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真热假寒与真寒假热

 神医图书馆318 2013-10-19

中医辨证首辨阴阳寒热。但临证之时,就是一个阴阳两字却令无数名医折腰。临证如临阵,用药如用兵。虚虚实实,费尽计谋,亦难取胜,更何敢孟浪,必然愤事。《十三篇》云:“多算胜,少算不胜,况无算乎?”

    兵以诈立。临床上阴阳真假难辨的案例在所多有。昨日门诊上两例患者:

    某女,自觉上火,烦燥,口腔常有溃疡,似为热证,但一眼望去,该女形体单薄,面色白而虚浮,林黛玉体质,呵呵。再问,易汗,便常溏而不实。脾肾阳虚无疑,以桂枝加龙牡汤加理中之品。是为真寒假热。临床上辨寒热真假,上下不符取之下,内外不符取之内。

    另,某男,要求调理体质,自觉手足怕冷,触之亦凉,应辨为阳虚寒证,但目之无寒象,脉弦而不沉,再视齿龈眼睑色红,询之每日五更即醒,无疑为真热假寒,手足冷是假象,为内有郁热,不得外达而致,以丹桅逍遥散。

   以上两案均为初诊,还待疗效验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