,郭氏除留居于今河南、陕西、山西省外,有些转迁于山东、河北。到秦、汉时,郭氏有部分人迁居江南。汉代及其以后的较长时期内,太原一直是郭氏的发展繁衍中心。此外,在汉代,在今内蒙古、甘肃、四川、安徽也有郭氏后人居住。 唐初与唐末,河南郭氏曾两次向福建迁徙:一次是唐总章年间,光州固始人郭淑翁随陈政、陈元光父子入闽开辟漳州,在龙溪郭埭乡安家落户,另有将佐郭益亦随陈氏父子入闽;另一次是郭嵩随王审知从弟王想入闽,安家于新宁,其子孙后来居住于仙游、莆田及南安之蓬岛乡。公元1127年,宋高宗南逃,大批中原人随之逃到江南,居于江苏、浙江、湖北、湖南、江西、福建、广东、广西,其中有不少郭姓人。 明末清初,福建郭氏有一支迁居台湾,后散居彰化、嘉义、高雄等县,发展为台湾十大姓之一,并有部分人远迁欧美及东南亚。金台招贤千古美谈 历史上能够让人记住的郭姓人物中,比较早的一个是郭隗。 《战国策》中记载了这样的一个故事:燕昭王立志使燕国强大起来,下决心物色治国的人才,可是没找到合适的人。有人提醒他,老臣郭隗挺有见识,不如去找他商量一下。 燕昭王亲自登门拜访郭隗,对郭隗说:“齐国趁我们国家内乱侵略我们,这个耻辱我是忘不了的。但是现在燕国国力弱小,还不能报这个仇。要是有个贤人来帮助我报仇雪耻,我宁愿伺候他。您能不能推荐这样的人才呢?” 郭隗摸了摸自己的胡子,沉思了一下说:“要推荐现成的人才,我也说不上,请允许我先说个故事吧。”接着,他就说了个故事:古时候,有个国君,最爱千里马。他派人到处寻找,找了三年都没找到。有个侍臣打听到远处某个地方有一匹名贵的千里马,就跟国君说,只要给他一千两金子,准能把千里马买回来。那个国君挺高兴,就派侍臣带了一千两金子去买。没料到侍臣到了那里,千里马已经害病死了。侍臣想,空着双手回去不好交代,就把带去的金子拿出一半,把马骨买了回来。侍臣把马骨献给国君,国君大发雷霆,说:“我要你买的是活马,谁叫你花了钱把没用的马骨买回来?”侍臣不慌不忙地说:“人家听说你肯花钱买千里马的骨头,还怕没有人把活千里马送上门来?”这个消息一传开,大家都认为那位国君真爱惜千里马。不出一年,果然从四面八方送来了好几匹千里马。 郭隗讲完这个故事,说:“大王一定要征求贤才,就不妨把我当马骨来试一试吧。” 燕昭王听了大受启发,马上在黄金台上举行仪式,拜郭隗为师,并为他建造了富丽堂皇的住所。这件事传出去后,四方才俊纷纷投奔燕国,其中有魏国的军事家乐毅,有齐国的阴阳家邹衍,还有赵国的游说家剧辛等等。落后的燕国一下子就变得人才济济,并逐渐强大起来。不久,燕昭王兴兵报仇,将齐国打得落花流水,险些把齐国灭掉。 在历史上留下名字的郭姓人很多,如郭守敬、郭嘉、郭璞、郭解、郭纵等。值得一提的是,郭氏还出过一个皇帝———五代十国时期的后周太祖郭威。 2004年6月21日,就在本文刊发期间,虢锐先生找到记者。虢锐先生说,他家目前是郑州唯一的虢姓人家,他家的祖辈生活在湖南,据他家的家谱记载,虢氏确实源于河南。 当谈到虢氏家族时,虢锐先生带着点儿遗憾说,虢氏家族好像没有出过让人骄傲的大人物。他说据他的长辈讲,目前在全国,他们这个姓也只有几千人了。 实际上,正如虢锐所说,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虢氏包括郭姓,都如虢国一样,从高台上跌到了地底。 晋灭虢后,将其遗民迁到山西省汾阳,并封虢射为晋国大夫。虢射同时还是郭姓的族长,负责管理虢国遗民,并替晋国守边境,防北狄。就这样,虢国遗民在那里定居下来。 让虢国遗民再次把腰挺得笔直的,是郭子仪。郭姓人应该永远都不会忘记这个人物,实际上,中国历史也永远记住了这个人物。 作为唐代名将,郭子仪是平定“安史之乱”、恢复唐室江山的重臣。历代名将若论功名富贵之盛,没有超出汾阳王郭子仪的了。历史上,美人以貌得宠易,名将得宠难。美人以貌取胜,名将以战功取胜。美人貌美皇室宠,名将功多皇室忌。历代名将如廉颇、岳飞、于谦等,下场都不好。 但郭子仪则不然,他虽也屡遭陷害,但终究不失高位。郭子仪生前家财巨万,家仆三千余,八子、七婿皆为朝廷大官。郭子仪的声名泽被后世。到了数百年之后的宋朝,仁宗皇帝下诏求其后裔,于汾阳得郭子仪的嫡传后裔郭元亨,即封为永兴军助教。 历史对郭子仪的评价是:精于谋略,用兵持重,治军宽严得当,深得部下敬服,以身许国,临危不惧,身经百战,功勋卓著。 虢国文化余韵悠悠,不进三门峡虢国博物馆,你可能觉得虢国是个谜。参观了博物馆,谜仿佛解开了,但又有新的谜团出现了———虢国究竟是怎样的一个发达国家?那做工精细的玉器现代人用高科技都复制不出来,他们究竟是如何制作的?“中华第一剑”、那机动灵活性能显然高于同时代其他诸侯国的战车都是如何制作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