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州马头墙的来历? 马头墙是怎么形成的 “马头墙”指高于两山墙屋面的墙垣。徽州旧时建筑应村落房屋密集防火、防风之需,在居宅的两山墙顶部砌筑有高出屋面的“封火墙”。因形似马头,故称“马头墙”,其构造随屋面坡度层层迭落,以斜坡长度定为若干档,墙顶挑三线排檐砖,上覆以小青瓦,并在每只垛头顶端安装搏风板(金花板)。上面再安各种式样的“座头”,有“鹊尾式”、“印斗式”、“坐吻式”等数种。“鹊尾式”即雕凿一似喜鹊尾巴的砖做为座头。“印斗式”即由窑烧制有“ ”字纹的形似方斗之砖,但在印斗托的处理上有“坐斗”与“挑斗”两种做法。“坐吻式”是由窑烧“吻兽”构件安在座头上,常见有哺鸡、鳌鱼、天狗等禽兽类。 “马头墙”是徽派建筑的重要特征。将这种建筑防火技术措施运用推广于民间民居建筑,始于明朝弘治年间的徽州知府何歆。当时徽州府城火患频繁,因房屋建筑多为木制结构,损失十分严重。何歆经过深入调查研究,提出每五户人家组成一伍,共同出资,用砖砌成“火墙”阻止火势蔓延的有效方法,以政令形式在全徽州强制推行。一个月时间,徽州城乡就建造了“火墙”数千道,有效遏制了火烧连片的问题。何歆创制的“火墙”因能有效封闭火势,阻止火灾蔓延,后人便称之为“封火墙”。随着对封火墙防火优越性认识的深入和社会生产力的提高,人们已不满足于“一伍一墙”,逐渐发展为每家每户都独立建造起封火墙。而后来的徽州建筑工匠们在建筑房屋时又对封火墙进行了美化装饰,使其造型如高昂的马头。于是,“粉墙黛瓦”的“马头墙”便成为徽派建筑的重要特征之一。 以上摘自《徽州文化知识读本》 青瓦白墙马头角 在中国建筑中,徽派建筑以其鲜明的特色而独树一帜。最近有幸到古徽州——黄山屯溪一游,耳闻目睹,对徽州民居青瓦、白墙、马头角这些鲜明特点感悟至深。 徽派建筑主要体现在村落 民居、祠堂庙宇、牌坊和园林等建筑实体中。如今遗存的一些传统民居村落,尚可从选址、设计、造型、结构、布局到装饰美化反映出徽州的地貌特征、风水意愿和美饰倾向。徽州民居最为典型。 徽州民居的选址讲究风水,大多选择在山水环抱,山明水秀的地方,体现出徽州人受传统风水“水为财源”观念的影响。所以,在徽州无论是散落的独居或群居的村落,都离不开水。特别重视村落的“水口”,也因此建构了一些独具特色的水口园林。他们的宅居一般座南朝北,多为多进院落式集合形式,院落相套,逐层向内延伸,越是大户人家,进深的院落越多,虽然体现了徽州人“聚族而居”的特点,但家家迥异,皆因建造年份,宅基位置、业主境况、审美情趣而变化,但又都保持着其融古雅、简洁、富丽于一体的独特艺术风格。 从布局看,均以中轴线对称分列,面阔三间,中为厅堂,两侧为厢房,厅堂前方称天井,采光通风。 徽州民居的外观整体性和美感都很强。黑瓦白墙,色泽典雅大方;高墙封闭,马头翘角,墙线错落有致;装饰方面,大都采用砖、木、石雕工艺,如砖雕的门罩,石雕的漏窗,木雕的窗棂、楹挂等,精美而典雅。 徽州民居为何多采用黑灰白色彩,一种解释是对皇室专用的金碧辉煌装饰的避讳;而另一解释是表示自己建屋筑宅的资金非常洁净,没有任何不义之财。所以,乘车在皖南大地上驰骋,以青瓦、白墙、马头翘角为特色徽州民居不时地映入眼帘,其高矮相间的墙线仿佛在向今人诉说着一个深沉的理念,讲述着一段悠久的历史。至于徽州民居为何都采用马头墙,可能一是因其美观,二是据说马头墙之所以都砌得很高,是为了防止失火时火势的蔓延。 虽然徽派建筑的这些特点后来随着徽商的崛起而向大江南北流行,但只有到徽州你才能够看到矗立在蜿蜓曲折的山路下的那一个个古朴的村落,散落在青山绿水的环抱中,如同画里一般;你才可以感受到那宏阔的祠堂、弯曲的小巷、精致的院落、耐人寻味的书屋里积淀的文化历史信息依然是那样诱人;才可以让烦躁的心灵得到宁静的抚慰,感觉到城市的喧嚣和浮躁离你而去,正是这些民居带着你跨越了历史和时空。也许正因如此,古老的徽州大地才出现了那么多的古圣今贤,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徽州文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