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行政行为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

 庸庸学馆 2013-10-21
行政行为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
稿件来源:南阳日报-南阳网

  近年来,在行政案件的审理中发现,有些行政行为存在明显问题。法院虽然没有判决撤销问题行政行为,但是,这些问题影响了行政行为的严肃性和行政机关的公信力,造成了不良的社会影响,有些问题被一些当事人抓住不放,当作申诉和上访的主要理由,影响了社会稳定。这些情况应当引起行政机关的高度重视。行政行为问题归纳起来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行政行为形式方面的问题。行政行为形式方面的问题一般包括行政行为表现形式以及记录方面的问题。如有些政府文件没有文号,没有签发人;有些执法部门的行政处罚决定书认定事实手写字迹潦草,无法辨认;有些行政行为涉及的面积数字误算;有些行政处理决定文字、日期打印错误等。人民法院对这些问题一般允许行政机关自行纠正,但是容易引起相对人的不满。

  (二)行政行为程序方面的问题。有些行政行为虽然履行了主要行政程序,但在履行过程中有明显缺陷。如土地登记程序中,表格填写事项不完整、审批表中缺乏相关领导签字、没有签署时间;在基层公安机关治安处罚案件中,制作调查笔录不规范,由实习人员或者联防人员代替民警做笔录,时间、地点、记录人与事实存在冲突,笔录质量不高,出现文字错误;有些行政行为违反行政机关内部操作规程,缺乏必要的内部审批程序,或者审批程序时间颠倒;有些办案超过期限等。行政行为存在这些问题,虽然没有违反主要行政程序,法院往往出于维护行政机关公信力,保持行政行为持续性、稳定性、权威性的考虑,不会简单予以撤销,但这些问题增加了相对人对行政行为合法性的质疑,引起不必要的行政诉讼,一些败诉的当事人甚至因此长期信访、上访。

  (三)行政行为适用法律的问题。行政行为适用法律问题主要表现为引用法律有缺陷。如一些行政行为没有适用法律、法规和规章规定,仅适用政府部门下发的规范性文件;有些行政行为笼统表述法律规定,没有引用具体条款;有些行政行为适用法律不全面、不具体等。虽然诉讼程序中允许行政机关对行政行为的法律适用进行说明,但往往造成相对人认为行政机关的行政行为适用法律法规错误,从而对行政机关和人民法院产生抵触情绪,给审判工作带来压力。

  (四)行政行为送达方面的问题。行政机关应当将行政法律文书及时送达给相对人,实现行政行为的效力,保证行政管理秩序的稳定性。在案件审理中发现,有些行政机关在送达行政法律文书时,不够规范和及时。如有的行政机关在留置送达法律文书时,送达回证上没有相关人员签字,也没有其他视听资料可以佐证;有的行政行为做出后应送达却迟迟没有送达,造成行政法律关系一直处于不确定状态。

  此外,行政机关在应诉方面的行为问题也需要引起足够重视。有的行政机关以派车困难或经费紧张为由不按时出庭;有的行政机关依赖律师应诉,不积极提供相关应诉证据等。

  鉴于上述行政行为的问题,建议行政机关高度重视,强化内部管理,制定相关的规范制度,加强内部监督;加强行政执法人员责任心教育和培训,减少或者避免行政行为的问题出现,提高行政执法能力,维护行政执法的形象和权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